1
|
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浙优77高产高效制种技术 |
沈建勋
祁永斌
王林友
陈明祥
吕向朝
张浩迪
黄惠芳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5 |
0 |
|
2
|
抽穗开花期高温对杂交稻结实率和产量影响研究 |
方文英
陈佳麒
楚岱蔚
丁梦佳
姚平
金益民
罗天子
沈兴连
莫红华
黄玉英
郑孝孝
朱德峰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5 |
0 |
|
3
|
两种产量水平下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
蒋鹏
周兴兵
张林
朱永川
郭晓艺
刘茂
熊洪
郭长春
徐富贤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超高产优质早熟籼粳杂交稻浙优91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
王建军
宋建
崔永涛
范宏环
唐立群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4 |
0 |
|
5
|
S-诱抗素对杂交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魏中伟
马国辉
金文雨
|
《湖南农业科学》
|
2024 |
0 |
|
6
|
衡南县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发展对策 |
刘军晖
田琴琴
罗谷林
刘冠
罗召国
王水怀
刘颖成
易镇邪
|
《作物研究》
|
2024 |
1
|
|
7
|
优质高产籼粳杂交稻嘉禾优7245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
金浩晶
周巧钰
厉伟杉
郑利欣
董国军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4 |
2
|
|
8
|
优质高产籼粳杂交稻嘉丰优3号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
金浩晶
曹郁青
郑利欣
厉伟杉
马强
董国军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4 |
2
|
|
9
|
柯杈肥与功能肥复配对杂交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
廖雪环
张坷塬
阿尔力色
周林
杨尔倮
邓俊
张荣萍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不同类型单季杂交稻在中高海拔山区的综合性状比较试验 |
常志远
刘景淼
张永鑫
李道品
|
《农业科技通讯》
|
2024 |
0 |
|
11
|
川南冬水田强再生力杂交稻品种筛选与评价 |
邹红梅
邓丽
吕强
肖结
贾敏
钟习兵
张林
杨娟
|
《农业科技通讯》
|
2024 |
0 |
|
12
|
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春优87农艺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 |
支新中
陈中林
应巧红
龙启勇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4 |
1
|
|
13
|
低温贮藏对不同形态籼粳杂交稻米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让学娜
董翼飞
朱麟
|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超级杂交稻抗倒生理与形态机能研究Ⅰ.培矮64S/E32与汕优63植株钾、硅和纤维素含量差异 |
马国辉
邓启云
万宜珍
王学华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2000 |
33
|
|
15
|
中国杂交稻IQS974的选育及在乌干达的应用 |
周旭升
朱晓波
苏中想
陈耀东
彭璟
|
《中南农业科技》
|
2024 |
0 |
|
16
|
氮素水平对籼粳杂交稻产量和贮藏蛋白的影响 |
孙建龙
张新城
任韵
王丰颖
陆鸿英
钱伟红
马善林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4 |
0 |
|
17
|
优质杂交稻T香优557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
王玲莉
黄培英
黎小冰
黄佑岗
龙江辉
陈惠查
王际凤
|
《中南农业科技》
|
2024 |
0 |
|
18
|
项目引领重点突破实现杂交稻精量机插秧 |
阮贤萍
赵懿懿
俞城
沈叶剑
冯科达
郎春晓
|
《现代农机》
|
2024 |
0 |
|
19
|
施氮量对红米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张玉珍
|
《福建农业科技》
|
2024 |
0 |
|
20
|
杂交稻旱种栽培 |
赵红梅
白秀芳
马江璐
|
《云南农业》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