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芹菜杂交种生产的纯度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锋 王武台 +5 位作者 刘惠静 高国训 王清源 林建华 郝建全 陈立升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7-99,共3页
选择理想的基地、使用合格的繁殖材料是控制芹菜杂交种生产纯度的基础,做好田间去杂、防止机械混杂是手段,进行种子生产的全程监督检验是保障。同时,提高种子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理顺基地和生产商的关系与杂交种生产的品质也息息相关。
关键词 杂交种生产 种子生产 杂交育种技术 田间去杂 机械混杂 蔬菜研究所 杂交制种 天津科润 制种农户 原种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两用系生产万寿菊杂交种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平 赵景云 +1 位作者 潘百涛 王筱鹤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4年第1期47-49,共3页
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俗名臭芙蓉。原产墨西哥。抗逆性极强,容易栽培,花大鲜艳,色彩丰富,用途广泛。尤其是近些年F1代杂交种颇受市场欢迎。生产杂交种子的母本,有50%的雄性不育株和50%的雄性可育株,属于... 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俗名臭芙蓉。原产墨西哥。抗逆性极强,容易栽培,花大鲜艳,色彩丰富,用途广泛。尤其是近些年F1代杂交种颇受市场欢迎。生产杂交种子的母本,有50%的雄性不育株和50%的雄性可育株,属于雄性核不育类型。它既有雄性不育系的性质又有雄性不育保持系的功能。所以我们称它为两用系。在杂交种生产过程中,以两用系做母本,授粉前,只需去除母本圃中的可育株,而以父本花粉为母本田中留下的不育株授粉,即可生产出高纯度的优质杂交种子。不用人工去雄,使F1代杂种优势得以应用。利用两用系生产万寿菊杂交种以春夏育苗、秋季采种最为适宜。此时期虽然可露地栽培,但欲采种则必须在保护地内进行。而在温室里可周年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 杂交种生产 两用系 制种技术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对玉米杂交种子管理有新规定
3
作者 周新国 张梅英 《种子科技》 1991年第4期28-28,共1页
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9月10日召开市、地种子站站长紧急会议,传达省政府办公厅最近下达的“关于做好玉米杂交种子管理工作的通知”。1991年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生产形势很好,预计产种1.12亿公斤,加上库存积压共计1.27亿公斤。除去本省大田用... 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9月10日召开市、地种子站站长紧急会议,传达省政府办公厅最近下达的“关于做好玉米杂交种子管理工作的通知”。1991年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生产形势很好,预计产种1.12亿公斤,加上库存积压共计1.27亿公斤。除去本省大田用种、代外省预约繁殖的种子和贮备的后备种子,至少还剩余1200万公斤。但当前省内一些地方和单位未经省种子管理部门批准,擅自盲目与外省签订调入玉米种的合同。为保证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生产、供应计划,保护省内玉米种生产者的积极性,通知规定: 一、切实做好玉米杂交种子的质检收购工作。凡是计划内的玉米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杂交种生产 供应计划 大田用种 库存积压 统一供种 种户 生产许可证 胡月 不合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全程机械化杂交制种技术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凤兰 侯三元 +6 位作者 张德双 徐念宁 汪维红 余阳俊 于拴仓 赵岫云 苏同兵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2-94,共3页
选择适宜机械和配套农艺措施进行大白菜全程机械化杂交制种,能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以及人工成本快速攀升的问题。大白菜机械化制种每667 m^2用工成本比普通生产模式减少80%,利润提高50%,种子产量逾90 kg。
关键词 全程机械化 杂交制种技术 用工成本 种子产量 杂交种生产 制种田 膜下滴灌 制种产量 品种面积 农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单958玉米
5
作者 刘存辉 《农业知识》 2001年第11期21-21,共1页
玉米新品种郑单958由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6年育成,2000年4、5月分别通过河北省、山东省和国家审定。
关键词 河南省农科院 河北省农科院 杂交种生产 抗茎腐病 高产攻关田 耐密性 马齿型 父母本行比 种子纯度 株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玉米制种质量和产量的途径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效民 毕艳秋 +2 位作者 王鑫 王继龙 王立杰 《现代化农业》 2015年第1期22-24,共3页
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子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在杂交种生产过程中,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种子整齐度差、纯度差、发芽率低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杂交制种的各个环节把关不严造成的,只有真正掌握和严格落实制种技术,把好播种、去... 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子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在杂交种生产过程中,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种子整齐度差、纯度差、发芽率低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杂交制种的各个环节把关不严造成的,只有真正掌握和严格落实制种技术,把好播种、去杂、去雄、收获、晾晒、加工、贮藏等技术环节和要求,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合格杂交种子,为玉米生产提供良好的种子保证。1安全隔离要求隔离区内四周不能种植其他玉米品种,单交制种区要求隔离区距离不少于4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种子整齐度 隔离区 玉米杂交种 杂交种生产 制种质量 安全隔离 雄穗 制种田 错期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蚕3号原种在山西沁水的性状调查
7
作者 赵国生 盖云凌 《北方蚕业》 2005年第1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家蚕 陕蚕3号品种 品种推广 原种生产 沁水县 一代杂交种生产 缫丝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原蚕区种茧质量的原因与对策
8
作者 谈文辉 《蚕学通讯》 2015年第1期46-47,50,共3页
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下称研究院)系2011年7月由原重庆市北碚蚕种场、重庆市西里蚕种场合并组建而成的公益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主要职能为专业从事蚕桑新品种和蚕业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其一代... 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下称研究院)系2011年7月由原重庆市北碚蚕种场、重庆市西里蚕种场合并组建而成的公益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主要职能为专业从事蚕桑新品种和蚕业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其一代杂交种生产数量位居重庆市首位,是重庆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蚕种推广基地,"桑椹牌"、"桑叶牌"蚕种在业内和广大蚕农中享有良好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蚕区 种茧 杂交种生产 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代杂交 科研事业单位 蚕业 推广基地 应用技术 小蚕共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