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菲律宾的示范 被引量:3
1
作者 顾根宝 王才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87,9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杂交水稻技术 菲律宾 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技术与中国知识农业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则渊 郑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技术 中国 知识农业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静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0-230,共1页
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湖南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主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作为第3主要完成单位(共18个完成单位)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2... 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湖南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主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作为第3主要完成单位(共18个完成单位)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邹江石研究员和吕川根博士分别作为第5和第25完成人(共50名完成人)获得此项殊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技术 科技进步 两系法 应用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人民大会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领跑”世界技术成果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强 《中国农村科技》 2016年第6期14-17,共4页
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现代农业科技的重大成就之一,三系法是最经典的方法,包括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于198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
关键词 杂交水稻技术 技术成果 两系法 世界 杂种优势利用 农业科技 粮食安全 技术发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有“绝对优势” 被引量:2
5
《种业导刊》 2014年第7期35-35,共1页
近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2014世界种子大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具有“绝对优势”。
关键词 杂交水稻技术 中国 优势 国际 记者采访 新华社 袁隆平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杂交水稻技术出口愿景
6
作者 陈首光 谢特立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1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技术 外贸出口 福建省 发展中国家 中国经济 技术服务 农业领域 短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技术项目输出之浅见
7
作者 谭新跃 单彭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技术 育种 两系法 三系法 杂交优势 杂种优势 超级稻 项目 障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班开班
8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7-7,共1页
9月11日,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承办2016年发展中国家“绿色超级稻”品种培育及种子生产和栽培技术培训班。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学校发扬杂交水稻学科专业传统优势,提升涉外培训能力,扩大办学影响力。
关键词 杂交水稻技术 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培训班 怀化 发展中国家 国际 种子生产 品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9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21-21,共1页
中国杂交水稻首位博士杨聚宝参加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又一重大创新成果,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由袁隆平领衔,经过20多年攻关,建立了光敏型和温敏型不育系的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新途... 中国杂交水稻首位博士杨聚宝参加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之后又一重大创新成果,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由袁隆平领衔,经过20多年攻关,建立了光敏型和温敏型不育系的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取得7个方面创新与突破,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的主要限制因素,具有杂交配组自由,选育优良组合机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技术 科技进步 两系法 应用 中国杂交水稻 杂种优势利用 优良组合 三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与世界共享
10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2X期78-78,共1页
不久前在长沙举行的中国稻米高峰论坛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满怀信心地表示,2010年,他主持的超级稻研究项目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而目前,已有个别百亩连片的实验基地,平均亩产创记录... 不久前在长沙举行的中国稻米高峰论坛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满怀信心地表示,2010年,他主持的超级稻研究项目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而目前,已有个别百亩连片的实验基地,平均亩产创记录地达到980公斤以上。袁隆平介绍说.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研究或引种杂交水稻.在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等多个国家的试种示范都取得了极其显著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杂交水稻技术 世界 共享 实验基地 增产效果 试种示范 袁隆平 东南亚 超级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聚联盟力量,让杂交水稻技术领跑世界——记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1
作者 盛玲 《中国农村科技》 2018年第3期42-45,共4页
中国杂交水稻领先世界三言两语不能言喻,但其根本离不开中国杂交水稻科技人的不断创新与努力。为了杂交水稻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确保杂交水稻技术长期世界领先,2007年10月,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了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 中国杂交水稻领先世界三言两语不能言喻,但其根本离不开中国杂交水稻科技人的不断创新与努力。为了杂交水稻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确保杂交水稻技术长期世界领先,2007年10月,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了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技术 技术创新战略 水稻产业 联盟 世界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杂交水稻 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2
《中国种业》 2014年第2期54-54,共1页
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之前一直备受瞩目的由袁隆平院士主导、隆平高科(000998.SZ)等单位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该项目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技术之后的重大创新,... 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之前一直备受瞩目的由袁隆平院士主导、隆平高科(000998.SZ)等单位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该项目是继三系法杂交水稻技术之后的重大创新,将杂交水稻亩产量由700kg提升到988kg。在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作为2014年首要工作的大背景下,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技术 科技进步 两系法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粮食安全 经济工作 袁隆平 三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重要贡献及思政教育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雪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I0003-I0004,共2页
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与质量,各国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希望通过植物育种技术的创新突破,培育可以满足人类需求的新品种,以解决全球粮食危机。袁隆平院士响应时代的号召,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
关键词 袁隆平院士 植物育种 思政教育 人类需求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产量与质量 新品种 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的推广前景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耀松 刘志刚 方志辉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30-31,34,共3页
马达加斯加为印度洋岛国,粮食不能自给。为了解决马达加斯加的粮食危机,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实现粮食产量翻番的目标,介绍了马达加斯加水稻生产现状,并对在马达加斯加推广杂交水稻面临的机遇及困难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杂交水稻技术 马达加斯加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粳稻“寒优湘晴”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15
作者 徐峰 蔡奎荣 胡新明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2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杂交制种技术 优质杂交粳稻 寒优湘晴 杂交水稻技术 优质稻米 专业化程度 粳型杂交 优质稻品种 先进水平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杂交稻将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方向 被引量:1
16
《农村百事通》 2019年第12期21-21,共1页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兼具配组自由度高和育性稳定的优点,将成为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最近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上,袁隆平说,第三代杂交水稻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杂交 发展方向 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袁隆平 第三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力“一带一路” 推进我国杂交稻种业国际化发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小明 《中国种业》 2018年第6期1-3,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自20世纪80年代通过"引进来"促进了自身的大发展,到30年后的今天,必须推动"走出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才能实现种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自20世纪80年代通过"引进来"促进了自身的大发展,到30年后的今天,必须推动"走出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才能实现种业"强国梦"。我国杂交水稻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具有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研发团队和种子生产加工推广等综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 国际化 杂交 杂交水稻技术 国际领先 种质资源 育种技术 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隆平:三年内让海水稻亩产突破300公斤 被引量:1
18
《种业导刊》 2017年第3期37-37,共1页
袁隆平团队联合28家国内外科研团队,组成了海水杂交水稻科研战略合作联盟,将利用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争取3年内培育出耐盐碱度达0.8%~1%、亩产产量达300公斤的海水杂交稻品种。近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的首届国际海水稻学术论... 袁隆平团队联合28家国内外科研团队,组成了海水杂交水稻科研战略合作联盟,将利用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争取3年内培育出耐盐碱度达0.8%~1%、亩产产量达300公斤的海水杂交稻品种。近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的首届国际海水稻学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如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技术 袁隆平 亩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研团队 战略合作 国内外 第三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选育新型杂交玉米品种的研究与实践
19
作者 李朝明 《中国种业》 2013年第12期49-50,共2页
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成熟,全球种业一体化顺序渐进,居世界先进水平的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将逐步遍布全球。作为世界种植面积第二的我国杂交玉米,自《种子法》颁布以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国有种业企业改革和世界跨国种业... 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成熟,全球种业一体化顺序渐进,居世界先进水平的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将逐步遍布全球。作为世界种植面积第二的我国杂交玉米,自《种子法》颁布以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国有种业企业改革和世界跨国种业企业进入我国以来,加快了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发展速度,尤其是育种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但试图走向世界的路途还将十分遥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技术 玉米品种 全球经济一体化 选育 企业改革 《种子法》 杂交玉米 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培育出光身杂交稻
20
《中国稻米》 2006年第5期30-30,共1页
日前,在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青岐的福建省水稻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基地闽侯基地,举办了首次光身杂交稻观摩会。据悉,我国现有杂交水稻均为非光身型(其稻叶与内外颖壳有茸毛),适应不了机械化和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工人对光身稻操作的要求... 日前,在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青岐的福建省水稻新品种选育及示范基地闽侯基地,举办了首次光身杂交稻观摩会。据悉,我国现有杂交水稻均为非光身型(其稻叶与内外颖壳有茸毛),适应不了机械化和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工人对光身稻操作的要求,而且由于米质较差,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优质米的需求,制约了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身杂交 福建省 杂交水稻技术 国内外市场 培育 西方发达国家 新品种选育 示范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