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新品种简介:K型杂交春小麦强优势组合——西农901
被引量:
1
1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西农901
小麦
K型
杂交春小麦
强优势组合
特征特性
适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春小麦901
2
作者
琰光
《农村百事通》
1995年第12期24-24,共1页
春小麦新品种“901”是由西北农业大学和甘肃张掖地区农科所合作培育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连续三年在甘肃张掖示范种植获得成功,具有抗逆性强、高产优质、播种量少的优点。1995年8月下旬召开的“杂交春小麦901生产示范现场会”中,...
春小麦新品种“901”是由西北农业大学和甘肃张掖地区农科所合作培育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连续三年在甘肃张掖示范种植获得成功,具有抗逆性强、高产优质、播种量少的优点。1995年8月下旬召开的“杂交春小麦901生产示范现场会”中,中国科协、农业部、北京农大、西北农大、陕西、新疆、宁夏、甘肃的专家、教授和有关领导60多人实地参观考察张掖市安阳乡苗家堡村275亩大田生产示范现场,亩产可达500—650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春小麦
小麦
新品种
甘肃张掖
高产优质
生产示范
实地参观
示范种植
杂交
小麦
优质
春小麦
中国科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熟小麦品种扬麦37主要目标性状的遗传构成分析
3
作者
吕国锋
范金平
+7 位作者
吴素兰
张晓
赵仁慧
李曼
王玲
高德荣
别同德
刘健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38-1547,共10页
冬春小麦杂交是拓宽小麦品种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冬春杂交育成品种扬麦37及其母本春性品种镇麦9号和父本半冬性品种邯6172的生育期、产量相关性状、抗病性和品质等育种目标性状的测定以及64个上述性状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分析扬...
冬春小麦杂交是拓宽小麦品种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冬春杂交育成品种扬麦37及其母本春性品种镇麦9号和父本半冬性品种邯6172的生育期、产量相关性状、抗病性和品质等育种目标性状的测定以及64个上述性状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分析扬麦37的遗传构成以及育种目标性状相关基因在育种过程中的选择情况。结果表明,扬麦37比镇麦9号成熟期早4 d。扬麦37与镇麦9号株高相近,每平方米穗数和千粒重介于双亲之间,每穗粒数高于双亲。扬麦37和镇麦9号均为中抗小麦赤霉病,和邯6172均感小麦白粉病和黄花叶病。扬麦37蛋白质含量和镇麦9号相近,面团稳定时间明显低于镇麦9号。母本镇麦9号和父本邯6172对扬麦37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62.5%和37.5%。扬麦37与母本镇麦9号的春化、光周期和开花基因单倍型相同。扬麦37遗传了镇麦9号的矮秆基因Rht-B1b,以及母本TaGS-D1和TaSus2-2B以及父本TaSus1-7A的高粒重单倍型。扬麦37遗传了母本镇麦9号的抗赤霉病QTL QFhs.crc-2D,丢失了母本的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黄花叶病QTL QYm.nau-2D。扬麦37与镇麦9号同为抗穗发芽单倍型Sdr-B1a和Vp-1Bc。扬麦37不含镇麦9号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HMW-Gs)组合1Dx5+1Dy10,但引入了对面筋强度有负向效应的1RS·1BL易位系。对开花期、抗穗发芽等基因的选择是扬麦37双亲特异基因不均等分配的主要原因,Pm21、QYm.nau-2D、1Dx5+1Dy10在品种选育过程中丢失和1RS·1BL导入是扬麦37与母本镇麦9号抗病性和品质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冬
春小麦
杂交
育种性状
功能基因
遗传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小麦花前^(14)C同化物分配与累积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吕金印
刘军
高俊凤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57-361,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从花前标记到整个灌浆期,春小麦901 叶和鞘中14 C同化物分配率分别下降231 % 和78% ,陕229 下降了321% 和77% 。茎中14C 同化物分配率,901 增加了73 % ,陕229 增加了...
研究结果表明:从花前标记到整个灌浆期,春小麦901 叶和鞘中14 C同化物分配率分别下降231 % 和78% ,陕229 下降了321% 和77% 。茎中14C 同化物分配率,901 增加了73 % ,陕229 增加了220 % 。从花前标记、灌浆到成熟,901 穗颖壳14C同化物分配率上升了122% ,陕229 上升了87 % 。在花后21d 前,两品种旗叶14C同化物分配率逐渐下降。花后35d 901 旗叶中14C 同化物分配率存在一个高峰,尔后又下降,比花前标记时下降42 % ;陕229 则一直下降,比花前标记下降45 % 。花后同化物转运,陕229 早于901 ,陕229 籽粒中14C同化物放射性相对高于901 。花前标记的14C同化物在901 中有45 % 转运到籽粒中,陕229 中有111 % 转运到籽粒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春小麦
^14C-同化物
分配
累积
春小麦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新品种简介:K型杂交春小麦强优势组合——西农901
被引量:
1
1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西农901
小麦
K型
杂交春小麦
强优势组合
特征特性
适应地区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春小麦901
2
作者
琰光
机构
甘肃张掖市甘浚乡党委报道组
出处
《农村百事通》
1995年第12期24-24,共1页
文摘
春小麦新品种“901”是由西北农业大学和甘肃张掖地区农科所合作培育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连续三年在甘肃张掖示范种植获得成功,具有抗逆性强、高产优质、播种量少的优点。1995年8月下旬召开的“杂交春小麦901生产示范现场会”中,中国科协、农业部、北京农大、西北农大、陕西、新疆、宁夏、甘肃的专家、教授和有关领导60多人实地参观考察张掖市安阳乡苗家堡村275亩大田生产示范现场,亩产可达500—650公斤。
关键词
杂交春小麦
小麦
新品种
甘肃张掖
高产优质
生产示范
实地参观
示范种植
杂交
小麦
优质
春小麦
中国科协
分类号
S512.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熟小麦品种扬麦37主要目标性状的遗传构成分析
3
作者
吕国锋
范金平
吴素兰
张晓
赵仁慧
李曼
王玲
高德荣
别同德
刘健
机构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出处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38-1547,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YFD1201100)
江苏省种业振兴项目(JBGS(2021)049)资助。
文摘
冬春小麦杂交是拓宽小麦品种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冬春杂交育成品种扬麦37及其母本春性品种镇麦9号和父本半冬性品种邯6172的生育期、产量相关性状、抗病性和品质等育种目标性状的测定以及64个上述性状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分析扬麦37的遗传构成以及育种目标性状相关基因在育种过程中的选择情况。结果表明,扬麦37比镇麦9号成熟期早4 d。扬麦37与镇麦9号株高相近,每平方米穗数和千粒重介于双亲之间,每穗粒数高于双亲。扬麦37和镇麦9号均为中抗小麦赤霉病,和邯6172均感小麦白粉病和黄花叶病。扬麦37蛋白质含量和镇麦9号相近,面团稳定时间明显低于镇麦9号。母本镇麦9号和父本邯6172对扬麦37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62.5%和37.5%。扬麦37与母本镇麦9号的春化、光周期和开花基因单倍型相同。扬麦37遗传了镇麦9号的矮秆基因Rht-B1b,以及母本TaGS-D1和TaSus2-2B以及父本TaSus1-7A的高粒重单倍型。扬麦37遗传了母本镇麦9号的抗赤霉病QTL QFhs.crc-2D,丢失了母本的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抗黄花叶病QTL QYm.nau-2D。扬麦37与镇麦9号同为抗穗发芽单倍型Sdr-B1a和Vp-1Bc。扬麦37不含镇麦9号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HMW-Gs)组合1Dx5+1Dy10,但引入了对面筋强度有负向效应的1RS·1BL易位系。对开花期、抗穗发芽等基因的选择是扬麦37双亲特异基因不均等分配的主要原因,Pm21、QYm.nau-2D、1Dx5+1Dy10在品种选育过程中丢失和1RS·1BL导入是扬麦37与母本镇麦9号抗病性和品质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冬
春小麦
杂交
育种性状
功能基因
遗传构成
Keywords
wheat variety
winter and spring wheat hybridization
breeding trait
functional gene
genetic compositio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小麦花前^(14)C同化物分配与累积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吕金印
刘军
高俊凤
机构
西北农业大学同位素室
西北农业大学基础科学系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57-36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研究结果表明:从花前标记到整个灌浆期,春小麦901 叶和鞘中14 C同化物分配率分别下降231 % 和78% ,陕229 下降了321% 和77% 。茎中14C 同化物分配率,901 增加了73 % ,陕229 增加了220 % 。从花前标记、灌浆到成熟,901 穗颖壳14C同化物分配率上升了122% ,陕229 上升了87 % 。在花后21d 前,两品种旗叶14C同化物分配率逐渐下降。花后35d 901 旗叶中14C 同化物分配率存在一个高峰,尔后又下降,比花前标记时下降42 % ;陕229 则一直下降,比花前标记下降45 % 。花后同化物转运,陕229 早于901 ,陕229 籽粒中14C同化物放射性相对高于901 。花前标记的14C同化物在901 中有45 % 转运到籽粒中,陕229 中有111 % 转运到籽粒中去。
关键词
杂交春小麦
^14C-同化物
分配
累积
春小麦
选育
Keywords
Hybrid spring wheat, ^(14)C assimilate,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分类号
S512.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新品种简介:K型杂交春小麦强优势组合——西农901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杂交春小麦901
琰光
《农村百事通》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早熟小麦品种扬麦37主要目标性状的遗传构成分析
吕国锋
范金平
吴素兰
张晓
赵仁慧
李曼
王玲
高德荣
别同德
刘健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春小麦花前^(14)C同化物分配与累积研究
吕金印
刘军
高俊凤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