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个金针菇杂交新菌株的栽培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蕾 《食药用菌》 2014年第4期224-225,共2页
对金针菇杂交新菌株FH33、FH34和农金6号进行栽培对比试验,比较其菌丝长速与长势,子实体的产量与农艺性状。1试验方法新菌株FH33、FH34和农金6号均由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提供。3个试验菌株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袋。1.1菌筒制作... 对金针菇杂交新菌株FH33、FH34和农金6号进行栽培对比试验,比较其菌丝长速与长势,子实体的产量与农艺性状。1试验方法新菌株FH33、FH34和农金6号均由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提供。3个试验菌株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0袋。1.1菌筒制作培养料配方:杂木屑10%,麸皮29%,棉籽壳60%,轻质碳酸钙1%,含水量65%,pH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杂交新菌株 栽培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杂交选育新菌株的氨基酸特征及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巧珍 张美彦 +5 位作者 刘建雨 尚晓冬 李玉 周峰 谭琦 宋春艳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4期29-35,共7页
为筛选优质蛋白香菇加工和育种材料,以香菇‘申香18’和‘L808’以及杂交子代中农艺性状优良的10个菌株为材料,测定了10个杂交选育新菌株和亲本子实体的粗蛋白和水解氨基酸含量,系统地评价了10个杂交菌株及其亲本的氨基酸特征和蛋白质... 为筛选优质蛋白香菇加工和育种材料,以香菇‘申香18’和‘L808’以及杂交子代中农艺性状优良的10个菌株为材料,测定了10个杂交选育新菌株和亲本子实体的粗蛋白和水解氨基酸含量,系统地评价了10个杂交菌株及其亲本的氨基酸特征和蛋白质营养价值。结果表明:12株菌株的粗蛋白含量为14.87%—25.26%,除15L2、15L22外,其余杂交菌株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亲本,15L19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25.26%。12个菌株的氨基酸总量在118.16—170.77 mg∕g,必需氨基酸在49.16—69.44 mg∕g,在总氨基酸中所占的比例为39.33%—45.37%,其中15L15的必需氨基酸总量最高,15L2菌株必需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所占比例最高,为45.37%。15L2中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总含量最高。从AAS、IOM和CS三种评分模式来看,15L2可以作为优质的蛋氨酸+半胱氨酸补充食物,其余各菌株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分布与各参照模式相比较为均衡,其中15L13的氨基酸平衡性最好。该研究可为优质蛋白香菇加工和育种材料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杂交新菌株 必需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营养特征 蛋白质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14号杂交菌株选育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宇 王守现 +3 位作者 耿小丽 陈文良 孟莉莉 王英男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7,共3页
用杏鲍菇9号菌株和11号菌株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杏鲍菇14号杂交新菌株。杏鲍菇14号杂交新菌株的子实体呈棍棒形,生物学效率达到84.64%。
关键词 杏鲍菇 单孢 杂交育种 14号杂交新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17号杂交菌株选育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宇 耿小丽 +6 位作者 王守现 陈文良 许峰 赵爽 王兰青 孟莉莉 王英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351-6352,共2页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的杏鲍菇杂交新菌株。[方法]利用不同菌株间产生的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丝配对杂交形成双核菌丝的原理,用杏鲍菇11号菌株和13号菌株作亲本,进行单孢杂交育种。[结果]选育出杏鲍菇17号杂交新菌株,其子实体呈保龄球形,产...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的杏鲍菇杂交新菌株。[方法]利用不同菌株间产生的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丝配对杂交形成双核菌丝的原理,用杏鲍菇11号菌株和13号菌株作亲本,进行单孢杂交育种。[结果]选育出杏鲍菇17号杂交新菌株,其子实体呈保龄球形,产量较高,生物效率达121.02%。[结论]杏鲍菇17号各项指标表现稳定,适合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单孢 杂交育种 17号杂交新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9个杂交菌株的蛋白质营养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仲杰 郑惠清 +4 位作者 蔡志欣 卢园萍 曾志恒 廖剑华 陈美元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85-1292,共8页
【目的】分析评价双孢蘑菇野生种质创新杂交菌株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成分,为利用野生种质选育营养价值更高的双孢蘑菇新菌株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主栽品种为对照,测定分析了6个杂交新菌株的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并参照WHO(World Heal... 【目的】分析评价双孢蘑菇野生种质创新杂交菌株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成分,为利用野生种质选育营养价值更高的双孢蘑菇新菌株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主栽品种为对照,测定分析了6个杂交新菌株的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并参照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UNU(UnitedNationsUniversity,联合国大学)、 IOM(Instituteof Medicine,美国医学研究所)、全鸡蛋蛋白3种氨基酸平衡模式谱,采用IOM模式评分、氨基酸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化学评分等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野生种质创新杂交白色菌株福蘑63每百克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46.76 g、必需氨基酸指数94.45、必需氨基酸比例41.72%、消化率校正氨基酸得分86.73,在9个菌株中都是最高的。而野生种质创新杂交棕色菌株的蛋白质、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药用氨基酸、甜味氨基酸、碱性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以及多种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主栽品种。【结论】现有双孢蘑菇白色主栽品种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仍有提升的空间,可以引入营养价值相对较高的野生种质资源,基于营养成分评价开展营养品质定向杂交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野生种质创 杂交新菌株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16号杂交菌株选育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宇 陈文良 +2 位作者 耿小丽 王守现 孟莉莉 《食用菌》 2009年第2期23-24,共2页
用杏鲍菇10号菌株和13号菌株通过单孢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杏鲍菇16号杂交新菌株。杏鲍菇16号杂交新菌株的子实体呈保龄球形,产量较高,生物学效率达到118.33%。
关键词 杏鲍菇 单孢 杂交育种 16号杂交新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