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优24”杂交稻栽培技术
1
作者 俞志纯 《农村新技术》 2006年第2期4-4,共1页
超级杂交稻“超优24”是中国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陈建三研究员等利用能在F2代固定杂种优势的特殊育种材料,采用多亲本复合杂交而成的水稻新品种。
关键词 超级杂交 栽培技术 固定杂种优势 中国农科院 水稻新品种 育种材料 复合杂交 F2 研究员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0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及宫颈病变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8
2
作者 邹冰玉 浦海鹰 +1 位作者 李丹 谢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38-94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影响其感染妇女宫颈病变程度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10月行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高危型HPVDNA阳性的2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10例患者同时期行TCT检查及阴道镜病...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影响其感染妇女宫颈病变程度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10月行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高危型HPVDNA阳性的2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10例患者同时期行TCT检查及阴道镜病理活检。将210例患者的年龄和病毒负荷(RLU/CO比值)作为自变量,宫颈病变程度作为应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解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年龄和病毒负荷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是否有相关性。结果:@210例HC2阳性妇女中,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TCT的阳性率明显升高,CIN组(71.05%)和宫颈癌组(60.00%)显著高于宫颈炎组(13.33%)和尖锐湿疣组(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CT的假阴性率也较高。@210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年龄和病毒负荷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病毒负荷越高、年龄越大,发生严重宫颈病变的风险越高。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年龄及病毒负荷与宫颈病变的风险密切相关。对于HC2阳性的患者,即使TCT结果阴性,也可考虑行阴道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第二基因杂交捕获技术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2 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江渝 杨淑哲 +1 位作者 贺苇军 唐建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7-619,共3页
目的:对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分析及探讨宫颈病变筛查临床路径策略。方法:随机选择体检者2070例,妇科门诊就医的患者1405例,采用杂交捕获2代技术(HC2)高危型HPV DNA检测。从1405例妇科门诊患者中抽取297例同时进行HC2 HP... 目的:对育龄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分析及探讨宫颈病变筛查临床路径策略。方法:随机选择体检者2070例,妇科门诊就医的患者1405例,采用杂交捕获2代技术(HC2)高危型HPV DNA检测。从1405例妇科门诊患者中抽取297例同时进行HC2 HPV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患者分析HPVDNA检测预测情况。结果:①体检组、门诊组HPV总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2.17%、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诊组30~39岁,40~49岁,≥50岁3组的HPV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体检组(P<0.01);体检组以20~29岁感染率最高(20.00%),门诊组以≥50岁组感染率最高(36.50%)。②门诊组HC2HPV与TCT同时检查,以TCT初诊结果≥LSIL为阳性时,HPV阳性预测值15.87%(30/189),阴性预测值100%(108/108)。结论:妇科门诊患者HPV检查有利于宫颈病变筛查。HC2高危型HPVDNA检测阳性后,再进行第二步细胞学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路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病变 杂交捕获2代技术检测 液基细胞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HPV感染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比较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付冰冰 肖长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06-1110,共5页
已知HPV病毒型别众多且易发生高频突变,故临床检验很难做到完全、准确的检出.现已上市的多种检测HPV的方法,优劣各异,而目前唯有分子生物学检测法获得了国内外临床使用许可。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本身又具有一些问题,如引物的结合... 已知HPV病毒型别众多且易发生高频突变,故临床检验很难做到完全、准确的检出.现已上市的多种检测HPV的方法,优劣各异,而目前唯有分子生物学检测法获得了国内外临床使用许可。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本身又具有一些问题,如引物的结合区段、检测通量及检测成本等,这些问题使检测设计难以顾全,同时它也没能解决检测HPV型别全覆盖和型别绝对特异等问题。下面就HPV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宫颈HPV感染 HPV型别 生物学检测 杂交捕获 HPV病毒 检测试剂盒 临床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粳稻“2003T-63”亩产600kg栽培技术要点
5
作者 唐甫林 朱晓东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优质粳稻 栽培技术要点 亩产 杂交组合 F1 复交 优丰 F2 早糯 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梁馨元 谢杏美 肖小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4-458,共5页
目的:评价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数据库并筛选英文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以宫颈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研究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的相关文献进... 目的:评价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数据库并筛选英文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以宫颈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研究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纳入文献稳定性好,研究对象共计44477例。对参与筛查人群诊断级别CINⅡ及以上(CINⅡ^+)的宫颈病变,HPV E6/E7 mRNA检测和HPV DNA二代杂交捕获检测(HC2)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89(95%CI 0.85~0.91)及0.92(95%CI 0.90~0.95);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93(95%CI0.93~0.93)及0.90(95%CI 0.90~0.90)。诊断级别CINⅢ及以上(CINⅢ^+)的宫颈病变,两者合并敏感度无明显差异,HPV E6/E7 mRNA检测的合并特异度较高。结论:与HC2检测相比,HPV E6/E7 mRNA检测CINⅢ^+的宫颈病变表现出较高的特异度。HPV E6/E7 mRNA检测可作为宫颈癌病变启动监测指标,可提早发现高级别病变,提早进行临床干预,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E6/E7 MRNA检测 HPV DNA二杂交捕获检测 宫颈癌筛查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T联合HC2在子宫颈癌防治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翠玲 李丽 +3 位作者 刘玲玲 王琳 王丽凤 王全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联合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 2,HC2)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在子宫颈癌早期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 337例子宫颈病变患者,每例均联合LCT及HC2检测子宫颈细胞学及高危型HP...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联合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 2,HC2)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在子宫颈癌早期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 337例子宫颈病变患者,每例均联合LCT及HC2检测子宫颈细胞学及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 1 337例病例中,约半数患者发现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非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等多种病变,且高危型HPV的阳性率随病变加重而提高。HSIL组的高危型HPV阳性率接近100%;未见上皮内病变组中,仍有17.0%提示HPV感染;AGC组中HPV阳性率为36.8%。但在HSIL组,有7.5%的HPV感染阴性病例。结论联合高危型HPV与子宫颈细胞学检测,有助于子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且子宫颈腺上皮异型增生也与高危型HPV感染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液基细胞学检查 杂交捕获技术 高危型H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驻玉30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成业 许波 +3 位作者 曹小娣 张海申 王友华 许海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10期50-51,共2页
1 选育经过 1.1亲本自交系选育 母本自交系驻07是用掖478×7922的F2代再与掖478回交后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父本78599-3是利用美国杂交种美78599选育而成的二环系。
关键词 自交系选育 玉米新品种 技术 栽培 F2 二环系 杂交 亲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留种的超级杂交稻——超优31
9
作者 韦美芬 《农村新技术》 2007年第7期30-30,共1页
超优31是采用特种生殖能在F2代固定杂种优势的新型育种技术育成的能年年留种的高产超级一系杂交水稻新品种。
关键词 超级杂交 留种 固定杂种优势 水稻新品种 育种技术 F2 育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癌性卤代醌介导的脂质氢过氧化物分解的分子机制
10
作者 刘庆林 覃浩 +2 位作者 黄春华 刘蒲 朱本占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37-1644,共8页
卤代醌是许多卤芳香持久有机污染物的致癌代谢产物和饮用水消毒副产物.13-过氧羟基-9,11-十八碳二烯酸(13-HPODE)是最为广泛研究的内源性脂质过氧化物.众所周知,过渡金属离子可以催化分解13-HPODE,但尚不清楚卤代醌是否可以通过不依赖... 卤代醌是许多卤芳香持久有机污染物的致癌代谢产物和饮用水消毒副产物.13-过氧羟基-9,11-十八碳二烯酸(13-HPODE)是最为广泛研究的内源性脂质过氧化物.众所周知,过渡金属离子可以催化分解13-HPODE,但尚不清楚卤代醌是否可以通过不依赖金属离子的途径促进其分解;若是如此,又有什么特异性和相似性?我们发现卤化醌如2,5-二氯-1,4-苯醌(DCBQ)可显著促进13-HPODE的分解.综合采用电子自旋共振-自旋捕获、HPLC-MS和GC-MS等分析方法,可检测到反应形成的脂质烷基自由基如戊烷基自由基、7-羧甲基自由基以及具有基因毒性的4-羟基-2-壬烯醛(HNE)等.在DCBQ和13-HPODE的反应中也能检测到两种氯醌-脂质烷氧基耦合物.我们认为卤代醌促进内源性脂质过氧化物13-HPODE分解生成活性脂质烷基自由基和基因毒性的HNE是通过一类新型的金属非依赖亲核取代与裂解机理来实现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其潜在的基因毒性和致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过氧羟基-9 11-十八碳二烯酸 电子自旋共振-自旋捕获技术 脂质烷烃自由基 4-羟基-2-壬烯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金香型甜瓜新品种——航天玉金香的选育 被引量:10
11
作者 田书沛 刘国栋 +1 位作者 陈宗光 芦金生 《中国瓜菜》 CAS 2005年第4期20-22,共3页
航天玉金香是利用航天生物育种技术,用玉金香杂交一代种子航天搭载处理,用M3代种子(处理第3代)再与银帝F4代杂交在复交F2代(M5代)出现超双亲变异,以此选系为亲本与原玉金香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选育成航天玉金香新品种。结果表明,航天玉金... 航天玉金香是利用航天生物育种技术,用玉金香杂交一代种子航天搭载处理,用M3代种子(处理第3代)再与银帝F4代杂交在复交F2代(M5代)出现超双亲变异,以此选系为亲本与原玉金香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选育成航天玉金香新品种。结果表明,航天玉金香基本保留了玉金香的优点;改进了玉金香网纹发生不稳定、果实偏小的缺点,达到了育种目标。航天玉金香属中熟品种,抗病性和生态适应性强;品质优,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18%,单果重1.2-1.5kg,667m2产量达3500kg。耐贮运性较好,适合北方露地及全国保护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选育 甜瓜 香型 杂交种子 生态适应性 保护地栽培 育种技术 航天搭载 杂交组合 育种目标 中熟品种 耐贮运性 F2 第3 不稳定 抗病性 单果重 果实 复交 父本 亲本 育成 质优 露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