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改良导流杂交法检测103例妇女HPV基因型 被引量:11
1
作者 温旺荣 李莉 +2 位作者 钟玉婷 吴勇 曹燕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5-597,60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导流杂交法在宫颈病变患者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型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改良导流杂交法检测103例宫颈癌筛查患者(宫颈癌组29例,炎症组33例和正常组41例)的宫颈细胞21种HPV基因型,并对其中的宫颈癌组同时采... 目的:探讨改良导流杂交法在宫颈病变患者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型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改良导流杂交法检测103例宫颈癌筛查患者(宫颈癌组29例,炎症组33例和正常组41例)的宫颈细胞21种HPV基因型,并对其中的宫颈癌组同时采用杂交捕获二代系统(HC-II)行13种高危基因型HPV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不同HPV基因型的阳性率差异。计算用改良导流杂交法检测的各组患者不同HPV基因型的阳性率。结果:在103例研究对象中,改良导流杂交法HPV基因型检测的阳性率达46.6%,宫颈癌组、炎症组及正常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6.6%、39.4%和17.1%,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差异(P<0.005);宫颈癌患者前10位的基因型是HPV-16(16.5%)、HPV-58(7.8%)、HPV-52(7.8%)、HPV-18(5.8%)、HPV-31(5.8%)、HPV-6(4.9%)、CP8304(4.9%)、HPV-39(3.9%)、HPV-68(3.9%)和HPV-11(3.9%),而且存在HPV双重以上的感染。与HC-II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6.6%(28/29)。结论:改良导流杂交法与HC-II检测结果无差异性,可用于检测宫颈病变患者的HPV基因型。本组宫颈癌患者最常见的5种HPV基因型可能是HPV-16、HPV-58、HPV-52、HPV-18和HPV-31,且存在更多的HPV双重以上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导流杂交 杂交捕获二代系统 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型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