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体外抑制革兰阴性细菌脂多糖激活血小板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先明 杨秋红 +1 位作者 魏菁 马丽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 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能否抑制G-细菌脂多糖(LPS)激活血小板的作用。取10例健康体检者全血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PRP,1×108/ml)。实验分为4组:正常血小板组:不作任... 本研究旨在探索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 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能否抑制G-细菌脂多糖(LPS)激活血小板的作用。取10例健康体检者全血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PRP,1×108/ml)。实验分为4组:正常血小板组:不作任何处理;LPS组:LPS(10μg/ml)刺激6 h;BPI组:BPI(100μg/ml)处理1 h;BPI+LPS组:BPI(100μg/ml)预孵育1 h后,再接受LPS(10μg/ml)刺激6 h。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血小板膜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PRP上清中细胞因子释放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结果表明,与正常血小板组相比,LPS刺激血小板后血小板膜TLR-4表达及上清中TNF-α和IL-6浓度均明显增高(P<0.001)。在接受BPI预处理后,LPS刺激血小板表达TLR-4及TNF-α和IL-6的作用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血小板组。BPI单独刺激血小板不引起血小板TLR-4表达增高及细胞因子水平改变。结论:BPI能够抑制LPS诱导的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 血小板 脂多糖 TLR-4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对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盘羊杂交羊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郭海英 沈文 +4 位作者 陈冬梅 陈凯丽 高宝德 张晓丽 孙延鸣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1-485,共5页
为研究重组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r BPI)对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后的盘羊杂交羊的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本研究以6只巴什拜羊为A组,12只盘羊杂交羊随机分为B和C两组,全部人工感染MO(ccu=106),感染4 d后C组每天肌肉注射r BPI 150 mg/只,A... 为研究重组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r BPI)对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后的盘羊杂交羊的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本研究以6只巴什拜羊为A组,12只盘羊杂交羊随机分为B和C两组,全部人工感染MO(ccu=106),感染4 d后C组每天肌肉注射r BPI 150 mg/只,A和B组注射生理盐水,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及ELISA检测实验羊不同时间外周血中BPI、IL-1β、IL-4及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B对照组死亡率为33.3%。BPI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第7 d,C组显著低于A和B组(p<0.05),第14 d^21 d C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而在第7 d^21 d,A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IL-1β表达水平在感染后第7 d^21 d,C组极显著低于A和B组(p<0.01),第21 d,A组显著低于B组(p<0.05)。IL-4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第7 d^21 d,C组极显著高于A和B组(p<0.01),第14 d^21 d,A组显著高于B组(p<0.05)。IL-6表达水平在感染第14 d^21 d,C组极显著低于A和B组(p<0.01),A组显著低于B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r BPI对感染MO后的盘羊杂交羊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 绵羊肺炎支原体 盘羊杂交羊 ELISA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彦兵 桂祎 +3 位作者 李进涛 李作生 史宪伟 张以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9-34,共6页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是中性粒细胞内存在的一种碱性蛋白,是一个分子质量介于50-60 ku的阳性蛋白,它主要存在于人、牛、兔等哺乳动物多形核粒细胞(PN4NL)的嗜天青颗粒中及其表面,它能与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LPS)结合,具有中和...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是中性粒细胞内存在的一种碱性蛋白,是一个分子质量介于50-60 ku的阳性蛋白,它主要存在于人、牛、兔等哺乳动物多形核粒细胞(PN4NL)的嗜天青颗粒中及其表面,它能与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LPS)结合,具有中和内毒素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人类最初注意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是因其具有杀菌作用,但随后发现它还具有较强的颉颃内毒素的作用。近年来国外对其研究颇多,并逐渐发现其还具有很多其他功能,如抗真菌、杀灭寄生虫等作用,其被学者称为未来的“超级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增加蛋白 内毒素 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程玉磊 祁克宗 +1 位作者 潘玲 周秀红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3期16-18,共3页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BPI)蛋白是哺乳动物中性粒细胞中存在的一种碱性蛋白,它能与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结合,增加外膜对抗菌药的通透性,具有中和内毒素和杀灭细菌的生物学作用,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主要从分...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BPI)蛋白是哺乳动物中性粒细胞中存在的一种碱性蛋白,它能与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结合,增加外膜对抗菌药的通透性,具有中和内毒素和杀灭细菌的生物学作用,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主要从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角度出发,对 BPI 蛋白的生物学杀菌活性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增加蛋白 粒细胞 内毒素 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大手术后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的变化规律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立天 姚咏明 +1 位作者 陆家齐 于燕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观察外科大手术后内源性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拟行腹部大手术患者11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5、7、14天采集血标本,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的变化,并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BPI、脂多糖结合蛋... 目的观察外科大手术后内源性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拟行腹部大手术患者11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5、7、14天采集血标本,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的变化,并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BPI、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和IL-6水平,改良基质显色法鲎试验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中BPI/LBP比值为(0.672±0.083)×10-3,腹部大手术后第1天增高至(1.058±0.074)×10-3(P=0.004),第3天为(1.107±0.061)×10-3(P=0.001),第5天后降至正常范围(P>0.05)。11例患者术前血浆中均未检测到IL-6,腹部大手术后第1天血浆中IL-6水平迅速增高达峰值(27.440±12.144pg/ml,P=0.04),第3天仍处于较高水平(11.530±5.312pg/ml)。结论手术创伤后机体内源性BPI的增幅明显高于LBP,可能有助于控制大手术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增加蛋白 脂多糖结合蛋白 细胞因子类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对烧伤大鼠绿脓杆菌菌血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江 周红 萧光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观察猪源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对大鼠烧伤绿脓杆菌菌血症的作用。方法:将84只Wistar大鼠烧伤后经静脉注射绿脓杆菌悬液(106cfukg-1)随机分为烧伤绿脓杆菌菌血症组与烧伤绿脓杆菌菌血症BPI(... 目的:观察猪源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对大鼠烧伤绿脓杆菌菌血症的作用。方法:将84只Wistar大鼠烧伤后经静脉注射绿脓杆菌悬液(106cfukg-1)随机分为烧伤绿脓杆菌菌血症组与烧伤绿脓杆菌菌血症BPI(2mgkg-1)实验组,观察大鼠存活情况、全血细菌计数、血浆内毒素、血清TNF-α、葡萄糖及乳酸浓度的改变。结果:保护组大鼠全血细菌计数、血浆内毒素、血清TNF-α、葡萄糖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杀菌/增加蛋白 灼伤 菌血症 内毒素 烧伤 大鼠 绿脓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肖晶 李晓莉 +4 位作者 童亮 李彦兵 袿祎 李进涛 张以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1-44,共4页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 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是一种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的阳离子抗菌蛋白,具有杀菌及中和内毒素作用,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作者主要对BPI分子结构、生物学功...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 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是一种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内的阳离子抗菌蛋白,具有杀菌及中和内毒素作用,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作者主要对BPI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增加蛋白 革兰氏阴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氮端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恒 彭开松 +1 位作者 祁克宗 江龙海 《中国奶牛》 2008年第7期8-10,共3页
本试验应用RT-PCR技术,参照Genbank报道的序列,从荷斯坦牛中性粒细胞mRNA中扩增出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氮端基因(713bp),并与pGEM-T-easy载体连接,构建基因重组体pGEM-T-easy-BPI,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长度为713bp的BPI氮端... 本试验应用RT-PCR技术,参照Genbank报道的序列,从荷斯坦牛中性粒细胞mRNA中扩增出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氮端基因(713bp),并与pGEM-T-easy载体连接,构建基因重组体pGEM-T-easy-BPI,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长度为713bp的BPI氮端基因。序列分析证实该片段与安哥斯牛BPI氮端基因相比有1个点突变,为同义突变。该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表达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增加蛋白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及其在荣昌猪抗病育种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海燕 刘金梅 毛景欣 《畜禽业》 2009年第9期36-39,共4页
就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的结构、生理功能、生物学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将BPI应用于荣昌猪抗病育种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杀菌/增加蛋白 荣昌猪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模拟肽对内毒素休克模型家兔动脉血压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卫国 吕根法 +1 位作者 郭毅斌 郑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155-2155,共1页
关键词 杀菌/增加蛋白 模拟肽 内毒素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氮端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11
作者 高恒 彭开松 +1 位作者 祁克宗 江龙海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8年第7期19-21,共3页
目的克隆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cDNA,构建重组体pGEM-T-easy-BPI,进行序列鉴定。方法应用RT-PCR技术,参照Genbank报道的序列,从牛嗜中性粒细胞mRNA中扩增出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238个氨基酸,并与pGEM-T-easy连接,构建基因重组体,进行... 目的克隆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cDNA,构建重组体pGEM-T-easy-BPI,进行序列鉴定。方法应用RT-PCR技术,参照Genbank报道的序列,从牛嗜中性粒细胞mRNA中扩增出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238个氨基酸,并与pGEM-T-easy连接,构建基因重组体,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获得长度为713bp的活性基因。序列分析证实该片段中有1个点突变,但氨基酸序列相同。结论:成功克隆出BPI基因,经序列测定,确认为牛BPI基因,为进一步表达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增加蛋白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和脂多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易感性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冷伟建 宋勇 +1 位作者 于宝军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检测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和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基因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频率分布。方法:选择该院部分科室ICU病房并发全身性感染的患者112例,并以100名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取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检测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和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基因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频率分布。方法:选择该院部分科室ICU病房并发全身性感染的患者112例,并以100名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取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PCR)法检测BPI基因上Lys216G lu、PstⅠin intron 5和G545C、LBP基因上Cys98G ly和Leu436Pro共5个位点SNP。结果:全身性感染组BPI Lys216G lu G/G纯合子及G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组BPI Lys216G lu G/G纯合子及G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也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BPI Lys216G lu SNP的差异可能是全身性感染患者易感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增加蛋白 脂多糖结合蛋白 单个核苷酸多态 全身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奶牛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氮端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恒 宋延华 +1 位作者 温纳相 祁克宗 《中国奶牛》 2009年第1期6-8,共3页
根据高恒[5]的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荷斯坦奶牛嗜中性粒细胞mRNA中扩增出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N端DNA,将该序列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BPI。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实验结果表明... 根据高恒[5]的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荷斯坦奶牛嗜中性粒细胞mRNA中扩增出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N端DNA,将该序列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BPI。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实验结果表明获得了BPIN端长度为714bp的DNA序列,序列分析证实在第503位出现了点突变。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电泳检测重组蛋白约在52kD处出现特异性蛋白条带,与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一致。表明实验成功地获得了BPI重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增加蛋白 表达载体 荷斯坦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结合蛋白和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脓毒症的潜在治疗靶点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泽 王可洲 于杨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6-94,共9页
脓毒症是严重感染、创伤、烧伤和休克等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因。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导致的内毒素血症是导致脓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 protein, L... 脓毒症是严重感染、创伤、烧伤和休克等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因。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导致的内毒素血症是导致脓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 protein, LBP)和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 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 BPI)在内的多种血浆蛋白参与调控LPS激活的信号通路。两种蛋白属于同类蛋白家族,结构相似但生物学效应差异很大:LBP能协助LPS与靶细胞CD14受体结合增加宿主对LPS的敏感性,而BPI可中和LPS致炎作用并加速LPS从循环内清除。本文就LBP与BPI的结构、功能、治疗脓毒症的潜力及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的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脂多糖 脂多糖结合蛋白 杀菌/增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研究概况
15
作者 常孝勇 高恒 陈峰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6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杀菌/增加蛋白 生物学功能 防御机制 调理功能 血管生成 抗菌药物 抗感染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I蛋白对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盘羊杂交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海英 沈文 +4 位作者 陈冬梅 陈凯丽 张晓丽 高宝德 孙延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82-1890,共9页
研究重组BPI蛋白(rBPI)对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的盘羊杂交羊的免疫应答分析。将6只巴什拜羊作为A组,将12只盘羊杂交羊随机分为B、C组,全部人工感染MO,感染第4天开始,C组每天分别注射rBPI,A和B组注射生理盐水。采用ELISA方法检测试验... 研究重组BPI蛋白(rBPI)对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的盘羊杂交羊的免疫应答分析。将6只巴什拜羊作为A组,将12只盘羊杂交羊随机分为B、C组,全部人工感染MO,感染第4天开始,C组每天分别注射rBPI,A和B组注射生理盐水。采用ELISA方法检测试验羊不同时间血清中IL-8、IL-10、IFN-γ及TNF-α的含量。在试验结束后宰杀各组6只羊,取肺组织做病理切片,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在感染初期,3个组IL-8、TNF-α及IFN-γ含量都升高,而IL-10有降低趋势。在感染后第7天,C组IL-8浓度显著低于A组(P<0.05);在第14—21天,B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在第5天,C组IL-10显著高于A组(P<0.05),极显著低于B组(P<0.01);在第14天,C组极显著低于A组(P<0.01),显著高于B组(P<0.05);在第21天,C组显著低于A组(P<0.05),极显著高于B组(P<0.01)。在第14天,C组IFN-γ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在第21天,C组显著低于B组(P<0.05),但极显著高于A组(P<0.01)。在感染第14天,C组TNF-α显著低于B组(P<0.05),显著高于A组(P<0.05);在第21天,C组的TNF-α显著低于B组(P<0.05),但极显著高于A组(P<0.01)。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A组平均分为9.4,B组平均分19.9,C组平均分为12.8,B组评分显著高于A、C组(P<0.05、P<0.05)。rBPI对MO感染的杂交羊有治疗作用,对细胞因子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增加蛋白 杂交羊 绵羊肺炎支原体 细胞因子 病理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什拜羊重组BPI蛋白的体外功能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冬梅 沈文 +4 位作者 刘恺 郭海英 张晓丽 陈凯丽 孙延鸣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6,共7页
研究巴什拜羊重组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recombinant be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rBPI)的体外生物学特性。向体外培养的鼠脑内皮细胞MBECs(mouse brain endothelial cell)中加入rBPI,利用Annexin V FITC/PI染色法... 研究巴什拜羊重组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recombinant be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rBPI)的体外生物学特性。向体外培养的鼠脑内皮细胞MBECs(mouse brain endothelial cell)中加入rBPI,利用Annexin V FITC/PI染色法在荧光显微镜下鉴定凋亡细胞,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 ladder,以检测rBPI诱导MBECs凋亡的作用;在体外培养的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中加入rBPI,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rBPI对MO的抑制作用;在体外培养的大肠杆菌中加入rBPI,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rBPI的抑菌作用;在体外培养的绵羊中性粒细胞中加入MO,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BPI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nnexin V FITC/PI染色法可观察到凋亡早期细胞呈绿色,凋亡晚期或死亡细胞呈红色,在540nmol/L rBPI浓度诱导作用下可见清晰的DNA ladder条带;rBPI作用于MO3h时,MO16Sr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40和80mg/L的rBPI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能够显著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P<0.05);绵羊中性粒细胞受到MO感染后3h和4h时表达BPI mRNA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增加蛋白 巴什拜羊 体外功能 细胞凋亡 绵羊肺炎支原体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I-LL37抗菌融合蛋白质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功能鉴定
18
作者 袁培淞 朱明 +7 位作者 郭韡 邢伟 李向云 何静 梁华平 蒋东坡 徐祥 黄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9-593,共5页
目的构建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和LL37抗菌蛋白的融合蛋白(BPI-LL37)表达载体,获得针对脓毒症治疗的多效抗菌融合蛋白,为脓毒症治疗提供新的措施。方法通过PCR方法从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 目的构建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和LL37抗菌蛋白的融合蛋白(BPI-LL37)表达载体,获得针对脓毒症治疗的多效抗菌融合蛋白,为脓毒症治疗提供新的措施。方法通过PCR方法从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BPI)和LL37基因的c DNA中扩增并修饰获得需要的r BPI21和LL37活性片断,构建r BPI21-LL37/LL37-r BPI21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构建的表达载体(p LVX-Tight-Puro)上的BPI和LL37基因之间通过柔性片段(GGSGG)连接。之后使用Poly JetTM体外DNA转染试剂转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真核细胞A549表达融合蛋白的水平,通过抑菌试验验证此融合蛋白的分泌与抗菌能力。结果经限制内酶切酶切、DNA电泳和DNA测序证明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 LVX-Tight-Puro-BPI-LL-37)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融合蛋白r BPI21-LL37/LL37-r BPI21能被真核细胞A549细胞表达,融合蛋白大小介于25~30×10^3;抑菌试验进一步验证此融合蛋白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生物学效应。结论构建的两种r BPI21-LL37/LL37-r BPI21表达载体能够成功转染入人的体细胞,并表达和分泌具有抗菌活性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有潜力成为治疗脓毒症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蛋白 融合蛋白 杀菌/增加蛋白 LL37 抗菌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调节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19
作者 刘静波 张泰昌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10期631-632,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肝硬化患者血中内毒素结合蛋白 (LBP)、杀菌性 /通透性增加蛋白 (BPI)及可溶性sCD14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质显色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 45例肝硬化患者血中内毒素脂多糖 (LPS)、LBP、BPI和... 目的探讨检测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肝硬化患者血中内毒素结合蛋白 (LBP)、杀菌性 /通透性增加蛋白 (BPI)及可溶性sCD14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质显色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 45例肝硬化患者血中内毒素脂多糖 (LPS)、LBP、BPI和sCD14水平 ,并以 15例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结果肝功能为A级、B级和C级的肝硬化患者其血中LPS、LBP、BPI和sCD14水平均明显高于献血员 ;肝硬化死亡患者的LPS、LBP、BPI和sCD14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结论肝硬化患者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时 ,血清LBP和sCD14水平升高和BPI相对不足 ,可显著提高机体对LPS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内毒素 内毒素结合蛋白 杀菌/增加蛋白 可溶CD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BPI/LBP基因的克隆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春荣 苏建国 +1 位作者 黄腾 彭丽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14,共7页
【目的】克隆草鱼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脂多糖结合蛋白(Bactericidal 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LPS-binding protein,BPI/LBP)基因的cDNA全长,分析其结构特征,研究其表达规律,为进一步探明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首先用同源... 【目的】克隆草鱼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脂多糖结合蛋白(Bactericidal permeability-increasing pro-tein/LPS-binding protein,BPI/LBP)基因的cDNA全长,分析其结构特征,研究其表达规律,为进一步探明其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首先用同源克隆及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RACE),克隆草鱼BPI/LBP基因的cDNA全长,然后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BPI/LBP基因的结构特征,最后用半定量RT-PCR检测BPI/LBP基因在草鱼不同组织(血、脑、眼睛、前肠、中肠、后肠、鳔、鳃、头肾、中肾、心脏、肝胰脏、肌肉、皮肤和脾脏)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草鱼BPI/LBPcDNA全长1 568 bp,编码473个氨基酸,其中包括18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BPI1结构域(BPI/LBP/CETP N-ter-minal domain)和BPI2结构域(BPI/LBP/CETP C-terminal domain)。该蛋白的分子质量为51 551 u,等电点为8.6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草鱼与鲤鱼BPI/LBP的同源性最高(90%),其次为虹鳟(73%)、斑点叉尾鮰(73%)、香鱼(72%)等。在系统进化树中,草鱼BPI/LBP首先与鲤科的鲤鱼聚为一类。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可知,草鱼BPI/LBP基因在被检测的15个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在鳃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头肾、中肾等。【结论】成功克隆了草鱼BPI/LBP基因的cDNA全长,该基因在草鱼体内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脂多糖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