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白牛皮纸阻湿抑菌天然可降解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武军 沈荣波 +4 位作者 杨国光 杨伟栋 沈海生 陈松润 邱赞业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索涂层技术在白牛皮纸上的应用,提高白牛皮纸的阻湿和抑菌杀菌性能,拓宽其包装应用范围。方法先筛选涂布液的原料,再调剂它们的相容性。采用刮刀对纸张进行涂布,接着在涂层面覆膜,加热吹风并辊压后揭膜,在白牛皮纸表面形成厚度均... 目的探索涂层技术在白牛皮纸上的应用,提高白牛皮纸的阻湿和抑菌杀菌性能,拓宽其包装应用范围。方法先筛选涂布液的原料,再调剂它们的相容性。采用刮刀对纸张进行涂布,接着在涂层面覆膜,加热吹风并辊压后揭膜,在白牛皮纸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涂层。干燥后测试其抑菌杀菌性、阻湿性、力学强度及光泽度等指标,并分析其市场应用及商业价值。结果涂布后白牛皮纸的阻湿性提高了4~5倍;抑菌杀菌性能随着壳聚糖含量的提高而提高,最高可达15倍;光泽度随着明胶含量的提高而提高。结论天然可降解涂层有效提升了白牛皮纸的抑菌杀菌性、阻湿性等,提升了纸面的光泽度和美观度等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天然安全 可降解涂层 阻湿 杀菌 商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抑菌杀菌物质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涛 王桂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59-62,共4页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是当今的研究热点,植物体内抑菌杀菌物质的提取方法研究是该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综述了微波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植物源抑菌杀菌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并对植物源抑菌杀菌物质提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是当今的研究热点,植物体内抑菌杀菌物质的提取方法研究是该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综述了微波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植物源抑菌杀菌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并对植物源抑菌杀菌物质提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 杀菌物质 微波提取法 超声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型柏木叶精油抗氧、抑菌及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活性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华铮 王侨 朱凯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77,共6页
为了解决化学药品滥用而带来的病虫害抗性问题,笔者以6种不同化学型的墨西哥柏木叶精油为试验对象,采用清除2,2′-叠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2,2-二苯基-1-吡啶并肼基(DPPH)自由基的方法,探讨其体外抗氧化能力... 为了解决化学药品滥用而带来的病虫害抗性问题,笔者以6种不同化学型的墨西哥柏木叶精油为试验对象,采用清除2,2′-叠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2,2-二苯基-1-吡啶并肼基(DPPH)自由基的方法,探讨其体外抗氧化能力;通过抑菌圈大小和最小抑菌杀菌浓度来判断墨西哥柏木叶精油的杀菌抑菌活性;通过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来评估其杀虫驱虫活性。结果表明,香紫苏型对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最佳,其清除率达10%时所用精油的质量浓度(LC_(10))为1.0134 mg/mL,依兰油型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最佳(LC_(10)为0.8931 mg/mL)。香紫苏型和依兰油型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当体积分数为100%时,抑菌圈直径约为11 mm,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3.75和7.50 mg/mL。高浓度时香紫苏型对线虫毒杀效果最佳,且能很好地破坏线虫体内的氧化平衡,加速线虫死亡;100 mg/L质量浓度下,柠檬烯型可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香紫苏型可抑制谷胱甘肽酶活性,蒎烯型可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墨西哥柏木叶精油对秀丽隐杆线虫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有很大影响,能缩短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在开发环境友好型杀菌剂和杀虫剂时,可以使用墨西哥柏木叶精油作为增效剂,以提高其综合杀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柏木叶精油 体外抗氧 杀菌抑菌 秀丽隐杆线虫 毒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蛋白SPLUNC1对上呼吸道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后德 武明花 +7 位作者 石磊 周鸣 杨一新 赵瑾 邓坦 李小玲 沈守荣 李桂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4-469,共6页
目的:构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SPLUNC1重组蛋白,通过体外实验验证其杀菌/抑菌功能,并进一步研究其机制是否与SPLUNC1蛋白结合细菌脂多糖有关,从而为其将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将SPLUNC1克隆入pCMV-tag4A哺乳动物表达载体,稳定转染鼻... 目的:构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SPLUNC1重组蛋白,通过体外实验验证其杀菌/抑菌功能,并进一步研究其机制是否与SPLUNC1蛋白结合细菌脂多糖有关,从而为其将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将SPLUNC1克隆入pCMV-tag4A哺乳动物表达载体,稳定转染鼻咽癌HNE1细胞株;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其处理从患者上呼吸道分离的绿脓杆菌,比较转染SPLUNC1基因的细胞培养上清与转染空白载体的细胞培养上清对细菌克隆形成率的影响。同时将脂多糖包被96孔板,与SPLUNC1蛋白共同孵育,ELISA法检测SPLUNC1是否与细菌脂多糖结合;利用FITC标记的脂多糖干预转染SPLUNC1基因及空白载体的细胞,观察细胞内脂多糖与SPLUNC1的结合作用。结果:转染SPLUNC1基因的细胞培养上清能显著抑制绿脓杆菌在LB软琼脂板上形成集落;体外试验表明,SPLUNC1能与细菌脂多糖结合,但结合效率低;HNE1细胞经转染SPLUNC1后,细菌脂多糖摄取明显增加。结论:重组SPLUNC1蛋白能经转染细胞分泌到培养上清液中,具有结合细菌脂多糖,杀灭或抑制上呼吸道绿脓杆菌的功能,从而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LUNC1 绿脓杆 脂多糖 杀菌/ 固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体外抑菌效果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冯万宇 徐馨 +1 位作者 张艳 黄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为探讨以聚维酮碘为主要成分的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临床试验提供科学依据,以纯水浸泡、加热制成PVA胶浆液为成膜基质,将经纯水预处理的PVP-I加入其中,随后加入一定比例甘油作为增塑剂,充分融合后制... 为探讨以聚维酮碘为主要成分的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临床试验提供科学依据,以纯水浸泡、加热制成PVA胶浆液为成膜基质,将经纯水预处理的PVP-I加入其中,随后加入一定比例甘油作为增塑剂,充分融合后制成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采用10倍稀释法进行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乳房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停乳链球菌4种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杀菌浓度试验,试验同时设青霉素和头孢噻呋的抗生素对照。结果表明,乳头药浴涂膜剂4种致病菌有良好的体外抑菌和杀菌作用,其抑杀菌浓度低于头孢噻呋和青霉素。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以用其作为奶牛乳头药浴药物替代临床常用抗生素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致病 乳头药浴涂膜剂 体外杀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对禾谷镰刀菌杀抑效果的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平 《农村能源》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沼液 禾谷类 小麦 镰刀 杀菌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抗菌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蕊 姜中其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5年第4期5-7,20,共4页
大蒜的主要功能成分大蒜素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本文对大蒜素的抗菌机理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大蒜素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蒜素 杀菌 养猪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讨青蒿治疗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研究
8
作者 石茜 杨子晨 +2 位作者 张建 廖丹溪 张一鸣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463-1475,共13页
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其体外实验,探讨青蒿应用于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系统... 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其体外实验,探讨青蒿应用于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系统中获得青蒿的活性成分,使用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青蒿作用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获得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相关靶点。获得共同靶点后,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使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青蒿主要潜在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将青蒿提取物及筛选出的青蒿主要潜在活性成分进行体外实验,探究其最小抑菌浓度,与常用抗脓肿分枝杆菌抗生素的体外联合作用,及其对脓肿分枝杆菌活力的影响。结果共发现48个青蒿靶点参与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MMP9、MAPK3、CASP3、IL2、CASP1、MMP2共6个靶点预测为通过青蒿治疗该疾病的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表明,青蒿可能通过IL-17信号通路、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炎症和免疫相关信号通路治疗该疾病。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青蒿与这些核心靶点具有高亲和力。筛选出柽柳黄素、艾黄素、双氢青蒿素、青蒿提取物对脓肿分枝杆菌具有体外抑菌活性,单独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200、100、100、100μg/mL。联合使用青蒿提取物后,克拉霉素、阿奇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西丁的MIC值都较单独使用时下降,下降倍数为2~8倍。结论青蒿可能通过多靶点和多途径作用于脓肿分枝杆菌感染,其对脓肿分枝杆菌具有体外抑菌作用并与部分抗生素产生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脓肿分枝杆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压裂返排液回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彬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125,共5页
根据苏里格气田压裂返排液的特点和回用配制压裂液对水质的要求,形成了一套以“预处理—混凝沉降—两级过滤—杀菌抑菌”为工艺路线的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经处理后的返排液固体悬浮物小于20 mg/L,钙、镁离子含量小于30 mg/L,化学需氧... 根据苏里格气田压裂返排液的特点和回用配制压裂液对水质的要求,形成了一套以“预处理—混凝沉降—两级过滤—杀菌抑菌”为工艺路线的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经处理后的返排液固体悬浮物小于20 mg/L,钙、镁离子含量小于30 mg/L,化学需氧量低于100 mg/L,配制瓜胶压裂液72 h黏度下降率低于20%。处理后的返排液用于配制瓜胶压裂液和聚合物压裂液,其耐温耐剪切性、黏弹性、破胶液性能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行业标准要求。现场可对各个模块和处理单元进行选择性组合实现快速处理和精细处理,速度为150~300 m^(3)/d。近3年使用处理后的返排液配制压裂液超过3.6×10^(4)m^(3),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混凝沉降 过滤 杀菌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朱雯 刘天伟 +1 位作者 孙昕旸 张子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009-6016,共8页
大蒜素(allicin)是大蒜中的一种防御分子,具有提高动物生长性能,杀菌抑菌和抵抗氧化应激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植物提取物大蒜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作用效果,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大蒜素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大蒜素 反刍动物 抗氧化 杀菌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培养蛹虫草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琇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6-57,共2页
用柞蚕的活蛹 ,大米米饭培养基培养蛹虫草菌 ,控制好环境条件 ,严格操作环节 ,可培养出与天然蛹虫草形态相同的蛹虫草子座。用棉籽壳、玉米芯、葵花盘粉碎物培养蛹虫草菌 ,可以得到抑菌杀菌物质 ,成本低廉 ,可利用此法提取广谱抗菌物质。
关键词 蛹虫草 柞蚕蛹 子座 米饭培养基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稔资源亟待开发利用
12
作者 王立球 《广西林业》 1995年第4期28-28,共1页
仁稔,别称酸果、酸木,为常绿阔叶乔木,在桂东南山区有较广泛、丰富的野生资源分布。仁稔果形似桃金娘(俗称稔子),比桃金娘大1~2倍,核带淡杏仁味,故称仁稔;仁稔果、叶、芽带醋酸味(可食用)。
关键词 亟待开发 桃金娘 常绿阔叶乔木 资源分布 抗坏血酸含量 食品新资源 营养价值 发展前景 南山区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