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爆战斗部杀伤面积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8
1
作者 汪德武 李卫平 杨玉斌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8-120,共3页
文中通过分析战斗部破片在空气中的飞行特性及空间分布规律,对杀爆战斗部的杀伤威力进行了数值计算,绘制了战斗部的等概率曲线及等分布密度曲线,并得到了不同落角、爆高情况下杀伤面积值。结果表明:不同落角都有一个杀伤面积峰值,且最... 文中通过分析战斗部破片在空气中的飞行特性及空间分布规律,对杀爆战斗部的杀伤威力进行了数值计算,绘制了战斗部的等概率曲线及等分布密度曲线,并得到了不同落角、爆高情况下杀伤面积值。结果表明:不同落角都有一个杀伤面积峰值,且最大杀伤面积随落角的减小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面积 杀伤概率 破片 杀爆战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榴弹杀伤面积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永忠 李其祥 +1 位作者 罗坤 赵田安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4期346-348,共3页
文中探讨了杀伤榴弹杀伤面积的计算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炸高、落角、落速三个因素对杀伤面积的影响,并分别就每个因素对杀伤面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杀伤面积 炸高 落角 落速 榴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片战斗部杀伤面积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洪豆 郑宇 +1 位作者 李文彬 姜宁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42,共6页
为了评估破片战斗部的杀伤威力,采用破片飞散公式对其破片飞散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并运用LS-DYNA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基于MATLAB自编程序计算了动态破片威力场,获得了不同的落速、落角和炸高对破片战斗部杀伤面积的影响规律。研究... 为了评估破片战斗部的杀伤威力,采用破片飞散公式对其破片飞散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并运用LS-DYNA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基于MATLAB自编程序计算了动态破片威力场,获得了不同的落速、落角和炸高对破片战斗部杀伤面积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数值模拟和公式预测下的破片地面分布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战斗部动态破片场分布受落角的影响较大,受炸高和落速的影响较少,且随着战斗部落角增加,破片分布图由两边扩散变化到向中间收拢合成一个圆形。以地面人员为杀伤目标,通过改变落速、落角和炸高得到最佳匹配的参数,即(800 m/s,70°,20 m)时,破片杀伤面积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战斗部 数值模拟 炸高 落速 落角 破片杀伤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破片弹杀伤面积的计算 被引量:8
4
作者 戴端辉 黄超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5-367,共3页
利用终点弹道学理论,充分考虑了战术情况和命中时杀伤概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预制破片弹的杀伤面积。
关键词 杀伤面积 命中时杀伤概率 预制破片 射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弹药杀伤面积的工程计算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景云 《兵工学报》 EI CAS 1984年第3期36-45,共10页
杀伤弹药的杀伤面积通常根据破碎性试验、球形靶试验和破片初速试验确定。本文采用正态分布近似破片的空间分布,并导出有效破片数随距离的衰减规律,进一步利用破片数随重量分布以及计算破片初速的现有关系,提出一个杀伤面积的工程计算... 杀伤弹药的杀伤面积通常根据破碎性试验、球形靶试验和破片初速试验确定。本文采用正态分布近似破片的空间分布,并导出有效破片数随距离的衰减规律,进一步利用破片数随重量分布以及计算破片初速的现有关系,提出一个杀伤面积的工程计算方法。文中给出了四种战斗部的计算结果,均与实测值符合得较好。此方法可以预报各种杀伤弹药的杀伤面积,亦可用于弹丸方案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面积 杀伤 破片 破碎性试验 战斗部 工程计算方法 命中目标 靶试 重量分布 方案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杀伤面积的杀爆战斗部总体参数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肖师云 冯成良 +1 位作者 刘俞平 张亮 《兵工自动化》 2020年第5期32-36,共5页
为了寻求合理匹配的战斗部各项总体参数,基于杀伤面积对杀爆战斗部的总体参数进行优化。建立相关数学模型,以动态杀伤面积作为优化战斗部其他参数的目标函数,确定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采用网格法计算满足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值... 为了寻求合理匹配的战斗部各项总体参数,基于杀伤面积对杀爆战斗部的总体参数进行优化。建立相关数学模型,以动态杀伤面积作为优化战斗部其他参数的目标函数,确定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采用网格法计算满足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值,应用Matlab编制优化计算程序,获得各个设计变量对杀伤面积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的总体参数组合可有效提高杀爆战斗部的杀伤面积。该方法可为杀爆战斗部指标确立和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爆战斗部 杀伤面积 杀伤概率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击线技术的杀爆战斗部杀伤面积计算 被引量:11
7
作者 应国淼 董桂旭 肖师云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20-23,共4页
针对杀伤面积进行计算时,通常借助统计学原理建立破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向目标方向投影,从而得到破片密度和杀伤面积,提出了采用射击线技术描述全部破片的飞行轨迹参数和威力参数,完成杀伤面积的计算;基于杀爆战斗部破片飞散参数,建立... 针对杀伤面积进行计算时,通常借助统计学原理建立破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向目标方向投影,从而得到破片密度和杀伤面积,提出了采用射击线技术描述全部破片的飞行轨迹参数和威力参数,完成杀伤面积的计算;基于杀爆战斗部破片飞散参数,建立了破片弹道射击线模型;对杀爆战斗部的杀伤面积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杀伤面积与导弹落速、落角、炸高之间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落角和炸高时,随着导弹落速的增加,破片杀伤面积增大;一定的落速和炸高时,随着落角的增加,破片杀伤面积也增大;在设定落速为500 m/s时,计算落角分别为20°、40°、60°、80°、90°均存在一个使杀伤面积最大的炸高,由此可确定杀爆战斗部的最佳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部 射击线 杀伤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杀伤面积的杀爆战斗部最佳炸高计算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肖师云 冯成良 刘俞平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12期88-90,99,共4页
为解决地面目标的多样性和随机性导致平均效率面积难以准确计算的问题,提出基于物理杀伤面积的杀爆战斗部杀伤威力评定方法,并以此作为确定杀爆战斗部最佳炸高的依据。由给定的末端弹道参数及杀爆战斗部破片参数,建立物理杀伤面积的计... 为解决地面目标的多样性和随机性导致平均效率面积难以准确计算的问题,提出基于物理杀伤面积的杀爆战斗部杀伤威力评定方法,并以此作为确定杀爆战斗部最佳炸高的依据。由给定的末端弹道参数及杀爆战斗部破片参数,建立物理杀伤面积的计算模型,编制计算程序并以物理杀伤面积最大作为确定炸高的条件。计算结果表明:导弹落速及导弹落角对杀爆战斗部最佳炸高均有较大影响。该方法可作为杀爆战斗部最佳炸高确立以及破片参数优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爆战斗部 杀伤面积 炸高 破片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算法对榴弹最佳杀伤面积的计算
9
作者 刘双庆 杨臻 +1 位作者 郁卫星 王永艳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100,共6页
为了获得榴弹在空中爆炸时的最佳杀伤参数,提出了一种最优参数计算方法。以卧姿人员为杀伤目标,建立了杀伤面积与落速、落角和炸高的数学模型和优化模型,利用随机惯性权重法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 为了获得榴弹在空中爆炸时的最佳杀伤参数,提出了一种最优参数计算方法。以卧姿人员为杀伤目标,建立了杀伤面积与落速、落角和炸高的数学模型和优化模型,利用随机惯性权重法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中的惯性权重进行改进,采用改进后的算法对榴弹最佳杀伤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对比传统计算方法,计算精度更高,最大炸高改进误差超过0.1 m,对比标准PSO算法需要的粒子数量更少,收敛速度更快。为榴弹最佳杀伤参数的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效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弹 杀伤面积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随机惯性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试数据的榴弹破片杀伤面积规律研究
10
作者 孙其会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1,共5页
基于破片球形靶试验、破碎性试验等测试数据,利用破片初速经验公式、速度矢量合成公式,开展破片对地面作战人员杀伤概率计算,得到杀伤面积随落角、落速、爆高等因素的变化规律。落角较小时,破片杀伤概率地面等值面呈C形结构。随着落角增... 基于破片球形靶试验、破碎性试验等测试数据,利用破片初速经验公式、速度矢量合成公式,开展破片对地面作战人员杀伤概率计算,得到杀伤面积随落角、落速、爆高等因素的变化规律。落角较小时,破片杀伤概率地面等值面呈C形结构。随着落角增加,C形结构开口逐渐减小,并最终合拢成为环形。破片杀伤面积受落角变化影响较大,受落速、爆高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在爆高不变的情况下,杀伤面积随落速增加变化不大,但在落角为80°、落速为550 m/s时出现峰值;在落速不变的情况下,杀伤面积随爆高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弹破片 实测数据 杀伤概率 杀伤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空炸杀伤弹对地面人员目标毁伤效能研究
11
作者 陆盼盼 于立峣 +2 位作者 杜福顺 杜传通 吴宗良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3-211,共9页
为充分评价某空炸杀伤弹战斗部的毁伤能力,利用靶场静爆、动爆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空炸杀伤弹杀伤威力研究,分析了战斗部破片飞散规律,确定了破片落点分布规律,依据人体易损性分析A-S准则,获得了空炸弹在落角、落速、炸高不同运动... 为充分评价某空炸杀伤弹战斗部的毁伤能力,利用靶场静爆、动爆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空炸杀伤弹杀伤威力研究,分析了战斗部破片飞散规律,确定了破片落点分布规律,依据人体易损性分析A-S准则,获得了空炸弹在落角、落速、炸高不同运动参数下有效杀伤面积。结果表明: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破片飞散规律和落点分布规律一致。以地面人员为杀伤目标,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空炸姿态对空炸弹有效杀伤面积受炸高影响的规律。空炸弹有效杀伤面积受炸高的影响较大,受落角和落速的影响较小,通过落速、落角和炸高的最佳匹配,使破片有效杀伤面积最大,可为该型空炸杀伤弹毁伤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伤能力 破片飞散规律 数值模拟 空炸姿态 杀伤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破片对地面人员目标的杀伤威力分析计算 被引量:18
12
作者 金丽 赵捍东 +1 位作者 曹红松 朱基智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7-159,共3页
文中建立了预制破片对地面人员目标的杀伤面积模型,初步计算出某榴弹在不同炸高、落角情况下,对地面立姿、卧姿人员的杀伤面积,并且分析出单个破片的比动能随飞行距离的变化规律,寻找使得弹丸杀伤面积达到最大的最优炸高以及落角,为弹... 文中建立了预制破片对地面人员目标的杀伤面积模型,初步计算出某榴弹在不同炸高、落角情况下,对地面立姿、卧姿人员的杀伤面积,并且分析出单个破片的比动能随飞行距离的变化规律,寻找使得弹丸杀伤面积达到最大的最优炸高以及落角,为弹丸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破片 人员目标 杀伤面积 炸高 落角 比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爆方式对战斗部杀伤威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林 高秀娟 +1 位作者 李晓辉 宫小泽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88,203,共4页
为分析不同起爆方式下,破片初速沿战斗部轴向的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起爆方式对战斗部杀伤威力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对不考虑起爆方式影响、一端起爆、两端起爆的三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起爆方式使得破片初速沿轴向的... 为分析不同起爆方式下,破片初速沿战斗部轴向的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起爆方式对战斗部杀伤威力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对不考虑起爆方式影响、一端起爆、两端起爆的三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起爆方式使得破片初速沿轴向的分布不同,战斗部两端的破片初速低于中间部位破片的初速,不考虑起爆方式影响的情况下其杀伤面积计算值最大,考虑一端起爆方式影响的次之,考虑两端起爆方式影响的杀伤面积计算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初速 杀伤威力 杀伤面积 轴向分布 起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杀爆战斗部最佳爆高的工程算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卫平 汪德武 王少龙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94,共3页
文中通过分析破片的飞行特性及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杀爆战斗部杀伤威力计算模型,并对某预制破片战斗部进行了计算,得出了破片场的破片密度及杀伤概率分布规律,得到了不同落角情况下杀伤面积随爆高的变化曲线,并确定了不同落角情况下的... 文中通过分析破片的飞行特性及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杀爆战斗部杀伤威力计算模型,并对某预制破片战斗部进行了计算,得出了破片场的破片密度及杀伤概率分布规律,得到了不同落角情况下杀伤面积随爆高的变化曲线,并确定了不同落角情况下的最佳爆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爆高 杀伤面积 杀伤概率 杀爆战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口径杀爆弹杀伤威力计算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瑞 张明安 +2 位作者 张龙 刘晓蕾 康狄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19,共4页
根据国内外常用的经典终点弹道经验公式,建立了终点毁伤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可行性。与此同时,以所建立的终点毁伤模型为基础,对战斗人员... 根据国内外常用的经典终点弹道经验公式,建立了终点毁伤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可行性。与此同时,以所建立的终点毁伤模型为基础,对战斗人员的杀伤面积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化模型,对装药结构、壳体厚度和起爆条件等重要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变量的约束条件根据弹丸的相应设计准则确定。优化设计的方法和结果可以为杀爆弹战斗部威力设计及后续的全弹道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爆弹战斗部 杀伤面积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破片对人员的杀伤威力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振荣 裴思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5-19,共5页
建立了球形破片对避弹衣和人体侵彻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的杀伤标准。用此新标准计算杀伤面积和进行球形靶实验比较简便,并与战场实际相符。
关键词 球形破片 人体模拟靶 杀伤面积 避弹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子母弹杀伤威力的计算
17
作者 林晓 魏惠之 《兵工学报》 EI CAS 1986年第4期46-51,共6页
本文论述了一种计算子母弹杀伤面积的方法,其中着重分析了子弹静态、动态爆炸的模型和各子弹杀伤威力的叠加等问题,提出了用随机数模拟子弹的爆炸点和姿态角的方法。本文将为论证子母弹的杀伤威力提供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杀伤威力 杀伤面积 破片 炸点 战斗部 姿态角 质心坐标系 地面坐标系 杀伤概率 投影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预制破片战斗部杀伤威力评定的探讨
18
作者 徐文灿 蒋厚洸 张连玉 《兵工学报(弹箭分册)》 CSCD 1991年第2期13-27,110,共15页
为了准确、合理地处理静爆威力试验数据,并把它转换为动态(即考虑射击或飞行条件下战斗部着速、落角和炸高等因素)杀伤面积,本文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把球形靶试验所得破片分布的离散数据变换为解析表达式,这样,由静态到动态的转换可用专... 为了准确、合理地处理静爆威力试验数据,并把它转换为动态(即考虑射击或飞行条件下战斗部着速、落角和炸高等因素)杀伤面积,本文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把球形靶试验所得破片分布的离散数据变换为解析表达式,这样,由静态到动态的转换可用专门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省去了作图和手工计算的烦琐,提高了数据处理精度和效率。现有程序适用于预制破片战斗部. 根椐静爆威力试验数椐,利用本文提供的方法和程序,可计算出战斗部动态杀伤面积并绘制等杀伤概率曲线,以此评定战斗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破片战斗部 杀伤作用 杀伤面积 威力试验 计算方法
全文增补中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近炸引信最佳炸高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新 纪永祥 +2 位作者 罗熙斌 刘社锋 宁小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4-929,共6页
针对近炸引信适时起爆战斗部关系到对目标有效攻击乃至高效毁伤的问题,提出研究引信与战斗部配合的最优关系计算方法。建立引信近炸时战斗部威力数学模型,依据粒子群优化算法分析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欧拉距离法对惯性权重进行动态更... 针对近炸引信适时起爆战斗部关系到对目标有效攻击乃至高效毁伤的问题,提出研究引信与战斗部配合的最优关系计算方法。建立引信近炸时战斗部威力数学模型,依据粒子群优化算法分析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欧拉距离法对惯性权重进行动态更新,得到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将其应用于数学模型中,获得引信与战斗部配合威力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得出杀伤面积与引信近炸时炸高、弹丸落角的关系,确定引信与战斗部配合最佳威力的条件,计算最大杀伤面积、90%杀伤面积对应区间和对应炸高。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比传统方法计算最大杀伤面积精度更高,比粒子群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更快,更能满足靶场试验和实战化射击对计算速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炸引信 杀伤面积 落角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破片质量对弹丸威力影响及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林 宫小泽 李忠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弹体破碎性试验是考核破片数质量分布情况、计算典型破片质量、评价弹药威力的一项重要试验项目,典型破片质量直接影响着破片初速、破片速度衰减系数、杀伤面积等。目前靶场破碎性试验数据处理方法主要依据GJB3197—炮弹试验方法进行,... 弹体破碎性试验是考核破片数质量分布情况、计算典型破片质量、评价弹药威力的一项重要试验项目,典型破片质量直接影响着破片初速、破片速度衰减系数、杀伤面积等。目前靶场破碎性试验数据处理方法主要依据GJB3197—炮弹试验方法进行,典型破片的质量为破碎率曲线插值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针对当前典型破片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易行的破碎性试验结果处理方法,即增加典型质量分级区间的方法。经检验证明该方法优于目前的处理方法,典型破片的质量更加接近于实际称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性试验 典型破片 破片迎风面积 破片初速 杀伤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