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细胞(ECV304)表达的HLA-G1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彩娥 韩军艳 +4 位作者 杨惠军 吴雄文 黄亚非 梁智辉 龚非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6-678,共3页
目的:证实HLA-G1分子能够抑制NK细胞对同种血管内皮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DNA转染技术,以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LA-G1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再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表达的HLA-G1分子。并用MTT比色法检测HLA... 目的:证实HLA-G1分子能够抑制NK细胞对同种血管内皮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DNA转染技术,以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LA-G1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再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表达的HLA-G1分子。并用MTT比色法检测HLA-G1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ECV304细胞上可稳定表达HLA-G1。NK细胞对空质粒pcDNA3转染的ECV304细胞的杀伤率为(50.6±18.1)%;而对pcDNA3-HLA-G1转染的ECV304细胞的杀伤率为(29.7±11.4)%,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HLA-G1分子可明显抑制NK细胞对同种血管内皮细胞的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G1 ECV304 NK细胞 杀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1C3分子抑制杀伤性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欧阳为明 金伯泉 +5 位作者 李琦 李林 刘雪松 韩卫宁 李德敏 夏海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35-237,共3页
探讨 9 1C3分子对杀伤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新鲜分离的PBMC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活化的淋巴细胞为效应细胞 ,采用重导向杀伤实验 (Redirectedkillingassay ,RKA)观察 9 1C3抗体对效应细胞杀伤P815细胞作用及其杀伤过程中TNF 浕分泌的... 探讨 9 1C3分子对杀伤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新鲜分离的PBMC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活化的淋巴细胞为效应细胞 ,采用重导向杀伤实验 (Redirectedkillingassay ,RKA)观察 9 1C3抗体对效应细胞杀伤P815细胞作用及其杀伤过程中TNF 浕分泌的影响?峁?:9 1C3抗体能显著抑制杀伤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并使效应细胞分泌TNF 浕水平降低。结论 :9 1C3分子是一种抑制型杀伤细胞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 TNFΑ 抑制杀伤细胞受体 9.1C3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活性细胞表达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段连宁 陈纯 +6 位作者 黄绍良 方建培 魏菁 包蓉 李艳 韩红星 李树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25-632,共8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KIR)CD15 8和CD94与GVHD发生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CD15 8a,CD15 8b和CD94表达状况 ,同时用PCR方法分析供受者HLA Cw配型 ,比较异基因外周血造血...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KIR)CD15 8和CD94与GVHD发生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CD15 8a,CD15 8b和CD94表达状况 ,同时用PCR方法分析供受者HLA Cw配型 ,比较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和脐血移植 (UCBT)后该KIR分子变化和HLA Cw相合或错配与GVHD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 :无论是PBSCT或是UCBT ,移植后CD3+CD15 8a+和CD3+CD15 8b+T细胞均增高并以CD8+CD15 8b+细胞升高为主。发生急性与慢性GVHD组CD3+CD15 8b+细胞均呈不同程度升高 ,在急性GVHD病例中升高最明显。急性GVHD期 (即移植早期 )KIR表达增高 ,慢性GVHD阶段 (即移植后期 )KIR呈减低趋势。CD94主要表达于CD3+CD8+T细胞 ,在UCBT或PBSCT后CD94在CD4 +T细胞和CD8+T细胞均明显增高。 5例HLA Cw相合者无 1例发生重症GVHD ;2例HLA Cw不相合病例 ,有 1例发生急重症GVHD ,并死于间质性肺炎 (IP) ,另 1例为AML(M5) ,完全植入 ,无重度GVHD发生 ,但于 5 3天后复发。 4例相关相合移植中 2例无急性GVHD ,而无关相合者 4例均发生不同程度GVHD。结论 :GVHD的发生与KIR表达有一定关系。CD15 8b分子可能是移植后早期T淋巴细胞活化的负调控分子。从T细胞表达KIR来理解GVHD发生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T淋巴细胞 免疫活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化Ⅱ型T淋巴细胞表达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段连宁 李江琪 +2 位作者 杜江 潘兴华 郭坤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Ⅱ型T淋巴细胞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IL-4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miR⁃221、miR⁃651⁃3p及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刘荃 韦芳琴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究重度子痫前期(PE)患者外周血miR⁃221、miR⁃651⁃3p及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8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就诊143例P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PE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重度PE组(n=... 目的探究重度子痫前期(PE)患者外周血miR⁃221、miR⁃651⁃3p及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8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就诊143例P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PE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重度PE组(n=85)和轻度PE组(n=58),另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65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及PE患者中不同妊娠结局患者的外周血miR⁃221、miR⁃651⁃3p、KIR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iR⁃221、miR⁃651⁃3p、KIR对重度PE的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miR⁃221、miR⁃651⁃3p、KIR与PE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PE组、重度PE组外周血miR⁃221、miR⁃651⁃3p、KIR表达水平升高,且重度PE组高于轻度PE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221、miR⁃651⁃3p、KIR诊断重度PE的AUC值分别为0.836、0.835和0.879(P<0.05),最佳阈值分别为1.43、1.70和52.13μg/L。各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PE组最高,轻度PE组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及重度PE患者中,结局不良患者外周血miR⁃221、miR⁃651⁃3p、KIR水平均高于结局良好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PE、miR⁃221、miR⁃651⁃3p、KIR与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P<0.05)。结论PE患者外周血miR⁃221、miR⁃651⁃3p、KIR表达水平偏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能会增加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检测外周血miR⁃221、miR⁃651⁃3p、KIR水平或可为临床重度PE的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微小RNAS miR⁃221 miR⁃651⁃3p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表达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段连宁 李树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99-1001,共3页
Only in recent years, attentions have been drawn to the significance of expressing killer cell inhibitory receptors (KIR) in T cells KIRs specifically bind to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 of the MHC class I molecules and ... Only in recent years, attentions have been drawn to the significance of expressing killer cell inhibitory receptors (KIR) in T cells KIRs specifically bind to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 of the MHC class I molecules and transmit negative signals to prevent cytotoxity of T cells. When the ligands of KIRs are missing, the lysis of the target cells can’t be avoided. Perhaps the existence of KIRs is the main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T cells from attacking autologous tissues. The recognition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KIR + donor T cells and the recipient’s MHC class I molecule expressing tissue cells might shed ligh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mmunotolera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allo-graft rejection an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杀伤细胞 T细胞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免疫耐受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在GVHD和GVL发生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纯 黄绍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6-243,共8页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KIR)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I型跨膜蛋白分子 ,主要表达于人NK细胞和某些T淋巴细胞。它们的配体为HLAⅠ类分子。当KIR所识别的MHC配体缺失时 ,即表现为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所谓丢失自我“missing self”机制 )...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KIR)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I型跨膜蛋白分子 ,主要表达于人NK细胞和某些T淋巴细胞。它们的配体为HLAⅠ类分子。当KIR所识别的MHC配体缺失时 ,即表现为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所谓丢失自我“missing self”机制 )。已证实 ,NK细胞和T细胞的KIR分子与靶细胞的MHC分子特异性的识别机制参与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并且影响移植物抗白血病 (GVL)作用。KIR的存在可能是免疫活性细胞不攻击自身组织的主要机制。KIR基因家族及其配体HLA C分子均具有基因多态性 ,因此在HLA相合和不全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 ,供受者KIR基因表达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移植效果。本文主要就KIR如何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和GVL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K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免疫激活对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P58^+细胞的影响
8
作者 潘兴华 庞荣清 +4 位作者 郭坤元 宋久刚 李江琪 张羽金 杨晓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0-73,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细胞免疫激活对P5 8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免疫激活与抑制的相互调节关系 ,为临床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用IL 2 ,膜抗原 (LP)和ConA分别或联合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 72小时 ,流...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细胞免疫激活对P5 8基因表达的影响 ,探讨免疫激活与抑制的相互调节关系 ,为临床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用IL 2 ,膜抗原 (LP)和ConA分别或联合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 72小时 ,流式细胞术分析单个核细胞中总P5 8.1+ ,P5 8.2 + 细胞及CD3+ ,CD4 + ,CD8+ 和CD16 + CD5 6 + 细胞亚群中的P5 8.1+ 和P5 8.2 + 细胞比率变化。结果发现 ,IL 2 ,LP和ConA分别均可使CD3+ ,CD4 + ,CD8+ 和CD16 + CD5 6 +细胞比率增加 (P <0 .0 1) ,IL 2 ,LP和ConA联合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 72小时有协同刺激P5 8基因表达的作用 (P <0 .0 5 )。结论 :IL 2 ,LP和ConA均可在激活细胞免疫的同时刺激P5 8基因表达或P5 8.1+ 和P5 8.2 + 细胞增殖 ,表明P5 8基因的表达受免疫激活因子调控 ,存在激活诱导表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P58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增的NK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石光环 周世平 +1 位作者 徐东升 王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30-535,共6页
目的:探讨扩增的自然杀伤(NK)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提取和分离15例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观察扩增前后NK细胞形态表现,检测扩增前后NK细胞百分比,计算扩增后NK细胞扩增倍数,检测扩增前后NK细胞... 目的:探讨扩增的自然杀伤(NK)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提取和分离15例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观察扩增前后NK细胞形态表现,检测扩增前后NK细胞百分比,计算扩增后NK细胞扩增倍数,检测扩增前后NK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和DNAM-1以及抑制性受体KIR2DL1和KIR3DL1的表达百分比。结果:扩增前NK细胞呈圆形,细胞体积比较小,细胞呈散在分布,扩增后NK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呈不规则形态。扩增后NK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扩增前(P<0.01),扩增后NK细胞数是扩增前的(596±152)倍。在效靶比为5∶1时,扩增后NK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强于扩增前(P<0.01)。扩增后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和DNAM-1表达百分比明显高于扩增前(P<0.01)。扩增后NK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KIR2DL1和KIR3DL1表达百分比明显低于扩增前(P<0.05)。结论:扩增后NK细胞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明显强于扩增前,其机制可能与扩增后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表达升高和抑制性受体表达降低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胃肿瘤 杀伤作用 杀伤活化性受体 杀伤抑制性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及其配体相合或错配对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效果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0
作者 段连宁 韩红星 +7 位作者 刘静 阎洪敏 朱玲 薛梅 丁丽 朱培瑜 王恒湘 纪树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09-815,共7页
本研究分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g-like receptor,KIR)及其配体分子相合与否对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74例KIR基因及其配体分子HLA-Cw的分布频率和特点,同时比较KIR分子配体缺失与否对单倍相合骨髓移... 本研究分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g-like receptor,KIR)及其配体分子相合与否对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74例KIR基因及其配体分子HLA-Cw的分布频率和特点,同时比较KIR分子配体缺失与否对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患者总体生存、无病生存、GVHD发生以及复发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9个KIR基因表型中2DL1、2DL4和3DL2-3在所有个体100%分布,其他高频率分布的还有3DP1(98.6%)、2DP1(98.6%)、3DL1(97.3%)、2DL3(97.3%);抑制型基因分布频次是活化型的1.37倍;所有单倍体都含有2DL1、KIR3DL2、3DL3和2DL4,其中每个单倍体中均含有2DL2和/或2DL3。HLA-C14个等位基因中Cw7分布频率最高为37.8%;KIR2DL2/2DL3识别配体Group2(HLA-Cw1,3,7,8,13,14)组占43.2%。32例单倍相合骨髓移植中KIR基因错配发生比例为43.8%,其中9/14例为2DL不相合、5/14为2DL2或3DL1不相合;46对单倍相合骨髓移植中HLA-Cw全相合者29例,不相合者14例,HLA-Cw发生完全错配比例为30.4%,全相合比例为63.4%。14例KIR基因不相合和13例KIR基因相合移植病例中,KIR基因相合组生存率高于KIR基因不相合者(p=0.032);17例KIR分子配体HLA-Cw不相合移植患者的DFS明显高于24例相合者(p=0.024)。按供受者KIR配体是缺失的GVHD矢量组生存率高于非GVHD矢量组(p=0.015)。急性重症GVHD发生与活化型KIR2DS1/2DS2有关,2DS1/2DS2不相合组高发急性重症GVHD同时复发减低,而2DS1/2DS2相合组低GVHD但是复发增多。14例KIR配体不相合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1例复发死亡,而12例KIR配体相合组患者有4例复发死亡。结论: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的主要特点就是HLA不全相合,KIR基因表型不一致性及其配体缺失也是其主要免疫学特征,供者型KIR配体的缺失与移植效果有密切关系,在单倍相合移植中分析KIR基因及其配体对于供者选择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单倍相合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1C3对CD2和CD3诱导的杀伤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为明 李琦 +5 位作者 刘雪松 张云 贾卫 李德敏 夏海滨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  探讨9.1C3分子对CD2和CD3诱导的PBMC杀伤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活化PBMC为效应细胞,采用重导向杀伤实验(redirected cytotoxicity assay,RCA),观察9.1C... 目的  探讨9.1C3分子对CD2和CD3诱导的PBMC杀伤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活化PBMC为效应细胞,采用重导向杀伤实验(redirected cytotoxicity assay,RCA),观察9.1C3对CD2、CD3介导效应细胞杀伤P815细胞作用的影响。以Jurkat细胞为模型,用相应的抗体刺激细胞,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9.1C3对CD2、CD3诱导[Ca2+]i升高的影响。结果9.1C3 mAb能显著抑制CD2 mAb介导活化PBMC对P815细胞的杀伤作用,但对CD3 mAb介导杀伤的抑制作用较弱。以Jurkat细胞为模型,发现CD2 mAb经羊抗鼠Ig(goat anti mouse Ig, GAM Ig)交联后能诱导[Ca2+]i的升高,当同时加入9.1C3 mAb时,[Ca2+]i的升高受到抑制;CD3 mAb在没有GAM Ig交联时即能引起[Ca2+]i的升高,而9.1C3 mAb对CD3 mAb诱导[Ca2+]i的升高有赖于GAM Ig的交联。结论9.1C3分子对CD2和CD3介导的杀伤的抑制程度不同。抑制杀伤细胞脱颗粒依赖的[Ca2+]i升高可能是9.1C3分子抑制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PBMC 9.1C3 抑制杀伤细胞受体 单克隆抗体 CD2 C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NK细胞对人多药耐药鼻咽癌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梅家转 郭坤元 +2 位作者 吴远彬 周健 魏红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对人多药耐药鼻咽癌细胞CNE2/DDP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异体间的免疫治疗。方法:PCR-SSP法分析CNE2/DDP细胞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基因型和健康人NK细胞...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对人多药耐药鼻咽癌细胞CNE2/DDP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异体间的免疫治疗。方法:PCR-SSP法分析CNE2/DDP细胞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基因型和健康人NK细胞表面的抑制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inhibitory 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基因型,用磁珠分离法从3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分离NK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扩增。12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每只裸鼠皮下接种1×106个CNE2/DDP细胞,治疗组裸鼠同时每只经尾静脉注入3×107个NK细胞,观察两组裸鼠成瘤时间、成瘤率及肿瘤体积变化。成瘤后3周,眼眶取血,流式细胞术检测人NK细胞;处死裸鼠,取肿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观察肿瘤病理特点。结果:3例健康者KIR与CNE2/DDP细胞表面的HLA-Ⅰ类分子之间存在错配。对照组和NK细胞治疗组成瘤率均为100%,肿瘤出现时间分别为(17.17±1.17)d、(24.83±1.47)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瘤后3周,治疗组外周血可检测到人NK细胞;对照组和NK细胞治疗组裸鼠的瘤重分别为(1.60±0.22)g、(1.28±0.52)g(P<0·01),NK细胞治疗组的抑瘤率为20%;肿瘤病理学鉴定为低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NK细胞治疗组可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和肿瘤坏死。结论:同种异体NK细胞对CNE2/DD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希望成为治疗鼻咽癌的免疫效应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多药耐药 自然杀伤细胞 裸鼠 移植瘤 抑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T/NK细胞KIR分子表达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纯 段连宁 +2 位作者 黄绍良 李树浓 魏菁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脐血中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 (NK)细胞上杀伤性抑制性受体 (KIR)的表达特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2 6份正常分娩新生儿脐血的T/NK细胞表面KIR分子表达 (CD15 8a,CD15 8b和CD94) ,并与正常外周血比较。【结果】脐血中... 【目的】探讨脐血中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 (NK)细胞上杀伤性抑制性受体 (KIR)的表达特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2 6份正常分娩新生儿脐血的T/NK细胞表面KIR分子表达 (CD15 8a,CD15 8b和CD94) ,并与正常外周血比较。【结果】脐血中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均存在KIR分子表达 ;脐血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15 8分子表达低于NK细胞 (P<0 0 5 ) ,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15 8分子表达低于正常外周血 ;CD15 8几乎不表达于CD4+ T细胞 ,主要表达于CD8+ T细胞 ,且以CD15 8a+ 为主 ;脐血中NK细胞CD15 8分子表达高于T淋巴细胞 (P <0 0 5 ) ,但明显低于外周血NK细胞KIR表达 (P <0 0 1) ;脐血和外周血CD4+ T细胞上CD94+ 表达无差异 (P >0 0 5 ) ,但脐血CD8+ T细胞和NK细胞CD94+ 表达则明显低于外周血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T淋巴细胞 NK细胞 KIR 杀伤抑制性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化Ⅱ型T细胞表达Ly49C和Ly49A及其功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连宁 郭坤元 +2 位作者 潘兴华 杜江 李树浓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2期197-203,共7页
探讨KIR分子参与优势化的Th2、Tc2细胞活化抑制和免疫耐受的可能机制.①体 外经IL-4优势化诱导Ⅱ型T细胞; ②ABC法检测Ly49A表达; ③优势化Ⅱ型T淋巴细胞的 Ly49CmRNA的原位分子杂交;④ 3H-T... 探讨KIR分子参与优势化的Th2、Tc2细胞活化抑制和免疫耐受的可能机制.①体 外经IL-4优势化诱导Ⅱ型T细胞; ②ABC法检测Ly49A表达; ③优势化Ⅱ型T淋巴细胞的 Ly49CmRNA的原位分子杂交;④ 3H-TdR掺入法测定单向和双向 MLR中 B6(H-2b)小鼠优势 化Ⅱ型T淋巴细胞增殖;⑤Ly49C阻断后活化Ⅱ型T细胞对EL96ll细胞的杀伤活性测试.结 果有:①在mIL-4、ConA和Ionmycin环境下体外培养4天即可使静息淋巴细胞mIL-4的分泌 水平由低于20ug/mL提高到833.±28.73ug/mL(P<0.01);②优势化的Ⅱ型T淋巴细胞的 Ly49CmRNA表达阳性率为(25.6±6.2%(静息T细胞的质量分数<3%),Ly49A的膜表达为 (2.5±4.9)%(静息T细胞的质量分数<5%)FCM检测结果显示:Ly49 C在Ⅱ型T细胞表 达阳性率(29.8±4.3)%,其中 CD4+细胞表达阳性率为(10.22±0.9)%、 CD8+细胞阳性表达 率为(17.8 ± 1.3)%抗Ly49C单克隆抗体(5E6)可以使C57BL/6H-2b-BA;B/cH-2d之间单向 MLR和双向MLR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子甲基化调控NK-92MI细胞KIR3DL1基因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晓宁 于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68-671,675,共5页
目的:观察NK细胞系NK-92MI细胞中KIR3DL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模式及去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KIR3DL1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NK-92MI细胞中KIR3DL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况,应用甲基... 目的:观察NK细胞系NK-92MI细胞中KIR3DL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模式及去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KIR3DL1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NK-92MI细胞中KIR3DL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况,应用甲基化抑制剂5-氮胞苷和(或)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处理NK-92MI细胞以诱导CpG岛去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观察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与KIR3DL1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NK-92MI细胞中KIR3DL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CpG二核苷酸甲基化频率在70%~100%之间;应用终浓度为2.5μmol/L和5μmol/L的5-氮胞苷作用72h可以诱导NK-92MI细胞中KIR3DL1mRNA表达量分别增加66.6%和114.6%;单用终浓度为50nmol/L的曲古抑菌素A不能诱导NK-92MI细胞中KIR3DL1mRNA表达量增加;此外,曲古抑菌素A和5-氮胞苷联用与单用5-氮胞苷相比也没有协同作用。结论:NK-92MI细胞中KIR3DL1基因表达受启动子甲基化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基因表达调控 DNA甲基化 组蛋白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Ly49A^+T淋巴细胞的分布及其调节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学军 董作仁 +7 位作者 刘泽林 王福旭 杨敬慈 张文辉 刘志和 张静楠 姚丽 杜行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2-406,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GVHD模型中小鼠杀伤性细胞抑制性受体Ly4 9A在造血系统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CsA、IL 4、IL 15对Ly4 9A表达的调节 ;方法 :BALB c、C5 7BL 6、CB6F1间脾细胞和骨髓细胞混合移植 ,建立急性GVHD模型 ,利用FCM双色免疫荧光检... 目的 :探讨急性GVHD模型中小鼠杀伤性细胞抑制性受体Ly4 9A在造血系统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CsA、IL 4、IL 15对Ly4 9A表达的调节 ;方法 :BALB c、C5 7BL 6、CB6F1间脾细胞和骨髓细胞混合移植 ,建立急性GVHD模型 ,利用FCM双色免疫荧光检测 ,动态观察植入后不同时间造血器官T淋巴细胞亚群中Ly4 9A表达情况 ;体外T淋巴细胞培养观察IL 4、IL 15对Ly4 9A表达的调节 ;结果 :①Ly4 9AB6 在B6、F1小鼠的外周血、脾脏和骨髓细胞中均有表达 ,但在胸腺中基本无表达 ;②aGVHD中CD3+ Ly4 9A+ 及CD8+ Ly4 9A+ T细胞在移植早期增加 ,1w后迅速减低 ,至移植后 5w开始升高 ,并可超过移植前 ;CsA明显下调Ly4 9A变化幅度 ;③IL 4、IL 15均有上调脾CD3+ Ly4 9A+ 细胞群的作用 (P =0 0 0 1)。结论 :Ly4 9A+ T细胞主要出现在外周淋巴器官 ;供者Ly4 9A+ T细胞在改变的MHC背景环境下 ,趋向于对宿主的免疫耐受 ,抑制性受体表达增加 ;骨髓的造血微环境可影响骨髓Ly4 9A+ T细胞比例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性细胞抑制性受体 T淋巴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细胞因子 GVHD 动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KIR表达研究
17
作者 王沂芹 柏健鹰 +4 位作者 傅晓岚 王惠明 赵婷婷 徐文越 吴玉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KIR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highT细胞表面KIR分子表达,并与正常外周血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8highT细胞KIR表达明显...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KIR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highT细胞表面KIR分子表达,并与正常外周血比较。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8highT细胞KIR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CD8highT细胞。正常外周血CD4+T细胞几乎不表达KIR,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表达KIR。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表面KIR表达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T淋巴细胞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