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电-液馈能悬挂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伟杰 汪国胜 郭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111,共9页
馈能是提升坦克装甲车辆悬挂减振性能与减少能量消耗、提高续航能力的有效方案之一,根据机-电-液馈能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工作原理建立悬挂系统数学模型并搭建流、固、热、磁多场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悬挂系统阻尼特性和馈... 馈能是提升坦克装甲车辆悬挂减振性能与减少能量消耗、提高续航能力的有效方案之一,根据机-电-液馈能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工作原理建立悬挂系统数学模型并搭建流、固、热、磁多场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悬挂系统阻尼特性和馈能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机-电-液馈能悬挂系统在正弦激励下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旋转液压执行器排量、液压变速/泵/马达排量和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比对系统阻尼特性有较大影响,对系统馈能特性影响不大,在不同参数下可达到较高能量回收功率;液压泵/马达容积效率是影响系统馈能特性的关键参数,系统能量回收效率随液压泵/马达容积效率的降低而显著下降,提高液压泵/马达容积效率是保证该系统高能量回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系统 馈能 压参数分析 阻尼特性 馈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液与电-磁流变液的衍射特性 被引量:9
2
作者 罗春荣 张兆东 赵晓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1119-1122,共4页
本文把电流变液装置作为反射光栅研究其衍射特性,首次提出由电场强度改变来调节光栅常数的概念.并讨论了同时外加电场与磁场的情况下,电磁流变液的衍射特性.
关键词 流变 -磁流变 光栅常数 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8YT-1A型直升机液压附件综合试验台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来林 杨小林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65,共3页
该试验台根据用户需求并借鉴国内外在计算机技术、液压比例控制、计算机辅助测试等方面的新技术而设计。试验台采用计算机作为控制核心,软件设计注重测试项目的工况状态建立、测试参数采集、测试数据处理,以及对系统压力、油液温度的闭... 该试验台根据用户需求并借鉴国内外在计算机技术、液压比例控制、计算机辅助测试等方面的新技术而设计。试验台采用计算机作为控制核心,软件设计注重测试项目的工况状态建立、测试参数采集、测试数据处理,以及对系统压力、油液温度的闭环控制等,具有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视并提供系统的维修、清洗、标定、校正等功能。该测试系统是典型的机-电-液一体化设备,并具备一定的升级扩充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测试系统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KS-Ⅱ型飞机防滑刹车测试系统的设计
4
作者 杜来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4-196,共3页
介绍了FRKS-Ⅱ型飞机防滑刹车测试系统的设计,该测试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核心,根据用户需求并借鉴国内外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液压比例控制、计算机辅助测试方面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而设计的。软件设计注重测试项目的工况状态建立、测试... 介绍了FRKS-Ⅱ型飞机防滑刹车测试系统的设计,该测试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核心,根据用户需求并借鉴国内外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液压比例控制、计算机辅助测试方面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而设计的。软件设计注重测试项目的工况状态建立、测试参数采集、测试数据处理,以及对泵站压力、油液温度进行闭环控制,对操纵力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视并提供系统的维修、清洗、标定、校正等内容。该测试系统是典型的机-电-液一体化设备,具备一定的升级扩充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测试系统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式拖拉机悬挂系统机电液联合仿真 被引量:6
5
作者 苗明 王智慧 +2 位作者 高顺德 刘华富 牟晶晶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2年第3期286-290,共5页
应用专业软件ADAMS,MATLAB建立了轮式拖拉机机电液一体化的虚拟样机仿真平台,在拖拉机运输状态下,进行了轮式拖拉机后悬挂系统的仿真分析.实践证明,轮式拖拉机虚拟样机实现了复杂的机械、控制、液压一体化系统的完整动态模拟,对系统中... 应用专业软件ADAMS,MATLAB建立了轮式拖拉机机电液一体化的虚拟样机仿真平台,在拖拉机运输状态下,进行了轮式拖拉机后悬挂系统的仿真分析.实践证明,轮式拖拉机虚拟样机实现了复杂的机械、控制、液压一体化系统的完整动态模拟,对系统中的重要参数进行实时观测,并采取闭环控制算法,实现了拖拉机农具主动减振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 虚拟样 --一体化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煤层条件下采煤机自适应截割控制策略 被引量:34
6
作者 赵丽娟 王雅东 +2 位作者 张美晨 金鑫 刘宏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1-563,共23页
采煤机是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装备,复杂煤层条件下,其工况恶劣、环境复杂,采掘装备智能化程度不高,导致我国煤矿开采灾害多、煤机适应性不强、故障率高、效率低,提高煤机装备的可靠性与适应性是煤矿智能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采煤机工作... 采煤机是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装备,复杂煤层条件下,其工况恶劣、环境复杂,采掘装备智能化程度不高,导致我国煤矿开采灾害多、煤机适应性不强、故障率高、效率低,提高煤机装备的可靠性与适应性是煤矿智能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采煤机工作机构与复杂煤层耦合作用机理及煤岩截割状态与动力传递系统的导控机制,是实现采煤机智能高效截割的关键。基于虚拟样机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结合数据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深度强化学习算法,采用多领域建模与协同仿真及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机-电-液-控一体化的采煤机自适应截割系统模型,研究其自适应截割控制策略。利用AMEsim建立调高液压系统模型,并与EDEM-RecurDyn煤岩截割双向耦合模型集成;根据煤层实际赋存条件划分煤岩坚固性系数等级范围,以采煤机综合性能最优为目标,利用改进的MOGWO(Multi-Objective Grey Wolf Optimizer)算法对采煤机的牵引速度和滚筒转速进行分级优化。以采煤机截割部的时域振动信号作为煤岩截割状态识别的特征参数,运用数据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对其进行融合处理;以特征参数融合值为依据利用模糊控制实现煤岩截割状态的智能识别;利用Simulink搭建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的采煤机牵引速度-滚筒转速(v_(q)-n)协同调速和自适应调高控制系统模型,利用接口技术实现EDEM-RecurDyn-AMEsim-Simulink耦合,构建机-电-液-控一体化的采煤机自适应截割控制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以煤岩截割仿真数据流为主线,能够实现对煤岩截割动态过程的感知分析、信号特征处理和自适应调节的决策控制。利用物理试验验证了基于EDEM-RecurDyn耦合仿真的可行性与结果可靠性;在保证煤机综合性能最优且动态可靠的前提下,当螺旋滚筒位于上位,且识别到煤岩体坚固性系数f>7时,首先按滚筒截顶工况界定,采用v_(q)-n协同调速及自适应调高控制策略,并可根据调高过程中采样时间(2 s)内滚筒截割阻力方向振动加速度波动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判断其是处于截顶亦或截割坚硬煤岩层或硬结核(f>7且非顶底板),若识别结果为后者或煤岩体f≤7时,仅采用v_(q)-n协同调速策略;当识别到煤岩体坚固性系数f值减小的工况时,选用v_(q)-n同时调控策略可全面考虑采煤机各性能指标;当识别到煤岩体坚固性系数f值增大的工况时,为保证采煤机的动态可靠性,选用牵引速度优先于滚筒转速的顺序调控策略,其相比于同时调控策略能够使滚筒受载降低23.7%、载荷波动减小28.1%;仿真过程验证了系统能够按照预期的调控策略对采煤机牵引速度、滚筒转速及滚筒高度进行精准调控,最长仅经0.64 s即能感知到截割工况的变化,具有调节的实时性和响应的快速性,实现了复杂煤层条件下的采煤机自适应截割,并通过物理试验验证了所搭建的采煤机自适应截割控制系统及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可有效提高采煤机对复杂煤层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截割 多领域建模与协同仿真 双向耦合 自适应加权融合 模糊 DDPG 机-电-液-控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液压泵智能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来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8-170,共3页
本测试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核心,根据用户需求并借鉴国内外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方面、液压比例控制方面、计算机辅助测试方面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而设计的。软件设计注重测试项目的工况状态建立、测试参数采集、测试数据处理,以及对系统压... 本测试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核心,根据用户需求并借鉴国内外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方面、液压比例控制方面、计算机辅助测试方面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而设计的。软件设计注重测试项目的工况状态建立、测试参数采集、测试数据处理,以及对系统压力、油液温度进行闭环控制,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视并提供系统的维修、清洗、标定、校正等内容。本测试系统是典型的机-电-液一体化设备,并具备一定的升级扩充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泵 测试系统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电梯防沉降措施研究
8
作者 邓先智 米智楠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1-72,共2页
液压电梯平层后的防沉降是液压电梯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在分析沉降原因的基础上,该文利用液控单向阀的结构特点,设计了电液控单向阀液压锁紧回路以防止电梯的沉降。试验表明,该回路具有良好的防沉降能力,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关键词 防沉降 -单向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自适应调高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雅东 赵丽娟 张美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05-3522,共18页
针对采用理想化信号模拟滚筒受载进行采煤机调高液压系统性能分析准确性差、基于传统优化控制算法难以实现对采煤机滚筒调高的自适应控制、响应速度和跟踪性能不好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Deep Deterministic Po... 针对采用理想化信号模拟滚筒受载进行采煤机调高液压系统性能分析准确性差、基于传统优化控制算法难以实现对采煤机滚筒调高的自适应控制、响应速度和跟踪性能不好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DPG(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的采煤机滚筒自适应调高控制策略,并利用虚拟样机技术、深层卷积神经网络(DCNN)与深度强化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搭建了采煤机自适应调高机-液-控一体化系统。利用Pro/E及RecurDyn建立采煤机调高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根据某采煤工作面实际赋存条件,利用EDEM建立离散元煤壁模型,基于DEM-MFBD接口构建EDEM-RecurDyn双向耦合调高机构机械系统模型,基于AMEsim建立调高机构液压系统模型,利用Simulink搭建了集信号处理模块(Signal processing)、时频谱图生成模块(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System)、数据样本扩充模块(Fancy PCA System)、截割状态识别模块(Alexnet Transfer Learning System)、调高控制决策模块(Height Control decision)和DDPG高度调节模型模块(DDPG Height Adjustment Model)6个模块于一体的采煤机自适应调高控制系统模型,基于接口技术搭建EDEM-RecurDyn-AMEsim-Simulink多领域协同仿真的采煤机自适应调高机-液-控一体化系统模型。利用该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并对其调高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连续小波变换、Fancy PCA和Alexnet网络迁移学习能够实现煤岩截割状态的精准识别,识别准确率可达95.58%,所搭建系统的仿真过程能够更真实地模拟采煤机截割煤岩破碎过程,系统仅经0.6 s左右即能感知到截割工况的变化,且能够快速识别出煤岩截割状态并准确地将滚筒调整至目标高度,响应速度快,能够根据工况变化自适应调节活塞运动速度;相比于模糊PID控制,基于DDPG控制的采煤机自适应调高系统的活塞缩回位移稳态误差最大仅为0.002 1 mm,为前者的0.66%;对比调高前后稳定阶段的控制性能,模糊PID控制的系统活塞运动速度和液压缸腔室流量波动显著增大,而DDPG控制的系统则差别较小,表明后者具备更强的自适应性,更适于复杂煤层赋存条件下采煤机调高液压系统的自适应控制;通过试验验证了采煤机自适应调高控制策略及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可有效提高采煤机对复杂煤层的适应性,促进煤矿智能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高 DDPG --一体化 迁移学习 Alexnet网络 多领域建模与协同仿真 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膜回收机自动仿形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金武 杨会民 +2 位作者 蒋永新 陈毅飞 张佳喜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目前残膜回收机已经成为新疆棉田回收残膜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残膜回收机回收残膜的过程中,由于棉田的环境复杂多变,而现有的残膜回收机无仿形功能,导致入土部件的入土深度不稳定,这就造成残膜拾净率达不到预期结果等问题。4JSM-2.1A型... 目前残膜回收机已经成为新疆棉田回收残膜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残膜回收机回收残膜的过程中,由于棉田的环境复杂多变,而现有的残膜回收机无仿形功能,导致入土部件的入土深度不稳定,这就造成残膜拾净率达不到预期结果等问题。4JSM-2.1A型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存在同样问题,所以根据此机型设计一套机-电-液配合的自动仿形系统,对地面仿形传感机构的运动进行分析,确定机械部件的关键参数,并对仿形系统进行场地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工作稳定可靠,整体仿形稳定,在机具作业速度为6.5~7 km/h时,其入土部件的入土深度平均值为91.6 mm,其标准差为3.13 mm,残膜拾净率达8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回收 入土部件 --配合 自动仿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二次调节及其特征研究
11
作者 李万国 王占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95-1899,共5页
基于液压二次调节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基本特征,根据机、电、液相似理论,将此概念向机械传动系统和电力传动系统推广,提出了广义二次调节的概念。结合工程实践,以可逆运行的机—电—液系统为例,对广义二次调节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 基于液压二次调节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基本特征,根据机、电、液相似理论,将此概念向机械传动系统和电力传动系统推广,提出了广义二次调节的概念。结合工程实践,以可逆运行的机—电—液系统为例,对广义二次调节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二次调节系统的一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调节 可逆运行 自然解耦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毛细胞换能的生物物理特性
12
作者 吴飞健 陈其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6,共7页
耳蜗的声感受是通过将大气压的微小波动转换成沿听神经传导的AP而实现的,HC在这一机-电换能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近二十年来,HC换能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取得许多重要突破,已在诸多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听觉机制的传统认识.本文从HC换能... 耳蜗的声感受是通过将大气压的微小波动转换成沿听神经传导的AP而实现的,HC在这一机-电换能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近二十年来,HC换能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取得许多重要突破,已在诸多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听觉机制的传统认识.本文从HC换能模型、IHC与OHC的功能差异以及耳蜗声分析主动机制等三方面对这一领域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毛细胞 -换能 生物物理特性 听觉 弹簧门模型 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