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载光电陀螺稳定平台的伪微分反馈控制 被引量:6
1
作者 丁策 戴明 +1 位作者 李嘉全 汪永阳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8-134,共7页
为了克服外部干扰对机载光电陀螺稳定平台的影响,实现高稳定精度和隔离度,采用基于伪微分反馈的控制技术对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伪微分反馈控制技术的基本结构,并对其进行了简化。从理论上分析了简化的伪微分反馈控制... 为了克服外部干扰对机载光电陀螺稳定平台的影响,实现高稳定精度和隔离度,采用基于伪微分反馈的控制技术对系统的控制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伪微分反馈控制技术的基本结构,并对其进行了简化。从理论上分析了简化的伪微分反馈控制技术在控制结构和控制性能上较经典PI控制的优势;然后,提出采用试凑法对伪微分反馈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的整定策略;最后,以某型号机载光电陀螺稳定平台为研究对象,对伪微分反馈控制器和PI控制器在抗力矩扰动、隔离载机角速率扰动和控制对象模型摄动等方面进行了仿真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闭环带宽情况下,采用简化的伪微分反馈控制器的机载光电陀螺稳定平台的阶跃响应具有更小的超调,更短的上升和调节时间。在陀螺噪声存在的情况下,该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抑制力矩和载机的姿态扰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且对被控对象的模型摄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陀螺稳定平台 PI控制 PDF控制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法
2
作者 郭浩睿 胡磊力 +1 位作者 李莉 王建刚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6,共6页
针对当前机载光电稳定平台所处作战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大、控制对象参数摄动明显、现有控制方法扰动隔离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法MRALADRC。首先设计模型辅助扩张状态观测器(MLESO)实现扰动观测,并结合广义根轨迹法对... 针对当前机载光电稳定平台所处作战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大、控制对象参数摄动明显、现有控制方法扰动隔离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抗扰控制方法MRALADRC。首先设计模型辅助扩张状态观测器(MLESO)实现扰动观测,并结合广义根轨迹法对参数摄动的分析,以及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自动调节控制参数的思想,设计了自适应抗扰控制率,并利用Lyapunov方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特性增益分别为原增益值的0.2、1和5倍时,相较于模型辅助自抗扰控制(MLADRC)方法,采用本文方法后,稳定平台扰动隔离误差的峰值、方差均大幅降低;在阶跃响应实验中,当特性增益分别为原增益值的0.44、0.66、1.5和2.25倍时,MLADRC阶跃响应时间增长24%~122%,而MRALADRC调节时间不变。表明MRALADRC可有效提高光电稳定平台的扰动隔离能力并降低动态误差,在面对大范围参数摄动等影响时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 自抗扰控制 自适应控制 参数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分数阶自抗扰的机载光电稳定平台复合控制
3
作者 崔志新 黄庆 王华超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01,共6页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存在来自于摩擦、质量不平衡、运动耦合和机载环境等的干扰,严重限制了其稳定精度的提高。分数阶控制在系统动态响应和抗干扰能力方面表现良好,但在复杂扰动下无法满足高精度稳定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机载光电稳定平台...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存在来自于摩擦、质量不平衡、运动耦合和机载环境等的干扰,严重限制了其稳定精度的提高。分数阶控制在系统动态响应和抗干扰能力方面表现良好,但在复杂扰动下无法满足高精度稳定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的视轴稳定精度,将分数阶控制器与自抗扰控制相结合,利用自抗扰控制的扰动观测能力和分数阶控制动态特性好、鲁棒性强的特点,设计一种改进型分数阶自抗扰复合控制策略。仿真结果和实物实验验证了改进型分数阶自抗扰复合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相对于传统PID控制方法,视轴稳定精度和扰动隔离度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 分数阶控制 自抗扰控制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光电成像平台角位置陀螺和角速率陀螺的稳定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沈宏海 刘晶红 +4 位作者 张葆 戴明 贾平 魏忠和 熊经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93-1299,共7页
研究了角速率陀螺稳定平台在目标跟踪时瞄准线始终围绕视场中心做约2 Hz晃动的现象,理论推导及数值分析认为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光电稳定平台的静态力矩刚度为0、隔离度仅为71.4 dB有关。采用基于角位置陀螺的光电稳定平台,其静态力矩... 研究了角速率陀螺稳定平台在目标跟踪时瞄准线始终围绕视场中心做约2 Hz晃动的现象,理论推导及数值分析认为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光电稳定平台的静态力矩刚度为0、隔离度仅为71.4 dB有关。采用基于角位置陀螺的光电稳定平台,其静态力矩刚度为1 732 Nm,隔离度提高到126 dB,可以有效地消除这种晃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平台 稳定平台 陀螺 力矩刚度 隔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份SiC/Al复合材料在无人机载光电稳定平台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程志峰 张葆 +5 位作者 崔岩 王忠素 刘家燕 王平 苏东风 刘小涵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20-2827,共8页
采用无压浸渗复合方法并利用自行研制的专用工艺设备,用高体份(55%~57%)SiC/Al复合材料制备了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的内框架,并将其作为有效载荷的主承力框架。由于该材料结构承载功能优异(弹性模量为213GPa,比模量比铝合金、钛合金及钢高... 采用无压浸渗复合方法并利用自行研制的专用工艺设备,用高体份(55%~57%)SiC/Al复合材料制备了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的内框架,并将其作为有效载荷的主承力框架。由于该材料结构承载功能优异(弹性模量为213GPa,比模量比铝合金、钛合金及钢高出近2倍),热控功能好(其热膨胀系数低于钛合金,热导率接近纯铝,达到235W/(m·K),与常用的铝合金材料相比,整个内框架最大变形量减少了60%,基频提升了65%,轻量化效果的并减低了热控负荷。检测结果表明,系统的稳定精度达到20μrad。本项研究首次将SiC/Al复合材料应用于机载光电稳定平台,为航空新材料的应用做出了有效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L复合材料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 内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稳定平台中陀螺随机漂移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华征 周晓尧 +1 位作者 张文博 范大鹏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30,共6页
在详细分析陀螺随机漂移对光电稳定平台精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Allan方差与功率谱相结合的分析和评价标准,采用了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建模。针对光电稳定平台不同的应用环境,分别比较了陀螺随机漂移的处理方法。实验证明,前向线性滤波... 在详细分析陀螺随机漂移对光电稳定平台精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Allan方差与功率谱相结合的分析和评价标准,采用了时间序列分析法进行建模。针对光电稳定平台不同的应用环境,分别比较了陀螺随机漂移的处理方法。实验证明,前向线性滤波在中高频段的噪声滤除方面,要优于低通滤波器;同时在保留低频段的有用信号和了解噪声特性方面,要优于卡尔曼滤波;而且在实时的在线应用方面,要优于小波滤波。结果表明:前向线性滤波适合于高带宽光电稳定平台系统的实时在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稳定平台 陀螺 随机漂移 ALLAN方差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岷 马军 周兴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7-852,共6页
给出了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的检测技术及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动态靶标的结构方案及原理,使其能够进行静态、动态的参数测试,尤其是可见光和红外成像系统同时工作时各种参数的测试。在此基础上为建立测量基准的传递方法、形成系统的光电侦察... 给出了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的检测技术及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动态靶标的结构方案及原理,使其能够进行静态、动态的参数测试,尤其是可见光和红外成像系统同时工作时各种参数的测试。在此基础上为建立测量基准的传递方法、形成系统的光电侦察平台总体检测技术提供必要的准备和基础。着重阐述了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的静态、动态时的角度测量方法,首次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线对接方法,实现可见与红外同时测量。还提出了一种数学计算方法,通过两个角度的测量和空间矢量法计算,得出动态靶标的空间坐标,以此作为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的指向坐标的真值,并给出了动态靶标的静态与动态精度的标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 动态靶标 光线对接 参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陀螺稳定平台的分数阶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丁策 戴明 +3 位作者 李嘉全 毛大鹏 盖竹秋 刘仲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3-389,共7页
为了提高光电陀螺稳定平台的隔离度,改善其在速度扰动情况下的稳定精度和跟踪精度,将分数阶PIλ控制器引入到光电陀螺稳定平台的速率环控制中。首先,说明了采用常规PI控制提高系统精度的弊端,介绍了分数阶微积分和分数阶PIλDμ控制,提... 为了提高光电陀螺稳定平台的隔离度,改善其在速度扰动情况下的稳定精度和跟踪精度,将分数阶PIλ控制器引入到光电陀螺稳定平台的速率环控制中。首先,说明了采用常规PI控制提高系统精度的弊端,介绍了分数阶微积分和分数阶PIλDμ控制,提出采用分数阶PIλ控制器来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然后,针对采用电流环的等效一阶纯积分控制对象,提出基于稳定裕度和剪切频率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整数阶PI控制器。最后,以机载光电陀螺稳定平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分数阶PIλ和整数阶PI控制器进行了阶跃响应、速度扰动隔离和稳定精度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数阶PIλ控制器的系统具有阶跃响应超调量小的优点,在幅值为3.14(°)/s,频率为0.5Hz的速度扰动下,速度扰动隔离度提高了约38%,稳定精度提高了约40%。实验表明,与整数阶PI控制器相比,采用分数阶PIλ控制器可在保证稳定裕度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且与整数阶PI控制器一样具有易于工程实现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陀螺 稳定平台 分数阶PIλ控制器 PI控制器 稳定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的模型辨识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新勇 王合龙 刘昇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5,71,共5页
为了提高机载光电稳定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的稳定精度和设计效率,针对平台的数字化特点,提出一种数字化频率特性测试方法,并根据频率特性辨识出系统的数学模型。首先利用DSP控制器产生测试信号,自动采集测试数据并上传到计算机,然后利用数... 为了提高机载光电稳定平台伺服控制系统的稳定精度和设计效率,针对平台的数字化特点,提出一种数字化频率特性测试方法,并根据频率特性辨识出系统的数学模型。首先利用DSP控制器产生测试信号,自动采集测试数据并上传到计算机,然后利用数据处理减小摩擦对线性模型辨识的影响,最后分别利用Levy法和递推levy法进行参数辨识。实验结果表明:该数字化频率特性测试法自动化水平高;Levy法和递推Levy法在辨识精度和速度上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参数辨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 频率特性 参数辨识 Levy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陀螺稳定平台中的分数阶伪微分反馈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策 尹传力 汪永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5-30,共6页
本文在伪微分反馈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数阶伪微分反馈控制的思想,解决了整数阶伪微分反馈控制中保证系统控制性能和提高系统稳定裕度之间矛盾的问题。并将该控制算法应用于某型机载光电陀螺稳定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和... 本文在伪微分反馈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数阶伪微分反馈控制的思想,解决了整数阶伪微分反馈控制中保证系统控制性能和提高系统稳定裕度之间矛盾的问题。并将该控制算法应用于某型机载光电陀螺稳定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和经典的PID控制相比,能够有效地抑制力矩扰动,且对被控对象的模型摄动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该算法还具有简单易于工程实现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陀螺稳定平台 PI控制 FOPDF控制 模型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陀螺稳定的机载光电转塔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92-1398,共7页
机载光电转塔系统是一种多自由度高精度随动控制系统。能够快速随动、大范围跟踪、高精度对被探测区域目标进行搜索、捕获、跟踪和瞄准,为载机提供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外部环境信息,用于态势感知和指挥决策。建立两轴两框机载光电转塔系... 机载光电转塔系统是一种多自由度高精度随动控制系统。能够快速随动、大范围跟踪、高精度对被探测区域目标进行搜索、捕获、跟踪和瞄准,为载机提供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外部环境信息,用于态势感知和指挥决策。建立两轴两框机载光电转塔系统在方位和俯仰的陀螺稳定数学模型,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搭建了机载光电转塔系统在方位和俯仰两个自由度的联合仿真模型,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对不同外部输入和模拟载机姿态变化扰动的环境进行了全系统联合仿真。对系统的仿真特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全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合理,系统能够快速响应与稳定控制调节,具有较高的陀螺稳定随动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转塔系统 陀螺稳定 数学模型 随动控制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滑模自抗扰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长杰 王春阳 +2 位作者 王子硕 王增 梁书宁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88,共5页
针对机载光电稳定平台受扰动影响而导致的视轴稳定精度降低问题,在对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进行扰动估计分析及带宽受限分析的基础上,对快速幂次趋近进行了修正,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幂次趋近律的滑模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基于Lya... 针对机载光电稳定平台受扰动影响而导致的视轴稳定精度降低问题,在对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进行扰动估计分析及带宽受限分析的基础上,对快速幂次趋近进行了修正,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幂次趋近律的滑模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基于Lyapunov方法的系统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扰动及参数摄动下,相较于传统滑模控制器和PID而言,使用新型控制器设计的系统具备更高的稳定精度,且抖振抑制效果显著;与趋近律未修正时的控制器相比,新型控制器能使系统维持高精度输出,另外,新型控制器的设计几乎不依赖系统模型信息。故所提方法能提高机载光电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带宽受限 抖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模糊滑模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长杰 王春阳 +1 位作者 王子硕 王增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04-110,共7页
为提升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的视轴稳定精度与鲁棒性,提出了一种模糊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采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提升系统状态在滑动阶段的收敛速度。其次,通过设计带模糊校正项的快速幂次趋近律来对抖振进行抑制,模... 为提升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的视轴稳定精度与鲁棒性,提出了一种模糊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采用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提升系统状态在滑动阶段的收敛速度。其次,通过设计带模糊校正项的快速幂次趋近律来对抖振进行抑制,模糊逻辑的引入能使控制器参数能根据误差变化自整定,在此基础上,结合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来增强系统的扰动抑制能力。然后,利用Lyapunov方法对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在扰动及参数摄动下进行了仿真对比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较于另外4种控制算法而言,基于本方法的系统具备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 滑模自抗扰控制 模糊逻辑 抖振抑制 李雅普诺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平台的复合补偿控制方法 被引量:21
14
作者 扈宏杰 王元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72-1281,共10页
为实现机载光电平台的实时高精度稳定跟踪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干扰观测器和模糊逼近的复合自适应补偿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系统的机械结构特点分析了各框架间的运动学耦合关系;考虑到载体扰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信号的改进干... 为实现机载光电平台的实时高精度稳定跟踪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干扰观测器和模糊逼近的复合自适应补偿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系统的机械结构特点分析了各框架间的运动学耦合关系;考虑到载体扰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速度信号的改进干扰观测器结构,并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和鲁棒稳定性。然后,针对机械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摩擦等干扰现象,设计了基于模糊逼近的复合补偿控制策略以保证系统的跟踪性能。最后,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的全局稳定性和跟踪误差的渐进收敛。实验结果显示,该控制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精度,其跟踪误差可达μrad数量级,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载体扰动的影响并且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光电平台 视轴稳定跟踪 干扰观测器 模糊系统 复合控制 LYAPUNOV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小型机载摄影稳定平台 被引量:6
15
作者 邱宝梅 王凤娟 王建文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28,共6页
由于飞机振动、陀螺漂移、框架耦合等原因,机载摄影稳定平台设计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难获得精确的控制模型。本小型机载摄影稳定平台采用微机械陀螺、直流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的三框架结构设计,改善了现有机载摄影稳定平台存在的结... 由于飞机振动、陀螺漂移、框架耦合等原因,机载摄影稳定平台设计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难获得精确的控制模型。本小型机载摄影稳定平台采用微机械陀螺、直流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的三框架结构设计,改善了现有机载摄影稳定平台存在的结构笨重、适应性差等特点,同时将模糊-PID混合算法应用于平台的稳定控制,当系统误差大的时候采用模糊控制,而当系统误差小时候,采用PID控制,实现了两种控制算法的优势互补,经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其控制静态和动态性能都明显的好于传统的PID控制,将稳定误差减小了±0.1°左右,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稳定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摄影 陀螺稳定平台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摄影稳定平台的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邱宝梅 万吉权 王建文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6,共6页
针对航空摄影稳定平台中非线性、多干扰的控制问题,采用自抗扰控制方法对三框架稳定平台进行分散独立控制。利用拉格朗日定理建立了考虑外部干扰的三框架结构稳定平台的动力学方程。设计独立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每个环架的未知模型动态... 针对航空摄影稳定平台中非线性、多干扰的控制问题,采用自抗扰控制方法对三框架稳定平台进行分散独立控制。利用拉格朗日定理建立了考虑外部干扰的三框架结构稳定平台的动力学方程。设计独立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每个环架的未知模型动态与外部扰动进行动态估计和补偿,采取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控制器不仅能满足系统稳态精度的要求,而且有效抑制了负载变化和不确定性扰动对系统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摄影 陀螺稳定平台 自抗扰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机载摄影稳定平台的设计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邱宝梅 王建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81-1984,共4页
为消除无人机或直升机飞行振动对航空摄影清晰度的影响,设计了安装摄像机的机载摄影稳定平台。该机载摄影稳定平台采用了嵌入式控制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等。以微处理器AT91RM9200和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为核心设计了控制系统;以... 为消除无人机或直升机飞行振动对航空摄影清晰度的影响,设计了安装摄像机的机载摄影稳定平台。该机载摄影稳定平台采用了嵌入式控制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等。以微处理器AT91RM9200和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为核心设计了控制系统;以微机械陀螺﹑加速度计和GPS等传感器组成航姿仪来测量稳定平台的速度与姿态信息。该稳定平台在实验室的摇摆平台上和无人飞机上分别进行了稳定测试,其姿态稳定精度达到0.4°,隔离度达到38dB,从而达到了高清晰度摄影的要求。同时,具有重量轻﹑功耗小﹑灵活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摄影 陀螺稳定平台 嵌入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光电稳定平台伺服控制刚度的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洪华杰 赵创社 +1 位作者 雷金利 贠平平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9,共5页
伺服控制是光电稳定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提高控制刚度能够增强隔离载体扰动的效果,但同时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论文结合理论和试验建立了光电稳定伺服控制系统的简化数学模型,推导出系统控制刚度表达式,指出提高控制刚度的方法;利用劳... 伺服控制是光电稳定平台的关键技术之一。提高控制刚度能够增强隔离载体扰动的效果,但同时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论文结合理论和试验建立了光电稳定伺服控制系统的简化数学模型,推导出系统控制刚度表达式,指出提高控制刚度的方法;利用劳斯判据求解出系统稳定的解析条件式,描述了稳定性与控制刚度之间的矛盾,并指出陀螺是矛盾关键。论文研究结论得到了仿真和试验验证,对工程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平台 伺服控制 陀螺 稳定 电流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陀螺稳定平台框架伺服系统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合龙 朱培申 姜世发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29,共6页
讨论了基于变结构控制的陀螺稳定平台框架伺服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详细的仿真研究,指出了它所具有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陀螺稳定平台 机载 火控系统 变结构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制导光电导引头稳定平台数字控制技术 被引量:23
20
作者 吴鹏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41,共5页
通过对几种典型的陀螺稳定方案的比较 ,选定目前在大多数战术导弹上获得广泛应用的速率陀螺稳定平台方案 ,并选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 DSP)构成稳定回路的数字控制系统 ;然后采用连续校正网络的等效数字控制器设计法设计出数字校正网... 通过对几种典型的陀螺稳定方案的比较 ,选定目前在大多数战术导弹上获得广泛应用的速率陀螺稳定平台方案 ,并选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 DSP)构成稳定回路的数字控制系统 ;然后采用连续校正网络的等效数字控制器设计法设计出数字校正网络 ,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数字控制系统能够满足总体指标要求 ,从而证明这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最后给出几点结论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制导 数字控制 光电导引头 陀螺稳定平台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等效数字控制器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