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元机翼模型在随机参数激励下的首次穿越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谭建国 王洪礼 +1 位作者 葛根 许佳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1-585,共5页
为研究机翼在随机参数激励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建立了在一个随机气流速度影响下的二元机翼随机动力学模型.首先,利用拟不可积Hamilton系统的随机平均法,将系统的广义能量表示为一维Ito扩散过程;其次,利用奇异性边界理论讨论了系统的全... 为研究机翼在随机参数激励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建立了在一个随机气流速度影响下的二元机翼随机动力学模型.首先,利用拟不可积Hamilton系统的随机平均法,将系统的广义能量表示为一维Ito扩散过程;其次,利用奇异性边界理论讨论了系统的全局随机稳定性;最后,为研究机翼振动能量和噪声强度对机翼工作安全性能的影响,求得了系统可靠性函数和首次穿越(系统损坏)时间概率密度函数.结果表明:系统可靠性函数在接近安全工作域边界时降低得很快,能量初值远离安全域边界可降低损坏概率密度峰值并将对应的时刻推后;噪声强度的增大也会引起系统可靠性下降加快和首次穿越概率密度函数峰值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机翼模型 随机稳定性 可靠性 首次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机翼模型的快速生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少波 韩庆 《航空制造技术》 2015年第S1期28-32,共5页
针对机翼模型的快速生成以及如何提高建模、变换、有限元分析、优化综合流程效率的问题,通过对基于形状函数/分类函数变换(Class function/Shap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CST)的翼型参数化描述方法和机翼平面参数化描述方法的研究,结合... 针对机翼模型的快速生成以及如何提高建模、变换、有限元分析、优化综合流程效率的问题,通过对基于形状函数/分类函数变换(Class function/Shap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CST)的翼型参数化描述方法和机翼平面参数化描述方法的研究,结合CATIA二次开发技术在VB环境下,采用VB语言编程,完成了机翼参数化CAD模型生成系统的开发,同时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此系统所生成的CATIA三维模型在MSC.Nastran中做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此实例表明,采用此系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翼建模效率,并为机翼优化提供了便捷的建模及模型修改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翼模型 参数化描述 二次开发 快速生成 翼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翼双梁模型的动力学修正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贺尔铭 陈熠 +2 位作者 李玉龙 扈西枝 韩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7-372,475,共6页
由于全尺寸机翼有限元模型太过复杂,不能用于大型客机翼吊发动机振动载荷的传递特性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机翼双梁动力学模型概念。基于机翼双梁模型的主要模态对其结构刚度不确定参数的灵敏度分析,选取翼梁及翼肋的水平、垂直、... 由于全尺寸机翼有限元模型太过复杂,不能用于大型客机翼吊发动机振动载荷的传递特性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机翼双梁动力学模型概念。基于机翼双梁模型的主要模态对其结构刚度不确定参数的灵敏度分析,选取翼梁及翼肋的水平、垂直、扭转刚度参数作为有效设计变量对双梁模型进行了动力学修正,使其与全尺寸机翼有限元参考模型前6阶模态频率的最大误差小于11.11%,大大提升了机翼双梁模型的动力符合性;集成建立了大型客机"吊架-机翼-机身"全机动力有限元模型,并计算了巡航状态下发动机振动载荷经机翼传递到机身各框段的动载荷分布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机翼双梁模型较好地满足了发动机振动载荷传递及振动传递路径分析研究需求,为民机舱内声学预计及发动机隔振安装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翼双梁模型 灵敏度分析 动力学修改 振动载荷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机翼弯曲变形的仿真计算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佳 袁朝辉 鹿思嘉 《机电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422-425,共4页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机翼会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影响飞机控制系统中机械备份钢索传动装置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地面上建立机翼的模型,并使其弯曲变形,且接近实际的变形状态是十分必要的。为解决模拟机翼弯曲变形并使其接近实际变形状态的问题,...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机翼会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影响飞机控制系统中机械备份钢索传动装置的正常工作。因此在地面上建立机翼的模型,并使其弯曲变形,且接近实际的变形状态是十分必要的。为解决模拟机翼弯曲变形并使其接近实际变形状态的问题,建立了机翼的简易模型,以等宽、等厚、等截面的悬臂梁作为模拟机翼的简化模型,推导了力与挠度方程组,并考虑了机翼的自身重量和钢索操纵力对模拟机翼挠度的影响,经过一系列计算得到当有10点作用在悬臂梁时,模拟机翼的挠曲状态最接近机翼的实际挠曲状态,并推算得到10个作用点的坐标和作用力的大小,最后利用CATIA中的有限元分析进行了受力分析位移的仿真。通过对比仿真后的挠度和计算所得挠度可知,计算所得到的期望点的挠度与仿真所得误差很小,对比结果验证了计算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弯曲变形 机翼模型 力与挠度方程组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刚柔混合弦向变弯度机翼后缘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辛涛 李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65-2476,共12页
为实现机翼在驱动控制下实现弦向连续弯度变化,同时考虑材料变形能力,提出一种刚柔混合式变后缘翼型。通过对翼型中弧线进行几何分析,建立变弯度构型参数化模型,并以升阻比为优化目标,计算最优的刚性段下弯角度以及柔性段下弯曲线。利... 为实现机翼在驱动控制下实现弦向连续弯度变化,同时考虑材料变形能力,提出一种刚柔混合式变后缘翼型。通过对翼型中弧线进行几何分析,建立变弯度构型参数化模型,并以升阻比为优化目标,计算最优的刚性段下弯角度以及柔性段下弯曲线。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计算,对比不同攻角下,刚柔混合偏转翼型和传统刚性偏转翼型的升力系数、升阻比等气动特性。以巡航时单位展长所要求升力为优化目标,分别求解低速巡航及降落两种工况下,两种不同后缘翼型的下弯角度及变形方式。对比两种下偏方式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气流分离位置等流场特性。根据优化构型制造刚柔混合式变后缘机翼模型,并进行变形能力测试。计算结果表明:刚柔混合后缘翼型在同等偏角下,具有更高的升力系数、升阻比,更优的气动特性;而在相同的飞行工况下,刚柔混合后缘翼型下偏角度要求更小,气流分离点更靠后,具有更高的气动效率。通过变形能力试验验证了柔性翼肋结构及蒙皮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向变弯度机翼 翼型中弧线 刚柔混合 升阻比 变后缘机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机翼微变形检测 被引量:8
6
作者 朱赞 姚钘 +2 位作者 王建琦 李阳 龙诗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119,共5页
飞机飞行过程中,机翼和机身通常会产生人眼无法直接识别的局部和结构性微小变形,进而损害飞机的飞行气动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能达到毫米级逆向建模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飞机机翼的微变形检测中,通过设计的方案对整个过程的点... 飞机飞行过程中,机翼和机身通常会产生人眼无法直接识别的局部和结构性微小变形,进而损害飞机的飞行气动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能达到毫米级逆向建模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飞机机翼的微变形检测中,通过设计的方案对整个过程的点云获取、点云配准、滤波去噪、封装建模和变形指标提取等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了探索,并验证了整个技术流程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试验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机翼微变形检测的精度进行了评定,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的综合探测精度可达0.12 mm,能够达到试验扫描仪器的标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处理 机翼模型 变形检测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型大攻角的振动对气动性能影响的初步分析(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解亚军 叶正寅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4期4080-4085,共6页
通过求解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模拟了风洞实验中模型振动条件下的流场,以翼型振动对流场和气动力的影响为突破口,研究了模型振动对流场、尤其是大迎角流场的影响,并考虑了模型弹性轴不同位置对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临近传统... 通过求解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模拟了风洞实验中模型振动条件下的流场,以翼型振动对流场和气动力的影响为突破口,研究了模型振动对流场、尤其是大迎角流场的影响,并考虑了模型弹性轴不同位置对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临近传统定常失速迎角的大迎角条件下,翼型的振动可以引起翼型大尺度的分离,导致翼型失速的提前发生,其提前量取决于振动的幅度、频率。风洞模型设计中的弹性轴所处的翼型弦向位置也对结果有一定影响。其研究结果对大展弦比机翼的风洞实验结果分析、模型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ier—Stokes方程 分离流 失速 大展弦比模型机翼 弹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bal optimization for ducted coaxial-rotors aircraft based on Kriging model and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璐鸿 刘顺安 +1 位作者 张冠宇 王春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315-1323,共9页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global optimization in engineering, Krig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implif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ons. Ducted coaxial-rotors aircraft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an...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global optimization in engineering, Kriging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implif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ons. Ducted coaxial-rotors aircraft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and Fluent software was applied to the virtual prototype simulations. Through simulation sample points, the total lift of the ducted coaxial-rotors aircraft was obtained. The Kriging model was then constructed, and the function was fitted.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was also utilized for the global optimization of the Kriging model of the ducted coaxial-rotors aircraf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optimized global coordinates. Finally, the optimized results were simulated by Flu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riging model and the improved PSO algorithm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ift performance of ducted coaxial-rotors aircraft and computer operational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ted coaxial rotors aircraft Kriging mode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global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