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机电无级传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模式切换协调控制
被引量:
8
1
作者
罗玉涛
王敷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6-532,共7页
开发了一种由双转子电机和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的机电无级传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提出了"转矩分配+发动机转矩估计+电动机转矩补偿+补偿系数修正"的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分别对由纯电动模式切换到混合驱动...
开发了一种由双转子电机和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的机电无级传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提出了"转矩分配+发动机转矩估计+电动机转矩补偿+补偿系数修正"的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分别对由纯电动模式切换到混合驱动模式的定工况和全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抑制驱动模式切换过程中因不同动力源动态特性差异所造成的整车纵向冲击,提高了汽车行驶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无级传动
转矩分配策略
协调控制
模式切换
冲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模式机电复合无级传动功率流综合效率的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伟达
项昌乐
+1 位作者
韩立金
马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7-924,共8页
提出了综合考虑发动机、多个电机、功率耦合机构和电池组等功率损失的综合效率定义方法,分别建立了行星耦合机构、发动机、电机和电池组的效率模型。再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为目标为双模式机电复合无级传动系统建立了功率流综合效率优化模...
提出了综合考虑发动机、多个电机、功率耦合机构和电池组等功率损失的综合效率定义方法,分别建立了行星耦合机构、发动机、电机和电池组的效率模型。再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为目标为双模式机电复合无级传动系统建立了功率流综合效率优化模型,并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写入综合控制器中进行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功率流综合效率优化方法可根据综合效率最优协调发动机和多电机的工作点,与基于发动机最优工作区域的传统的功率流优化方法相比,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燃油经济性和传动效率。本研究为开发综合控制策略和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
复合
无级
传动
功率流优化
综合效率
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设计与特性对比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宏才
闫清东
+2 位作者
王伟达
明波
陈杰翔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6,共6页
阐述了多模式机电复合传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折线式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速度特性,提供了基于该速度特性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设计方法。设计了4种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方案。对4种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进行了速度、转矩、功率特...
阐述了多模式机电复合传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折线式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速度特性,提供了基于该速度特性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设计方法。设计了4种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方案。对4种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进行了速度、转矩、功率特性理论分析、仿真验证和对比分析。发动机输入连接第一行星排齿圈的方案,从转速关系、转矩关系以及功率关系上均满足车辆要求,并且行星排的参数调节范围较宽。方案选择需综合考虑电力相对分流功率、电动机弱磁比、冷却方式和系统应用背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无级传动
双模式
转速特性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行星排机电复合传动特性分析
4
作者
胡纪滨
何融
彭增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85-1092,共8页
针对车辆常用机电复合无级传动的分速汇矩、分矩汇速和分速汇速3种功率耦合机构,分析了多行星排分流传动的转速、转矩和分流比特性,并对不同分流形式组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行星排分流特性与两行星排分流传动特性相同,分速汇矩式...
针对车辆常用机电复合无级传动的分速汇矩、分矩汇速和分速汇速3种功率耦合机构,分析了多行星排分流传动的转速、转矩和分流比特性,并对不同分流形式组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行星排分流特性与两行星排分流传动特性相同,分速汇矩式分流传动有一个机械点,在机械点之前分流比较小,适用于低速起步阶段;分矩汇速式分流有一个机械点,分流比成对称分布,传动比小于机械点时,成分流工况,效率高,适合于高速阶段。分速汇速式分流传动有两个机械点,在两个机械点之间分流比较小,适用于中高速阶段。对于多模式机电复合传动,低速起步采用分速汇矩式分流传动,中高速采用分速汇速式分流传动比较好,可实现电机无速差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
复合
无级
传动
功率分流
多行星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电无级传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模式切换协调控制
被引量:
8
1
作者
罗玉涛
王敷玟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6-532,共7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11070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NCET-2011-015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3ZM0125)资助
文摘
开发了一种由双转子电机和双排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的机电无级传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提出了"转矩分配+发动机转矩估计+电动机转矩补偿+补偿系数修正"的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分别对由纯电动模式切换到混合驱动模式的定工况和全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抑制驱动模式切换过程中因不同动力源动态特性差异所造成的整车纵向冲击,提高了汽车行驶平顺性。
关键词
机电无级传动
转矩分配策略
协调控制
模式切换
冲击度
Keywords
electro-mechanical variable transmission
torque distribution strategy
coordinated control
mode switching
jerk
分类号
U469.7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模式机电复合无级传动功率流综合效率的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伟达
项昌乐
韩立金
马越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7-92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5017)资助
文摘
提出了综合考虑发动机、多个电机、功率耦合机构和电池组等功率损失的综合效率定义方法,分别建立了行星耦合机构、发动机、电机和电池组的效率模型。再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为目标为双模式机电复合无级传动系统建立了功率流综合效率优化模型,并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写入综合控制器中进行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功率流综合效率优化方法可根据综合效率最优协调发动机和多电机的工作点,与基于发动机最优工作区域的传统的功率流优化方法相比,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燃油经济性和传动效率。本研究为开发综合控制策略和控制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机电
复合
无级
传动
功率流优化
综合效率
双模式
Keywords
electro-mechanical variable transmission
power flow optimization
overall efficiency
dual mode
分类号
U463.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设计与特性对比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宏才
闫清东
王伟达
明波
陈杰翔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装甲兵工程学院技术保障系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6,共6页
基金
国家部委预研资助项目(62301030302)
文摘
阐述了多模式机电复合传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折线式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速度特性,提供了基于该速度特性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设计方法。设计了4种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方案。对4种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进行了速度、转矩、功率特性理论分析、仿真验证和对比分析。发动机输入连接第一行星排齿圈的方案,从转速关系、转矩关系以及功率关系上均满足车辆要求,并且行星排的参数调节范围较宽。方案选择需综合考虑电力相对分流功率、电动机弱磁比、冷却方式和系统应用背景等。
关键词
机电无级传动
双模式
转速特性
设计
Keywords
Electro-mechanical variable transmission
Dual-mode
Rotational speed characteristics
Design
分类号
U469.79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U463.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行星排机电复合传动特性分析
4
作者
胡纪滨
何融
彭增雄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传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85-1092,共8页
基金
总装预研项目(62201020204)资助
文摘
针对车辆常用机电复合无级传动的分速汇矩、分矩汇速和分速汇速3种功率耦合机构,分析了多行星排分流传动的转速、转矩和分流比特性,并对不同分流形式组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行星排分流特性与两行星排分流传动特性相同,分速汇矩式分流传动有一个机械点,在机械点之前分流比较小,适用于低速起步阶段;分矩汇速式分流有一个机械点,分流比成对称分布,传动比小于机械点时,成分流工况,效率高,适合于高速阶段。分速汇速式分流传动有两个机械点,在两个机械点之间分流比较小,适用于中高速阶段。对于多模式机电复合传动,低速起步采用分速汇矩式分流传动,中高速采用分速汇速式分流传动比较好,可实现电机无速差切换。
关键词
机电
复合
无级
传动
功率分流
多行星排
Keywords
electrical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power split
multi-planetary gearing
分类号
U463.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机电无级传动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模式切换协调控制
罗玉涛
王敷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模式机电复合无级传动功率流综合效率的优化
王伟达
项昌乐
韩立金
马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模式机电复合传动方案设计与特性对比
李宏才
闫清东
王伟达
明波
陈杰翔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行星排机电复合传动特性分析
胡纪滨
何融
彭增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