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CE法规和Ⅰ曲线的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35
1
作者 刘丽君 姬芬竹 +1 位作者 杨世春 徐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8-142,共5页
具有再生制动功能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与传统燃油汽车的摩擦制动系统不同,在回收部分制动能量的同时其制动稳定性会发生变化.在保证安全制动距离的前提下,制动能量回收率的提高受到制动稳定性的制约和限制.针对电制动和常规摩擦制动组成... 具有再生制动功能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与传统燃油汽车的摩擦制动系统不同,在回收部分制动能量的同时其制动稳定性会发生变化.在保证安全制动距离的前提下,制动能量回收率的提高受到制动稳定性的制约和限制.针对电制动和常规摩擦制动组成的机电复合制动系统,建立了电制动力、电制动力矩和电池充电功率计算模型.考虑到电机转矩特性和电池充电功率限制,以最大化回收制动能量为目标,设计3种不同的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策略.通过在ADVISOR软件中建立嵌入式仿真模块对制动能量回收率、电池荷电状态和纯电动模式的续驶里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I曲线和ECE(Economic Commissionof Europe safety regulations)法规边界线都不是理想的制动力分配曲线,所提出的制动力分配曲线OABCD综合性能较好,制动能量回收率达到59.56%,且一个循环的荷电状态变化很小,仅降低了4.29%.实车试验表明能量回收能够提高续驶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I曲线 ECE法规 机电复合制动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建龙 殷承良 +1 位作者 张建武 彭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5169-5174,5178,共7页
通过分析和研究混合动力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制动时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与要求,针对具有独立的电机回馈制动控制系统和独立的液压制动控制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回馈制动与防抱死制动机电复合模糊控制系统。该两层分级控... 通过分析和研究混合动力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制动时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与要求,针对具有独立的电机回馈制动控制系统和独立的液压制动控制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回馈制动与防抱死制动机电复合模糊控制系统。该两层分级控制系统顶层协调控制电机回馈制动与液压制动过程工况分配,底层协调控制力矩分配与调节。对控制策略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仿真与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车辆制动性能良好,能量回收制动力矩和液压制动力矩能够协同工作,部分制动能量被回馈储存,控制策略与方法有效且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回馈制动 防抱死制动 模糊控制 机电复合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微型客车的机电复合制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国柱 杨正林 +1 位作者 魏民祥 潘松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81-684,共4页
建立电动微型客车机电复合制动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例仿真分析不同驱动形式的机电复合制动稳定性。
关键词 再生制动 机电复合制动 电动车 制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的模型预测分配策略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兆松 吴士力 文爱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6-160,共5页
为了提高纯电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率和制动稳定性,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制动力矩分配方法。建立了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系统关键部件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提出了适用于任何地面的改进Burckhardt轮胎模型,用于实时计算当前路... 为了提高纯电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率和制动稳定性,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制动力矩分配方法。建立了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系统关键部件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提出了适用于任何地面的改进Burckhardt轮胎模型,用于实时计算当前路面的最佳滑移率。以跟踪最佳滑移率和控制量增量最小为目标,使用模型预测控制完成了前后轮制动力矩的分配。设计了制动踏板对复合制动系统的控制方案和再生制动优先使用原则,完成了后轮复合制动力矩的分配,同时获得了良好的制动踏板感觉。经仿真验证,在初速为78km/h、路面附着系数为0.8的工况下,控制器与文献[11]模糊控制器相比,制动时间减少由2.95s减少为2.80s,制动能量回收率提高了20%,实现了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机电复合制动 改进Burckhardt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履带车辆机电复合制动力分配策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曾庆含 魏曙光 +1 位作者 魏巍 马晓军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51,56,共7页
为解决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复合制动问题,提出一种机械、电气制动力模糊分配控制策略,通过制定以踏板信号和车辆行驶速度为输入的模糊规则在线实时分配电气、机械制动比例,并考虑电制动实际存在的约束,提高车辆复合制动匹配效果。其次,... 为解决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复合制动问题,提出一种机械、电气制动力模糊分配控制策略,通过制定以踏板信号和车辆行驶速度为输入的模糊规则在线实时分配电气、机械制动比例,并考虑电制动实际存在的约束,提高车辆复合制动匹配效果。其次,建立了整车驱动电机系统、机械制动系统以及车辆动力学实时仿真模型,进行了多种制动强度下的驾驶员在环的控制原型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复合制动系统能够在有效回收制动能量的同时,实现平稳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工程 混合动力 履带车辆 机电联合制动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回馈制动模拟试验台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志强 汪浩磊 +1 位作者 陈建兵 杜荣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9-43,共5页
为深入研究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回馈制动过程,评估各种回馈制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设计了一种缩小比例的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回馈制动模拟试验台。基于相似原理,详细推导出了缩比试验和原型试验物理量之间相似关系的系列方程;利用模块化思想设... 为深入研究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回馈制动过程,评估各种回馈制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设计了一种缩小比例的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回馈制动模拟试验台。基于相似原理,详细推导出了缩比试验和原型试验物理量之间相似关系的系列方程;利用模块化思想设计了试验台结构,根据电动汽车制动转矩的实际控制过程,确定了试验台控制方案,并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试验台的测控软件。在制动能量最大化机电复合回馈制动模糊控制策略下,以试验台电机转速为1 530 r/min为初始转速(对应初始制动车速为60 km/h),进行匀减速制动试验,实际制动转矩能很好地跟随理论需求制动转矩变化而变化;以超级电容吸收的电机回馈能量计算,相对消耗的总制动能,能量回馈率达到了5.1%。试验结果表明,模拟试验台较好地实现了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回馈制动过程,并可用于评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台 相似原理 机电复合制动 能量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机电复合制动协调控制现状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生辉 盖江涛 +2 位作者 马田 马长军 韩政达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95-199,共5页
本文介绍了车辆机电复合制动系统的结构、协调控制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通过对国内外民用车辆机电复合制动系统协调控制技术和国内电传动履带车辆机电复合制动系统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履带车辆机电复合制动系统协调控制技术的未来发... 本文介绍了车辆机电复合制动系统的结构、协调控制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通过对国内外民用车辆机电复合制动系统协调控制技术和国内电传动履带车辆机电复合制动系统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履带车辆机电复合制动系统协调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复合制动 履带车辆 协调控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履带车辆机电联合制动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伟 刘辉 +3 位作者 韩立金 刘宝帅 张勋 张万年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9-981,共13页
为提升混联式机电复合传动(EMT)履带车辆全路况条件下机电联合制动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电机饱和度的可变比例系数并联式全工况机电制动力分配策略,以有效处理路面附着条件、驾驶员意图、滑移率和电池荷电状态等约束,减弱履带打滑现象... 为提升混联式机电复合传动(EMT)履带车辆全路况条件下机电联合制动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电机饱和度的可变比例系数并联式全工况机电制动力分配策略,以有效处理路面附着条件、驾驶员意图、滑移率和电池荷电状态等约束,减弱履带打滑现象和电机制动力饱和现象。建立EMT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工况约束条件下系统的机电制动特性和动态约束边界。提出以电机制动饱和度为核心的动态机电制动力分配目标,并设计滑移率控制器,以实现满足全工况制动稳定性目标的总制动力求解和底层机电制动力协调分配。利用扩张型状态观测器精确估计时变路面附着系数,并基于遗传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利用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对高速紧急制动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全路况机电联合制动控制策略满足整车制动性能要求,兼顾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和电机安全运行等多种指标,有效降低液压制动器的机械压力,提高了制动器使用寿命和制动过程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履带车辆 电机制动 机电联合制动 状态观测 滑移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联合制动力前馈-反馈混合结构控制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伟达 项昌乐 +1 位作者 刘辉 韩立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5,共5页
针对机电联合制动动态过程中如何提高总制动力的平稳性和响应速度的问题,在满足驾驶员总制动力需求和高效回收制动能量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前馈-反馈混合结构的制动力闭环控制策略.该策略协调控制电机和机械制动力的静态分配和动态... 针对机电联合制动动态过程中如何提高总制动力的平稳性和响应速度的问题,在满足驾驶员总制动力需求和高效回收制动能量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前馈-反馈混合结构的制动力闭环控制策略.该策略协调控制电机和机械制动力的静态分配和动态控制,利用电机制动的快速响应特性弥补机械制动力响应速度的不足.前馈部分生成机电联合制动力的静态期望值,反馈部分通过闭环控制算法调节总制动力与机械制动力的动态特性,提高联合制动力的平稳性和响应速度.对机电联合制动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验证了闭环控制策略的期望控制特性,前馈-反馈混合结构较好地解决了机电联合制动多控制目标、多闭环的复杂控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联合制动 制动力闭环控制 前馈-反馈混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单轴机电复合制动方向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燎 马跃超 盘朝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6-9,16,共5页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之一。针对电动汽车单轴机电复合制动方向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在机电复合制动时利用附着系数的数学模型;在Matlab中利用M文件仿真,根据ECE R13制动法规对某电动汽车不同轴下的机电复合...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之一。针对电动汽车单轴机电复合制动方向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在机电复合制动时利用附着系数的数学模型;在Matlab中利用M文件仿真,根据ECE R13制动法规对某电动汽车不同轴下的机电复合制动方向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前驱型的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在制动效率和方向稳定性方面优于后驱型电动汽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再生制动 机电复合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盛辉 许平 +1 位作者 宋仲达 吴甜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7-101,共5页
为了使纯电动汽车在制动过程中满足制动安全和充分回收制动能量的需求以及保持一定的制动舒适度,引入最优前端个体系数对NSGA-Ⅱ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进行改进,并将解集筛选模块应用到制动控制器的设计中,随后嵌入到ADVISOR中进行仿真测... 为了使纯电动汽车在制动过程中满足制动安全和充分回收制动能量的需求以及保持一定的制动舒适度,引入最优前端个体系数对NSGA-Ⅱ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进行改进,并将解集筛选模块应用到制动控制器的设计中,随后嵌入到ADVISOR中进行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可以有效保证足够的制动安全性,在能量回收效率和制动舒适性方面较标准的NSGA-Ⅱ算法优化的控制策略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机电复合制动系统 NSGA-Ⅱ 制动力分配 控制策略 制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伺服制动助力系统控制器开发
12
作者 潘丽美 钱炜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1年第2期63-68,共6页
选用XC2365A-104F微控制单元,以无刷直流电机为驱动,设计了机电伺服制动助力系统控制器。完成了底层程序调试,多种工况的响应状况测试,与ESC/ESP实现通讯组成助力增压。结果表明,控制器对系统的响应速度较快、超调量较小、跟随性不错,... 选用XC2365A-104F微控制单元,以无刷直流电机为驱动,设计了机电伺服制动助力系统控制器。完成了底层程序调试,多种工况的响应状况测试,与ESC/ESP实现通讯组成助力增压。结果表明,控制器对系统的响应速度较快、超调量较小、跟随性不错,验证了控制器及底层程序设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制动 无刷直流电机 助力增压 主动增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动无人履带车辆线控机电联合制动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弘明 席军强 +1 位作者 陈慧岩 张子豪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0-1136,共7页
电驱动履带车辆具有良好的运动可控性,同时可借助电气制动缓解传统履带车辆制动系统负荷重、寿命短的问题,是履带车辆实现无人驾驶的理想驱动方式。通过对某电驱动履带车辆制动系统的无人化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机电联合制动系统线控化... 电驱动履带车辆具有良好的运动可控性,同时可借助电气制动缓解传统履带车辆制动系统负荷重、寿命短的问题,是履带车辆实现无人驾驶的理想驱动方式。通过对某电驱动履带车辆制动系统的无人化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机电联合制动系统线控化的完整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一种改进的三段式机械-电气制动结合方式,并在保证既定制动性能前提下按照最大化制动能量回收的原则,给出了相应的机械-电气制动力分配策略。按照该方案进行平台搭建后,进行了制动性能实车试验,验证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和工作稳定性,可在充分满足国家军用标准对军用履带车辆制动性能要求的同时,保证整体效率在25%左右的动能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电驱动 机电联合制动 线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毂电机多轮独立驱动车辆机电联合制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燕玉林 廖自力 +1 位作者 刘春光 李立宇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0-123,共4页
为了提高轮毂电机多轮独立驱动车辆的能量利用率,针对某型车辆的机电联合制动系统设计了一套模糊控制策略,用于分配制动力据,回收部分制动能量,并进行了Matlab离线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有效分配制动力矩,提高制动效能并... 为了提高轮毂电机多轮独立驱动车辆的能量利用率,针对某型车辆的机电联合制动系统设计了一套模糊控制策略,用于分配制动力据,回收部分制动能量,并进行了Matlab离线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有效分配制动力矩,提高制动效能并回收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联合制动 模糊控制 轮毂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驾驶履带车辆机电联合制动的协调控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超朋 刘庆霄 +2 位作者 董昊天 陈慧岩 席军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27-2737,共11页
针对无人驾驶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制动减速控制时抗干扰性能差和机电协调性能差导致目标跟踪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层控制系统。在上层控制器中,基于无人驾驶系统的期望速度序列,建立前馈-反馈控制器,以期望制动减速度作为前馈输入,补... 针对无人驾驶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制动减速控制时抗干扰性能差和机电协调性能差导致目标跟踪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分层控制系统。在上层控制器中,基于无人驾驶系统的期望速度序列,建立前馈-反馈控制器,以期望制动减速度作为前馈输入,补偿目标制动转矩,以速度误差作为反馈输入,修正目标转矩差。在下层控制器中,综合考虑机械制动和电机制动的特点,建立基于模糊控制的制动力协调分配算法。实车试验结果表明,与速度分段式控制器相比,分层控制器能够准确跟踪期望速度序列,速度跟踪误差减少60.1%,制动减速度标准差减少39.4%,提高了无人驾驶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制动控制的目标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电驱动履带车辆 无人驾驶 机电联合制动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机电并行制动的稳定性对制动能回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敏强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8期104-105,共2页
目前,电动汽车成为汽车生产领域的重点,为从根本上保障电动汽车的高效稳定运行,需将当前的研究重点放在电动汽车机电进行制动装置上。在驱动电机运行的再生发电状态时,机电并行制动装置不仅要提供稳定的制动力,还要从根本上保障制动能... 目前,电动汽车成为汽车生产领域的重点,为从根本上保障电动汽车的高效稳定运行,需将当前的研究重点放在电动汽车机电进行制动装置上。在驱动电机运行的再生发电状态时,机电并行制动装置不仅要提供稳定的制动力,还要从根本上保障制动能回收效果,增加电动汽车的运行里程数。针对此,文章分析了电动汽车机电运行制动系统以及制动能量回收系统,阐述了电动汽车及电池功能回收效率的提升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机电并行制动 制动能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华敏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8期100-101,共2页
文章分析了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研究现状、机电复合制动原理,以及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控制策略,旨在提高纯电动汽车的机电复合制动控制效率和质量,确保汽车制动安全,满足汽车能量回收需求。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机电复合制动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车制动工况分析与储能装置参数匹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伟达 王言子 +1 位作者 项昌乐 刘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4-79,共6页
为提高混合动力系统整体性能,实现高效能量回收,分析某重型越野车辆驾驶循环工况中制动过程的功率与能量分布,从制动能量回收率与电机参数出发讨论对储能装置的性能要求.提出电池组-超级电容复合储能装置的参数匹配方法,针对21 t级试验... 为提高混合动力系统整体性能,实现高效能量回收,分析某重型越野车辆驾驶循环工况中制动过程的功率与能量分布,从制动能量回收率与电机参数出发讨论对储能装置的性能要求.提出电池组-超级电容复合储能装置的参数匹配方法,针对21 t级试验样车混合动力系统进行实例计算,论证锂离子电池组与超级电容组成的复合储能装置的性能.实例计算与道路试验结果表明:匹配的复合储能装置符合车辆整体性能与制动能量回收的要求,体积、重量满足总体设计约束;匹配超级电容后,储能装置的瞬时功率能力大幅提升,可显著提高车辆的制动能力和制动能量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联合制动 制动工况分析 复合储能装置 参数匹配 超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de speed range for traction motor in braking force of electric braking control system 被引量:2
19
作者 Young-Choon Kim Moon-Taek Ch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837-3843,共7页
A vehicle stopping method using an electric brake until a traction motor is stopped is studied. At the moment of vehicle stop, electric brake is changed to control mode where torque is reduced at a low speed. Gradient... A vehicle stopping method using an electric brake until a traction motor is stopped is studied. At the moment of vehicle stop, electric brake is changed to control mode where torque is reduced at a low speed. Gradient is controlled by estimating the load torque of motor, thereby traction motor is not rotated after stop. In addition, coasting operation and brake test are performed from normal-opposite operation and start using a small-scale model comprising the inertial load equipment and the power converter. Further, traction motor is made to be equipped with a suspension torque. Pure electric braking that makes traction motor stop by an air brake at the time of stop is also implemented. Constant torque range and constant power range are expanded during braking so that braking force is secured with the electric brakes even in high speed region. Therefore, vehicle reduction effect can be expected by reducing parts related with an air brake which is not used frequently by using a pure electric brake in the M car in wide speed region. Further, maintenance of brake system can be reduced. Besides, ride comfort of passenger in the electric rail car,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noise reduction effect can be additionally expected. Further, an improved brake method that uses only an electric brake till motor stop is proposed by comparing those in the blending brake that uses an air brake while reducing brake torque at vehicle st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de speed range electric braking control traction mo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tic algorithm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tuned fuzzy PID controller on 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 被引量:16
20
作者 BOUKHALFA Ghoulemallah BELKACEM Sebti +1 位作者 CHIKHI Abdesselem BENAGGOUNE Sai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886-1896,共11页
This study presents analysis, control and comparison of three hybrid approaches for the direct torque control (DTC) of the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 (DSIM) drive. Its objective consists of combining three different he... This study presents analysis, control and comparison of three hybrid approaches for the direct torque control (DTC) of the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 (DSIM) drive. Its objective consists of combining three different heuristic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PID-PSO, Fuzzy-PSO and GA-PSO to improve the DSIM speed controlled loop behavior. The GA and PSO algorithms ar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into MATLAB. As a result, fuzzy-PSO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scheme. The main performance of fuzzy-PSO is reducing high torque ripples, improving rise time and avoiding disturbances that affect the drive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star induction motor drive direct torque contro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fuzzy logic control genetic algorith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