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电储能的永磁同步发电机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21
1
作者 田野 王冕 +3 位作者 张艺枥 李军 杨恩星 陈国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21,共5页
从功率流向角度对已有低电压穿越(LVRT)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LVRT控制策略:基于机电储能,利用机侧变流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网侧变流器实现最大风能跟踪。该控制策略结合散热要求大大降低的制动电阻与变桨距调节技术,可... 从功率流向角度对已有低电压穿越(LVRT)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LVRT控制策略:基于机电储能,利用机侧变流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网侧变流器实现最大风能跟踪。该控制策略结合散热要求大大降低的制动电阻与变桨距调节技术,可以在不增加控制复杂度、不显著增加系统成本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风电机组惯性,存储电网电压跌落时系统的不平衡能量,平稳实现LVRT。通过对1.5MW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MATLAB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LVRT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发电机 风力发电 电压跌落 低电压穿越 机电储能 制动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新能源和机电混合储能接入的微网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斌 叶季蕾 +4 位作者 张宇 时珊珊 王皓靖 刘丽丽 李明哲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0-1515,共6页
含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接入的微网作为大电网的补充目前应用日趋广泛,但是随着新能源在微网系统中的占比比例不断增加,其出力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微电网系统整体的稳定性。飞轮储能属于功率型储能系统,能够适应短时高频次充放电,相比于超级... 含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接入的微网作为大电网的补充目前应用日趋广泛,但是随着新能源在微网系统中的占比比例不断增加,其出力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微电网系统整体的稳定性。飞轮储能属于功率型储能系统,能够适应短时高频次充放电,相比于超级电容系统其环境适应性更好且全寿命周期内无污染。飞轮与电池储能系统相结合能够平滑分布式新能源出力波动,提升微网系统稳定性,但是飞轮储能和电池储能运行特性差别较大,控制难度较高,目前在微网系统内应用较少。本文设计了一种含分布式光伏、电池/飞轮机电混合储能系统接入的交直流混合微网运行拓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电池/飞轮机电混合储能系统的微网系统协调控制策略,根据飞轮和电池剩余容量的不同,将混合储能系统划分为不同状态,以此为依据同时考虑不同类型储能系统输出额定功率和分布式新能源功率波动大小,对飞轮和电池的充放电电流进行调节,从而减小由于新能源接入引起的微网内功率波动。本文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搭建了基于交直流混合母线的微网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微网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 飞轮储能 机电混合储能 微网系统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割集识别的储能系统提高电网暂态稳定裕度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培强 孙培栋 +2 位作者 李欣然 赵伟 雷二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916-6926,共11页
该文提出兼顾暂态动能与势能的综合指标对网络故障进行临界割集识别,并在割集支路的母线处投入储能系统参与暂态稳定紧急控制。在扩展等面积定则基础上,建立含储能系统的双机等值模型,并推导出基于该模型的暂态能量函数,分析与传统切机... 该文提出兼顾暂态动能与势能的综合指标对网络故障进行临界割集识别,并在割集支路的母线处投入储能系统参与暂态稳定紧急控制。在扩展等面积定则基础上,建立含储能系统的双机等值模型,并推导出基于该模型的暂态能量函数,分析与传统切机切负荷控制措施相比,储能系统提高电网暂稳裕度的机理。建立储能系统机电暂态模型,通过控制临界割集支路角、母线电压并进行充放电。利用积分函数计算储能退出运行时间,减少电池充放电次数,提高储能系统运行效率。通过电力系统综合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并计算不同措施下暂稳裕度指标,验证所提理论的准确性以及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割集识别 扩展等面积定则 暂态能量函数 暂稳裕度 储能机电暂态模型 退出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general analytical approach to reach maximum grid support by PMSG-based wind turbines under various grid faults
4
作者 Farid Atash BAHAR Ali AJAMI +1 位作者 Hossein MOKHTARI Hossein HOJABR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833-2844,共12页
A novel fault ride-through strategy for wind turbines,based o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has been proposed.The proposed strategy analytically formulates the reference current signals,disregarding grid fau... A novel fault ride-through strategy for wind turbines,based o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has been proposed.The proposed strategy analytically formulates the reference current signals,disregarding grid fault type and utilizes the whole system capacity to inject the reactive current required by grid codes and deliver maximum possible active power to support grid frequency and avoid generation loss.All this has been reached by taking the grid-side converter’s phase current limit into account.The strategy is compatible with different countries’grid codes and prevents pulsating active power injection,in an unbalanced grid condition.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ler is applied to handling rapid transients.During faults,the energy storage system maintains DC-link voltage,which causes voltage fluctuations to be eliminated,significantly.A fault ride-through 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PMSG-based wind turbines,neglecting fault characteristics,second,reaching maximum possible grid support in faulty grid conditions,while avoiding over-current and third,considerable reduction in energy storage system size and power rating.Inspiring simul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rough MATLAB/SIMULINK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and competency of the proposed fault ride-through method and efficiency of the entire contro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storage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power system faults predictive control wind power gen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