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理-数据融合的造斜率智能预测方法
1
作者 白佳帅 钟尹明 +4 位作者 王立伟 李臻 宋先知 刘子豪 祝兆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造斜率的准确预测是进行井眼轨迹调控的基础,直接影响定向井钻井效率,但由于井下力学行为的复杂性,传统预测方法存在一定限制,难以实现精确预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力学-智能模型融合的造斜率预测方法。利用力学模型计算钻头侧向力、钻头... 造斜率的准确预测是进行井眼轨迹调控的基础,直接影响定向井钻井效率,但由于井下力学行为的复杂性,传统预测方法存在一定限制,难以实现精确预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力学-智能模型融合的造斜率预测方法。利用力学模型计算钻头侧向力、钻头转角和极限造斜率并作为主控因素,通过自动化机器学习框架联合其他参数进行拟合预测,从而取代传统方法反演经验系数的过程,使其充分发挥力学模型宏观规律描述准确和智能模型非线性拟合能力强的优势。利用新疆玛湖区块14口井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显示,融合力学参数后,模型造斜率最大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下降了17%、12%和8%,其中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每30 m 1.00°,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造斜率预测精度,尤其在造斜率急剧变化的井段表现出更优的预测性能。研究结果可为造斜率的准确预测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可为井眼轨迹的精确调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钻井 自动化机器学习 造斜率预测 机理-数据融合 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与数据融合驱动的复杂航空复材部件关键装配误差元素辨识方法
2
作者 郭飞燕 张辉 +1 位作者 宋长杰 张硕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0-1543,共14页
复杂航空复材产品的装配中,考虑零件受力变形、多装配参数等因素,建立定位装夹、连接、下架回弹等关键装配环节的变形误差源模型,修正表示误差传递关系的雅可比旋量矩阵,构建装配误差传递机理模型;建立以装配误差为基础的支持向量回归模... 复杂航空复材产品的装配中,考虑零件受力变形、多装配参数等因素,建立定位装夹、连接、下架回弹等关键装配环节的变形误差源模型,修正表示误差传递关系的雅可比旋量矩阵,构建装配误差传递机理模型;建立以装配误差为基础的支持向量回归模型,构建机理模型与数据模型的融合模型;依据装配误差机理模型计算值与实际偏差的预测补偿模型,采用Sobol灵敏度分析方法计算不同误差元素的全局灵敏度系数,辨识了对装配精度影响较大的关键误差元素。最后,以某机翼盒段装配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理模型 数据驱动 灵敏度分析 机理-数据融合建模 复材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与生成对抗网络融合的谐波状态估计方法
3
作者 邵振国 谢雨寒 +1 位作者 林俊杰 陈飞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683-6695,I0007,共14页
当电网因量测配置不足呈现不可观状态时,传统状态估计方法难以感知电网的谐波分布。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谐波传播机理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融合的谐波状态估计方法,以估计不可观节点的谐波状态。首先,采用... 当电网因量测配置不足呈现不可观状态时,传统状态估计方法难以感知电网的谐波分布。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谐波传播机理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融合的谐波状态估计方法,以估计不可观节点的谐波状态。首先,采用网络拓扑等效法化简不可观区域,并推导不可观节点状态量与边界节点虚拟状态量间的谐波传递方程;其次,采用GAN构建谐波状态估计模型,并以谐波状态方程和谐波传递方程构建损失函数,在损失函数中引入了量测量的残差以及边界节点虚拟状态量的均方误差作为机理惩罚项,通过谐波机理方程约束模型的训练过程;此外,分别采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残差网络以及卷积神经网络改进生成器和判别器的结构,并采用图像块GAN实现判别器对数据的局部判别,从而增强模型的特征挖掘能力;最后,在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状态估计 机理-数据融合 网络拓扑等效 生成对抗网络 可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智能建造进展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耀儒 侯少康 +1 位作者 程立 黄跃群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共20页
智能建造成为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了水利工程的安全、高效、高质、经济和绿色建设。简要回顾了水利工程智能建造的发展历程,从大坝智能建造的角度总... 智能建造成为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通过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了水利工程的安全、高效、高质、经济和绿色建设。简要回顾了水利工程智能建造的发展历程,从大坝智能建造的角度总结了智能碾压、智能温控、智能灌浆、智能安全监测和大坝智能施工机械5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展,并从隧洞智能建造的角度总结了围岩条件智能感知、地质灾害智能预测预警、TBM智能掘进、智能支护、隧洞智能施工机械5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展。目前,水利工程智能建造已逐渐由探索阶段向系统化发展阶段过渡,且已在一些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示范,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最后,从4个方面探讨了水利工程智能建造中的技术难点及展望,包括专业机理知识和数据驱动模型的融合、少样本条件下跨工程/工况的迁移学习、多源多模态异构互补数据信息的融合和基准数据集开发与数据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智能建造 大坝 隧洞 机理-数据融合 迁移学习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