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井智能解释中机理模型—机器学习联合驱动范式及应用
1
作者 谭茂金 白洋 张博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6-977,共12页
地球物理测井是探测地下油气储层流体类型和评价储层参数的重要手段,传统测井解释方法面临挑战。人工智能(AI)算法先进,精度高,在测井解释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测井+AI”是当前测井解释研究的新领域。然而,智能测井解释中,样本规模小... 地球物理测井是探测地下油气储层流体类型和评价储层参数的重要手段,传统测井解释方法面临挑战。人工智能(AI)算法先进,精度高,在测井解释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测井+AI”是当前测井解释研究的新领域。然而,智能测井解释中,样本规模小、训练模型泛化能力弱导致单纯机器学习的测井解释方法难以推广应用。物理模型包含从测井数据到地质目标的内在机理,将数据驱动与机理驱动相结合是提高测井解释精度的有效途径。现有的数据—机理联合驱动缺乏范式遵循,为此,聚焦智能测井解释参数预测,提出了数据—机理联合驱动的概念、思路,并总结出两个范式:一是数据引导的物理建模,以物理建模为主导,其中关键步骤或参数采用数据驱动获得,数据驱动为辅;二是物理引导的机器学习,以机器学习为主导,知识模型或物理机理为辅助,对输入数据、损失函数、训练过程进行监督和约束。因此,提出了物理模型增广数据集、知识驱动样本加权和岩石物理知识迁移三种数模双驱模式。将上述数模双驱的范式或模式应用于致密砂岩、有机页岩储层参数预测和矿物含量预测。与单纯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相比,数据—机理联合的双轮驱动范式能够显著提高测井解释模型对小样本、差样本的学习能力,模型的稳健性更好,泛化能力更强,解释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机理模型 机器学习 联合驱动 储层智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过程机理模型的长江流域蒸散发及其组分变化机理研究
2
作者 俎千雪 马傲格 +1 位作者 孙善磊 柳艺博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466-5480,共15页
作为我国中部和北部的重要水资源供给区,近年来长江流域水资源分配的不均匀性以及供给能力的不稳定性日益加剧。蒸散发(ET)是直接影响流域水资源供给能力的重要因子,因此,厘清ET及其组分土壤蒸发(E)、蒸腾(T)和冠层截留蒸发(Ei)变化的... 作为我国中部和北部的重要水资源供给区,近年来长江流域水资源分配的不均匀性以及供给能力的不稳定性日益加剧。蒸散发(ET)是直接影响流域水资源供给能力的重要因子,因此,厘清ET及其组分土壤蒸发(E)、蒸腾(T)和冠层截留蒸发(Ei)变化的相关物理机制,可以为科学管理长江流域水资源提供重要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研究基于遥感驱动的生态过程机理模型BEPS,模拟分析了2001—2020年长江流域年ET及其组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子联立求解法剥离了气候、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和植被类型转变等对ET及其组分趋势的贡献,开展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平均ET、T和Ei分别以1.95 mm/a、1.12 mm/a和0.96 mm/a的速率显著增加;空间上,超过35%的地区显示三者显著增加;而流域平均及一半以上地区的E呈减小趋势。2)对比各组分趋势,流域平均和64%的地区显示ET趋势由T的变化决定,而其余地区则由E和Ei的变化控制。3)就流域平均而言,ET、T和Ei的增加及E的减小均可归因于LAI的增大。4)ET、E、T和Ei趋势的主控因子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但主控因子LAI的面积占比始终最大,分别为49%、46%、48%和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过程机理模型(BEPS) 长江流域 蒸散发 蒸散发组分 气候变化 叶面积指数 植被类型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压温室温湿度机理模型的建立与试验验证
3
作者 叶玉婷 毛罕平 +2 位作者 朱苏冀 潘世琦 王恩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0-77,共8页
为了准确模拟正压温室内部温湿度的变化情况,以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建立了正压温室温湿度机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进行外循环时,种植区和气候室温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和0.6℃,相对湿度均方根误差... 为了准确模拟正压温室内部温湿度的变化情况,以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为基础,建立了正压温室温湿度机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进行外循环时,种植区和气候室温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和0.6℃,相对湿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3%和3.5%;种植区和气候室的温度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2.1℃和1.1℃,相对湿度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4.4%和5.6%;湿帘降温时种植区和气候室温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7℃和0.5℃,相对湿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0%和1.7%;种植区和气候室的温度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2.2℃和0.9℃,相对湿度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3.3%和2.8%;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之间有很好的吻合度。因此,所构建的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正压温室内的温湿度,为正压温室的设计与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温室 温度 湿度 机理模型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融合的液压泵变载荷工况故障诊断方法
4
作者 周靖南 唐宏宾 +1 位作者 任广安 梁翊骁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7-257,共11页
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复杂多变,液压泵常处于变载荷的工作状态,给其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带来了严峻挑战。然而现有的基于模型的方法和数据驱动方法在故障诊断上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故提出了一种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 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复杂多变,液压泵常处于变载荷的工作状态,给其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带来了严峻挑战。然而现有的基于模型的方法和数据驱动方法在故障诊断上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故提出了一种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构建液压泵虚拟样机模型并模拟不同负载下的故障,获取仿真压力信号;然后对液压泵进行故障实验,采集与仿真信号相对应的负载和故障状态的实验压力信号;随后,根据提出的方差权值融合方法计算仿真和实验数据方差,将通过方差计算出的最优权值对仿真和实验数据进行融合;最后将获得的融合数据输入首层宽卷积深度神经网络(WDCNN)进行单一负载和混合负载两种情况下的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其中在混合负载情况下该方法比单一的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诊断方法准确率分别提高2.42%和12.92%,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泵 故障诊断 机理模型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机理模型与深度学习的加热炉钢坯温度预测
5
作者 冯旭刚 杨克 +5 位作者 安硕 王正兵 唐得志 王伟 柳传武 潘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9-2730,共12页
数据驱动模型在加热炉钢坯温度预测中存在机理模糊性与参数敏感性的局限,导致预测精度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机理模型与深度学习的钢坯温度模型预测算法。首先,基于对流与辐射传热的一维非稳态传热模型(convection-radiation heat... 数据驱动模型在加热炉钢坯温度预测中存在机理模糊性与参数敏感性的局限,导致预测精度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机理模型与深度学习的钢坯温度模型预测算法。首先,基于对流与辐射传热的一维非稳态传热模型(convection-radiation heat transfer model,CRHT),初步计算钢坯出段温度,并将其与加热炉工况参数进行融合,实现机理知识的整合;其次,采用tent混沌映射和动态自适应权重改进差异创意搜索(differentiated creative search,DCS)算法,实现双向时间卷积网络(bidirectional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s,BITCN)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融合模型的超参数协同优化;最后,通过加热炉实际生产数据,系统地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热炉均热段的钢坯温度预测中,与常规BITCN-BI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所提出的预测算法所得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的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52.8%和28.9%,模型预测精度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坯温度预测 机理模型 双向时间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 差异创意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带冷轧机板形控制分段冷却机理模型
6
作者 高心成 刘宏民 +1 位作者 王东城 石磊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37-2049,共13页
针对冷轧铜带板形控制中分段冷却机理模型研究薄弱、在线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工作辊温度场和热变形模型,采用条元法建立带材三维塑性变形模型,采用影响系数法建立辊系弹性变形模型,采用带材与辊系模型的直接耦合法建... 针对冷轧铜带板形控制中分段冷却机理模型研究薄弱、在线计算效率较低的问题,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工作辊温度场和热变形模型,采用条元法建立带材三维塑性变形模型,采用影响系数法建立辊系弹性变形模型,采用带材与辊系模型的直接耦合法建立板形计算模型;采用高斯函数描述分段冷却的热流密度,根据机理模型计算结果和影响系数方法,建立分段冷却调控板形的矩阵模型。对650 mm和800mm六辊铜带冷轧机的仿真计算和工业应用表明,基于本文模型和方法建立的板形控制系统不仅可以有效调控整体板形,而且善于控制局部浪形,消除复杂板形缺陷。本文为研发先进的板形控制分段冷却系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铜带 板形控制 分段冷却 机理模型 影响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机理模型与数据模型的城市管网运行风险预测
7
作者 龙岩 曲佳 +3 位作者 左向阳 李韫昱 刘子维 陆寅飞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4,共13页
【目的】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城市化进程加快,致使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峻,城市管网排水压力显著增大,及时判断管网运行状况显得尤为重要。【方法】以广州市黄埔区文涌排涝片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模型构建洪涝过程分析机理模型,研判不... 【目的】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城市化进程加快,致使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峻,城市管网排水压力显著增大,及时判断管网运行状况显得尤为重要。【方法】以广州市黄埔区文涌排涝片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模型构建洪涝过程分析机理模型,研判不同降雨情景管段充满度情况;然后,基于单井、多井计算模式构建数据模型,对城市管段充满度进行预测,并选最适合的数据模型;最后,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综合风险指数法,对城市管网运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基于多井计算模式的决策树模型精度最优,RMSE为0.077,MAE为0.030,单次工况运行时间较SWMM模型提升60万倍。(2)在敏感点聚集区社会因素对管网运行风险影响最大,所占权重为0.72;在敏感点非聚集区经济因素对管网运行风险影响最大,所占权重为0.68。【结论】基于多井计算模式的决策树模型可满足城市内涝应急响应的精度和时效性要求;城市不同区域对管网运行风险的约束因素不同,需要因地制宜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理模型 数据模型 耦合 管网运行风险 管段充满度 气候变化 城市内涝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模型与遥感数据同化的草地生物量估算相关研究
8
作者 王彩玲 王一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04-2117,共14页
受人为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草地退化、沙化的现象愈发严重,对草地的监测和保护亦变得愈发重要。生物量是评价草地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草地生物量的估算对草地资源管理、生态修复与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与植被机... 受人为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草地退化、沙化的现象愈发严重,对草地的监测和保护亦变得愈发重要。生物量是评价草地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草地生物量的估算对草地资源管理、生态修复与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与植被机理模型的广泛应用,针对草地生物量的估算方法也不断发展,主要分为遥感反演和植被机理模型估算两种方法。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遥感反演中的经验回归方法和辐射传输模型,还有基于植被机理的作物生长模型和草地生长模型。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在农业估产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的数据同化技术,分析了在草地生物量同化估算过程中,遥感数据与机理模型存在的互补优势,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在简化模型的同时,保证估算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并兼顾植被的机理性是未来草地生物量估算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生物量 遥感 植被机理模型 数据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机理模型的锂离子电池早期内短路电热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文涛 乔冬冬 +2 位作者 王学远 魏学哲 戴海峰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0,共11页
锂离子电池的内短路故障是诱发其热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内短路特征研究能够为电池管理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安全预警提供支撑,对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锂离子电池内短路电化学机理模型,实现了不同内短路阻值下的锂... 锂离子电池的内短路故障是诱发其热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内短路特征研究能够为电池管理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安全预警提供支撑,对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锂离子电池内短路电化学机理模型,实现了不同内短路阻值下的锂枝晶内短路故障模拟。结果表明,由锂枝晶导致的电池内短路产热98%以上来源于正负极产生的焦耳热,早期内短路过程中正负极集流体表面的温升小于1.5 K,不显著的外部热特征无法用于早期内短路故障诊断。与正常电池相比,内短路故障将使得电池充电速度变慢,放电速度变快,端电压异常下降,上述电特征可以为构建早期内短路故障诊断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早期内短路 电化学机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场强化渗透脱水传质机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马空军 贾殿赠 +3 位作者 包文忠 赵文新 靳冬民 孙文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94-101,共8页
研究超声场强化芋头渗透脱水,探讨芋头失水速率和干物质增加率随溶液质量浓度、温度、超声功率、材料厚度以及超声场下处理时间段的变化规律。分析超声空化泡在相间的传质过程,由此建立超声空化气泡强化相间传质数学模型Km≈DABπtm~(1... 研究超声场强化芋头渗透脱水,探讨芋头失水速率和干物质增加率随溶液质量浓度、温度、超声功率、材料厚度以及超声场下处理时间段的变化规律。分析超声空化泡在相间的传质过程,由此建立超声空化气泡强化相间传质数学模型Km≈DABπtm~(1/2)RδAfφ(BI-Cf2)(A为经验常数(10-8~10-15m2);B、C为超声波作用液体的有关常数,数量值分别在1014、106左右;f为声波频率/s-1;DAB为扩散系数/(m2/s);tm为时间/s;R为半径/m;δ为边界层厚度/m;φ为半径为R的气泡数占生成空化气泡总数百分比;I为声强/(W/cm2)),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能较好地描述超声空化泡在液体中的传质行为。该关系式为超声波强化传质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脱水 质量传递 超声空化 机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发育过程及生育期机理模型的研究 Ⅱ.模型的检验和评价 被引量:20
11
作者 胡立勇 刘铁梅 +3 位作者 郑小林 曹凑贵 曹卫星 严美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55,共5页
利用国内3组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施肥处理的田间试验资料,对第Ⅰ报中所描述的油菜发育过程及生育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大多数生育阶段的模拟误差为3d左右,平均差平方和的根值(rootmeansquareerror,RMSE)也... 利用国内3组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施肥处理的田间试验资料,对第Ⅰ报中所描述的油菜发育过程及生育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大多数生育阶段的模拟误差为3d左右,平均差平方和的根值(rootmeansquareerror,RMSE)也为3d左右,尤其对初花期、终花期、成熟期的模拟精度高、误差小。模型表现出较强的机理性以及较好的预测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物候发育 机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机理模型 被引量:16
12
作者 徐敏强 李建伟 +1 位作者 冷建成 徐明秀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9,共4页
研究了铁磁构件在应力和地磁场共同作用下的磁记忆检测机理,从磁记忆的原理出发,根据铁磁材料所具有的自发磁化和磁畴的特点以及磁的产生机制,提出一种新的磁记忆检测技术的机理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得出试件表面所测得的磁场是缺陷处... 研究了铁磁构件在应力和地磁场共同作用下的磁记忆检测机理,从磁记忆的原理出发,根据铁磁材料所具有的自发磁化和磁畴的特点以及磁的产生机制,提出一种新的磁记忆检测技术的机理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得出试件表面所测得的磁场是缺陷处产生的漏磁场、试件本身感应磁场以及环境磁场矢量叠加的结果,并以矩形槽为例用matlab对磁场进行了仿真,很好的解释了磁记忆检测过程中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记忆 机理模型 漏磁场 磁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排液采气井筒多相流机理模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通 任桂蓉 +2 位作者 钟海全 潘国华 邓渝川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6-140,共5页
基于基本物理原理建立了适用于多种流型的泡排井多相流机理模型。首先,基于Mitchell和Taitel的实验成果,将泡排井流型分为泡状流、段塞流、均质泡沫流和雾状流,建立了流型转换机理模型;随后,建立了各流型的压降计算方法,其中泡状流、段... 基于基本物理原理建立了适用于多种流型的泡排井多相流机理模型。首先,基于Mitchell和Taitel的实验成果,将泡排井流型分为泡状流、段塞流、均质泡沫流和雾状流,建立了流型转换机理模型;随后,建立了各流型的压降计算方法,其中泡状流、段塞流采用漂移模型描述,将均质泡沫流视为幂律流体处理,而雾状流简化为无滑脱模型处理。和川南、鄂尔多斯39口包含多种流型的泡排井测压数据对比,模型的相对误差仅为–0.55%。敏感性分析表明,低气液比泡排井可能呈现泡状流或段塞流,适度注气可实现流型向泡沫流的转变,提高举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排液采气 多相流 机理模型 流型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规模严格机理模型的数据校正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正江 祝铃钰 +2 位作者 邵之江 陈曦 钱积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7-882,共6页
实时优化要求准确的过程模型与过程数据,然而通过仪表测量获取过程数据不仅存在随机误差而且有时还存在过失误差,直接影响实时优化的准确性。根据流程工业过程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大规模严格机理模型的数据校正,构造了随机误差与过失... 实时优化要求准确的过程模型与过程数据,然而通过仪表测量获取过程数据不仅存在随机误差而且有时还存在过失误差,直接影响实时优化的准确性。根据流程工业过程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大规模严格机理模型的数据校正,构造了随机误差与过失误差的隶属函数并根据它们的隶属度大小来诊断过失误差。当测量信息丰富时,可同时对进料的流量、组分及压力等多种测量数据同时进行数据校正。将基于大规模严格机理模型的数据校正应用于大规模乙烯分离系统进行仿真模拟,测量值仅存在随机误差时,经过数据校正后,满足严格机理模型。测量值引入过失误差时,可准确地诊断出过失误差。模拟计算结果证实了基于大规模严格机理模型的数据校正与过失误差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格机理模型 开放式方程 数据校正 过失误差诊断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的均相氧化机理模型的比较与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詹靖 徐明厚 +1 位作者 乔瑜 韩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6-200,共5页
该文以5种汞的均相氧化反应机理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几种反应模型中各种组分的反应级数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得出了整个反应系统的反应级数的范围。同时,文中对各模型的表观活化能进行了比较,并对各反应系统的表观活化能在T=1000K附近的突降... 该文以5种汞的均相氧化反应机理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几种反应模型中各种组分的反应级数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得出了整个反应系统的反应级数的范围。同时,文中对各模型的表观活化能进行了比较,并对各反应系统的表观活化能在T=1000K附近的突降现象给出了可能的解释。该文所考虑的反应物组分包括HCl、Cl2、O2,采用的反应机理模型都是近年来所公认的比较成熟的模型。通过相应的计算和比较发现,Cl2为汞均相氧化模型中的主要氧化剂,O2亦为反应系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HCl对于汞的氧化贡献较小。这一结果与近年来的报道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行业 均相氧化机理模型 废弃物焚化 湿法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式热泵的机理模型和编程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辰砂 梁吉 +3 位作者 李凇平 张宝友 刘志强 李晓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52,共5页
在生产中 ,具有大量低品位无法用常规方法进一步利用的废热 ,通常只能排放环境中。吸收式热泵采用吸收的方法实现热泵的循环 ,把低品位的废热提高到高品位 ,从而实现废热回收利用。燕山石化合成橡胶凝聚工段每天产生大量废热 ,文章的目... 在生产中 ,具有大量低品位无法用常规方法进一步利用的废热 ,通常只能排放环境中。吸收式热泵采用吸收的方法实现热泵的循环 ,把低品位的废热提高到高品位 ,从而实现废热回收利用。燕山石化合成橡胶凝聚工段每天产生大量废热 ,文章的目的是设计一套吸收式热泵回收这部分废热 ,用来加热循环水 ,达到节省蒸汽消耗的目的。文中系统地研究了吸收式热泵各换热单元内的热、质传递机理和热动力循环过程 ,建立了过程模型 ,利用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求出最佳设计参数、操作参数。数值模拟显示该吸收热泵的能量利用率高 ,温度提升幅度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热泵 数值模型 热能回收 机理模型 编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Elman网络与机理模型的互补建模方法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晓东 马广富 王子才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7-100,共4页
利用一种改进的Elman动态神经网络,并结合系统的机理模型,给出了一种适用于在线仿真的互补建模方法。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可以实时、准确地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方法为实现复杂大系统的在线仿真提供了一... 利用一种改进的Elman动态神经网络,并结合系统的机理模型,给出了一种适用于在线仿真的互补建模方法。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可以实时、准确地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方法为实现复杂大系统的在线仿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建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机理模型 建模 ELMAN网络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理模型的现代温室湿度系统建模 被引量:13
18
作者 蒋勇翔 秦琳琳 +1 位作者 石春 吴刚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535-540,共6页
温室模型定性地描述了在特定温室结构、材料的条件下,温室作物生理过程和室外气候相互作用的过程。温室湿度不仅受温室外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影响,而且与作物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相关。基于能量和物质平衡理论,从辐射、通风... 温室模型定性地描述了在特定温室结构、材料的条件下,温室作物生理过程和室外气候相互作用的过程。温室湿度不仅受温室外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影响,而且与作物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相关。基于能量和物质平衡理论,从辐射、通风、水气、热交换等基本过程综合得出温室湿度小气候模型,研究温室湿度动态系统的各影响因素,分析小气候模型的特点。在小气候模型基础上,推导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为研究温室输入输出建模以及控制提供了充分的模型依据。实验证明,机理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温室湿度动态系统,为研究人员更好地种植作物以及温室控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温室 机理模型 湿度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SVM和机理模型的球磨机料位软测量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恒 贾民平 陈左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95,共4页
提出了一种机理知识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球磨机料位混合软测量方法。基于机理模型建立料位理论模型;将料位机理特性融入LS-SVM的建模过程中,利用LS-SVM算法对机理模型进行校正,弥补它的不精确性。通过现场试验和实际... 提出了一种机理知识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球磨机料位混合软测量方法。基于机理模型建立料位理论模型;将料位机理特性融入LS-SVM的建模过程中,利用LS-SVM算法对机理模型进行校正,弥补它的不精确性。通过现场试验和实际运行分析表明,混合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实际运行中料位的变化趋势和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机 料位 软测量模型 机理模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菌污泥膨胀简化机理模型 被引量:8
20
作者 韩红桂 伍小龙 +1 位作者 王丽丹 王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641-4648,共8页
针对引发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因素较多且其机理模型难以表达的问题,从丝状菌生长动力学角度提出了一种污泥体积指数(SVI)简化机理模型。首先,通过研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形成过程,分析引发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获得了影响因素与SVI之间... 针对引发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因素较多且其机理模型难以表达的问题,从丝状菌生长动力学角度提出了一种污泥体积指数(SVI)简化机理模型。首先,通过研究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形成过程,分析引发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获得了影响因素与SVI之间的关系;其次,确定影响SVI的主要因素,设计出SVI的简化机理模型,并利用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校正了模型中的参数;最后,将该简化模型应用于实际污水处理厂,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丝状菌污泥膨胀发生过程,获得较高的SVI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菌污泥膨胀 生长动力学 简化机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