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理变化型协整变结构检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宝臣 张世英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将变结构协整分为参数变化型协整、部分变化型协整和机理变化型协整。对于机理变化型协整变结构,提出了基于Chow检验统计量的变结构协整检验和建模方法,证明了检验统计量的渐进性质。讨论了变结构点的估计方法与建模步骤。
关键词 协整 变结构 机理变化型协整 CHOW检验
原文传递
嘉陵江出口段三类水体蓝绿硅藻优势种变化机理 被引量:28
2
作者 郭蔚华 李楠 +1 位作者 张智 曾晓岚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6,共6页
三峡水库的河流型、过渡型、湖泊型水体中后两者为富营养化敏感水体,为认识富营养化敏感时期嘉陵江出口段三类水体蓝藻(Cyanophyta)、绿藻(Chlor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优势种变化及机理,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进行了三种... 三峡水库的河流型、过渡型、湖泊型水体中后两者为富营养化敏感水体,为认识富营养化敏感时期嘉陵江出口段三类水体蓝藻(Cyanophyta)、绿藻(Chlor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优势种变化及机理,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进行了三种藻类的现场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3-7月份,总藻种数为52种,占全年种数的66.5%,平均密度43.76×104个·L-1,为全年中最高,因此3-7月为富营养化敏感期;优势藻种类变化为河流型蓝、绿、硅藻分别为6、4、9种,过渡型的蓝、绿、硅藻分别为4、5、4种,湖泊型的蓝、绿、硅藻分别为6、5、3种;蓝、绿、硅各优势藻的平均优势度在2.5m·s-1为0.11,2.0m·s-1为0.11,1.5m·s-1为0.10,0.05~0.2m·s-1为0.07,〈0.05m·s-1为0.06。分析认为,蓝、绿、硅优藻种数变化与流速有关,优势硅藻种数与流速正相关,优势蓝、绿藻数与流速反相关;具有硅壳的硅藻需要借助流速浮动进行光合作用,适宜0.05~2.5m·s-1水体;大型硅藻可能通过进化中的硅壳薄化来适应一定流速的水体;蓝藻、绿藻沉降系数小,有的具有气囊或鞭毛,因而易浮动进行光合作用,适宜0.2m·s-1以下的水体;优势蓝、绿、硅藻的平均优势度与优势藻多样性负相关。随着嘉陵江出口段采样点的流速逐渐减小,优势蓝、绿、硅藻的平均优势度逐渐变小,而优势藻多样性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机理 优势藻种 蓝藻 绿藻 硅藻 嘉陵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藏玉米陈化机理及挥发物与品质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45
3
作者 周显青 张玉荣 张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42-246,共5页
为了找寻挥发性物质与玉米储藏品质指标的关系,探讨玉米品质变化机理。对重庆地区不同储藏时间的玉米,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挥发性物质,同时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及其与储藏时间、生理、生化... 为了找寻挥发性物质与玉米储藏品质指标的关系,探讨玉米品质变化机理。对重庆地区不同储藏时间的玉米,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挥发性物质,同时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研究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及其与储藏时间、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储藏时间的玉米挥发性物质种类基本相同,只是在量上存在差异。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玉米的总挥发性物质以及单个挥发性物质含量逐渐增加。总挥发性物含量、丙酮、对环己二烯、环戊乙炔、乙酸、己醛的含量与储藏时间、生理生化指标呈较高相关性,可作为玉米储存品质变化的评判指标。储存玉米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由脂质的氧化和水解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储藏 挥发物 生理生化特性 品质变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速比变化机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贺林 吴光强 +1 位作者 孟宪皆 孙贤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83-1387,1397,共6页
在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动态分析模型基础上,综合分析与速比变化相关的量,提出一种速变器处于蠕动滑移状态时的速比变化机理模型.采用MATLAB Simulink软件,以无级变速器实车测试工况作为仿真模型的输入,得到的仿真结果与实车实验数据一... 在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动态分析模型基础上,综合分析与速比变化相关的量,提出一种速变器处于蠕动滑移状态时的速比变化机理模型.采用MATLAB Simulink软件,以无级变速器实车测试工况作为仿真模型的输入,得到的仿真结果与实车实验数据一致性高.新模型克服了以往模型在速比变化过程中,速比变化率响应范围过大、速比变化率振荡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级变速器 速比变化机理 速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油藏建储气库库容变化机理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熊钰 徐宏光 +2 位作者 李辉 李建东 朱英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3-176,共4页
地下储气库作为应急气源在调峰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废弃油藏建储气库的基本理论和库容参数预测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实际废弃油藏岩心,通过设计与建库过程相似的室内驱替实验,进行了初次注入及后续多次注采转换过程的实验;探... 地下储气库作为应急气源在调峰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废弃油藏建储气库的基本理论和库容参数预测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实际废弃油藏岩心,通过设计与建库过程相似的室内驱替实验,进行了初次注入及后续多次注采转换过程的实验;探索了库容与压力、库容与注采轮次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经过3个轮次注采储气库含气饱和度只能达到40%左右,而后的注采增容能力减弱,5个轮次后趋于达容,含气饱和度达到50%左右。说明废弃油藏由于含水和含油的影响,库容最大仅能达到废弃油藏整个储集空间的一半,解决了以往计算库容不准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油藏 储气库 库容 变化机理 室内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水淹变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强 余义常 +3 位作者 江同文 徐怀民 昌伦杰 王超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0-159,共10页
为了更加高效地封堵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水淹后的优势通道,利用各类岩心分析资料及水淹解释结论,对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的岩石学、孔喉结构类型、储层水淹变化规律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黏土矿物绝... 为了更加高效地封堵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水淹后的优势通道,利用各类岩心分析资料及水淹解释结论,对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的岩石学、孔喉结构类型、储层水淹变化规律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储层黏土矿物绝对含量低,大部分为速敏性的高岭石与伊利石,粒径主要为1~2μm,储层可分为孔喉半径小于2μm的细微喉-低渗储层、孔喉半径介于2~5μm的细喉-中渗储层及孔喉半径大于5μm的中细喉-高渗储层;水淹后黏土矿物的堵塞和迁出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化的原因,而黏土矿物粒径大小与喉道尺寸的匹配程度控制了储层水淹前后及不同水淹程度下物性变化的方向。这些因素造成了3类储层的水淹变化机理:细微喉-低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下降,由原状储层至低水淹逐渐减小,到中水淹时有所增大,高水淹时最小;细喉-中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上升,由低水淹至中水淹逐渐增大,到高水淹时有所减小;中细喉-高渗储层水淹后孔、渗值增大,且随着水淹程度的增高而增大,该类储层即优势通道发育所在,可采用粒径为3~4μm的微球对其进行高效、精准的封堵。研究区注水开发后剩余油规模较大,开展储层水淹变化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河砂岩 黏土矿物 孔喉半径 水淹变化机理 哈得逊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泥混凝土用聚合物共混物的微观形态及其变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文俞 陈文怡 +1 位作者 王勤燕 官建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69,共3页
一种水泥混凝土用聚合物共混物的微观形态及其变化机理研究表明 ,聚合物总浓度不超过 2 0 %时 ,等量配比的共混物微观形态随聚合物总浓度的增大而逐渐由致密体结构变成网络状结构 ;聚合物总浓度为 2 0 %时 ,不同配比的共混物微观形态以... 一种水泥混凝土用聚合物共混物的微观形态及其变化机理研究表明 ,聚合物总浓度不超过 2 0 %时 ,等量配比的共混物微观形态随聚合物总浓度的增大而逐渐由致密体结构变成网络状结构 ;聚合物总浓度为 2 0 %时 ,不同配比的共混物微观形态以等量配比的共混物的网络状结构最均匀为特征 ;B聚合物在共混体系中兼起消泡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混混凝土 聚合物共混物 微观形态 变化机理 浓度 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低氧训练方式对血脂、体重及其变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马延超 张缨 刘花层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6-140,共5页
观察不同低氧训练方式对血清瘦素、下丘脑神经肽Y、下丘脑瘦素受体、血脂及其体重等指标的影响,探求低氧训练影响机体血脂、体重变化的机理。实验对象: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高住高训组(HiHi)、高住低训组(HiLo)、高住对照组(HiCo)、低训... 观察不同低氧训练方式对血清瘦素、下丘脑神经肽Y、下丘脑瘦素受体、血脂及其体重等指标的影响,探求低氧训练影响机体血脂、体重变化的机理。实验对象: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高住高训组(HiHi)、高住低训组(HiLo)、高住对照组(HiCo)、低训对照组(LoCo)和低住低训组(LoLo),进行4周不同低氧状态下的游泳训练。低氧环境的氧浓度为12.7%(相当于海拔4000m)。实验方法:血清leptin和下丘脑NPY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脂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下丘脑leptin受体采用放射配体检测法测定。结果:1)低氧暴露4周血清TC、TG、HDL、LDL升高;2)低氧训练4周,血清TC、HDL、TG、LDL降低,但HiLo组降低血清TG作用较HiHi组显著;3)低氧暴露和低氧训练4周,均观察到血清Leptin、下丘脑NPY有下降趋势;4)低氧暴露和低氧训练4周,下丘脑K1、K2没有变化,但下丘脑q1、q2分别增大。结论:1)低氧暴露4周可能有升高血脂的作用;2)低氧训练4周血脂可能降低;3)低氧暴露或低氧训练4周,下丘脑Leptin受体结合容量可能增大,使下丘脑NPY的分泌下降,抑制体重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训练 体重 瘦素受体 神经肽Y 血脂 变化机理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2000年以来北京地区地球磁场变化机理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日祥 刘青松 郭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1-218,共8页
距今 1 2 0 0 0年以来北京地区地球磁场长期变化由长周期 (大于 1 0 0 0年 )和短周期(约 50 0年 )两部分组成 ,长周期和短周期分量分别受控于漂移场和稳定场的变化 .与日本地区相比 ,北京地区地球磁场最显著的特征是在距今 ( 51 1 0— 4... 距今 1 2 0 0 0年以来北京地区地球磁场长期变化由长周期 (大于 1 0 0 0年 )和短周期(约 50 0年 )两部分组成 ,长周期和短周期分量分别受控于漂移场和稳定场的变化 .与日本地区相比 ,北京地区地球磁场最显著的特征是在距今 ( 51 1 0— 4670 )± 1 1 0年之间曾发生短极性漂移事件 ,这样的短极性地磁事件可能与地球外核流体运动的异常变化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磁场 长期变化 地磁漂移 变化机理 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钽电容在甚高温条件下参数变化机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波 张亚 +1 位作者 徐建军 李世中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21-923,共3页
选择烧结型固体钽电解电容器为研究对象,利用高于常规高温实验的温度,对固钽电容主要特性参数——容值、损耗因子、漏电流进行测试,获得25℃~205℃宽范围参数化曲线,并研究了甚高温条件下样本的参数变化机理和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 选择烧结型固体钽电解电容器为研究对象,利用高于常规高温实验的温度,对固钽电容主要特性参数——容值、损耗因子、漏电流进行测试,获得25℃~205℃宽范围参数化曲线,并研究了甚高温条件下样本的参数变化机理和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电介质的化学反应和内部接触电阻变化,是导致损耗因子在甚高温条件下波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钽电容 甚高温 参数变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前油井动态变化机理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元生 张昭栋 +2 位作者 朱建亚 王尤培 韩海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21-324,共4页
根据理想的水平层状含油层模型 ,分析研究了地震前油井动态变化的机理 .认为由于地壳应力应变的作用 ,使得含油层内的孔隙流体压力发生变化 .当应力增大时 ,孔隙流体压力也随之增大 。
关键词 应力 应变 油井动态 变化机理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变化机理及影响因子研究概述 被引量:26
12
作者 田甜 邸雪颖 《森林工程》 2013年第2期21-25,142,共6页
森林可燃物是林火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而可燃物含水率作为森林可燃物的重要特性之一,是森林火险天气预报的重要因子,是影响林火能否发生的直接因素,准确测定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对开展林火预报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分别阐述森林中... 森林可燃物是林火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而可燃物含水率作为森林可燃物的重要特性之一,是森林火险天气预报的重要因子,是影响林火能否发生的直接因素,准确测定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对开展林火预报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分别阐述森林中活可燃物和死可燃物含水率的变化机理及温度、相对湿度、风、降水、太阳辐射和地形地貌等因子对其影响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可燃物含水率预测以及数据库构建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物含水率 变化机理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揭示滩羊宰后成熟过程中风味前体物质的变化机理 被引量:13
13
作者 尤丽琴 姬琛 罗瑞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0-27,共8页
为探讨宰后滩羊肉成熟过程中风味前体物质变化的机理,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结合多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 为探讨宰后滩羊肉成熟过程中风味前体物质变化的机理,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结合多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研究滩羊背最长肌在各成熟时间点(0、4 d和8 d)的蛋白质组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滩羊肉不同成熟期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包括代谢酶、结构蛋白和应激蛋白。随着宰后成熟的进行,代谢酶中磷酸丙糖异构酶、烯醇酶3、L-乳酸脱氢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1和丙酮酸激酶(与风味相关的关键代谢物调控酶)在成熟0~4 d时活性上调且变化较明显;而肌钙蛋白C1、肌钙蛋白T3、肌球蛋白轻链2、肌球蛋白轻链1、原肌球蛋白3和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量在成熟0~4 d时上调,在成熟4~8 d时下调较明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滩羊肉中差异表达蛋白在mRNA转录水平上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宰后成熟过程中有4个差异表达蛋白在0~4 d和4~8 d时蛋白水平和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模式一致,分别为2个代谢酶(L-乳酸脱氢酶和磷酸丙糖异构酶)和2个结构蛋白(肌球蛋白轻链2和肌动蛋白α1)。综上,宰后滩羊肉成熟过程中代谢酶的调控、结构蛋白的降解和应激蛋白的防护共同对风味前体物质的变化起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 滩羊肉 蛋白质组学 风味前体物质 变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彩色棉色素变化机理探讨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梁光雁 顾肇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13,共3页
概述天然彩色棉的生态特性及其纤维结构 ,从其天然色素的湿热反应特性和化学反应特性 ,探讨其色素变化机理及其相关应用研究 ,为其产品的固色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以促进天然彩色棉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天然彩色棉 色素 色素变化机理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质人才需求量变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希绅 李华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74-477,共4页
地质人才需求量在宏观上受到人口规模、国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影响,在微观上则受到地勘投资、人员编制、人才合理比例、人才退出-补充动态平衡以及地质人才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地质人才的有效需求主要决定于地... 地质人才需求量在宏观上受到人口规模、国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影响,在微观上则受到地勘投资、人员编制、人才合理比例、人才退出-补充动态平衡以及地质人才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地质人才的有效需求主要决定于地勘投资和地质工作有效需求,同时也受到地勘体制、政府政策、行业竞争、人才成本效益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人才 需求量 变化机理 影响因素 有效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垂弹射自适应底座附加载荷变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杰 马大为 仲健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0-675,共6页
自适应底座的附加载荷是悬垂弹射系统的重要设计参数之一。为研究自适应底座在悬垂弹射时附加载荷的产生与变化机理,建立了自适应底座附加载荷的数学模型,推导附加载荷的微分与积分表达式,获得影响附加载荷的主要因素:底座的内压强、上... 自适应底座的附加载荷是悬垂弹射系统的重要设计参数之一。为研究自适应底座在悬垂弹射时附加载荷的产生与变化机理,建立了自适应底座附加载荷的数学模型,推导附加载荷的微分与积分表达式,获得影响附加载荷的主要因素:底座的内压强、上端面的水平投影面积、触地区域的水平投影面积。通过数值模型对附加载荷理论公式进行了验证,解析解与数值解吻合较好,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1.9%.依据附加载荷积分公式,研究积分区域与附加载荷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附加载荷的方向与积分区域类型存在对应关系,可能出现局部作用方向相反的情况。当地基下沉量不大或出现局部剪切破坏时,附加载荷有可能不变;而地基下沉量较大时,附加载荷的幅值和方向可能均会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力学 悬垂弹射 自适应底座 附加载荷 变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初期含水变化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7-129,共3页
针对低含油饱和度砂岩油藏开发初期含水现象,以室内物理模拟实验为手段,通过水驱过程中含水饱和度和含水率的变化,研究了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水驱油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初期含水率是由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决定的。在低... 针对低含油饱和度砂岩油藏开发初期含水现象,以室内物理模拟实验为手段,通过水驱过程中含水饱和度和含水率的变化,研究了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水驱油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初期含水率是由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决定的。在低含油饱和度条件下,油藏初始含水率存在一个不为0的稳定波动阶段,并且可以根据室内相对渗透率实验得到的一维含水率曲线和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来预测油井初期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初期含水率 物理模拟 原始含水饱和度 变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肉品品质变化机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哲奇 臧明伍 +3 位作者 张凯华 李丹 陈文华 李笑曼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63,共7页
本文从肉品的风味、理化特性、蛋白质、脂肪、有害物质五方面变化对有关机理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对这些决定肉品品质关键指标的影响因素涉及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变化进行探讨,详尽阐述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最新... 本文从肉品的风味、理化特性、蛋白质、脂肪、有害物质五方面变化对有关机理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对这些决定肉品品质关键指标的影响因素涉及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变化进行探讨,详尽阐述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预测。旨在为开展进一步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提供基础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 理化特性 变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赵其国主编《中国东部红壤地区土壤退化的时空变化机理及调控》和《红壤物质循环及其调控》两书
19
作者 任美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7-32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东部红壤地区土壤退化的时空变化机理及调控》 《红壤物质循环及其调控》 赵其国 书刊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红壤地区土壤退化的时空变化机理及调控》和《红壤物质循环及其调控》两书评述
20
作者 任美锷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东部红壤地区土壤退化的时空变化机理及调控》 《红壤物质循环及其调控》 书评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土壤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