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为媒、现实为基的大国“三农”论述——评罗必良新著《大国三农:制度文化、行为机理与模式选择》
1
作者 钟甫宁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194,共2页
中华五千年孕育了璀璨的农业文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营制度与文化脉络。如果说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农业发展经历了从石油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型,那么蕴含于《四千年农夫》中的东方农业图景,无不向世人昭示着中国农业刻在基因里... 中华五千年孕育了璀璨的农业文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营制度与文化脉络。如果说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的农业发展经历了从石油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型,那么蕴含于《四千年农夫》中的东方农业图景,无不向世人昭示着中国农业刻在基因里的天人合一理念。正是中国特殊的乡土文化促使着农业制度的革新与延续,并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提升农民风险应对力的作用,从而成就了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土地养活世界近1/5人口的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营制度 风险应对 生态农业 文化脉络 三农 特定历史阶段 乡土文化 机理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藏形成机理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8
2
作者 林玉祥 余志勇 刘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0-221,共12页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为研究目标,通过测井资料解释、流体包裹体测定和古流体压力恢复等方法,总结了气藏类型与分布特征,分析了其成藏期次、运移动力和输导体系,阐明了形成机理与成藏模式。...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为研究目标,通过测井资料解释、流体包裹体测定和古流体压力恢复等方法,总结了气藏类型与分布特征,分析了其成藏期次、运移动力和输导体系,阐明了形成机理与成藏模式。研究表明,临兴地区上古生界主要含气层位为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气藏分布受生储盖组合、构造部位和储层物性控制。临兴地区上古生界主要有2期成藏,中侏罗世为第1期,天然气以CO2为主、含少量气态烃,储层中流体剩余压力较低,裂缝多未切穿石英颗粒,天然气运移速率较低,汇聚成藏规模小;早白垩世为第2期成藏,天然气以甲烷为主、含少量重烃和液态烃,储层中剩余压力较高,裂缝普遍发育并切穿石英颗粒,与断层结合形成了三维网状输导空间网络,流体运移速率大,运移距离长,汇聚面积大,形成了一系列大型气藏,是临兴地区上古生界最主要的成藏期。靠近紫金山岩体的地层,在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遭受高压流体的侵入,形成一个以岩体为中心向外逐渐减弱的成藏作用带。临兴地区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模式可总结为:“两期成藏、晚期为主;早期非烃,晚期甲烷;超压为主、浮力次之;孔缝为主、断裂为辅;岩性占优、构造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机理与模式 成藏期次 成藏动力 致密砂岩气藏 上古生界 临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机制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卫红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0-205,共6页
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指导,结合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特性,通过对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概念、内涵的探讨,分析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原因、形成机制和模式,提出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应以大遗址为依托和吸引,跳出遗址保护遗址,通过大遗址文化产... 本文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指导,结合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特性,通过对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概念、内涵的探讨,分析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的原因、形成机制和模式,提出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应以大遗址为依托和吸引,跳出遗址保护遗址,通过大遗址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反馈,实现对大遗址的保护传承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产业集聚 机理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油气聚集网 被引量:5
4
作者 罗群 赵贤正 +5 位作者 蒲秀钢 金凤鸣 姜文亚 张宏利 邱兆轩 文璠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4,共11页
深化油气成藏规律认识对难度越来越大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油气聚集圈和油气聚集链等认识基础上,结合渤海湾盆地冀中、黄骅坳陷以及酒泉盆地等地区勘探实践,提出了“油气聚集网”这一概念。研究认为,油... 深化油气成藏规律认识对难度越来越大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油气聚集圈和油气聚集链等认识基础上,结合渤海湾盆地冀中、黄骅坳陷以及酒泉盆地等地区勘探实践,提出了“油气聚集网”这一概念。研究认为,油气成藏与分布具有网络状展布的特征,即在一套烃源岩发育的油气成藏系统中,同类油气藏横向并列形成油气聚集圈,不同类型油气藏纵向有序排列形成油气聚集链,油气聚集圈与油气聚集链相互交织形成了由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放射状展布的油气聚集网;构造控制圈层和优势运移通道,圈层决定储层特征、成藏机理及油气藏类型,优势运移通道约束油气聚集链,构造是控制油气聚集网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基于油气聚集网的勘探思路,即依据圈层确定油气藏类型,依据优势通道和沉积体系进一步确定油气藏的位置和规模。并基于油气聚集网认识,总结了成藏要素耦合模型与油气藏分布模式,提出了油气聚集网络结点油气藏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聚集网 油气分布规律 油气聚集圈 油气聚集链 机理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都市郊区生态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以北京山区沟域经济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穆松林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08-210,共3页
沟域经济是北京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是国际化大都市北京郊区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山区中独特的地理单元和生态经济载体——沟域为研究单元。通过对沟域的实地调研数据,筛选了108条典型沟域,从而建立了108×108的关... 沟域经济是北京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是国际化大都市北京郊区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山区中独特的地理单元和生态经济载体——沟域为研究单元。通过对沟域的实地调研数据,筛选了108条典型沟域,从而建立了108×108的关系矩阵数据库。基于以上数据并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联系网络,实现了对空间组织的可视化表达和定量分析。通过本研究以期能对理解大都市郊区生态经济空间布局优化路径特征提供有益启发和思考,在区域或微观层面反馈并促进大都市空间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沟域经济 空间优化 机理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油气地质》第一届青年编委征聘启示
6
作者 《海相油气地质》编辑部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海相油气地质》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杭州地质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的全面报道海相油气地质及相关领域最新成果和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学术性期刊。期刊创刊于1996年,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 《海相油气地质》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杭州地质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的全面报道海相油气地质及相关领域最新成果和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学术性期刊。期刊创刊于1996年,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5日出版。《海相油气地质》的主要栏目包括:海相论坛、盆地与构造、地层与沉积、机理与模式、勘探实例、勘探与评价、技术与应用、讨论与探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机理与模式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