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多构件机构机械传动效率的传动单元法
1
作者 姚养无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了寻求计算火炮与自动武器自动机多构件机构的机械传动效率的方法,在分析多构件机构机械传动效率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借鉴有限单元法,提出了传动单元和传动节点的概念。从常见的自动机机构中提取出了5种传动单元,即平动-平动、平动-转... 为了寻求计算火炮与自动武器自动机多构件机构的机械传动效率的方法,在分析多构件机构机械传动效率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借鉴有限单元法,提出了传动单元和传动节点的概念。从常见的自动机机构中提取出了5种传动单元,即平动-平动、平动-转动、转动-平动、杠杆-杠杆和凸轮-凸轮传动单元,并用单元法推导出了计算多构件机构正传动的机械传动效率的公式,给出了计算实例。结果表明,单元法是计算机构机械传动效率的一种快捷、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零件及传动 火炮 自动武器 自动机 机械传动效率 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侧隙端面啮合蜗杆传动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2
作者 邓星桥 王珏翎 +1 位作者 陈守安 王进戈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消除齿侧间隙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和追求高的传动精度以实现精确的运动变换是国内外精密传动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主要提出了优化制造工艺、利用新型传动结构以及采用控制系统补偿这3类解决方案,本文在研... 消除齿侧间隙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和追求高的传动精度以实现精确的运动变换是国内外精密传动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主要提出了优化制造工艺、利用新型传动结构以及采用控制系统补偿这3类解决方案,本文在研究和分析国内外学者运用上述方法解决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得出利用新型机械结构应是最佳解决方案。为此,首次提出一种新颖的端面啮合蜗杆传动装置,此传动装置通过两段分别啮合的方式可有效消除蜗轮传动装置中的齿侧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零件及传动 无侧隙 端面啮合 蜗杆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齿差外啮合双联行星传动的固有特性分析
3
作者 叶友东 汪凯 周哲波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40-546,共7页
为揭示两齿差外啮合双联行星传动的固有特性,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该传动系统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各运动构件间的相对位移关系,建立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用Matlab程序计算获得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分析结果表明... 为揭示两齿差外啮合双联行星传动的固有特性,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该传动系统的平移-扭转耦合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各运动构件间的相对位移关系,建立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用Matlab程序计算获得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分析结果表明,该行星传动具有中心构件扭转、中心构件平移和行星轮复杂振动模式,且其主振型与一般NGW行星传动有所不同,尤其是行星轮振动模式更为复杂,具有多种不同振动模式。研究结果可为该行星传动方式应用于抛光磨头时防止共振、减振降噪及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零件及传动 双联行星齿轮传动 固有频率 振型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超长后坐反后坐装置理论计算的修正 被引量:2
4
作者 崔飞 赵静 +1 位作者 韩晓琦 许管利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49,共4页
某模拟发射装置的反后坐装置采用双驻退机和单复进机的结构形式。驻退机采用带复进节制器的节制杆式,复进机采用液体气压式。对某身管长度是常规大口径火炮身管长度的5~6倍的模拟发射装置测试后发现,驻退机工作腔压力理论计算结果与... 某模拟发射装置的反后坐装置采用双驻退机和单复进机的结构形式。驻退机采用带复进节制器的节制杆式,复进机采用液体气压式。对某身管长度是常规大口径火炮身管长度的5~6倍的模拟发射装置测试后发现,驻退机工作腔压力理论计算结果与测试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偏差。其两个主要原因是:理论计算中采用的后效期公式产生的后坐能量过大;发射装置的特殊结构使实际摩擦因数增大到0.23~0.27。对这两个因素进行了修正,重新计算了理论曲线,经比较与测试数据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零件及传动 模拟发射装置 超长后坐 反后坐装置 后坐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