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陵县山地茶叶机械采摘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付志华 滕富金 王世国 《广东茶业》 2025年第2期47-50,共4页
随着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采茶工短缺,传统的手工采摘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茶叶生产的需求。推广山地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提高采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茶叶品质,对于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龙陵... 随着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采茶工短缺,传统的手工采摘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茶叶生产的需求。推广山地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提高采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茶叶品质,对于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龙陵县的特殊地理环境及茶叶生产现状,提出了一套适合当地山地特点的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方案,并对技术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为龙陵县乃至类似地区的茶叶产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茶叶 机械采摘 技术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园机械采摘装置结构设计与作业性能研究
2
作者 黄凯华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4期9-11,共3页
为了解决桑园采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研究设计出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桑园机械采摘装置。该装置由振动采摘机构、桑叶收集输送系统和传动动力系统构成,并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使其具备良好的地形适应性。通过对振动频率、振... 为了解决桑园采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研究设计出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的桑园机械采摘装置。该装置由振动采摘机构、桑叶收集输送系统和传动动力系统构成,并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使其具备良好的地形适应性。通过对振动频率、振幅以及采摘头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显著提升了桑叶采摘效率和桑叶质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平均采摘效率能达到120kg/h,是人工采摘效率的5倍;损伤率低于10%,能够适应不同的桑树种植模式。该装置采用高能效比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作为动力源,额定功率为2.5kW,工作电压为48V,最高转速为3000r/min,设备整体能耗低且作业灵活,通过FMEA可靠性分析方法能够识别并解决潜在故障风险点,进而确保设备在复杂环境下能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园管理 机械采摘 振动采摘 结构设计 作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湄潭茶区茶叶机械采摘的技术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兰兰 王家伦 +2 位作者 胡华健 陈娟 骆耀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48-1951,共4页
为进一步推广茶叶机械化采摘,提高茶叶采摘质量,对贵州湄潭永兴茶场和东南茶场进行机械采摘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宗茶生产过程中,不同采摘方式以双人采茶机采摘效果最佳,手采质量最差;永兴茶区大宗茶采摘时期掌握偏迟,采下原料较大... 为进一步推广茶叶机械化采摘,提高茶叶采摘质量,对贵州湄潭永兴茶场和东南茶场进行机械采摘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宗茶生产过程中,不同采摘方式以双人采茶机采摘效果最佳,手采质量最差;永兴茶区大宗茶采摘时期掌握偏迟,采下原料较大,难以生产出品质较高的产品;东南茶场夏秋茶生产的采摘间隔期为15~18 d,不同时间气候条件差异大,尤其是日照时数、湿度、降雨量、蒸发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使相同间隔期内采下的芽叶质量相差甚大,确定采摘适期应考虑这几个气象要素的变化;茶园营养水平对原料质量影响大,适当提高目前湄潭茶区施肥量,改进施肥方法,对获优质机采原料有好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机械采摘 营养 采摘适期 采摘间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丰蜜桔机械采摘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4
作者 余佳佳 饶洪辉 +2 位作者 罗时挺 艾继文 刘木华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年第2期135-138,158,共5页
南丰蜜桔是江西省优质特色水果,因果小、皮薄、少核、香甜闻名,但存在皮薄易损伤、采摘难度大、劳动强度高、人工成本高等难题限制了其产业化发展。目前以人工采摘为主,故实现南丰蜜桔机械采摘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南丰蜜桔机械采摘... 南丰蜜桔是江西省优质特色水果,因果小、皮薄、少核、香甜闻名,但存在皮薄易损伤、采摘难度大、劳动强度高、人工成本高等难题限制了其产业化发展。目前以人工采摘为主,故实现南丰蜜桔机械采摘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南丰蜜桔机械采摘尚未有研究报道,总结蜜桔采摘现状和特点,通过分析国内外水果采摘机械的研究现状,提出蜜桔机械采摘的发展趋势,可为蜜桔采摘机械研制和装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丰蜜桔 机械采摘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机械采摘的茶树品种筛选 被引量:14
5
作者 游小妹 钟秋生 +3 位作者 陈志辉 林郑和 单睿阳 陈常颂 《茶叶学报》 2016年第2期97-99,共3页
为筛选适宜机采的茶树品种,2012~2014年对14个茶树品种机械采摘和手工采摘芽梢中标准芽叶比重和破碎芽叶比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丹桂、黄观音、白芽奇兰、茗科1号(金观音)、悦茗香、黄棪、福建水仙、金牡丹等8个品种机械采摘与手工... 为筛选适宜机采的茶树品种,2012~2014年对14个茶树品种机械采摘和手工采摘芽梢中标准芽叶比重和破碎芽叶比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丹桂、黄观音、白芽奇兰、茗科1号(金观音)、悦茗香、黄棪、福建水仙、金牡丹等8个品种机械采摘与手工采摘的完整芽叶比重(符合乌龙茶采摘标准)和新梢破碎芽叶比重接近。而肉桂、毛蟹、本山、梅占、铁观音、黄玫瑰等6个品种机械采摘的完整芽叶比重比手工采摘低,新梢破碎芽叶比重均比手工采摘高;初步得出丹桂、黄观音、白芽奇兰、金观音、悦茗香、黄棪、福建水仙、金牡丹等8个品种机采效果较好,且这些品种生长速度较快,产量较高,较适宜机械采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采摘 手工采摘 品种 机械组成 破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视觉在果蔬机械采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曹煦 苏铭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9-242,共4页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逐渐推广,农业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农业采摘作业是农业生产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为克服传统采摘作业目标识别困难、干扰因素多等问题,深入研究了计算机视觉系统原理,建立了计算机视觉系统数...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逐渐推广,农业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农业采摘作业是农业生产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为克服传统采摘作业目标识别困难、干扰因素多等问题,深入研究了计算机视觉系统原理,建立了计算机视觉系统数学模型,同时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到机械采摘系统中,完成了系统硬件系统及软件流程设计。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果蔬机械采摘系统结构简单,目标识别和定位精度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机械采摘 计算机视觉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安溪乌龙茶机械采摘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文建 邬龄盛 +4 位作者 王振康 廖琼满 黄东方 钟臻安 郑廼辉 《茶叶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27-28,共2页
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是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茶叶出口基地县、中国乌龙茶之乡。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乌龙茶产量达6.5万吨。但乌龙茶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仍较低,主要... 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是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茶叶出口基地县、中国乌龙茶之乡。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乌龙茶产量达6.5万吨。但乌龙茶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仍较低,主要局限于加工环节。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转移尤其是妇女劳力大量转移外出务工,采茶工资飞速上涨且人员严重紧缺,茶叶不能及时采制,直接影响乌龙茶产量、品质和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乌龙茶 机械采摘技术 农业产业结构 机械化水平 农村劳动力 生产基地 出口基地 茶园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河北省机械采摘的棉花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继杰 王士杰 +5 位作者 赵红霞 李妙 王国印 聂俊杰 牛立强 闫丽丽 《河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60-62,103,共4页
机械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必然趋势。河北省是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省份。为了更好地促进机采棉技术的推广,从农艺性状、脱叶率和吐絮率、产量和早熟性、纤维品质4个方面13个指标,对11个中熟常规品种进行了机采棉适合品种的筛选试验。结... 机械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必然趋势。河北省是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省份。为了更好地促进机采棉技术的推广,从农艺性状、脱叶率和吐絮率、产量和早熟性、纤维品质4个方面13个指标,对11个中熟常规品种进行了机采棉适合品种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冀丰914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机采棉要求;冀丰1271上半部纤维长度为29.5 mm、断裂比强度为29.4 cN/tex,2个指标略低于机采棉要求,而其他指标均表现良好。冀丰914和冀丰1271可作为机采棉的备选品种。研究还发现,在机采棉种植模式下,加强化学调控,可以较好地控制各品种的株高和果枝长度,满足机采需求。喷施脱叶剂后的吐絮率、脱叶率、产量、品质以及早熟性则由品种特性决定,需要在育种过程中严格筛选符合机采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采摘 吐絮率 脱叶率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花机械采摘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曾海峰 史建新 王晓暄 《新疆农机化》 2000年第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啤酒花 机械采摘 钢丝滚筒采摘装置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茶园机械采摘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德和 肖星 +6 位作者 殷丽琼 夏锐 孙云南 罗琼仙 夏丽飞 梁名志 方成刚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49-51,共3页
为探明云南茶园机采适应性,田间应用单人采茶机,以一芽一、二叶为标准芽叶,对4个采摘时期机采鲜叶的机械组成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机采与手采的功效和成本。结果表明,应用NV60 H型单人采茶机采摘,油耗量较低,机采鲜叶完... 为探明云南茶园机采适应性,田间应用单人采茶机,以一芽一、二叶为标准芽叶,对4个采摘时期机采鲜叶的机械组成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机采与手采的功效和成本。结果表明,应用NV60 H型单人采茶机采摘,油耗量较低,机采鲜叶完整芽叶率达64.81%。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茶树冠面上标准芽叶占新梢总数的70%~80%时,机采鲜叶的标准芽叶达66.75%~72.73%,此时期可作为机采适期。茶园中应用机械采摘比手工采摘的工效可提高10.42倍,采摘成本节省8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茶园 机械采摘 标准芽叶 机械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摄影的油茶果机械采摘受力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斌 饶洪辉 +2 位作者 张立勇 黄登昇 刘木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6-50,共5页
目前,我国油茶果采摘机械尚不成熟,油茶果与机械装置作用受力情况较为复杂,难于分析。为了探索油茶果与机械装置作用机理,分析其受力情况,采用高速摄影相机PCO1200S和Image pro plus软件对旋转式胶辊、齿梳拨刀式和平行胶辊3种不同机械... 目前,我国油茶果采摘机械尚不成熟,油茶果与机械装置作用受力情况较为复杂,难于分析。为了探索油茶果与机械装置作用机理,分析其受力情况,采用高速摄影相机PCO1200S和Image pro plus软件对旋转式胶辊、齿梳拨刀式和平行胶辊3种不同机械采摘方式下的油茶果所受的冲击力进行分析,得到旋转式胶辊、齿梳拨刀式和平行胶辊的动量大小分别是0. 05、0. 02、0. 13kg·m/s,所受冲击力分别是2. 06、2. 65、2. 7N。结果表明:旋转胶辊动量较小,采摘时受力最小,采摘效率最高,综合采摘性能最佳。研究结果可为阐明油茶果机械采摘机理及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 机械采摘 冲击力 高速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果机械采摘装备与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冯国坤 饶洪辉 +1 位作者 许朋 刘木华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年第5期125-127,141,共4页
油茶果的收获基本靠人工采摘,花费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安全性较差。针对油茶果机械采摘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通过简述油茶采摘机械研究现状,分析其采摘特点及装备关键技术设计的适应性,指出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加快油茶果采摘装备的开发研... 油茶果的收获基本靠人工采摘,花费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安全性较差。针对油茶果机械采摘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通过简述油茶采摘机械研究现状,分析其采摘特点及装备关键技术设计的适应性,指出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加快油茶果采摘装备的开发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 机械采摘 关键技术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果园机械采摘与分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怡秋 杨叶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10期107-108,共2页
在我国果树种植规模快速扩大的背景下,果园采摘与分级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及成本投入大等弊端逐步凸显,结合当前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困境,系统阐述了果园机械采摘与分级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参考依据。
关键词 果园 机械采摘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机械采摘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海东 《南方农机》 2022年第24期52-54,共3页
我国茶叶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增大茶叶采摘技术的应用范围,实现对茶叶机械采摘技术的优化,可以更好地满足新时期茶叶产业的发展需求,使茶叶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目前,我国茶叶市场的前景较为广阔,提高茶叶的机械采摘技术... 我国茶叶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增大茶叶采摘技术的应用范围,实现对茶叶机械采摘技术的优化,可以更好地满足新时期茶叶产业的发展需求,使茶叶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目前,我国茶叶市场的前景较为广阔,提高茶叶的机械采摘技术应用水平成为茶叶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笔者对茶叶机械采摘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结合茶叶产业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提高机械采摘技术应用水平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机械采摘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机械采摘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应槐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50-50,53,共2页
茶叶机采可降低生产成本,助力茶农增收。本文分析了机采茶园需具备的条件,介绍机采方法,对机械采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阐述,以为茶产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叶 机械采摘 方法 问题 解决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技术研究报告(2) 被引量:1
16
作者 危刚 吴胜强 《广东茶叶》 1992年第3期8-19,共12页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试验,从1989年开始,经过三年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一)农艺方面,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从茶树生态、分技习性适合于机械采摘,以亩植4000~8000株为好,产量与手采比高2%平产或减产5%以内,云大... 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机械采摘试验,从1989年开始,经过三年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较满意的结果:(一)农艺方面,云南大叶种密植茶园从茶树生态、分技习性适合于机械采摘,以亩植4000~8000株为好,产量与手采比高2%平产或减产5%以内,云大种比水仙、福鼎亩产茶青分别高出13%和37.4%:垦区茶园茶龄较轻,在修剪强度上仍不宜重修剪,以在上年切口提高3厘米左右轻修剪为好,结合修边、洗蓬促使茶芽萌发整齐;开采期以一芽二、三叶标准芽叶占百分比结合间隔天数来确定,一般春茶标准芽叶占40~50%间隔15~18天,夏茶50~60%间隔11~14天,秋茶60~70%间隔18~24天为宜;采用叶片诊断,重施基肥,按轮次产补施追肥、叶面肥,使茶芽壮嫩整齐,在年施纯 N50~60斤情况下使茶树生长、产量为佳;(一)加工方面。机采茶收青标准以老叶、老梗占茶青重量百分比来分级,一级<5%,二级5.1~12%,三级12.1~15%,等外>15%简便可行;红碎茶加工工艺,通过增加拣梗、风选和一个片茶唛头,提高正茶提取率。绿茶在原工艺中,改进揉捻时间,初烘八成干(含水25%左右)采用“平、抖车、拣”相结合办法。剔除黄片、老梗。保证了产品质量。经多次化验、审评,其外观与内质主要指标与手采无明显差异;(三)效益方面:采茶机型以日本洛合产双人平型机适合垦区使用。配合5~6人为一个机组采管结合形式为好,比手采提高管理定额1.63~2.5倍,亩成本降低35%,采摘工效提高13~16倍,劳动生产率提高1.4倍,劳均年收入增加63%,按垦区目前机采面积1257.5亩计,共减少劳动力215人,节省开支53.75万元,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因此,该项综合配套技术是成功的,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种密植茶园 机械采摘技术 研究 施肥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米机械采摘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涂依琴 王陈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143-144,共2页
针对菊米采摘难问题,研制出采摘器械,并通过培育壮苗、单行种植、薄肥勤施、科学修剪等技术措施,培育出适宜机械收获的采摘面,提高采摘效率,达到节本增效目的。
关键词 菊米 机械采摘 配套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棉花机械采摘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景春 《山东农机化》 2014年第3期20-21,共2页
我省是一个产棉大省,棉花产业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动纺织工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确保我省棉花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促进棉农增收致富,发展棉花采摘机械化已势... 我省是一个产棉大省,棉花产业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动纺织工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确保我省棉花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促进棉农增收致富,发展棉花采摘机械化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一、发展棉花采摘机械化的经济技术分析从机具上看,目前,世界上能够生产这种采棉机的只有美国、中国和以色列三个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产业 机械采摘 经济技术分析 棉花采摘 支柱产业 社会发展 国民经济 农业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粮屯河大力推广机械采摘番茄
19
《新疆农机化》 2009年第4期15-15,共1页
今年中粮屯河在新疆推广机械采摘番茄面积9 333 hm^2,引进意大利产番茄采摘机115台,8月9日,在昌吉中粮屯河农业示范基地开始机械采收。一台采摘机每天可采收400t番茄,相当于400名采收工的工作量。
关键词 机械采摘 番茄 机械采收 示范基地 意大利 工作量 摘机 昌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都茶农机械采摘最后一片秋茶
20
作者 刘烈辉 彭仪 宋秀良 《农机科技推广》 2008年第11期43-43,共1页
湖北省宜昌宜都全市种植茶树7万亩,发展采茶机400台,修剪机600台,茶叶采摘修剪机械化水平和茶农收入不断提高,茶农购置茶叶机械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关键词 机械采摘 茶农 秋茶 机械化水平 茶叶采摘 茶叶机械 修剪机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