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凤勤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比较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组,各25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组给... 目的比较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和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组,各25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组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存活情况,平均开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氧疗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酸碱度(pH),使用肺表面活性剂情况、机械通气使用情况。结果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存活25例,存活率为100%;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组存活20例,存活率为80%;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存活率高于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H均优于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平均开奶时间(3.54±0.12)d、平均住院时间(15.01±2.21)d、平均氧疗时间(30.21±1.21)d均短于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组的(6.14±0.24)、(19.15±3.57)、(42.62±2.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使用肺表面活性剂及机械通气使用比例少于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和减少肺表面活性剂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霞平 宋心愿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6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哮喘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急诊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项... 目的分析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哮喘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急诊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HR(112.02±6.12)次/min、PaCO2(52.70±5.30)mm Hg(1 mm Hg=0.133 kPa)、PaO2(85.37±5.24)mm Hg优于对照组的(130.47±10.52)次/min、(64.84±8.70)mm Hg、(62.36±2.03)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哮喘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哮喘呼吸衰竭 急诊机械通气辅助治疗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