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磁致伸缩电─机械转换器热变形补偿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夏春林 丁凡 陶国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63-565,共3页
介绍了为克服超磁致伸缩电─机械转换器热形变输出而研制的可微调的热变形补偿机构的结构、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补偿机构能有效地补偿GMM棒的热变形,提高了GMA的位移输出特性。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材料 电-机械转换 热变形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旋转比例电-机械转换器静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姜伟 陈品超 +2 位作者 裘信国 赖永江 周见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7-114,共8页
针对传统旋转电-机械转换器静态特性线性度不高、工作范围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旋转比例电-机械转换器,采用磁路解析、Maxwell 3D静磁场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旋转比例电-机械转换器的静态特性,并加工了样机,进行了相关... 针对传统旋转电-机械转换器静态特性线性度不高、工作范围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旋转比例电-机械转换器,采用磁路解析、Maxwell 3D静磁场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旋转比例电-机械转换器的静态特性,并加工了样机,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电-机械转换器工作范围为-5~5°,最大输出力矩约为±252 m N·m,具有正的磁弹簧刚度,实验与仿真的差值集中在9.6 m N·m以内,相对误差基本小于6%;电-机械转换器具有良好的重复精度,转角-力矩特性曲线非线性误差小于1.5%,滞环小于3.5%,电流-力矩特性曲线具有很好的线性度及较小的滞环,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械转换 静态特性 磁路解析 有限元分析 环形气隙 正磁弹簧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自由度阀用电–机械转换器原理及特性 被引量:6
3
作者 许小庆 权龙 王旭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9-124,共6页
为满足伺服比例阀对电–机械转换器高响应速度的要求,提出一种新的具有2个运动构件的2自由度电–机械转换器。解释了此种电–机械转换器缩短伺服比例阀动态响应时间的机理,给出其中3种物理可行的结构形式,并针对一种典型结构——混合式... 为满足伺服比例阀对电–机械转换器高响应速度的要求,提出一种新的具有2个运动构件的2自由度电–机械转换器。解释了此种电–机械转换器缩短伺服比例阀动态响应时间的机理,给出其中3种物理可行的结构形式,并针对一种典型结构——混合式双输入2自由度电–机械转换器的磁路进行分析,应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其多种工况下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新的2自由度电–机械转换器可同时控制2个直线移动部件,使它们同向或反向运动,可用于伺服比例阀以及其他需要双直线位移输出元件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自由度 电-机械转换 直线电机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雕刻系统用高频电—机械转换器的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方平 丁凡 +1 位作者 李其朋 李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0,共5页
电子雕刻系统是转移印花制版的关键设备,在分析电子雕刻系统的执行元件高频电—机械转换器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进行了动态性能仿真和磁场分析,讨论了主要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采用反射光测量方法研究了其静态滞回特性和幅频响应... 电子雕刻系统是转移印花制版的关键设备,在分析电子雕刻系统的执行元件高频电—机械转换器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进行了动态性能仿真和磁场分析,讨论了主要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采用反射光测量方法研究了其静态滞回特性和幅频响应特性,并在电子雕刻系统上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摆动式电—机械转换器最大输出角位移约为±0.006 4 rad(刻针针尖位移±65μm),滞环小于5.5%,幅频宽可达3 100 Hz,是一种结构简单、动作可靠、频响高、线性好的高频电—机械转换器,能够满足电子雕刻系统对电—机械转换器性能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印花 电子雕刻 电-机械转换 磁路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伺服/比例阀用电-机械转换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孟彬 李胜 左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0-175,共6页
电-机械转换器是电液伺服/比例阀的关键元件之一,其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电磁能量转换式和基于功能材料的电-机械转换器等两大类。对这两大类电-机械转换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 电-机械转换器是电液伺服/比例阀的关键元件之一,其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电磁能量转换式和基于功能材料的电-机械转换器等两大类。对这两大类电-机械转换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对其在当前电液伺服/比例阀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械转换 电液伺服阀 比例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向比例电-机械转换器的研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其朋 方平 丁凡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2-63,共2页
提出一种永磁极化、具备双向驱动能力的电-机械转换器,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极化磁通与控制磁通的差动叠加控制;分析了其磁场分布及位移-力输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力马达具有耐高压能力、良好的线性度、较小的滞环和较高的频响,可应用于... 提出一种永磁极化、具备双向驱动能力的电-机械转换器,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极化磁通与控制磁通的差动叠加控制;分析了其磁场分布及位移-力输出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力马达具有耐高压能力、良好的线性度、较小的滞环和较高的频响,可应用于比例阀或伺服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械转换 双向比例电磁铁 差动控制 磁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lx90316的电-机械转换器角位移测控系统 被引量:4
7
作者 朱何 李胜 阮健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9期1046-1049,1060,共5页
为提高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将角位移测控技术应用到电-机械转换器控制闭环中,增加步进电机位置信号作为控制参数,实现了位置闭环控制。开展了基于霍尔技术位移测量技术的研究及其解码原理的分析;根据Mlx90316芯片的时序要... 为提高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将角位移测控技术应用到电-机械转换器控制闭环中,增加步进电机位置信号作为控制参数,实现了位置闭环控制。开展了基于霍尔技术位移测量技术的研究及其解码原理的分析;根据Mlx90316芯片的时序要求,设计了一种电-机械转换器角位移测控系统,实现了角位移的非接触式测量;测控系统以TMS320F2812 DSP作为主控器,开发了相关功能模块,进行了位移闭环PID控制策略的研究,以及软硬件的设计与测试,实现了步进电机的位置反馈与闭环控制。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速度可达2 800 fp/s,精度可达12 bit,系统具有测速范围宽、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械转换 角位移测量 Mlx903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磁滞的电-机械转换器多场建模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淑梅 柯旭锟 +3 位作者 吴荣钰 黄惠 杜恒 李雨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71-4281,共11页
为准确描述微小型电-机械转换器的频响受磁路敏感参数的影响规律,提出融合磁滞的电-机械转换器电-磁-固耦合多场的仿真模型,模拟转换器毫秒级的动态响应。首先,根据转换器的结构原理及各物理量的作用关系,在COMSOL平台中建立转换器电-磁... 为准确描述微小型电-机械转换器的频响受磁路敏感参数的影响规律,提出融合磁滞的电-机械转换器电-磁-固耦合多场的仿真模型,模拟转换器毫秒级的动态响应。首先,根据转换器的结构原理及各物理量的作用关系,在COMSOL平台中建立转换器电-磁-固耦合动态仿真模型,并引入J-A模型描述高频激励下的动态磁滞特性;然后,搭建电-机械转换器高频电磁力测试台以验证仿真模型准确性;最后,基于所建模型对转换器的影响频响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得出激励电压、线圈匝数、衔铁长度和弹簧刚度的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融合磁滞的电-机械转换器电-磁-固多场耦合仿真模型的最大电磁力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仅为0.65%;电-机械转化器的激励电压应控制在12~15 V之间,衔铁长度取值范围为8.0~10.8 mm,线圈匝数可选220匝,弹簧刚度范围应为8~14 N/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型电-机械转换 多物理场耦合 J-A磁滞模型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阀用GMM电-机械转换器静态输出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传礼 丁凡 李其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42-2345,共4页
介绍了利用国产超磁致伸缩材料研制的电—机转换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利用磁压方程和磁路原理,导出了其位移和力输出特性的静态数学模型.构建了GMM转换器的静态输出特性的实验测试系统,实验研究了GMM转换器的输出位移、输出力的静态和滞回... 介绍了利用国产超磁致伸缩材料研制的电—机转换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利用磁压方程和磁路原理,导出了其位移和力输出特性的静态数学模型.构建了GMM转换器的静态输出特性的实验测试系统,实验研究了GMM转换器的输出位移、输出力的静态和滞回特性.实验结果表明:GMM转换器具有较大的输出位移和输出力;施加适当的预压力和偏置磁场可增大GMM转换器线性输出位移;驱动电流在0.5~1.25A范围内,可有效减小输出位移的非线性.实验测得的原始输出数据,为进一步将其应用于两级电液伺服阀提供了设计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 电-机械转换 静态特性 输出位移 输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接式压电晶体电──机械转换器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四海 朱红秀 王正良 《机床与液压》 E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39,2,共2页
本文根据压电晶体的道压电效应设计了粘接式多层压电晶体电──机械转换器及其驱动电路,并进行了粘接式多层压电晶体电──机械转换器的静态特性实验。
关键词 压电晶体 电-机械转换 驱动电路 静态特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数字阀电-机械转换器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有熊 朱松青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7-82,共6页
针对压电陶瓷本身输出位移微小不能直接用于电-气(液)阀作为电-机械转换器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弹性铰链的一级微位移放大机构以有效放大压电陶瓷的输出位移,并作为数字阀的电-机械转换器。进行了放大机构的结构和参数设计,并采用有限... 针对压电陶瓷本身输出位移微小不能直接用于电-气(液)阀作为电-机械转换器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弹性铰链的一级微位移放大机构以有效放大压电陶瓷的输出位移,并作为数字阀的电-机械转换器。进行了放大机构的结构和参数设计,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静力学、动力学和疲劳强度分析。分析表明,该设计符合要求。最后,对所设计的放大机构进行放大特性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该放大机构实际放大倍数为4.2,基本接近于有限元分析放大倍数4.59,且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可作为研究高性能压电数字阀的电-机械转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放大机构 弹性铰链 电-机械转换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压电晶体型电—机械转换器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红秀 赵四海 王正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0-31,2,共2页
本文设计了多层压电晶体型电—机械转换器及其驱动电路,并对其进行了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特性的实验。
关键词 电-机械转换 电液控制阀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柱式二维阀用电-机械转换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彬 孙明明 +1 位作者 李胜 阮健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3-97,共5页
永磁励磁式电-机械转换器由于永磁体的高温退磁而在应用时存在可靠性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电励磁的磁柱式新型二维阀用电-机械转换器。其结构简单,易于模块化设计和装配,通过对气隙的形状优化设计还有可能获得比例的力矩-转角特性。建立... 永磁励磁式电-机械转换器由于永磁体的高温退磁而在应用时存在可靠性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电励磁的磁柱式新型二维阀用电-机械转换器。其结构简单,易于模块化设计和装配,通过对气隙的形状优化设计还有可能获得比例的力矩-转角特性。建立了该电-机械转换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nsoft Maxwell平台上分析了其磁场分布,讨论了励磁安匝数、工作气隙、衔铁和极靴的主要结构参数等对驱动力矩-转角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对于后续的工程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 电-机械转换 磁柱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电-机械转换器空气阻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超猛 张弓 +2 位作者 王映品 陈贤帅 于兰英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4,91,共4页
针对电-机械转换器的空气阻尼问题,基于动网格技术,对三种不同结构的推力线圈骨架的运动空气阻尼进行了CFD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运动频率和速度的增大,推力线圈骨架的空气阻尼效应更加显著。通过对推力线圈骨架的端部开孔,可以大大... 针对电-机械转换器的空气阻尼问题,基于动网格技术,对三种不同结构的推力线圈骨架的运动空气阻尼进行了CFD计算。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运动频率和速度的增大,推力线圈骨架的空气阻尼效应更加显著。通过对推力线圈骨架的端部开孔,可以大大改善其空气流通特性、压力和速度分布更合理。结构二的空气阻尼较结构一减小81%,结构三的空气阻尼较结构一减小98%,可知高速工况下作用于电-机械转换器的空气阻尼能够通过优化其结构而得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械转换 高速 空气阻尼 动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电—机械转换器设计及其滞回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春林 丁凡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43-46,共4页
本文介绍采用国产超磁致伸缩材料研制结果的电—机械转换器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其输入—输出特性实验结果,着重分析了转换器输入—输出滞回特性的描述方法,给出了仿真结果。
关键词 磁致伸缩 电-机械转换 滞回特性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2D数字阀电-机械转换机构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璩金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88-90,共3页
针对三通2D数字阀传动机构和阀芯零位保持问题,设计了一种2D数字阀电-机械转换机构,实现了2D数字阀步进电机对阀芯径向运动的精确控制,并使阀芯在初始状态下轴向和径向保持在规定的零位位置。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机械转换机构满足2D数字... 针对三通2D数字阀传动机构和阀芯零位保持问题,设计了一种2D数字阀电-机械转换机构,实现了2D数字阀步进电机对阀芯径向运动的精确控制,并使阀芯在初始状态下轴向和径向保持在规定的零位位置。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机械转换机构满足2D数字阀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数字阀 电-机械转换机构 零位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电—机械转换器研制及其电磁场的有限差分法研究
17
作者 张凯军 王传礼 丁凡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2年第6期89-90,共2页
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GMA二维电磁场问题,在超磁致伸缩电—机械转换器结构研制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差分法计算原理及应用问题对GMA的电磁场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用有限差分法进行GMA的磁场分析可以获得较精确的磁场分布,为GMA的结构... 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GMA二维电磁场问题,在超磁致伸缩电—机械转换器结构研制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差分法计算原理及应用问题对GMA的电磁场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用有限差分法进行GMA的磁场分析可以获得较精确的磁场分布,为GMA的结构优化和理论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械转换 超磁致伸缩 有限差分法 GMA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比例电磁阀电-机械转换器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段丽娟 陶刚 孟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22,共3页
在对一种新型的高速比例电磁阀电-机械转换器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理论建模、仿真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在PWM驱动情况下电-机械转换器不同的绕组电流、电感、感应电动势、衔铁位移和速度以及电磁力的响应曲线。通过与试验的电流响... 在对一种新型的高速比例电磁阀电-机械转换器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理论建模、仿真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在PWM驱动情况下电-机械转换器不同的绕组电流、电感、感应电动势、衔铁位移和速度以及电磁力的响应曲线。通过与试验的电流响应曲线相对比分析:该电-机械转换器结构简单、可靠,电流响应速度大约为0.5 ms,最大输出位移0.2 mm,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比例电磁阀 电-机械转换 动态特性 仿真与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伺服阀步进电机式电-机械转换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铁隆 李胜 +1 位作者 阮健 陈滋凯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00-1308,共9页
为了解决2D伺服阀步进电机式电-机械转换器传统工作方式所存在的分辨率与响应速度之间的矛盾,同时,保证其在系统内部参数变化及外部扰动作用下也能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了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的位置和电流双闭环同步跟踪控制算... 为了解决2D伺服阀步进电机式电-机械转换器传统工作方式所存在的分辨率与响应速度之间的矛盾,同时,保证其在系统内部参数变化及外部扰动作用下也能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了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的位置和电流双闭环同步跟踪控制算法。首先,阐述了步进电机式电-机械转换器的同步控制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其次,根据位置、电流双闭环同步跟踪控制算法,利用Matlab/Simulink对电-机械转换器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电-机械转换器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同时在不同电感、摩擦力等内部参数变化以及外部脉冲干扰作用下也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与传统PID控制相比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最后,为了验证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该电-机械转换器的嵌入式控制系统,搭建了步进电机式电-机械转换器及2D伺服阀特性测试平台,电-机械转换器所测得的对应-3 dB、-90°的频宽为250 Hz,上升时间约为5 ms,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较吻合;采用该电-机械转换器的2D伺服阀所测得的对应-3 dB、-90°的频宽约为135 Hz,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约为8 ms,实验验证了在系统工作压力变化时,系统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电-机械转换器在基于自抗扰控制的位置和电流双闭环同步跟踪控制算法下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械转换 自抗扰控制(ADRC) 双闭环控制 2D伺服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伺服阀电-机械转换器参数实时优化的自抗扰同步跟踪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滋凯 李胜 +2 位作者 阮健 张天聪 陈鹏志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12期1320-1330,共11页
步进电机作为2D伺服阀电-机械转换器,在传统工作方式下存在分辨率和响应速度之间的矛盾且容易受扰动影响,新型控制器参数人工整定费时费力且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参数实时优化的自抗扰同步跟踪控制算法(... 步进电机作为2D伺服阀电-机械转换器,在传统工作方式下存在分辨率和响应速度之间的矛盾且容易受扰动影响,新型控制器参数人工整定费时费力且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参数实时优化的自抗扰同步跟踪控制算法(AAP),其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AGA)的自动调节机制,能根据电-机械转换器被控过程的输出特性,在线校正和整定控制器参数;自抗扰位置控制器能有效抑制来自电-机械转换器内部电感、摩擦力,外部负载以及2D伺服阀工作的系统压力突变带来的各种干扰;同步跟踪控制实现了电-机械转换器转子在任意位置快速、精确的定位,成功解决分辨率和响应速度之间的矛盾。本文首先阐述电-机械转换器同步跟踪控制原理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介绍了AAP、自抗扰位置控制器设计及参数优化思路,最后为了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并测试控制效果,用Matlab/Simulink对比例积分微分(PID)和AAP控制下的电-机械转换器仿真并对比分析,搭建了电-机械转换器和2D伺服阀测试平台。实验测得AAP控制的电-机械转换器上升时间为4.4 ms,对应-3 dB、-90°处的频宽约为240 Hz,控制的2D伺服阀上升时间为6.9 ms,对应-3 dB、-90°处的频宽约为105 Hz,相较于传统PID算法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频率特性及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械转换 自适应遗传算法(AGA) 参数实时优化 自抗扰控制(AD-RC) 2D伺服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