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环保理念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评《环保机械设备设计》 被引量:8
1
作者 余凡 杨丰铭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8-148,共1页
书名:环保机械设备设计作者:江晶ISBN:9787502449391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6月定价:55.00元机械设计是机械工业生产的初始环节,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基础。长久以来,高能耗、高污染一直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产业带给社会... 书名:环保机械设备设计作者:江晶ISBN:9787502449391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6月定价:55.00元机械设计是机械工业生产的初始环节,也是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基础。长久以来,高能耗、高污染一直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产业带给社会的长期印象,如何在新时期实现我国机械设计与制造产业的稳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业不可逃避的发展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与制造 冶金工业出版社 绿色环保理念 我国机械工业 可持续发展 工业生产 机械制造业 机械设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图评价法在机械设备外观设计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方伟 龙国安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1年第5期46-48,共3页
针对机械设备外观设计如何决策的问题,提出将蛛网图评价法应用于外观设计方案的对比中,以辅助设计决策,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旨在为机械设备外观设计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模糊评价法 蛛网图评价法 机械设备外观设计 设计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泰 《河北农机》 2021年第12期18-19,共2页
机电一体化属于我国的机械电子工程领域,是机械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技术。在我国的工程机械设备领域中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消耗,而且还可以提高工程的生产效率。在运行机械设备时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 机电一体化属于我国的机械电子工程领域,是机械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技术。在我国的工程机械设备领域中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消耗,而且还可以提高工程的生产效率。在运行机械设备时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加强对工程机械设备的运行流程和运行效果的监督,降低技术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机械设备领域的整体水平。当前我国机械设备制造领域已经发展得越来越快,而且逐渐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机械设备制造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本文以机电一体化的优势为切入点,对机电一体化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高我国机械设备中的机电一体化应用水平,同时提高机械设计和制造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机械设备设计 机械制造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与“机”关系看机械企业事故的预防 被引量:8
4
作者 薛艳敏 李琳 曾庆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56-61,共6页
首先,分析"以机器为本"和"以人为本"的两种设计思想,指出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都要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并对该理念加以应用;其次,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查阅和对多家机械企业的实地事故情况调查,总结出多家机... 首先,分析"以机器为本"和"以人为本"的两种设计思想,指出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都要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并对该理念加以应用;其次,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查阅和对多家机械企业的实地事故情况调查,总结出多家机械企业几年来发生的24项事故,23项不良设计和11项良好设计,从工业设计专业以及人机工程学角度对其进行了过程总结、基本原因分析,提出"以机器为本"的设计思想是许多工业产品设计不良的根本原因,而工业产品设计不良或者工作环境设计不佳则导致多种事故的发生,因此,"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必须深入到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中,以创造出无危险的安全技术保障;最后,笔者再次强调,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事故控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策略和理论,同时呼吁社会各界要对"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充分理解并加以应用,共创安全的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机器为本 以人为本 机械设备设计 事故预防 人机工程 工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owler: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cricket bowling machine ensuring ball seam position
5
作者 RAZA Ali DIEGEL Olaf ARIF Khalid Mahmoo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142-4149,共8页
The art of cricket bowling is complex and arduous owing to the run-up and ball release time energy requirement to achieve speed and variations. Therefore, human bowlers cannot bowl for extended periods and numerous me... The art of cricket bowling is complex and arduous owing to the run-up and ball release time energy requirement to achieve speed and variations. Therefore, human bowlers cannot bowl for extended periods and numerous mechanical bowling machines have been built to help batsmen improve their skills during practice sessions. However, most of these existing machines are designed for spherical balls ignoring the distinguishing physical feature of a cricket ball: the raised equatorial seam, which makes it less of a sphere. The bowlers are known to often benefit from this seam in their pursuit to taking the batsmen's wicket by imparting swing, spin and bounce variations along-with other bowling variables. This lack of the seam consideration creates a void between human and mechanical bowling. In this work, we presen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ic bowling machine termed as ROBOWLER to make mechanical bowling more realistic. This machine ensures ball seam position as well as fulfills other constraints. Ball pitching and seam position accuracy results underscore the suitability of this design to enhance the capabilities of mechanical bow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wler bowling machine cricket bowling ball seam bowling variab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