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质量和肌细胞机械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史仍飞 卞玉华 危小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振动训练模式对大鼠骨骼肌细胞机械生长因子(MGF)mRNA表达和肌肉质量的影响。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根据对其施加的不同振动频率(35Hz、25Hz和15Hz)和持续时间(15min和5min),分为7组:安静对照组、低频率短时间振动组、低频... 目的:探讨不同振动训练模式对大鼠骨骼肌细胞机械生长因子(MGF)mRNA表达和肌肉质量的影响。方法:42只雄性SD大鼠,根据对其施加的不同振动频率(35Hz、25Hz和15Hz)和持续时间(15min和5min),分为7组:安静对照组、低频率短时间振动组、低频率长时间振动组、中频率短时间振动组、中频率长时间振动组、高频率短时间振动组和高频率长时间振动组。各组进行相应振频和时间的振动训练,实验持续8周。实验结束后取材,检测腓肠肌质量相关指标、CK活性和肌细胞M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腓肠肌质量无显著性差异,中频长时间组和高频短时间组腓肠肌指数(肌肉/体重比值)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中频长时间组肌纤维横截面积(CSA)和CK水平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各训练组大鼠骨骼肌MGF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中频长时间组显著高于除高频短时间组之外的其它训练组(P<0.05)。结果提示,适宜的振动(中频率长时间)训练有助于增加腓肠肌相对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肌细胞内CK活性,增强肌细胞MGF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训练 肌纤维横截面积 机械生长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生长因子对骨骼肌卫星细胞激活的影响及与其增殖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嵽 陆耀飞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9,共6页
目的:通过离体实验,观察机械生长因子(MGF)对于骨骼肌卫星细胞(SC)的激活作用及促进其增殖的量效关系,探讨MGF对SC在细胞水平的调节机制,为骨骼肌损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代SC取自4周龄雄性SD大鼠双侧的腓肠肌与比目鱼肌。使用... 目的:通过离体实验,观察机械生长因子(MGF)对于骨骼肌卫星细胞(SC)的激活作用及促进其增殖的量效关系,探讨MGF对SC在细胞水平的调节机制,为骨骼肌损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代SC取自4周龄雄性SD大鼠双侧的腓肠肌与比目鱼肌。使用不同浓度的MGF干预第三代细胞后测定增殖效果。血清饥饿后通过MGF和DMEM干预骨骼肌卫星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所处细胞周期,判断激活情况。结果:干预48h后,25ng/ml组、50ng/ml组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0ng/ml组、200ng/ml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96h后25ng/ml组、50ng/ml组、100ng/ml组、200ng/ml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25ng/mlMGF干预G0期的SC24h后MGF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MGF可以促进SC增殖;MGF可以激活4周龄SD大鼠的G期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卫星细胞 机械生长因子 细胞培养 细胞增殖 细胞激活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生长因子(MGF)与运动 被引量:10
3
作者 史仍飞 危小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2,共3页
机械生长因子MGF(Mechano Growth Factor)起源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是IGF-1基因经过不同剪切而衍生的。MGF的表达主要受机械剌激和组织损伤的影响,且比肝型IGF-I具有潜在的增加肌肉质量的能力。为更好认识MGF在肌肉生长中的作用,对... 机械生长因子MGF(Mechano Growth Factor)起源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是IGF-1基因经过不同剪切而衍生的。MGF的表达主要受机械剌激和组织损伤的影响,且比肝型IGF-I具有潜在的增加肌肉质量的能力。为更好认识MGF在肌肉生长中的作用,对MGF的生物学作用,以及运动、激素对MGF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生长因子 生长激素 骨骼肌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性肌肉丢失与机械生长因子相关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黄丽敏 贾华 赵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4,共5页
衰老性肌肉丢失是由衰老引起肌肉质量下降和肌肉力量减弱。在机械刺激和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机械生长因子MGF出现表达,具有增加肌肉质量的能力,另外还可能受到生长激素的影响。衰老进程中,骨骼肌MGF表达下降,激活有限的卫星细胞,不能完全... 衰老性肌肉丢失是由衰老引起肌肉质量下降和肌肉力量减弱。在机械刺激和组织损伤的情况下,机械生长因子MGF出现表达,具有增加肌肉质量的能力,另外还可能受到生长激素的影响。衰老进程中,骨骼肌MGF表达下降,激活有限的卫星细胞,不能完全修复受损细胞。而运动影响衰老骨骼肌MGF表达,进而减缓衰老性肌肉丢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性肌肉丢失 机械生长因子 卫星细胞 生长激素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损伤后修复过程中机械生长因子作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肖卫华 陆耀飞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3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骨骼肌损伤后修复过程中机械生长因子(MGF)、M-cad基因表达,探讨MGF在伤后修复过程中所起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9只,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其中1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C组),另6组均于同一天损伤,即损伤组(i...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骨骼肌损伤后修复过程中机械生长因子(MGF)、M-cad基因表达,探讨MGF在伤后修复过程中所起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9只,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其中1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C组),另6组均于同一天损伤,即损伤组(injury,1组)。小鼠腓肠肌钝挫伤后不同时期处死取材,对MGF、M-cad基因表达水平做实时定量RT-PCR分析;结果:骨骼肌损伤后1天MGF表达水平即显著升高(P<0.01),第4、第7天持续升高,第7天达峰值,第11天仍显著高于对照组。非损伤腿中MGF表达无显著变化。M-cad在非损伤腿中的表达与损伤腿相似,均在第7天表达达峰值(P<0.01);结论:MGF可能是激活肌卫星细胞的因子之一,但非惟一因子。MGF也可能与多肽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损伤 机械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肌卫星细胞 M-钙粘蛋白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机械生长因子对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婧瑜 陆耀飞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0-335,共6页
目的:研究机械生长因子(MGF)促离体培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并观察该浓度对细胞生长曲线、总蛋白及凋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只,无菌条件下取后肢肌肉,采用改进的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分离及纯化骨骼... 目的:研究机械生长因子(MGF)促离体培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并观察该浓度对细胞生长曲线、总蛋白及凋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只,无菌条件下取后肢肌肉,采用改进的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分离及纯化骨骼肌卫星细胞。取第3代骨骼肌卫星细胞,分别采用终浓度为15、25、50、100、200 ng/ml的MGF进行干预,作为实验组;另以单纯加入100μl生长培养基作为对照组,以加入100μl DMEM作为阴性对照组。同步化后,于培养24 h后加入CCK-8溶液。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MGF下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筛选出最佳浓度后,绘制生长曲线,同时运用BCA法及Hoechst 33342、PI双染法测定最佳增殖浓度的MGF对卫星细胞蛋白合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骨骼肌卫星细胞。结果:①终浓度为15、25、50、100 ng/ml的MGF均有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其中25 ng/ml MGF促增殖作用最佳。②与对照组相比,MGF组细胞生长曲线左移,倍增时间、平台期均缩短。③与对照组相比,25 ng/ml MGF作用48 h即对骨骼肌卫星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效果(P<0.05);与对照组相比,25 ng/ml MGF作用骨骼肌卫星细胞48 h和72 h时,其总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25 ng/ml MGF作用72h、96h,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平均凋亡指数显著减小(P<0.05)。结论:①机械生长因子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最佳浓度为25 ng/ml;②25 ng/ml MGF可以使骨骼肌卫星细胞提前进入平台期,缩短生长周期;③25 ng/ml MGF可以抑制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生长因子 骨骼肌卫星细胞 增殖 生长曲线 凋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生长因子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肖卫华 陆耀飞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5,共3页
目的:建立机械生长因子(MGF)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方法:应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腓肠肌中MGF基因表达。结果及结论:荧光定量RT-PCR法能绝时定量MGF兴奋剂基因表达水平,相关系数大于0.99。
关键词 机械生长因子 信使核糖核酸 荧光定量RT—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生长因子促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作用途径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陆耀飞 孙婧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研究机械生长因子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量效关系及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选用4周龄雄性SD大鼠1只,无菌条件下取后肢肌肉,采用改进的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分离及纯化骨骼肌卫星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骨骼肌卫星细... 目的:研究机械生长因子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量效关系及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选用4周龄雄性SD大鼠1只,无菌条件下取后肢肌肉,采用改进的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分离及纯化骨骼肌卫星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骨骼肌卫星细胞。取第3代骨骼肌卫星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DMEM对照组、MGF组(M组)、LY+MGF组(LM组)、PD+MGF组(PM组)和LY+PD+MGF组(LPM组),同步化后,相应组细胞换用含有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30μM)及ME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50μM)的生长培养基预阻断12 h后,再用含有MGF(25 ng/ml)的生长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后,用CCK-8比色法、BCA比色法观察不同抑制剂干预下SC的增殖及总蛋白含量。结果:1、PM组和LPM组OD值均显著低于M组(P<0.01),而LM组OD值与M组无显著差异。2、LM组、PM组、LPM组SC总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M组。结论:MEK/Erk途径在MGF对卫星细胞促增殖方面有较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生长因子 骨骼肌卫星细胞 信号通路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张应变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危小焰 史仍飞 卞玉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机械张应变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形态及细胞增殖指标的影响,为寻找适宜的机械刺激负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Fx-4000T细胞应变加载系统,时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施加15%张应变,频率分别为0 Hz、0.5 Hz、1 Hz...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机械张应变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形态及细胞增殖指标的影响,为寻找适宜的机械刺激负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Fx-4000T细胞应变加载系统,时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施加15%张应变,频率分别为0 Hz、0.5 Hz、1 Hz和2 Hz,加栽时间为每天6 h,连续4 d;以静置培养的卫星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卫星细胞周期变化,采用RT-ICR技术检测不同频率张应变下膏骼肌卫星细胞MGF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张应变刺激后的细胞形态为典型长梭形,且排列呈方向性和规律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5 Hz、1 Hz和2 Hz组的G_0/G_1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而0.5 Hz和1Hz组的S+G_2/M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与0 Hz组相比,0.5 Hz、1 Hz和2 Hz组的G_0/G_1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而S+G_2/M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的MGF mRNA的表达量均增加。但仅有1 Hz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张应变刺激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能力和MGF mRNA表达,且与张应变刺激的频率有关,其中1Hz的刺激频率最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 卫星细胞 细胞周期 频率 机械生长因子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和MGF在过度训练抑制大鼠腹膜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卫华 陈佩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7-71,78,共6页
目的:观察过度训练对大鼠腹膜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机械生长因子(MGF)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ontrol)和过度训练组(overtraining)。过度训练组进行11... 目的:观察过度训练对大鼠腹膜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机械生长因子(MGF)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ontrol)和过度训练组(overtraining)。过度训练组进行11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最后1次训练后36h,记录体重变化并测定血液中血红蛋白和睾酮含量。断头处死大鼠并分离纯化腹膜巨噬细胞,中性红法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IGF-1和MGF基因表达。离体状态下用不同浓度的IGF-1或MGF与巨噬细胞孵育2h,观察IGF-1和MGF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过度训练组大鼠体重、血红蛋白和睾酮含量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了约19.3%(P<0.01)、13.5%(P<0.01)、55.3%(P<0.01)。过度训练组巨噬细胞摄取中性红能力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下降约27%(P<0.05);过度训练组巨噬细胞IGF-1mRNA水平约为安静对照组的21倍(P<0.01),MGF mRNA水平约为安静对照组的92倍(P<0.01);IGF-1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无显著影响,各浓度组与未加药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GF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与未加药组相比,10ng/ml、50ng/ml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100ng/ml、200ng/ml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浓度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过度训练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过度训练诱导产生的MGF可能在过度训练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训练 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机械生长因子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大鼠骨骼肌IGF-Ⅰ、MGF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山佳 丁树哲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训练方式对大鼠骨骼肌IGF-Ⅰ、M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C),长期训练组(T),负重训练组(O)和一次急性负重运动组(AO),每组8只。T组进行8周每天60 min的游泳运动;O组进行4周每天60 min的负重游...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训练方式对大鼠骨骼肌IGF-Ⅰ、M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C),长期训练组(T),负重训练组(O)和一次急性负重运动组(AO),每组8只。T组进行8周每天60 min的游泳运动;O组进行4周每天60 min的负重游泳运动;AO组在处死当天负重游泳60 min。T组和O组末次训练后24 h切取腓肠肌,Real-time PCR检测IGF-Ⅰ Ea和MGF的mRNA表达。结果(1)T组IGF-Ⅰ Ea mRNA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5),O组IGF-Ⅰ Ea mRNA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5),AO组IGF-Ⅰ Ea mRNA表达非常显著地高于C组(P<0.01);(2)T组MGF mRNA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5),O组MGF mRNA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5),AO组MGF mRNA表达极显著地高于C组(P<0.01)。结论负重游泳运动致使IGF-Ⅰ Ea mRNA和MGF mRNA表达升高,骨骼肌产生损伤,同时卫星细胞增殖,骨骼肌细胞进行损伤再修复过程。说明IGF-Ⅰ有刺激卫星细胞增殖,并促进增殖的细胞分化,改善骨骼肌结构,修复损伤肌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Ea 机械生长因子 肌卫星细胞 骨骼肌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谷氨酰胺对过度训练大鼠腹膜巨噬细胞IGF-1和MGF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卫华 陈佩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4-638,共5页
目的:了解补充谷氨酰胺对过度训练大鼠腹膜巨噬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机械生长因子(M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过度训练组(E)、过度训练补充谷氨酰胺组(EG)。后两组根据... 目的:了解补充谷氨酰胺对过度训练大鼠腹膜巨噬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机械生长因子(M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过度训练组(E)、过度训练补充谷氨酰胺组(EG)。后两组根据取材时间不同分为2组:运动后36 h取材组(E1、EG1),运动后7天取材组(E2、EG2)。总计5组,每组8只,除C组外,其他4组进行11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EG组从第5周开始至第8周灌胃补充谷氨酰胺(0.8 g/kg/d),以后几周加至饮用水补充,剂量逐周加大到1.1 g/kg/d。断头处死大鼠并分离纯化腹膜巨噬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IGF-1和MGF基因表达。结果:安静状态下巨噬细胞即可表达IGF-1和MGF。11周过度训练后36 h,巨噬细胞IGF-1、MGF表达量显著增加,分别约为安静对照组的21倍和92倍(P<0.01)。EG1组IGF-1、MGF表达显著增加,分别约为安静对照组的10倍和37倍(P<0.01),但显著低于E1组(P<0.01)。停训后恢复7天,E2组、EG2组IGF-1、MGF表达量分别与E1组、EG1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但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息态巨噬细胞可表达IGF-1和MGF;过度训练可增强巨噬细胞IGF-1和MGF表达,MGF表达对运动应激更敏感;补充谷氨酰胺可部分抑制巨噬细胞IGF-1和MGF对过度训练的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过度训练 谷氨酰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机械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振动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运动上调MGF/MEK/ERK对心梗大鼠心功能和骨骼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博文 田蕾 +2 位作者 冯丽丽 潘收 田振军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66,共9页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机械生长因子(mechanical growth factor,MGF)表达的影响及对受损心功能和骨骼肌的改善效应,探索用于安全有效的心梗康复方案。方法:3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运动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机械生长因子(mechanical growth factor,MGF)表达的影响及对受损心功能和骨骼肌的改善效应,探索用于安全有效的心梗康复方案。方法:3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分别进行假心梗手术和心梗手术,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n=10)、心梗组(MI组,n=10)、心梗+高强度间歇运动组(ME组,n=10)和心梗+全身振动训练组(MV组,n=10)。采用左冠脉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大鼠心梗模型。ME和MV组在手术1周后开始训练,ME组采用小动物跑台进行高强度间歇运动,MV组采用小动物振动台进行全身振动训练,共持续训练8周。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心率和心电图指标评价心功能。石蜡切片、Masson、TTC和H.E.染色法观察、测算心脏和骨骼肌形态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心肌α-actin和α-myosin表达,心肌和腓肠肌MGF、ERK1/2、pERK1/2和MEK1/2表达,RT-qPCR测定腓肠肌和心肌mgf mRNA表达。结果:1)与SHAM组比较,MI组心肌CVF显著增加,心系数和心功能显著降低(P<0.01),心梗边缘区α-actin和α-myos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腓肠肌质量和CSA显著降低(P<0.01),心肌和腓肠肌mgf mRNA表达,MGF和MEK1/2蛋白表达及pERK1/2与ERK1/2比值显著性升高(P<0.01)。2)与MI组比较,MV组与ME组心肌CVF显著降低,心系数和心功能显著升高,心梗边缘区α-actin和α-myos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腓肠肌质量和CSA显著增加(P<0.05,P<0.01),心肌和腓肠肌mgf mRNA表达、MGF和MEK1/2蛋白表达及pERK1/2与ERK1/2比值进一步升高(P<0.01),且MV组均优于ME组。结论:全身振动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运动显著提高心梗心肌和骨骼肌MGF-MEK1/2-ERK1/2表达水平,缩小心梗面积扩大并改善心功能,缓解心梗诱导的骨骼肌减少。MGF-MEK1/2-ERK1/2通路在全身振动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运动改善心梗心功能和骨骼肌减少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全身振动训练优于高强度间歇运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生长因子 全身振动训练 高强度间歇运动 心肌梗死 骨骼肌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电刺激训练对大鼠骨骼肌IGF-1不同拼接体mRNA表达的时序性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力平 曹龙军 +2 位作者 周石 李庆雯 向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9-402,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电刺激训练对肌肉组织IGF-1不同变构体mRNA表达的时序变化,探讨电刺激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的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和1、2、3、4周电刺激组,刺激部位为右侧腓肠肌。训练后采用实时荧...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电刺激训练对肌肉组织IGF-1不同变构体mRNA表达的时序变化,探讨电刺激促进肌肉生长和修复的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和1、2、3、4周电刺激组,刺激部位为右侧腓肠肌。训练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腓肠肌IGF-1Ea和MGF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各电刺激组MGF mRNA表达较对照组分别增长了3.97±0.86、4.05±0.71、4.13±0.80、4.24±0.77倍(P<0.01),但MGF mRNA表达在4个实验组间依序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现训练后迅速升高并达平台;而IGF-1Ea的mRNA表达比对照组分别增长了1.55±0.29、3.99±0.83、5.11±0.82、5.27±0.86倍(P<0.01),1、2、3、4周训练的实验组依序比较显示,随刺激时间延长,表达量逐渐升高,在第3周达平台。3周后两者都达到较高水平。结论:①MGF的mRNA受外界机械刺激迅速大量表达至高峰,没有时序性变化,表明MGF在启动肌肉生长修复早期事件中起关键性作用;②IGF-1Ea在促进肌肉生长修复中与MGF有序贯性作用;③IGF-1生长因子变构体是电刺激训练引起的肌肉适应性肥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在电刺激训练中需要至少3周才能发挥两者共同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Ea 机械生长因子 电刺激 肌肉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