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水肥一体化机械栽培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雅晴 刘思宇 《农机科技推广》 2025年第5期56-59,共4页
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现代农业中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重要的经济地位。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大豆水肥一体化机械栽培技术逐渐成为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大豆水... 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现代农业中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重要的经济地位。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大豆水肥一体化机械栽培技术逐渐成为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大豆水肥一体化机械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进行综述,探讨了该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水肥一体化 机械栽培 现代农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大豆农艺融合机械栽培技术与病虫害绿色防控
2
作者 李继业 王守国 翟衬 《湖北植保》 2024年第5期65-67,共3页
本文鉴于驻马店市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病虫草害发生较重、机械化水平不高、严重影响大豆产量与品质的现状,提出了农艺融合机械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可为大豆增产增效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大豆 机械栽培 病虫害 绿色防控 驻马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双季稻区冬油菜早熟品种选育和机械栽培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3
作者 官春云 陈社员 吴明亮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第2期4-10,共7页
为促进南方双季稻区冬油菜生产的发展,选育出油菜早熟品种和实行机械栽培是生产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课题组经过近5年的系统研究,现已成功选育出5个早熟、双低、抗病、高含油量的油菜新组合(品系)。成功研制了适合油菜免耕(浅耕)直播要... 为促进南方双季稻区冬油菜生产的发展,选育出油菜早熟品种和实行机械栽培是生产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课题组经过近5年的系统研究,现已成功选育出5个早熟、双低、抗病、高含油量的油菜新组合(品系)。成功研制了适合油菜免耕(浅耕)直播要求的2BYF(D)—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并配套研究了适合直播油菜要求的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同时配合农艺上的催熟剂的开发与使用,研制了与高密度早熟油菜品种相配套的4YC-200油菜联合收割机。形成了在南方双季稻区机械化种植油菜农艺操作规程。通过以上集成技术的实施,实现了油菜种植成本降低,种植面积扩大,油菜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的提高,试验测定,通过机械化种植油菜,每公顷纯收入可增至4 500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油菜 早熟品种 机械栽培 控释肥 催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水稻规模机械栽培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济生 张琳 +1 位作者 李清华 张含良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9-23,共5页
历经10a在福州、长乐、福清、晋江和石狮等地设点试验的研究结果:水稻编织布机插秧的规模机械栽培,可比手工栽培省工52.7%~74.8%,降低成本21.4%~22.5%,提高效益108%~196%。
关键词 水稻 编织布秧 规模 机械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驻马店市大豆机械栽培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5
作者 王守国 李继业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11期50-51,共2页
驻马店市地处河南南部,大豆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驻马店市由于花生连年重茬种植,大豆成为倒茬的首选作物,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可是,由于一些农户未能充分掌握大豆栽培技术,病虫草害发生较重,机械化水平不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一直难以... 驻马店市地处河南南部,大豆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驻马店市由于花生连年重茬种植,大豆成为倒茬的首选作物,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可是,由于一些农户未能充分掌握大豆栽培技术,病虫草害发生较重,机械化水平不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一直难以提升。为此,积极推广大豆机械化栽培、科学防治病虫害,以获得大豆生产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种植 机械栽培 河南南部 重茬种植 绿色防控技术 大豆生产 机械化水平 病虫草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机械栽培中的几项关键技术
6
作者 任淑艳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2期11-11,共1页
花生是遵化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近20万亩,由于花生生产环节多、劳动强度大,因此,采取人工作业效率非常低。近年来,遵化市农业部门紧紧抓住农机补贴的契机,积极引进中小型花生播种、收获机械,采取农机与农艺措施相结合... 花生是遵化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近20万亩,由于花生生产环节多、劳动强度大,因此,采取人工作业效率非常低。近年来,遵化市农业部门紧紧抓住农机补贴的契机,积极引进中小型花生播种、收获机械,采取农机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并摸索出一套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栽培 花生 技术 农机补贴 油料作物 种植面积 生产环节 劳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膜下滴灌机械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惠琴 《农村科技》 2008年第6期55-55,共1页
铺设滴灌带机械化栽培辣椒是集机械栽培和膜下滴灌于一身的辣椒生产模式,一般667米^2理论株数1.5-1.8万株,实际收获1.5万株左右,平均单株结椒12—15个,平均单椒重30克,667米^2鲜辣椒产量5-6吨,比常规种植方法增产26%。
关键词 机械栽培 膜下滴灌 鲜辣椒 技术 机械栽培 生产模式 种植方法 滴灌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宽窄行密植机械栽培技术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巧丽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3期85-85,共1页
玉米宽窄行密植能够培养非常肥沃的土壤,提升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在改良土壤通透性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极大的降低了自然环境对土壤的水蚀影响和风蚀干扰,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根系数量随之增加,玉米叶面积也随之增大,强化了玉米的光... 玉米宽窄行密植能够培养非常肥沃的土壤,提升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在改良土壤通透性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极大的降低了自然环境对土壤的水蚀影响和风蚀干扰,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根系数量随之增加,玉米叶面积也随之增大,强化了玉米的光合作用力。加上机械精确的播种,完成了单株保苗的目标,降低了每个植株之间争抢阳光、水分、热量的情况,使得植株生长的自然条件更加集中,又花了玉米生长的环境,有利于植株的生长,也方便了幼苗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机械栽培技术 宽窄行密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宽窄行密植的机械栽培
9
作者 王金玲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7期260-260,共1页
玉米宽窄行密植可培肥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透性及生态环境,大大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根系数量增多,叶面积大,光合势强,保绿期长。机械精量播种,实现了单株保苗,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植株间争水、争肥、争光、... 玉米宽窄行密植可培肥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透性及生态环境,大大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根系数量增多,叶面积大,光合势强,保绿期长。机械精量播种,实现了单株保苗,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植株间争水、争肥、争光、争热、争气,植株生长自然条件供给集中,优化了玉米的生长环境,利于植株生长,易培育壮苗,为夺取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栽培 窄行密植 玉米 植株生长 培肥土壤 有机质含量 土壤通透性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机械栽培技术在辣椒种植中的研究
10
作者 王太航 王陆州 +2 位作者 刘嘉 李春江 田洪敏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23期44-45,共2页
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制约向来受到重视,这也使得具备节水、高效等优点的膜下滴灌机械栽培技术一经推出便广受关注。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并深入探讨贵州省山区辣椒膜下滴灌机械栽培技术的具体应用... 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制约向来受到重视,这也使得具备节水、高效等优点的膜下滴灌机械栽培技术一经推出便广受关注。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并深入探讨贵州省山区辣椒膜下滴灌机械栽培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辣椒 膜下滴灌机械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区马铃薯立式深旋机械化栽培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11
作者 陈小花 李继明 +2 位作者 赵维涛 冯静霞 胡亚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53-57,62,共6页
马铃薯立式深旋机械化栽培技术可一次性完成深旋、开沟、施肥、起垄、播种、覆膜等作业工序,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降水、抑制杂草生长和提高地温,保墒效果好,增产作用明显。通过在定西市安定区不同马铃薯种植区域开展立式深旋机械化栽... 马铃薯立式深旋机械化栽培技术可一次性完成深旋、开沟、施肥、起垄、播种、覆膜等作业工序,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降水、抑制杂草生长和提高地温,保墒效果好,增产作用明显。通过在定西市安定区不同马铃薯种植区域开展立式深旋机械化栽培技术应用效果评价研究,分析该技术的应用适宜性。结果表明:立式深旋膜上覆土处理的保墒、保温效果明显,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大,平均产量达到31735 kg/hm^(2),分别较立式深旋膜上不覆土处理和对照立式深旋露地种植增产4134、7551 kg/hm^(2),增幅分别达15.0%和31.2%;其耗水量、降水利用率、水分生产率分别达到248.1 mm、79.09%和127.91 kg/(mm·hm^(2)),较立式深旋膜上不覆土处理分别增加2.4 mm、0.77百分点、15.57 kg/(mm·hm^(2)),较对照立式深旋露地种植分别增加6.2 mm、1.98百分点和27.93 kg/(mm·hm^(2))。马铃薯立式深旋机械化栽培技术一方面无需人工放苗,幼芽即可破膜顶土出苗,保证了出苗率,另一方面提高了降水利用率,提高了产量,同时可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种植,降低生产成本,在旱作区马铃薯生产中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立式深旋机械栽培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产量 经济效益 水分效益 旱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焉耆盆地色素辣椒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张正 袁思怡 +7 位作者 祖力皮喀尔·吾不力 宋文胜 杨生保 杨莎 刘峰 欧立军 邹学校 戴雄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4-218,共5页
中国是全球辣椒红素最大生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新疆焉耆盆地光照足、温差大,所产辣椒色价高,是我国种植辣椒红素提取椒的核心产区。当地推广的色素辣椒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已规模化应用逾4.7万hm^(2)(70万亩),实现干辣椒每667 m... 中国是全球辣椒红素最大生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新疆焉耆盆地光照足、温差大,所产辣椒色价高,是我国种植辣椒红素提取椒的核心产区。当地推广的色素辣椒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已规模化应用逾4.7万hm^(2)(70万亩),实现干辣椒每667 m^(2)产量700 kg以上(高产田达1100 kg),较常规种植增产10%,采用机械化可降低人工成本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焉耆盆地 色素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的要点
13
作者 姚明刚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4期60-62,共3页
马铃薯作为毕节市的重要粮食作物与特色农产品,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着关键地位。毕节市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如高海拔、冷凉气候、丰富的光照资源以及较大的昼夜温差等,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其成为全国知名的马铃... 马铃薯作为毕节市的重要粮食作物与特色农产品,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着关键地位。毕节市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如高海拔、冷凉气候、丰富的光照资源以及较大的昼夜温差等,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其成为全国知名的马铃薯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马铃薯产业更是被视为毕节市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核心驱动力,其种植规模持续攀升。然而,传统马铃薯种植方式高度依赖人工,从耕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各环节都耗费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对于毕节市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强劲动力,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全程机械栽培 技术要点 方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渠县“稻-油”连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14
作者 侯淑平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3期58-61,共4页
为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势不平导致的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效益差等问题,通过试验研究、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等手段,发现在渠县所建立的“稻-油”连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的示范基地中,水稻、油菜总产分别增产199.5万kg、146.8万kg,... 为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势不平导致的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效益差等问题,通过试验研究、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等手段,发现在渠县所建立的“稻-油”连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的示范基地中,水稻、油菜总产分别增产199.5万kg、146.8万kg,共增收3360.96万元,对社会、经济效益有着显著推动作用,兼具增产增效与生态可持续性。本文介绍了渠县“稻-油”连作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为西南丘陵区粮油生产机械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以助力乡村振兴和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油”连作 机械栽培技术 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茬直播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上)
15
作者 史新敏 《农家致富》 2024年第16期24-25,共2页
蒜茬直播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是一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全产业链技术。其中的蒜茬直播稻,旱播、水管、水育,省工、省时、省力;地膜大蒜的根系和秸秆是土壤的天然“抗生素”,可杀死多种有害细菌,水旱轮作病虫害少,可提高地膜大蒜抗重茬能力。
关键词 直播稻 水旱轮作 地膜大蒜 水育 机械栽培技术 有害细菌 全产业链 抗重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封沙区红薯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子衡 高艺博 +1 位作者 王葆华 赵皓然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1期13-16,共4页
针对开封沙区特有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对红薯栽培技术与机械化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实地调研、试验种植及数据分析,总结了开封沙区红薯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并探讨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优化种植密度、科学施肥、合理灌溉... 针对开封沙区特有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对红薯栽培技术与机械化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实地调研、试验种植及数据分析,总结了开封沙区红薯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并探讨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优化种植密度、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农艺措施配合机械化运用,对提升开封沙区红薯产量和品质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沙区 红薯 机械栽培 产量提升 品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东南地区双季稻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试验
17
作者 黄俊敏 钱刚 张三强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10期33-36,共4页
针对鄂东南地区双季稻区机械化水平不高、生产效率较低、双季稻茬口紧张等问题,开展双季稻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关键环节的机具选型与技术集成研究。对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不同作业方式下的农机动力消耗和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进行对... 针对鄂东南地区双季稻区机械化水平不高、生产效率较低、双季稻茬口紧张等问题,开展双季稻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关键环节的机具选型与技术集成研究。对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不同作业方式下的农机动力消耗和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技术集成和试验,在双季稻品种合理搭配和适时栽培的条件下,确保双季稻机械化栽培技术在鄂东南地区能安全地实施。研究结果表明,双季稻机械化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较好的抢时效果,解决了双季稻茬口紧张问题,对于双季稻生产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南 双季稻 机械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水稻栽培机械化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柱 《河北农机》 2024年第7期160-162,共3页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推进水稻栽培机械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机械化可以显著...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推进水稻栽培机械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机械化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作物质量和稳定性,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探讨了水稻栽培机械化的关键技术应用,主要包括种植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化、收割机械化以及智能化管理等。为进一步推进水稻栽培机械化,本文提出了多方面的对策和建议,通过综合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水稻栽培机械化的发展,提高水稻产量和农民收入,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栽培机械 乡村振兴 水稻产量 农民收入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压砂地朝天椒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19
作者 龙建国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11期16-16,19,共2页
压砂地朝天椒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一是提高了朝天椒生产效率,解决了当前朝天椒生产管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二是提高了生产管理精细化程度和产量、品质,降低了生产投入;三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多元化和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 朝天椒 压砂地 机械栽培技术 经济多元化 宁夏中部 应用推广 精细化程度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周芝16号选育及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
20
作者 常金齐 李伟峰 +5 位作者 高树广 徐东阳 孙妍 崔晶晶 马继红 王昱洁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9期18-20,共3页
周芝16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2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品鉴芝麻2021008)。该文介绍了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周芝16号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和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周芝16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202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品鉴芝麻2021008)。该文介绍了高产抗病芝麻新品种周芝16号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和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促进黄淮区芝麻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周芝16号 选育 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