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与机械性痛觉过敏的皮层结构
1
作者 张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7-277,共1页
关键词 机械性痛觉过敏 复杂性区域痛综合征 皮层 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 FMRI技术 CRPS 神经源性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1和TRPA1激活引起肌肉伤害性感受和机械性痛觉过敏
2
作者 史妙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275-275,共1页
关键词 机械性痛觉过敏 伤害性感受 肌肉痛 颞下颌关节紊乱 伤害性感觉 激活 病理生理机制 机械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硬膜外应用吲哚美辛对大鼠机械性痛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唐家广 袁文 +2 位作者 陈会生 王新伟 陈华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硬膜外应用环氧合酶(COX)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对大鼠后足底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自体尾部椎间盘组织放置在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的直接压迫,建立椎间盘突出致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然后硬...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硬膜外应用环氧合酶(COX)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对大鼠后足底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自体尾部椎间盘组织放置在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的直接压迫,建立椎间盘突出致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然后硬膜外置管,采用早期预防性给药及晚期治疗性给药方法,观察吲哚美辛对大鼠后足底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早期硬膜外给予吲哚美辛可以完全抑制大鼠2周内双侧后足底机械性痛阈的降低;而当术后3周机械性痛阈降到最低时硬膜外给予吲哚美辛对疼痛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在椎间盘突出的早期阶段,COX在椎间盘源性神经根性疼痛中起着重要作用,硬膜外应用COX抑制剂吲哚美辛可以有效地缓解早期疼痛的发生;当椎间盘突出到一定阶段,压迫因素成为致痛的主因,这时硬膜外再给予吲哚美辛对疼痛没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痛觉过敏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动物模型 吲哚美辛 环氧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毒素的研究与应用:选择性蜘蛛毒揭示Nav1.1通道在机械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Jeremiah D.Osteen Volker Herzig +1 位作者 John Gilchrist 余书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86-88,共3页
电压门控性钠(Nav)通道参与启动大多数神经元动作电位,其中也包括痛觉初级传入神经纤维。局部麻醉剂可通过非特异性阻断所有Nav通道亚型来抑制疼痛,但探求选择性亚型调节因子将更有助于分析Nav通道亚型对化学、机械或热痛的作用及机制... 电压门控性钠(Nav)通道参与启动大多数神经元动作电位,其中也包括痛觉初级传入神经纤维。局部麻醉剂可通过非特异性阻断所有Nav通道亚型来抑制疼痛,但探求选择性亚型调节因子将更有助于分析Nav通道亚型对化学、机械或热痛的作用及机制。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Jeremiah D.Osteen,Volker Herzig和David Julius等人通过运用电生理、组织化学及行为学,筛选和鉴定出一种蜘蛛毒素可选择性激活Nav1.1亚基,并阐明其在伤害感受和疼痛中的作用。在非神经炎症的情况下,Nav1.1的激活诱导了疼痛反应,产生了机械性痛觉过敏,而对热痛并无影响。在肠道中,高阈值机械敏感性神经纤维表达Nav1.1,且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小鼠也表现为毒素敏感性增强,证实了Nav1.1通道在调节机械痛的感觉神经纤维兴奋性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痛觉过敏 生物毒素 蜘蛛毒素 通道 传入神经纤维 美国加州大学 疼痛反应 肠易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所致SD大鼠外周神经病变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迟晓丽 邵璇 +1 位作者 周文霞 张永祥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31-135,130,I0001,共7页
目的化疗药物所致的外周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多种化疗药物的共同而严重的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CIPN模型是紫杉醇(PTX)腹腔注射建立的SD大鼠模型,但关于影响CIPN模型建立的相关因素却... 目的化疗药物所致的外周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多种化疗药物的共同而严重的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CIPN模型是紫杉醇(PTX)腹腔注射建立的SD大鼠模型,但关于影响CIPN模型建立的相关因素却少有涉及。本实验拟考察影响PTX所致SD大鼠CIPN模型的影响因素,为筛选和研究防治CIPN药物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大鼠隔日一次腹腔注射给予PTX,采用测痛丝致痛行为学实验考察PTX对大鼠机械性异常性疼痛和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后足表皮下神经纤维(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IENF)的形态及数目,电子显微镜检测坐骨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及数目。结果隔日腹腔注射2 mg/kgPTX四次对SD大鼠的体重增长无明显影响;给予PTX后,初始体重为200 g的大鼠在34 d的实验周期内未观察到机械性异常性疼痛,仅在第17天出现了一次机械性痛觉过敏;而初始体重为400 g的大鼠则在第17天表现出了机械性异常性疼痛,第8~26天表现出了机械性痛觉过敏,免疫荧光显示PTX处理组大鼠后足表皮下IENF断裂,IENF密度显著降低,电镜观察可见空泡变性的异常线粒体的比例升高,PTX处理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外周神经病变。结论初始体重400 g的SD大鼠对PTX所致的外周神经病变较敏感,适合作为PTX所致外周神经病变的模型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药诱导的外周神经病变 机械性异常性疼痛 机械性痛觉过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FFERENTIAL ROLES OF SPINAL NITRIC OXIDE IN DEVELOPMENT OF HEAT AND MECHANICAL HYPERALGESIA INDUCED BY INTRAPLANTAR INJECTION OF BEE VENOM IN CONSCIOUS RATS
6
作者 Hui-Li LI and Jun CHEN Department of Anatomy and K.K. Leung Brain Research Centre,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07期105-105,共1页
Aim: To study the roles of nitric oxide (NO) of spinal cord in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bee venom (BV)-induced persistent spontaneous nociception (PSN) and hyperalgesia to heat and mechanical stimulation. Meth... Aim: To study the roles of nitric oxide (NO) of spinal cord in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bee venom (BV)-induced persistent spontaneous nociception (PSN) and hyperalgesia to heat and mechanical stimulation. Methods: Chronic intrathecal (i.t.) catheterization was performed and effects of i.t. pre- and post-application of NO synthase inhibitor, N^G-nitro-L-arginine-methyl-ester hydrochloride (L-NAME), at does of 0.01, 0.1, 1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鼠 足底皮注蜂毒 痛觉过敏 机械性痛觉过敏 脊髓 一氧化氮 NO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