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虚拟样机的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在机械引信研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丽荣 高敏 +1 位作者 齐杏林 傅文洁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6-30,共5页
研究机械引信内部机构的运动 ,采用传统的实验方法难窥系统全貌 ,建造虚拟样机 ,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仿真 ,为研究人员创建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启发设计构思 ,进行辅助系统测试与评估。本文介绍了虚拟样机和仿真技术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 ... 研究机械引信内部机构的运动 ,采用传统的实验方法难窥系统全貌 ,建造虚拟样机 ,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仿真 ,为研究人员创建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启发设计构思 ,进行辅助系统测试与评估。本文介绍了虚拟样机和仿真技术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 ,如何构造机械引信的虚拟样机 ,还阐述了进行仿真的必要性以及运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工作的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样机 系统仿真 机械引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引信螺纹旋向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韩金仲 《四川兵工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62-64,共3页
我国和前苏联在触发式弹头机械引信外露零件螺纹旋向等设计问题不统一,易影响引信可靠作用,造成引信瞎火率较高。通过实践和分析表明,触发式弹头机械引信外露零件螺纹的旋向及其装配扭紧力矩,应根据弹丸旋转方向确定其相适应方向和装配... 我国和前苏联在触发式弹头机械引信外露零件螺纹旋向等设计问题不统一,易影响引信可靠作用,造成引信瞎火率较高。通过实践和分析表明,触发式弹头机械引信外露零件螺纹的旋向及其装配扭紧力矩,应根据弹丸旋转方向确定其相适应方向和装配扭紧力矩。并对现行生产有关触发式弹头机械引信外露零件螺纹的旋向和装配扭紧力矩提出了改进意见。以及触发式弹头机械引信外露零件螺纹在跳弹射击引信头部先着地时,目标对其反作用力同时受有摩擦力矩作用,此时是考核引信外露零件螺纹旋向、装配扭紧力矩及连接牢固性最严格的,是设计引信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以提高引信可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式 弹头 机械引信 螺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发式弹头机械引信外露零件螺旋纹向等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韩金仲 《现代引信》 CSCD 1993年第4期63-67,共5页
本文对我国和前苏联在触发式弹头机械引信外露零件螺纹旋向等设计不统一,易影响引信可靠作用,造成瞎火率校高的问题。通过实践和分析表明,触发式弹头机械引信外露零件螺纹的旋向及其装配扭紧力矩。应根据弹丸旋转方向确定其相适应方向... 本文对我国和前苏联在触发式弹头机械引信外露零件螺纹旋向等设计不统一,易影响引信可靠作用,造成瞎火率校高的问题。通过实践和分析表明,触发式弹头机械引信外露零件螺纹的旋向及其装配扭紧力矩。应根据弹丸旋转方向确定其相适应方向装配扭紧力矩。并对现行生产有关触发式弹头机械引信外露零件螺纹的旋向和装配扭紧力矩提出了改进意见。以及触发式弹头机械引信外露零件螺纹在跳弹射击引信头部先着地时,目标对其反作用力同时受有摩擦力矩作用,此时是考核引信外露零件螺纹旋向、装配扭紧力矩及连接牢固性最严格的,是设计引信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以提高引信可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引信 螺纹 触发式 弹头引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弹头机械引信自炸机构的分析计算
4
作者 蒲颜贵 翟留辉 刘龙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4-36,共3页
对35弹头机械引信的自炸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通过建立计算自炸机构自炸转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自炸机构的各种因素,从而确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35弹头机械引信产品质量。
关键词 35弹头 机械引信 自炸机构 计算模型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引信瞬发度模拟测试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玉清 李建军 郑新生 《现代引信》 CSCD 1992年第3期52-55,12,共5页
本文通过介绍某机械引信的瞬发度模拟测试情况,给出了机械引信瞬发度测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认为有必要对机械引信瞬发度模拟测试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建议制订机械触发引信瞬发度模拟试验标准。
关键词 机械引信 瞬发度 模拟试验
全文增补中
引信机械动态模型辩识和仿真
6
作者 周天胜 赖百坛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34-39,共6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机械引信惯性保险机构的辨识法和脉冲实验法,并对建立的动态模型作了仿真验证。为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引信机构动态性能检验以及为代替或减少引信产品的靶场射击检验提出了一种很具前景性的方法。
关键词 引信机构 惯性保险机构 机械引信 动态模型 实验法 数字仿真 动态性能 生产过程 系统仿真 位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榴炮机械触发引信作用时间指标与作战效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时景峰 游宁 李鹏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32,共4页
以某火炮对中等密度土壤目标为例,研究了机械触发引信装定成瞬发、短延期和长延期条件下对目标的侵彻深度,对弹丸杀伤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瞬发作用时(300μs),弹丸侵入目标的深度小于弹丸的头弧部长度,对弹丸的杀伤效果影... 以某火炮对中等密度土壤目标为例,研究了机械触发引信装定成瞬发、短延期和长延期条件下对目标的侵彻深度,对弹丸杀伤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瞬发作用时(300μs),弹丸侵入目标的深度小于弹丸的头弧部长度,对弹丸的杀伤效果影响可忽略不计;短延期作用时(5-10ms),弹丸能够到达最有利起爆深度;具有侵彻体的引信对钢筋混凝土的实弹射击试验结果表明,自调延期机构能够自动识别目标的性质和厚度,对目标有更好的毁伤效能,完全可以取代固定长延期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触发引信 战术技术指标 作战效能 瞬发度 延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动对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延迟解锁时间的数值分析
8
作者 张银环 肖秦琨 +2 位作者 刘星 侯学礼 薛静云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7,共9页
为研究弹丸章动对引信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延迟解锁时间的影响,依据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弹丸章动运动下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延迟解锁时间的数学模型。采用ADAMS虚拟样机技术并设置驱动、摩擦等参数对延迟解锁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 为研究弹丸章动对引信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延迟解锁时间的影响,依据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弹丸章动运动下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延迟解锁时间的数学模型。采用ADAMS虚拟样机技术并设置驱动、摩擦等参数对延迟解锁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延迟解锁时间的数学模型准确性较高;弹丸最大章动角出现在炮口处,当炮口速度为358 m/s,最大章动角为0.153 rad;章动角与延迟解锁时间呈反比关系。该研究方法可为引信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缩短生产周期、调试模型参数、降低研制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引信 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 章动 多刚体动力学 虚拟样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信安全与解除保险系统的技术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谭惠民 施坤林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16-24,共9页
本文回顾了引信安全系统技术的发展过程,结合战术及技术背景,对各阶段引信安全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引信技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引信安全系统的近期目标是利用现有技木发展机电结合型的安全系统;远期目标是向电子方向发展... 本文回顾了引信安全系统技术的发展过程,结合战术及技术背景,对各阶段引信安全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引信技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引信安全系统的近期目标是利用现有技木发展机电结合型的安全系统;远期目标是向电子方向发展,并提出了当前应发展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技术 解除保险 隔爆机构 机械引信 冗余保险 爆炸序列 控制系统 待发状态 离心保险机构 故障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第一代电子时间引信通过国家级鉴定
10
作者 关祥云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67-67,共1页
国家兵器工业部第二一二研究所根据炮兵科研处下达的“关于122—152毫米加榴炮炮弹通用电子时间点火引信及装定器战术技术要求”,经多了几年的精心研制,使我国的第一代DRS12地炮通用电子时间引信于1988年11月17日通过了国家级鉴定。
关键词 电子时间引信 加榴炮 点火引信 定型试验 科研处 机械引信 机械时间引信 正常作用率 特种弹 钟表时间引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技术对引信发展的推动作用
11
作者 石庚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46-49,共4页
文本根据武器弹药的发展对引信提出的要求、以几类弹药为例、分析了传感技术在引信中应用的前景和重要性。
关键词 引信技术 传感技术 子弹引信 适时起爆 解除保险 目标识别 机械引信 战斗部 图像获取 信息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2毫米火箭钢珠弹无线电引信通过国家级鉴定
12
作者 郭锦屏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76-76,共1页
为提高122毫米火箭弹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打开外贸销路,北方工业公司于1985年底下达了研制122毫米火箭钢珠弹无线电引信的任务。机电部第212研究所接受了这一难度大、时间紧的任务后,根据战技指标要求,经过几年的克苦攻关和精心研制。
关键词 无线电引信 珠弹 战技指标 机械引信 着发引信 正常作用率 工业公司 竞争能力 国际市场 近炸引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引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参加美国第33届引信年会报告
13
作者 陈庆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是参加美国战备协会第33届引信年会的总结报告。会议于1989年4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ALBUGUERQUE市举行。这是我国兵工学会代表团首次参加美国引信年会,揭开了中美引信专家技术交流的序幕。本文回顾了我国代表团和美国以及世界各国... 本文是参加美国战备协会第33届引信年会的总结报告。会议于1989年4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ALBUGUERQUE市举行。这是我国兵工学会代表团首次参加美国引信年会,揭开了中美引信专家技术交流的序幕。本文回顾了我国代表团和美国以及世界各国专家、教授、工程师、军官进行广泛接触和技术交流的前人场景,介绍了美国引信技术发展的现状,特别是美国新一代压制兵器引信和电子安全装置。最后从八个方面探讨了美国引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技术 灵巧引信 技术交流 新墨西哥州 总结报告 装定 中国兵工学会 多选择引信 制导弹药 机械引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大口径加榴炮发射环境极限边界工况炮-弹-引耦合响应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中旺 牛兰杰 +2 位作者 宁变芳 马红萍 孙诚诚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针对中大口径加榴炮机械触发引信早炸时有发生,引信及其典型结构在内弹道高动态复杂力学环境下的响应特性不清晰、失效机理不明确等问题,建立了考虑身管中后期磨损、底排弹0号装药、弹丸最大装填角、弹丸与引信极限偏差等极限边界工况... 针对中大口径加榴炮机械触发引信早炸时有发生,引信及其典型结构在内弹道高动态复杂力学环境下的响应特性不清晰、失效机理不明确等问题,建立了考虑身管中后期磨损、底排弹0号装药、弹丸最大装填角、弹丸与引信极限偏差等极限边界工况的内弹道环境炮弹引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融合SPH和Lagrange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弹引典型机构响应特性,并通过底凹弹和底排弹典型工况测试数据对仿真模型的预测误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极限边界工况会对弹丸挤进阻力、前定心部与身管撞击力的时域分布特征以及运动姿态等造成显著影响,会对引信及其典型机构过载响应造成较大影响。相比底凹弹和底排弹常规工况,膛内弹丸与身管撞击力分别增大63.75倍和29.82倍,出炮口瞬间弹丸俯仰角分别增大8.69倍和6.71倍,偏航角分别增大3.89倍和1.75倍,膛内引信回转体轴轴向峰值过载分别增大19.49%和5.44%,径向峰值过载分别增大78.7%和1.44倍。极限边界工况下,膛内阶段引信发生强度失效的风险明显增大,出炮口后弹引初始章动角量值明显增加,飞行阶段异常作用的风险也会增大。相关研究对于探寻复杂动态力学环境中大口径机械触发引信失效机理,指导引信加固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大口径加榴炮 底排弹 机械触发引信 发射环境 极限边界工况 耦合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仪表齿轮的研究
15
作者 王丕增 初允绵 +1 位作者 王文义 竺培国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1980年第4期128-131,共4页
双圆弧仪表齿轮(简称双圆弧齿轮)具有钟表齿轮的一些优点:传动灵活,最小齿数为6,不产生根切;而又能用一把刀加工同模数不同齿数的齿轮。但是,其模数不能太小,以不小于0.15为宜。这种齿轮应用于机械引信、继电器等短时计时仪器中。本文... 双圆弧仪表齿轮(简称双圆弧齿轮)具有钟表齿轮的一些优点:传动灵活,最小齿数为6,不产生根切;而又能用一把刀加工同模数不同齿数的齿轮。但是,其模数不能太小,以不小于0.15为宜。这种齿轮应用于机械引信、继电器等短时计时仪器中。本文介绍它的基准齿形并给出齿轮的齿形方程以及重合度、瞬时传动效率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齿轮 齿轮模数 传动效率 齿廓 根切 机械引信 重合度 钟表齿轮 齿顶高 齿根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