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发新型合金材料的新工艺——机械合金化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梅本富 吴炳尧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2年第4期1-5,共5页
自七十年代以耐热超强度合金的分散强化为开端研制成功机械合金化(简称MA)法以来,作为新型合金材料开发的手段,MA法十分引人注目。进入九十年代,MA法已成为材料工作者竞相研究的对象,在电子材料领域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应用范围日... 自七十年代以耐热超强度合金的分散强化为开端研制成功机械合金化(简称MA)法以来,作为新型合金材料开发的手段,MA法十分引人注目。进入九十年代,MA法已成为材料工作者竞相研究的对象,在电子材料领域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应用范围日渐宽广。本文系统介绍了MA法的原理、工艺条件、工艺过程及组织形态,并综合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归纳了MA法所产生的现象及其特征。认为这是一种潜藏着多种可能性的开发新型合金材料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材料 工艺 机械合金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名称:1种镁基储氢材料及其机械合金化法制备方法
2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7年第3期31-31,共1页
1种镁基储氢材料及其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镁基储氢材料的方法。该镁基储氢材料的的化学组分为La2-xMxMg17,其中M选自Cu,Al,Ni,Fe,Co,Mn,V,Cr,Zn,Ca,Sn等,0〈x〈2。该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镁基储氢材料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①采用... 1种镁基储氢材料及其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镁基储氢材料的方法。该镁基储氢材料的的化学组分为La2-xMxMg17,其中M选自Cu,Al,Ni,Fe,Co,Mn,V,Cr,Zn,Ca,Sn等,0〈x〈2。该机械合金化法制备镁基储氢材料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①采用传统的熔炼法制备合金La2-xMx;②将La2-xMx合金和Mg金属粉末在氢气或氩气气氛下采用高能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过程在0-3~20.0MPa的氢气保护下进行,使材料制备和氢化过程合并一次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法 镁基储氢材料 制备方 专利名称 高能球磨机 氢气保护 化学组分 金属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制备镁系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苗鹤 陈玉安 丁培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9期36-38,共3页
机械合金化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制备镁系储氢材料的较佳工艺。综述了国内外采用该法制备镁系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报道了机械合金化法制备MgH_4、Mg_2Ni、多元镁基储氢合金、非晶态镁系储氢合金及纳米复合镁系储氢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 机械合金化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制备镁系储氢材料的较佳工艺。综述了国内外采用该法制备镁系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报道了机械合金化法制备MgH_4、Mg_2Ni、多元镁基储氢合金、非晶态镁系储氢合金及纳米复合镁系储氢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认为,机械合金化可以显著改善镁系储氢材料的动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提高储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机械合金化法 镁基储氢合金 MG2NI 储氢量 纳米复合 非晶态 制备 研究成果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扫描电镜研究Fe-Si的机械合金化过程
4
作者 李凡 黄海波 +1 位作者 赵华庭 吴炳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6-347,共2页
关键词 扫描电镜 机械合金化法 FE-SI合金 元素粉末 高能球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储氢合金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玉安 周上祺 丁培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20-23,共4页
报道了镁基储氢合金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对熔炼法、粉末烧结法、扩散法、机械合金化法和氢化燃烧合成法等几种主要方法制备镁基储氢合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这些合金制备技术制取的合金的充放氢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并讨... 报道了镁基储氢合金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对熔炼法、粉末烧结法、扩散法、机械合金化法和氢化燃烧合成法等几种主要方法制备镁基储氢合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这些合金制备技术制取的合金的充放氢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并讨论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指出了今后镁基储氢合金制备方法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储氢合金 熔炼 粉末烧结 扩散 机械合金化法 氢化燃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1-x)Ti_xNi(0≤x≤0.4)系列合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袁华堂 宋赫男 +3 位作者 李秋荻 冯艳 李志云 王一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4-587,共4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成功制备了 Mg1 - x Tix Ni( 0≤ x≤ 0 .4)系列三元合金 .XRD结构分析表明 ,不同成分的合金在相同的球磨时间下非晶化程度有所区别 ,并且合金的非晶化程度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而趋于完全 .少量 Ti的加入使得该系列合金...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成功制备了 Mg1 - x Tix Ni( 0≤ x≤ 0 .4)系列三元合金 .XRD结构分析表明 ,不同成分的合金在相同的球磨时间下非晶化程度有所区别 ,并且合金的非晶化程度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而趋于完全 .少量 Ti的加入使得该系列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及循环稳定性都有所提高 .在球磨 1 2 0 h的该系列合金中 ,Mg0 .9Ti0 .1 Ni合金的最大初始放电容量达到 3 5 6.85 m A·h· g- 1 ( 1 0 0 m A·g- 1 ,-0 .5 V vs.Hg/Hg O) ,而Mg0 .7Ti0 .3Ni合金的循环稳定性最好 .Ti的加入亦提高了合金的抗腐蚀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性能 镁基储氢合金 机械合金化法 非晶化 镍氢电池 负极材料 镁钛镍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Mg_(0·9)Ti_(0·1)Ni_(0·9)X_(0·1)(X=Mn,Zn,Co,Fe)系列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美涵 张连中 +4 位作者 孙立贤 谭志诚 徐芬 袁华堂 张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73-1676,共4页
用机械合金化法合成了Mg0·9Ti0·1Ni0·9X0·1(X=Mn,Zn,Co,Fe)系列合金.X射线衍射(XRD)结构分析表明,用X部分替代Ni后,促进了Mg0·9Ti0·1Ni合金的非晶化过程.用Co和Fe部分替代Ni提高了合金的放电容量,但却降... 用机械合金化法合成了Mg0·9Ti0·1Ni0·9X0·1(X=Mn,Zn,Co,Fe)系列合金.X射线衍射(XRD)结构分析表明,用X部分替代Ni后,促进了Mg0·9Ti0·1Ni合金的非晶化过程.用Co和Fe部分替代Ni提高了合金的放电容量,但却降低了合金的循环稳定性.用Zn和Mn部分替代Ni提高了合金电极的循环寿命,尤其是Mg0·9Ti0·1Ni0·9Zn0·1合金电极经10个充放电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仍可达到313·8mA·h/g.对添加Co后的合金进行p-c-T测试发现,Mg0·9Ti0·1Ni0·9Co0·1合金的吸放氢容量明显比Mg0·9Ti0·1Ni合金高,这与电化学所测到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储氢合金 机械合金化法 非晶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包覆改性 Mg_(1.8)M_(0.2)Ni (M=Ti, Zr, Si, Cu)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8
作者 侯占忠 高贵军 +3 位作者 郭振福 高晓娜 柏天新 杨桂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9-823,共5页
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MA),以M(M=Ti、Zr、Si或Cu)部分取代合金中的Mg,制备得到改性合金Mg_(1.8)M_(0.2)Ni,然后按1∶1比例用Ni进行包覆修饰,制备出Mg_(1.8)M_(0.2)Ni-1.0Ni储氢合金。结果表明,经Ti、Zr、Si、Cu部分取代Mg改性和用Ni包... 本文采用机械合金化法(MA),以M(M=Ti、Zr、Si或Cu)部分取代合金中的Mg,制备得到改性合金Mg_(1.8)M_(0.2)Ni,然后按1∶1比例用Ni进行包覆修饰,制备出Mg_(1.8)M_(0.2)Ni-1.0Ni储氢合金。结果表明,经Ti、Zr、Si、Cu部分取代Mg改性和用Ni包覆修饰后的储氢合金,非晶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其电化学性能都得到改善,在循环稳定性以及高倍率放电性能方面,优于未改性合金。其中,Mg_(1.8)Ti_(0.2)Ni-1.0Ni和Mg_(1.8)Zr_(0.2)Ni-1.0Ni合金的初始放电比容量分别729.9mAh·g^(-1)和689.0mAh·g^(-1),大于Mg_(2.0)Ni-1.0Ni合金的初始放电比容量665.5mAh·g^(-1),而Mg_(1.8)Zr_(0.2)Ni-1.0Ni表现出更好的循环稳定性,100个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保持400mAh·g^(-1)左右。通过对Mg_(1.8)M_(0.2)Ni-1.0Ni(M=Ti、Zr、Si、Cu)进行线性极化、阳极极化和交流阻抗的测试,进一步研究了该系列改性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储氢合金 机械合金化法 部分取代 包覆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钨铝固溶体粉末的高温固相反应制备方法
9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5年第4期32-32,共1页
该专利是一种碳化钨铝固溶体粉末的高温固相反应制备方法。将经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W1-xAlx,二元合金作为反应前驱体,与粒度小于51μm,纯度大于95%的碳粉,按合金组分W1-xAlxC称量,碳过量6%~10%,球磨混匀后装入石墨坩埚内.再... 该专利是一种碳化钨铝固溶体粉末的高温固相反应制备方法。将经机械合金化法制备的W1-xAlx,二元合金作为反应前驱体,与粒度小于51μm,纯度大于95%的碳粉,按合金组分W1-xAlxC称量,碳过量6%~10%,球磨混匀后装入石墨坩埚内.再放入固相反应炉中,在真空或还原气氛或惰性气氛下升至1300-1600℃.升温速度为45℃/min,保温时间为10~120h;反应期间,每隔5~10h将样品取出球磨30~60min。该方法制备出的产物结晶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反应 固溶体粉末 制备方 碳化钨 机械合金化法 二元合金 合金组分 石墨坩埚 升温速度 惰性气氛 还原气氛 保温时间 前驱体 反应炉 min 结晶态 球磨 碳粉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Cu复合材料制备及其高温性能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孟君 张立勇 +1 位作者 刘心宇 甘春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8-530,共3页
用机械合金化法结合冷变形 ,制备了WC/Cu复合材料 ,研究了冷变形后复合材料的组织特征和高温退火时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 :烧结后的材料经冷变形 ,组织呈显著纤维状 ,WC颗粒弥散分布 ,密度明显提高 ,达到理论密度的 99 2 % ;复合材料经 ... 用机械合金化法结合冷变形 ,制备了WC/Cu复合材料 ,研究了冷变形后复合材料的组织特征和高温退火时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 :烧结后的材料经冷变形 ,组织呈显著纤维状 ,WC颗粒弥散分布 ,密度明显提高 ,达到理论密度的 99 2 % ;复合材料经 6 0 0~ 90 0℃高温退火 ,强度和硬度略有下降 ,塑性则有大幅提高 ;90 0℃退火时未发生明显的再结晶 ,界面结合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u复合材料 制备 高温性能 机械合金化法 冷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钨-铜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兵发 谭敦强 周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180-183,共4页
研究了几种制备纳米钨-铜复合材料的工艺,介绍了它们的工艺流程,详细讨论了每种工艺的优缺点,旨在为改进工艺、开拓应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钨-铜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机械合金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SiAg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连邦 戴晓波 +2 位作者 诸鑫炎 毛信表 马淳安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5-279,共5页
应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两种不同组分的Si-Ag复合材料.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法对该材料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组成原子比为1∶1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可逆性,在0.2mA... 应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两种不同组分的Si-Ag复合材料.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法对该材料的微观形貌、相组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组成原子比为1∶1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可逆性,在0.2mA·cm-2的电流密度下,经50周循环后可逆容量仍保持300mAh·g-1.实验发现,借助充放电控制,即可有效提高合金材料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机械合金化法 硅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毛豫兰 赵雷康 《国外建材科技》 2001年第4期16-20,共5页
介绍了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工艺特点及研究进展,讨论了纳米材料制备急需解决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制备方 固相 机械合金化法 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