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第九讲 社会因素对人口机械变动的影响
1
作者
桂世勋
《社会》
1984年第1期61-65,共5页
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它主要表现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的活动,因而也叫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从不同角度考察,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和暂时性迁移,集团迁移和个人迁移,有组织的迁移和无组织的迁移,自愿性迁移和被迫性迁移,国内迁...
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它主要表现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的活动,因而也叫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从不同角度考察,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和暂时性迁移,集团迁移和个人迁移,有组织的迁移和无组织的迁移,自愿性迁移和被迫性迁移,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城市间迁移、乡村间迁移和城乡间迁移,等等。人口迁移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机械变动
人口迁移
社会因素
国际迁移
大城市
农村地区
移民调查
城市人口
迁移影响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州市区1976—1980年人口机械变动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云成
陈浩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38-46,共9页
前言“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的方针。控制大城市,主要是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其中,控制人口规模,特别是控制市区人口规模是关键。解放三十二年来,我国的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前言“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的方针。控制大城市,主要是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其中,控制人口规模,特别是控制市区人口规模是关键。解放三十二年来,我国的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上升缓慢,比重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大城市
合理发展
积极发展
城市建设
中等城市
广州市区
人口
机械变动
小城市
城市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中地区城市人口机械变动初探
3
作者
马清裕
《人口学刊》
1981年第3期70-75,95,共7页
辽宁省中部地区,包括:沈阳、抚顺、鞍山、本溪和辽阳五市,是我国城市密集区之一。全区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8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72.7万,占总人口的53.5%。各市之间相距很近,如以沈阳为中心,最近的抚顺市为48公里,最远的鞍山...
辽宁省中部地区,包括:沈阳、抚顺、鞍山、本溪和辽阳五市,是我国城市密集区之一。全区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8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72.7万,占总人口的53.5%。各市之间相距很近,如以沈阳为中心,最近的抚顺市为48公里,最远的鞍山市也只有89公里。沈阳市,是辽宁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1978年建成区人口223万。抚顺市是以燃料、动力为主的重工业城市,人口86万。鞍山市是我国闻名的钢都,人口73万。本溪市是煤铁之城,人口56万。辽阳市是新兴的轻纺工业城市,人口27.7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山市
密切相关
人口
机械变动
直接影响
技术人员
工业总产值
机械
增长数
见附表
工业部门
城市人口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口机械变动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
作者
杨晓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92-96,共5页
一、人口机械变动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位置移动,也叫人口迁移。依据迁移时间的长短可以划分为短期人口迁移、长期人口迁移乃至永久性的人口迁移;从空间上看,有城市内部人口迁移、城市之间人口迁移、乡村间人口迁移和城乡人...
一、人口机械变动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位置移动,也叫人口迁移。依据迁移时间的长短可以划分为短期人口迁移、长期人口迁移乃至永久性的人口迁移;从空间上看,有城市内部人口迁移、城市之间人口迁移、乡村间人口迁移和城乡人口迁移;按迁移者是否越出国界可以划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依照迁移目的和动机又可以分为谋生求职型迁移、求学型迁移、家庭团聚型迁移等;另外,根据社会组织情况还可以分为有组织的迁移和自发性的迁移,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变动
人口
机械变动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城乡人口迁移
移民
家庭团聚
人口分布
人口过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县域人口收缩特征识别及影响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
1
5
作者
曾紫琪
王芳
+1 位作者
冯艳芬
刘司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1-106,共6页
人口收缩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挑战。文章基于第五、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数据及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广东省县域人口收缩情况,测算人口机械变动对常住人口收缩的贡献率,探讨基于推拉理论的人口收缩...
人口收缩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挑战。文章基于第五、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数据及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广东省县域人口收缩情况,测算人口机械变动对常住人口收缩的贡献率,探讨基于推拉理论的人口收缩微观影响机制,分析人口收缩宏观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常住人口收缩县域数量占比由2000—2010年的10.48%增加到2010—2020年的40.32%,收缩现象加剧,人口变动逐渐形成了核心地区增长-边缘地区收缩的圈层分布格局;常住人口收缩主要受到人口机械变动的影响,常住户籍人口流出是常住人口收缩的根本原因;广东省户籍流动人口流出主要受到流入地拉力因素影响,流入地的高收入水平、良好的教育资源及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感知是户籍地人口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二、三产业产值,企业密度,中小学数量,医疗机构数量对人口收缩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均形成了以珠三角县域为核心,逐渐向外变化的圈层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收缩
人口
机械变动
流动人口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圳经济特区人口变化特点分析
6
作者
邵秦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2期58-62,共5页
深圳是我国当前最大的,也是建设速度最快的经济特区。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以及外商独自经营是该特区的主要经济特点,除此之外,特区在发展中还采用“外引内联”的方式,即除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外,还与内地各省市区搞合作企业,以在此基础...
深圳是我国当前最大的,也是建设速度最快的经济特区。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以及外商独自经营是该特区的主要经济特点,除此之外,特区在发展中还采用“外引内联”的方式,即除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外,还与内地各省市区搞合作企业,以在此基础上将深圳建成兼营工、商、农、牧、住宅、旅游业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特区的上述经济发展特点决定了该区在人口的变动、结构等方面也必然呈现出相应的特点。现根据笔者近期对深圳的考察调查,对该区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特点作如下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区建设
深圳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
人口变化
特点分析
宝安县
人口
机械
增长
总人口
人口
机械变动
劳动适龄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口系统的特性、结构与功能
7
作者
夏凡
《人口学刊》
1986年第4期32-36,共5页
以往的人口科学为了深入地研究人口现象,大多是把人口的某一侧面从人口整体中抽象出来,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应用研究,这是必要的。但是,“人口是包含多种因素,具有多种规定性的社会综合...
以往的人口科学为了深入地研究人口现象,大多是把人口的某一侧面从人口整体中抽象出来,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应用研究,这是必要的。但是,“人口是包含多种因素,具有多种规定性的社会综合体”,除了分门别类地研究之外,还必须从整体和综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把人口当作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人口现象以及人口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本文只就人口系统的识别和辩析作一些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系统
人口现象
人口科学
教育程度结构
社会因素
年龄结构
人口
机械变动
非再生资源
生活资料
人口自然
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人口经济学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被引量:
1
8
作者
吴忠观
《人口与经济》
1982年第2期24-27,共4页
社会主义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有它自己所特有的研究领域。它不同于以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任务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也不同于以社会主义阶段的人口过程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社会主义人口规...
社会主义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有它自己所特有的研究领域。它不同于以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任务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也不同于以社会主义阶段的人口过程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社会主义人口规律为任务的社会主义人口学。社会主义人口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和人口的相互关系,即把社会主义的经济运动过程和人口运动过程的内在联系作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社会主义人口经济规律为任务。众所周知,在经济和人口的相互关系中,经济过程是有决定性意义的。经济过程是人口过程的基础,人口的发展反映着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宏观人口
人口过程
机械变动
人口投资
人口再生产
重大课题
微观人口
比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五”期间的上海人口及其在“七五”期间的展望
9
作者
刘明浩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3期42-46,共5页
一、建国以来上海人口的发展 建国以来,上海人口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特征。其一是,全市出生婴儿的高峰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都早于全国。据历年统计资料,本市自1950至1957年的八年中,全市平均出生率为42‰,平均自然增长率33.7‰,都高于...
一、建国以来上海人口的发展 建国以来,上海人口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特征。其一是,全市出生婴儿的高峰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都早于全国。据历年统计资料,本市自1950至1957年的八年中,全市平均出生率为42‰,平均自然增长率33.7‰,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1954年最高,出生率达52.7‰;自然增长率达到45.6‰,上海最早感受到了人口膨胀对城市的压力。1956年全国号召实行计划生育时,上海积极开始宣传;1963年成立了全市的计划生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工作开始取得成效。人口的出生率由五十年代的高峰转化到七十年代中期的低谷,在不到二十年的时期内完成了人口再生产模式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五”
出生率
机械
增长
人口
机械变动
人口老年化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的自然增长
五十年代
计划生育政策
出生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九讲 社会因素对人口机械变动的影响
1
作者
桂世勋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
出处
《社会》
1984年第1期61-65,共5页
文摘
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它主要表现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的活动,因而也叫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从不同角度考察,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和暂时性迁移,集团迁移和个人迁移,有组织的迁移和无组织的迁移,自愿性迁移和被迫性迁移,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城市间迁移、乡村间迁移和城乡间迁移,等等。人口迁移的数量。
关键词
人口
机械变动
人口迁移
社会因素
国际迁移
大城市
农村地区
移民调查
城市人口
迁移影响
少数民族
分类号
C0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市区1976—1980年人口机械变动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云成
陈浩光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38-46,共9页
文摘
前言“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的方针。控制大城市,主要是控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其中,控制人口规模,特别是控制市区人口规模是关键。解放三十二年来,我国的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上升缓慢,比重很低。
关键词
人口规模
大城市
合理发展
积极发展
城市建设
中等城市
广州市区
人口
机械变动
小城市
城市人口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中地区城市人口机械变动初探
3
作者
马清裕
出处
《人口学刊》
1981年第3期70-75,95,共7页
文摘
辽宁省中部地区,包括:沈阳、抚顺、鞍山、本溪和辽阳五市,是我国城市密集区之一。全区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88万。其中,非农业人口572.7万,占总人口的53.5%。各市之间相距很近,如以沈阳为中心,最近的抚顺市为48公里,最远的鞍山市也只有89公里。沈阳市,是辽宁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1978年建成区人口223万。抚顺市是以燃料、动力为主的重工业城市,人口86万。鞍山市是我国闻名的钢都,人口73万。本溪市是煤铁之城,人口56万。辽阳市是新兴的轻纺工业城市,人口27.7万。
关键词
鞍山市
密切相关
人口
机械变动
直接影响
技术人员
工业总产值
机械
增长数
见附表
工业部门
城市人口规模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口机械变动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4
作者
杨晓勇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92-96,共5页
文摘
一、人口机械变动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位置移动,也叫人口迁移。依据迁移时间的长短可以划分为短期人口迁移、长期人口迁移乃至永久性的人口迁移;从空间上看,有城市内部人口迁移、城市之间人口迁移、乡村间人口迁移和城乡人口迁移;按迁移者是否越出国界可以划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依照迁移目的和动机又可以分为谋生求职型迁移、求学型迁移、家庭团聚型迁移等;另外,根据社会组织情况还可以分为有组织的迁移和自发性的迁移,等等。
关键词
人口迁移
变动
人口
机械变动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城乡人口迁移
移民
家庭团聚
人口分布
人口过剩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县域人口收缩特征识别及影响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
1
5
作者
曾紫琪
王芳
冯艳芬
刘司乐
机构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1-10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1262)。
文摘
人口收缩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挑战。文章基于第五、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数据及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广东省县域人口收缩情况,测算人口机械变动对常住人口收缩的贡献率,探讨基于推拉理论的人口收缩微观影响机制,分析人口收缩宏观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常住人口收缩县域数量占比由2000—2010年的10.48%增加到2010—2020年的40.32%,收缩现象加剧,人口变动逐渐形成了核心地区增长-边缘地区收缩的圈层分布格局;常住人口收缩主要受到人口机械变动的影响,常住户籍人口流出是常住人口收缩的根本原因;广东省户籍流动人口流出主要受到流入地拉力因素影响,流入地的高收入水平、良好的教育资源及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感知是户籍地人口收缩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二、三产业产值,企业密度,中小学数量,医疗机构数量对人口收缩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均形成了以珠三角县域为核心,逐渐向外变化的圈层分布特征。
关键词
人口收缩
人口
机械变动
流动人口
广东省
分类号
K901.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C92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圳经济特区人口变化特点分析
6
作者
邵秦
机构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人口研究所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2期58-62,共5页
文摘
深圳是我国当前最大的,也是建设速度最快的经济特区。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以及外商独自经营是该特区的主要经济特点,除此之外,特区在发展中还采用“外引内联”的方式,即除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外,还与内地各省市区搞合作企业,以在此基础上将深圳建成兼营工、商、农、牧、住宅、旅游业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特区的上述经济发展特点决定了该区在人口的变动、结构等方面也必然呈现出相应的特点。现根据笔者近期对深圳的考察调查,对该区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特点作如下初步分析:
关键词
特区建设
深圳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
人口变化
特点分析
宝安县
人口
机械
增长
总人口
人口
机械变动
劳动适龄人口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口系统的特性、结构与功能
7
作者
夏凡
机构
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
出处
《人口学刊》
1986年第4期32-36,共5页
文摘
以往的人口科学为了深入地研究人口现象,大多是把人口的某一侧面从人口整体中抽象出来,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应用研究,这是必要的。但是,“人口是包含多种因素,具有多种规定性的社会综合体”,除了分门别类地研究之外,还必须从整体和综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即把人口当作一个完整的、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人口现象以及人口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本文只就人口系统的识别和辩析作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
人口系统
人口现象
人口科学
教育程度结构
社会因素
年龄结构
人口
机械变动
非再生资源
生活资料
人口自然
变动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人口经济学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被引量:
1
8
作者
吴忠观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2年第2期24-27,共4页
文摘
社会主义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有它自己所特有的研究领域。它不同于以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为任务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也不同于以社会主义阶段的人口过程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社会主义人口规律为任务的社会主义人口学。社会主义人口经济学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和人口的相互关系,即把社会主义的经济运动过程和人口运动过程的内在联系作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社会主义人口经济规律为任务。众所周知,在经济和人口的相互关系中,经济过程是有决定性意义的。经济过程是人口过程的基础,人口的发展反映着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人口经济学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宏观人口
人口过程
机械变动
人口投资
人口再生产
重大课题
微观人口
比例关系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五”期间的上海人口及其在“七五”期间的展望
9
作者
刘明浩
机构
上海市统计局社会人口处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6年第3期42-46,共5页
文摘
一、建国以来上海人口的发展 建国以来,上海人口的发展具有两个明显特征。其一是,全市出生婴儿的高峰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都早于全国。据历年统计资料,本市自1950至1957年的八年中,全市平均出生率为42‰,平均自然增长率33.7‰,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1954年最高,出生率达52.7‰;自然增长率达到45.6‰,上海最早感受到了人口膨胀对城市的压力。1956年全国号召实行计划生育时,上海积极开始宣传;1963年成立了全市的计划生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工作开始取得成效。人口的出生率由五十年代的高峰转化到七十年代中期的低谷,在不到二十年的时期内完成了人口再生产模式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
关键词
“七五”
出生率
机械
增长
人口
机械变动
人口老年化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的自然增长
五十年代
计划生育政策
出生人口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第九讲 社会因素对人口机械变动的影响
桂世勋
《社会》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州市区1976—1980年人口机械变动初步研究
朱云成
陈浩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辽中地区城市人口机械变动初探
马清裕
《人口学刊》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人口机械变动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杨晓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县域人口收缩特征识别及影响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曾紫琪
王芳
冯艳芬
刘司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深圳经济特区人口变化特点分析
邵秦
《人口与经济》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人口系统的特性、结构与功能
夏凡
《人口学刊》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社会主义人口经济学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吴忠观
《人口与经济》
198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六五”期间的上海人口及其在“七五”期间的展望
刘明浩
《人口与经济》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