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绢云母/TiO_2复合颗粒材料的机理研究及表征 被引量:9
1
作者 侯喜锋 丁浩 +3 位作者 杜高翔 于守仁 王钺博 叶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13-1419,共7页
为提高二氧化钛颗粒的分散性、改善其颜料特性并降低其用量,同时发挥绢云母矿物的协同作用,采用机械力化学方法(mechano-chemical method,MCM),通过绢云母颗粒表面包覆二氧化钛方式制备了"核-壳"结构绢云母/TiO2复合颗粒材料... 为提高二氧化钛颗粒的分散性、改善其颜料特性并降低其用量,同时发挥绢云母矿物的协同作用,采用机械力化学方法(mechano-chemical method,MCM),通过绢云母颗粒表面包覆二氧化钛方式制备了"核-壳"结构绢云母/TiO2复合颗粒材料,采用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DS(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XPS(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分析方法和颜料性能测试手段,对复合粉体的微观结构和颜料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所制备绢云母/TiO2复合粉体白度为84.3%,遮盖力18.68 g/m2,吸油量26.79 g/100 g,绢云母/TiO2复合颗粒以绢云母表面包覆均匀、稳定的二氧化钛颗粒为特征.研究表明:绢云母/TiO2复合粉体已具有与钛白相似的使用性能,作为白色颜料可在若干应用领域实现对钛白粉的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云母 二氧化钛 复合颗粒材料 机械力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改性超细粉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苏小莉 曹智 张治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5,共4页
综述了利用机械力化学法对超细粉体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湿法与干法机械力化学表面改性的工艺特点,重点介绍了气流粉碎—表面改性一体化工艺的一些研究实例,说明气流粉碎—表面改性一体化工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法 超细粉体 表面改性 一体化 气流粉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合成ZnO:Eu^(3+),Li^+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定明 胡文远 +3 位作者 刘勋 张铁军 涂铭旌 景绘山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6-150,共5页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与热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ZnO∶Eu3+,Li+纳米粉末,用SEM、XRD、TG-DSC、UV-Vis、FL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Eu3+和Li+成功掺入ZnO基质中;样品颗粒分布均匀,粒径为50nm,其发射主峰位于611 nm处;其荧光性...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与热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ZnO∶Eu3+,Li+纳米粉末,用SEM、XRD、TG-DSC、UV-Vis、FL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Eu3+和Li+成功掺入ZnO基质中;样品颗粒分布均匀,粒径为50nm,其发射主峰位于611 nm处;其荧光性能与热处理温度及Eu,Li的掺杂比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法 ZnO∶Eu Li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MnZn铁氧体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罗驹华 王加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5-98,共4页
以MnO2、Fe2O3和ZnO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锰锌铁氧体粉体。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粒径减小主要发生在初期,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细颗粒会凝聚成团聚体,破碎与凝聚过程最后达到动态平衡;高能球磨可使原料比表面积变大,无序程度增加,键... 以MnO2、Fe2O3和ZnO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锰锌铁氧体粉体。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粒径减小主要发生在初期,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细颗粒会凝聚成团聚体,破碎与凝聚过程最后达到动态平衡;高能球磨可使原料比表面积变大,无序程度增加,键能减小,从而导致内部贮能的增加,并可得到均匀混合物,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化学反应。高能球磨40h的物料,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1200℃)煅烧即可生成单相锰锌铁氧体。对于未粉磨的样品,温度必须要达到1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法 锰锌铁氧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LiNi_(0.5)Mn_(1.5)O_4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耿佳杰 吴其胜 戴振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8-161,共4页
以Li2CO3,MnO2和Ni(OH)2·H2O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锂离子层状结构正极材料LiNi0.5Mn1.5O4,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粉磨6h可制备能在较低温度下发生固相反应的前驱体;前驱体于800℃煅烧6... 以Li2CO3,MnO2和Ni(OH)2·H2O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锂离子层状结构正极材料LiNi0.5Mn1.5O4,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粉磨6h可制备能在较低温度下发生固相反应的前驱体;前驱体于800℃煅烧6h制备得到具有α-NaFeO2型层状有序结构的单相LiNi0.5Mn1.5O4。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为80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MN1.5O4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机械力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无害化处理含油钻屑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海龙 蒋灶 徐中慧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437-3441,共5页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无害化处置含油钻屑,并初步研究了其降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含油钻屑的降解效果随着氧化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当氧化剂掺比为50%时含油率低至2.05%;在含有20%氧化钙的环境中,加入30%二氧化钛或高锰酸钾的降解效果最佳;...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无害化处置含油钻屑,并初步研究了其降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含油钻屑的降解效果随着氧化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当氧化剂掺比为50%时含油率低至2.05%;在含有20%氧化钙的环境中,加入30%二氧化钛或高锰酸钾的降解效果最佳;反应过程中石英遭到破坏,结晶度降低;苯环结构断裂,氯原子开始脱落,含油钻屑得到降解;含油钻屑中仍存在长碳链,且出现游离态的羟基,表明降解不够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钻屑 机械力化学法 油类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活化铝系硅酸盐矿物降解六氯苯机理研究
7
作者 何晓曼 许新成 +2 位作者 姚真真 张其武 杨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7-73,共7页
针对六氯苯(HCB)在土壤中长期存在难以降解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机械力化学法,系统地探究土壤中固有成分铝系硅酸盐(高岭土、白云母和膨润土)对HCB的降解效果,讨论了球磨转速、球磨时间、HCB初始浓度等条件对HCB降解效率的影响。在HCB浓度... 针对六氯苯(HCB)在土壤中长期存在难以降解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机械力化学法,系统地探究土壤中固有成分铝系硅酸盐(高岭土、白云母和膨润土)对HCB的降解效果,讨论了球磨转速、球磨时间、HCB初始浓度等条件对HCB降解效率的影响。在HCB浓度为50 000 mg/kg的条件下,600 r/min球磨2 h后,铝系硅酸盐矿物对HCB去除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高岭土、白云母、膨润土,高岭土和白云母对HCB的去除率分别为90.13%、85.72%,膨润土几乎不降解HCB。HCB的去除率随着球磨时间增加而增加,与转速呈正相关。HCB初始浓度的降低有利于HCB的降解和脱氯效率,当HCB处于高浓度水平50 000 mg/kg时,高岭土和白云母的脱氯效率较低;当HCB处于低浓度水平2 500 mg/kg时,高岭土和白云母的脱氯效果提高,高岭土的脱氯效果优于白云母。利用ESR检测自由基信号发现,高岭土在机械力化学作用下产生了高活性氧类自由基,而白云母和膨润土未产生自由基。利用GC-MS分析HCB降解中间产物,当高岭土作为添加剂时,产生的自由基导致HCB的C—Cl发生断裂,经过连续脱氯过程,HCB的稳定结构被打破,形成了一系列不稳定的含Cl中间产物。综上所述,铝系硅酸盐矿物在机械力化学作用下能够高效降解HCB,而且便宜易得,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法 铝系硅酸盐 六氯苯 土壤修复 脱氯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高性能纤维素膜综合实验设计
8
作者 邓莎 钟凯 周密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6,70,共5页
为实现植物资源的最大化、高值化利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综合教学实验,以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纤化纤维素为原料,设计了"高性能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的研究型综合实验。采用了一种球磨法与改性剂相结合的机械力-化学法,在... 为实现植物资源的最大化、高值化利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综合教学实验,以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纤化纤维素为原料,设计了"高性能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的研究型综合实验。采用了一种球磨法与改性剂相结合的机械力-化学法,在常温、无催化剂的条件下,使微纤化纤维素发生酯化反应,并纤丝化为直径更小的酯化纳米纤维素,从而得到了疏水的纤维素薄膜,过程简单且易于控制。所制备的纤维素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水性及水蒸气阻隔性能。通过该实验,不仅使学生了解源于自然界中的科学前沿、激发其实验热情,还能提升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纤维素膜 机械-化学法 酯化纳米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喷雾干燥法制备球形YAG:Ce粉体及其发光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韩涛 彭玲玲 +1 位作者 涂铭旌 朱达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116-119,共4页
采用机械力化学-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球形YAG:Ce粉体。通过XRD、SEM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方法,研究焙烧温度、混悬液浓度、Ce3+掺杂量对粉体的形貌、粒度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AG:Ce前驱体为球形,粒径分布在2~10μm之间,经1300℃焙烧处... 采用机械力化学-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球形YAG:Ce粉体。通过XRD、SEM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方法,研究焙烧温度、混悬液浓度、Ce3+掺杂量对粉体的形貌、粒度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AG:Ce前驱体为球形,粒径分布在2~10μm之间,经1300℃焙烧处理,形貌由毛团状转变为米团状。焙烧温度超过900℃时,形成YAG单相,并随着温度升高晶粒尺寸增大。随着混悬液浓度的增加,粉体尺寸明显增大,相应的发光性能先增大后减小,当浓度达到0.2mol/L时,发光性能最佳,是由于其不同的光学性能造成的。随着Ce3+掺杂量x增加,粉体的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x=0.06时,达到最大值,粉体的发射光波长先红移后蓝移;当x=0.1时,红移达最大值。由于电多极的相互作用,产生Ce3+浓度淬灭效应,其能量传递的临界距离Rc≈1.9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球形YAG Ce 机械力化学法 喷雾干燥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活化固硫灰固化处理含油钻屑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亚红 彭熙 +1 位作者 蒋灶 齐一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利用机械力化学法活化固硫灰固化降解含油钻屑,研究了不同含油钻屑掺比对固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机械力化学法对含油钻屑中有机污染物的固化降解机制。研究表明,当含油钻屑掺量为50%时,球磨后样品中的含油率为1.92%,固化体... 利用机械力化学法活化固硫灰固化降解含油钻屑,研究了不同含油钻屑掺比对固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机械力化学法对含油钻屑中有机污染物的固化降解机制。研究表明,当含油钻屑掺量为50%时,球磨后样品中的含油率为1.92%,固化体常温养护28 d抗压强度为22.70 MPa,固化体石油类浸出浓度为3.875 mg/L低于GB 8978-1996中规定的限值。XRD分析表明含油钻屑中的有机污染物以物理包裹和吸附的形式被固化于含油钻屑固化体的凝胶相中。IR分析表明机械力化学法对含油钻屑中的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法 含油钻屑 固硫灰 固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Eu^(3+)发光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雪 茹红强 邵忠宝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9-394,共6页
为了提高Zn O∶Eu^(3+)荧光粉体的发光强度并降低合成温度,利用高温机械力化学法合成了单相Zn O∶Eu^(3+)荧光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结构、微观形貌和发光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 O∶Eu^(3+)荧... 为了提高Zn O∶Eu^(3+)荧光粉体的发光强度并降低合成温度,利用高温机械力化学法合成了单相Zn O∶Eu^(3+)荧光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结构、微观形貌和发光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 O∶Eu^(3+)荧光粉体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50℃,最佳球磨时间为3 h.当Eu^(3+)摩尔分数为2.5%、球料比为20∶1时,经450℃球磨3 h后制备的Zn O∶Eu^(3+)荧光粉体的发光强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稀土元素 高温机械力化学法 发光强度 荧光粉体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硫灰固化焦化废水处理外排污泥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熙 齐一谨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4-459,共6页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活化循环流化床燃煤固硫灰,用于固化焦化废水处理外排污泥(CWT污泥)。探讨了固硫灰活化条件,并通过XRD和FTIR分析了固硫灰固化CWT污泥中重金属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m(Ca O)∶m(Ca O+固硫灰)为20%、球磨频率为40 Hz...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活化循环流化床燃煤固硫灰,用于固化焦化废水处理外排污泥(CWT污泥)。探讨了固硫灰活化条件,并通过XRD和FTIR分析了固硫灰固化CWT污泥中重金属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m(Ca O)∶m(Ca O+固硫灰)为20%、球磨频率为40 Hz、球磨时间为2 h时,养护28 d固硫灰固化体的平均抗压强度达到72.2 MPa;当污泥掺加量为50%(w)时,养护28 d含污泥固化体的抗压强度达到8.5 MPa,固化体浸出液中Pb2+和As5+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77 mg/L和0.013 mg/L,均远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的规定限值。XRD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在固硫灰活化过程中,混合体系水化生成了C—S—H凝胶、斜方钙沸石和钙矾石,可通过物理包裹、吸附及离子交换的形式实现CWT污泥中Pb2+和As5+的固化/稳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法 固硫灰 固化 焦化废水处理外排污泥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钛酸锶粉体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驹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3-955,966,共4页
采用SEM、XRD及FT-IR研究了碳酸锶和二氧化钛(锐钛矿)经高能球磨后的结构变化,讨论了单相钛酸锶的形成机理。SEM和XRD研究表明,高能球磨破坏了原料的晶体结构,使得其比表面积和无序程度增加;FT-IR研究表明,高能球磨使原料的键能减小。可... 采用SEM、XRD及FT-IR研究了碳酸锶和二氧化钛(锐钛矿)经高能球磨后的结构变化,讨论了单相钛酸锶的形成机理。SEM和XRD研究表明,高能球磨破坏了原料的晶体结构,使得其比表面积和无序程度增加;FT-IR研究表明,高能球磨使原料的键能减小。可见,高能球磨导致了原料内部贮能增加和反应活化能减小。球磨40 h的原料在900℃煅烧2 h可以得到单相钛酸锶,而未粉磨的需要1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法 钛酸锶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Eu^(3+)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杨雪 茹红强 邵忠宝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6-200,共5页
以三氧化二铕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材料,利用溶胶-凝胶法、高温机械力化学法合成了SiO_2∶Eu^(3+)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对荧光粉体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测量.结果说明:溶胶-凝胶... 以三氧化二铕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材料,利用溶胶-凝胶法、高温机械力化学法合成了SiO_2∶Eu^(3+)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对荧光粉体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测量.结果说明:溶胶-凝胶法、高温机械力化学法合成样品的发光性能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分别在900℃和600℃达到最好,粉体平均粒度分别为2μm与1μm.与溶胶-凝胶法比较,高温机械力化学法的制备温度降低了300℃.且利用高温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的样品的发光性能要好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机械力化学法 SiO2:Eu3+ 溶胶-凝胶法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固化处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齐一谨 徐中慧 +5 位作者 徐亚红 蒋灶 李萍 李娜 何志 刘义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03,共6页
为了减少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以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为原料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进行安全处理。采用机械力化学法探究了脱硫石膏与垃圾焚烧飞灰掺加比、(脱硫石膏+垃圾焚烧飞灰)与粉煤灰掺加比、球磨频率... 为了减少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等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以粉煤灰和脱硫石膏为原料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进行安全处理。采用机械力化学法探究了脱硫石膏与垃圾焚烧飞灰掺加比、(脱硫石膏+垃圾焚烧飞灰)与粉煤灰掺加比、球磨频率、球磨时间和养护温度参数对固化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和FTIR手段对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固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力化学法能够显著提升粉煤灰的活性,并使制备出的固化体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当脱硫石膏与垃圾焚烧飞灰掺加比为1∶4,(脱硫石膏+垃圾焚烧飞灰)与粉煤灰为2∶3,球磨频率30 Hz,球磨时间2 h,养护温度60℃时,固化体28 d抗压强度达到22.3 MPa,并采用AAS测得固化体浸出液中Cd和Zn重金属的浸出量分别仅为0.015 mg/L和0.008 mg/L,均远低于GB 5085.3-2007规定限值。XRD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固化体水化过程中生成了水化硅酸钙(C—S—H)和钙矾石(AFt)并分别主要以物理包裹和化学吸附的形式实现了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粉煤灰 机械力化学法 固化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一锅法”制备乙酰化纳米纤维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凤采 卢麒麟 +4 位作者 唐丽荣 庄森炀 卢贝丽 林咏梅 黄彪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9-606,共8页
以竹人纤浆为原料,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并同时进行乙酰化,探索一锅法制备乙酰化纳米纤维素(A-NCC)的较佳工艺,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乙酰化纳米纤维素得率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得到... 以竹人纤浆为原料,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并同时进行乙酰化,探索一锅法制备乙酰化纳米纤维素(A-NCC)的较佳工艺,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乙酰化纳米纤维素得率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球磨时间2h、反应温度120℃、超声时间3h、反应时间5h,此时A-NCC的得率为42.76%.滴定法测得的A-NCC取代度在0.125-0.214之间,通过XRD和FTIR分析表明,机械力化学法制备得到的产物含特征官能团羰基,且结晶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化 纳米纤维素 机械力化学法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轻烧镁粉制备纳米氢氧化镁工艺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男 冉言 +3 位作者 杜高翔 帅欢 任凤国 王佼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1-2136,共6页
探讨了以轻烧镁粉和蒸馏水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和水化法超细研磨制备六方片纳米氢氧化镁的工艺条件。研究了在氧化镁水化过程中,搅拌磨搅拌速率-研磨时间和料浆固液比对实验产品的粒度、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 探讨了以轻烧镁粉和蒸馏水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和水化法超细研磨制备六方片纳米氢氧化镁的工艺条件。研究了在氧化镁水化过程中,搅拌磨搅拌速率-研磨时间和料浆固液比对实验产品的粒度、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轻烧镁粉:蒸馏水:研磨介质配比为1∶4∶4、研磨转速为1300 r/min、反应最佳时长为18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物为纳米级氢氧化镁,经测试其粒度d50为1.04μm,d90为2.27μm。SEM分析表明样品的表面形貌为六方片状,薄片厚度大约为5~20 nm;XRD分析表明制得的氢氧化镁粉体结晶完全,其平均晶粒尺寸为6.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烧镁粉 纳米氢氧化镁 机械力化学法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氨基化纳米纤维素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琳娜 李永贵 卢麒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19,共6页
为实现纳米纤维素衍生物的绿色高效制备,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基于机械力化学作用,在微波-水热条件下氧化降解竹浆粕得到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C),然后与二乙烯三胺发生缩合反应,实现水相中氨基化纳米纤维素(ACNC)的一锅法合成,并对其性能... 为实现纳米纤维素衍生物的绿色高效制备,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基于机械力化学作用,在微波-水热条件下氧化降解竹浆粕得到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C),然后与二乙烯三胺发生缩合反应,实现水相中氨基化纳米纤维素(ACNC)的一锅法合成,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CNC呈棒状,直径为10~40 nm,长度为50~300 nm,氨基的接枝率为6.29%;ACNC的晶型并未发生改变,仍为纤维素Ⅰ型,结晶度由竹浆粕的59%增加到79%;ACNC的热稳定性较竹浆粕并未显著下降,但较CNC显著提高,说明CNC表面接枝氨基后热稳定性能得到改善;该制备方法绿色高效,得到的纤维素衍生物有望在生物固化和物理性能增强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化纳米纤维素 机械力化学法 过硫酸铵 微波-水热法 一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基复合TiO_(2)光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实验设计
19
作者 王炫 敖卫华 +2 位作者 钱玺 孙思佳 丁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5年第9期17-22,28,共7页
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并加深其对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前沿技术的理解,设计了一套针对工业固废基复合光催化剂制备与表征实验方案。该方案采用酸碱浸取法处理废弃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结合机械力化学法将其与硅灰复... 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并加深其对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前沿技术的理解,设计了一套针对工业固废基复合光催化剂制备与表征实验方案。该方案采用酸碱浸取法处理废弃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结合机械力化学法将其与硅灰复合,制备出TiO_(2)/硅灰复合光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系统研究了浸出与研磨工艺对复合光催化剂降解有机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复合光催化剂在光反应90 min时,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近90%,性能接近市售商业光催化剂P25的水平。本实验以固废资源回收利用作为切入点,将材料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大型仪器操作技能,更通过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双碳”目标与专业课程的联系,深刻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价值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催化剂 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机械力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Phosphoric Acid Activated Carbon from Bamboo by Mechanochemical Process
20
作者 CHEN Cui-xia HUANG Jin-feng +5 位作者 WU Geng-feng LIN Guan-feng LU Ze-xiang CHEN Yan-dan CHEN Xue-rong HUANG Biao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54,共5页
Activated carbon was prepared from bamboo by mechanochemical process with phosphoric acid as activating agent.The effects of milling time on the adsorption property and porous structure of the obtained activated car-b... Activated carbon was prepared from bamboo by mechanochemical process with phosphoric acid as activating agent.The effects of milling time on the adsorption property and porous structure of the obtained activated car-bon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osphoric acid activation assisted by mechanochemical process can slightly improve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repared activated carbon.The iodine,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 value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prepared activated carbons increased from 840.16 mg/g,168 mg/g and 1229.246 m/g to 947.51 mg/g,195 mg/g,and 1265.373 m2/g,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phosphoric acid activation,the activated carbon produced by mechanochemical process has greater adsorption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ated carbon phosphoric acid activation mechanochemical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