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制备方法对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胡盛
杨眉
+4 位作者
田大听
周红艳
胡卫兵
谭远斌
曹贞虎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41,68,共5页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M-ANRC)和改性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M-MANRC),采用乳液共混共凝法制备了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C-ANRC)和改性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C-MANRC)。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M...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M-ANRC)和改性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M-MANRC),采用乳液共混共凝法制备了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C-ANRC)和改性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C-MANRC)。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M-ANRC的力学性能相比,C-ANRC的扯断强度、撕裂强度、200%定伸强度分别提高了77.5%、35.9%、125.6%;C-MANRC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SEM分析结果显示,C-ANRC和C-MANRC中的凹凸棒石比M-ANRC和M-MANRC中的凹凸棒石在天然橡胶基体中分散得更加均匀且棒径更小;C-MANRC结构致密,凹凸棒石基本上都呈纳米棒状,且较均匀地分布在天然橡胶基体中,与天然橡胶基体结合良好。同时,对乳液共混共凝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天然橡胶
乳液
共
混
共
凝
法
机械共混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法制备聚酰亚胺杂化材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营堂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8-23,共6页
采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及4,4′-二氨基二苯基醚(ODA)为基本原料,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制备聚酰胺酸(PAA)溶液。由于纳米粒子的表面能很大,易团聚和二次团聚。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超声机械共混法,使球型nano-SiO2...
采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及4,4′-二氨基二苯基醚(ODA)为基本原料,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制备聚酰胺酸(PAA)溶液。由于纳米粒子的表面能很大,易团聚和二次团聚。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超声机械共混法,使球型nano-SiO2和孔型nano-SiO2均匀分散在聚酰胺酸胶液中,按照一定工艺要求制备聚酰亚胺/无机纳米杂化薄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杂化材料进行结构和表面形貌测试与表征。并对超声波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法制备聚酰亚胺杂化材料,高聚物与纳米粒子之间有相互作用,杂化薄膜中无机纳米粒子分散均匀,且平均粒度在3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无机纳米
超声
机械共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制备方法对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胡盛
杨眉
田大听
周红艳
胡卫兵
谭远斌
曹贞虎
机构
湖北民族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教育部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
浙江大学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所
出处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41,68,共5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CDB00903)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B20111905)
+2 种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1006)
湖北省恩施州科技局重点项目(2009A33)
教育部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开放基金项目(2010-03)
文摘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M-ANRC)和改性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M-MANRC),采用乳液共混共凝法制备了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C-ANRC)和改性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C-MANRC)。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M-ANRC的力学性能相比,C-ANRC的扯断强度、撕裂强度、200%定伸强度分别提高了77.5%、35.9%、125.6%;C-MANRC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SEM分析结果显示,C-ANRC和C-MANRC中的凹凸棒石比M-ANRC和M-MANRC中的凹凸棒石在天然橡胶基体中分散得更加均匀且棒径更小;C-MANRC结构致密,凹凸棒石基本上都呈纳米棒状,且较均匀地分布在天然橡胶基体中,与天然橡胶基体结合良好。同时,对乳液共混共凝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凹凸棒石
天然橡胶
乳液
共
混
共
凝
法
机械共混法
力学性能
Keywords
attapulgite natural rubber co-coagulating rubber latex mechanical blend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Q332 [化学工程—橡胶工业]
TD985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法制备聚酰亚胺杂化材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营堂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8-23,共6页
基金
陕西理工学院院级科研资助项目(SLGQ00305)
文摘
采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及4,4′-二氨基二苯基醚(ODA)为基本原料,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制备聚酰胺酸(PAA)溶液。由于纳米粒子的表面能很大,易团聚和二次团聚。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超声机械共混法,使球型nano-SiO2和孔型nano-SiO2均匀分散在聚酰胺酸胶液中,按照一定工艺要求制备聚酰亚胺/无机纳米杂化薄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杂化材料进行结构和表面形貌测试与表征。并对超声波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法制备聚酰亚胺杂化材料,高聚物与纳米粒子之间有相互作用,杂化薄膜中无机纳米粒子分散均匀,且平均粒度在30 nm左右。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无机纳米
超声
机械共混法
Keywords
PI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ultrasonic
分类号
TB3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制备方法对凹凸棒石/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胡盛
杨眉
田大听
周红艳
胡卫兵
谭远斌
曹贞虎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声法制备聚酰亚胺杂化材料工艺研究
张营堂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