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影响企业风险承担吗——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顾海峰 马远冰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4,共17页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22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通过提高企业研发创新、增加资产减值损失计提...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22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通过提高企业研发创新、增加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及加大非效率投资等渠道促进企业风险承担。企业ESG表现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风险承担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股权制衡对机构投资持股与企业风险承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独立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风险承担呈现较强的促进效应,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则呈现明显的抑制效应;相对于稳定型独立机构投资者而言,交易型独立机构投资者的促进效应更强。此外,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高内控质量与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中更显著。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短期投机行为的监管,引导上市公司积极从事研发创新活动,提升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促使机构投资者长期持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企业风险承担 ESG表现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绿色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
2
作者 刘莎 季荣梦 王君萍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4,共7页
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促进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通过推动企业绿色... 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促进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通过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促进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提升;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受2016年绿色金融政策的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重污染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提升作用减弱。基于此,建议提高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参与度、推动机构投资者关注企业的绿色创新、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续发展绩效 绿色创新 重污染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金融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冯鲍 闻岳春 赵松慧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活跃资本市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激活社会生产活力的重中之重。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机构... 活跃资本市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激活社会生产活力的重中之重。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发挥积极的“信息治理效应”,可以通过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进而降低企业金融化水平,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还存在“成本治理效应”,可以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抑制企业金融化;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ESG表现和内部控制质量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及抑制企业金融化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政府和监管机构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以及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企业金融化 信息透明度 代理成本 ESG表现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股权激励的市值管理效果研究——基于价值创造及价值实现的准自然实验
4
作者 赵世君 赵方铭 +1 位作者 李盈盈 朱锡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0,共8页
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国务院国资委及证监会一致认可并鼓励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方法。文章利用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及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及价值回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 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国务院国资委及证监会一致认可并鼓励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方法。文章利用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及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及价值回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通过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市值管理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实施股权激励可以进一步强化这种作用,国资委2014年发布的鼓励建立市值管理制度“若干意见”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稳健性检验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具有较强持续性,而对价值实现水平的影响时间较短。研究结果支持我国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并鼓励延长持股周期的动议,倡导机构投资者通过参与公司治理增强其市值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权激励 价值创造 价值实现 市值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金融机构并购冲击下的证据
5
作者 林雅嘉 李茜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本文借助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的合并事件,研究金融资源整合背景下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机构的合并将导致企业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上升,并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促进... 本文借助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的合并事件,研究金融资源整合背景下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机构的合并将导致企业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上升,并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具体而言: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合并之后,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上升,企业因共同机构投资者联结到更多同行业其他公司,加强了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促进了知识溢出,并推动了企业间合作创新,有效降低了创新风险,提高了创新产出。异质性检验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更好地促进技术要求更高的发明创新数量增加。本文的研究为金融机构改革以及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新证据,并从共同机构所有权角度探寻了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有利于拓展相关研究,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源整合 共同机构投资者持股 企业创新 知识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商誉减值异常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
6
作者 王梓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7-52,共6页
文章以2011—2022年间创业板市场中发生并购重组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商誉减值异常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商誉减值异常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间显著正相关;第一类和第三类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抑制... 文章以2011—2022年间创业板市场中发生并购重组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商誉减值异常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商誉减值异常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间显著正相关;第一类和第三类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抑制企业债务违约风险,而第二类机构投资者持股则显著加剧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第一类和第三类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削弱商誉减值异常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间正相关程度,而第三类机构投资者持股则显著增强商誉减值异常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间正相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誉减值异常 商誉减值规避 商誉减值激进 债务违约风险 机构投资者持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存贷双高”
7
作者 张十根 曹梦霞 +2 位作者 张莹莹 陈力维 徐珍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6-104,共9页
文章以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存贷双高”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会诱发企业“存贷双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存贷双高”的影响主要受交易型机构投资者... 文章以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存贷双高”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会诱发企业“存贷双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存贷双高”的影响主要受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的驱动;多个大股东、分析师跟踪可以显著弱化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存贷双高”的正向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恶化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加剧信息不对称是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企业“存贷双高”的作用机制。经济后果检验显示,“存贷双高”会降低企业下一期新增短期借款规模,损害企业绩效。研究结果可以为企业合理认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及科学引入机构投资者,有效防范“存贷双高”,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存贷双高”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9
8
作者 牟绍波 袁红霞 周凌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5,共8页
机构投资者是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激励在两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 机构投资者是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激励在两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水平;高管薪酬激励和高管股权激励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提升高管激励水平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使用Heckman两阶段法、更换变量衡量方式以及滞后两期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研究对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企业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企业创新 薪酬激励 权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影响企业ESG表现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6
9
作者 邓楚瑶 林志军 张启迪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7,136,共9页
在“双碳”目标下,推行“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有助于企业ESG的建设与实践。本文以2010—2021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索... 在“双碳”目标下,推行“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有助于企业ESG的建设与实践。本文以2010—2021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ESG表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且对环境(E)、社会责任(S)和公司治理(G)3个维度表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支持机构投资者“有效监督假说”。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分析表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和专注型机构投资者更积极发挥监督和治理职能,与企业ESG表现呈显著正向关系。本文研究结论为培育长期稳定的机构投资者,改善上市公司ESG表现,实现企业、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企业ESG表现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报特质性信息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会芹 杨翟婷 施先旺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7,共10页
本文基于2012—2022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实证检验了年报特质性信息披露水平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年报特质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机制检验发现,较高的年报特质性信息披露水平可以... 本文基于2012—2022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实证检验了年报特质性信息披露水平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年报特质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机制检验发现,较高的年报特质性信息披露水平可以改善企业的信息环境,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提高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进一步研究表明,年报特质性信息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在非“四大”审计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企业以及财务型机构投资者的样本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企业对年报文本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的重视程度,也为监管部门完善文本信息披露相关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报特质性信息 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 信息披露质量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基于非对称性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永波 陈琦 马永凡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7,共13页
在当前提出保持杠杆率稳中有降的背景下,文章以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视角,使用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模型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助力企业“去杠杆”的作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促进了资... 在当前提出保持杠杆率稳中有降的背景下,文章以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视角,使用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模型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助力企业“去杠杆”的作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促进了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但向上调整时促进作用更强,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存在非对称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促进作用来源于持股机构的治理效应,并通过实地调研和委派董事两条路径发挥作用;在排除机构大股东合谋管理层的替代性解释、明晰机构持股影响下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债务融资方式调整资本结构的前提下,上述非对称影响可由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资源效应解释。文章结论丰富和拓展了资本结构调整因素的相关研究,并从微观层面为“十四五”期间如何“稳杠杆、促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非对称调整 治理效应 资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融资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
12
作者 蒋红芸 李姮仪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82-86,共5页
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至2020年的数据,探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联系,以及融资约束是否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中存在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在加入... 本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至2020年的数据,探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联系,以及融资约束是否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中存在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在加入了中介变量融资约束后,其通过抑制企业融资约束,对全要素生产率仍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比于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该作用在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中更为显著。研究可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约束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信息质量、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价值
13
作者 曾婉晴 杨永忠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5-28,共4页
本文选取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考察机构投资者关注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实证检验发现: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显著提高企业价值;机构投资者关注在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价... 本文选取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考察机构投资者关注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实证检验发现: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显著提高企业价值;机构投资者关注在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价值的影响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即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提高机构投资者关注,表现为企业拥有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最终提升了企业价值;最后本文检验了企业风险水平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相比于风险水平低,在企业风险水平较高时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价值 机构投资者持股 企业风险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生命周期与企业社会责任
14
作者 张继德 王玉莹 全茜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88,共7页
文章选取200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生命周期对上述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相较于成熟期和衰退期,... 文章选取2006—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生命周期对上述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相较于成熟期和衰退期,在成长期企业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拓展研究中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的分析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受企业生命周期变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机构投资者持股 企业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信息披露的治理作用研究——以管理层盈余预告为例 被引量:100
15
作者 高敬忠 周晓苏 王英允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9-140,共12页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7年盈余预告披露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的治理作用。结果发现:(1)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管理层采取的盈余预告精确性提高(更具体的形式和更小的误差),及时性也增强;(2)银行、...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7年盈余预告披露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的治理作用。结果发现:(1)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管理层采取的盈余预告精确性提高(更具体的形式和更小的误差),及时性也增强;(2)银行、财务公司类机构、一般基金类机构对管理层盈余预告选择的积极治理作用相对较强,而养老、保险类机构对管理层盈余预告选择的积极治理作用则相对较弱;(3)处于不同持股规模时,管理层盈余预告的精确性、及时性均随着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比例增大而提高。但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易导致了管理层盈余预告的乐观态度倾向;(4)股权分置改革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选择的积极治理作用比股权分置改革前有所增强。建议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规模和专业素质以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盈余预告 信息披露 治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 被引量:132
16
作者 孙光国 刘爽 赵健宇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84,共10页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2年的数据,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两个方面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组检验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大股东控制对二者作...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2年的数据,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两个方面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组检验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大股东控制对二者作用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同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在将样本依据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分组后,这种负相关性在大股东非绝对控制组中仍然成立,而在绝对控制组中则不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真实 活动盈余管理 东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研发支出——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46
17
作者 范海峰 胡玉明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9期60-69,共10页
本文以2006-2009年65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数据为对象验证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及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对公司研发支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机构投资者者持股对国有控股公司研发支... 本文以2006-2009年65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数据为对象验证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研发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及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对公司研发支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机构投资者者持股对国有控股公司研发支出的促进作用显著小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对市场化指数较低地区的上市公司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显著小于市场化指数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这些结果说明我国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促进公司研发支出,机构投资者持股成为了公司长远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机构投资者对研发支出的促进作用受公司实际控制人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本文还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解决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内生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R&D支出 国有控公司 市场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治理环境与审计意见购买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凡林 吕佳宁 宋云玲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47,共11页
以2003—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抑制基于签字审计师变更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这种抑制作用的发挥需要依赖良好的内外部治理环境,因机构投资者类型而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因机构投资者稳定性或专注性而发... 以2003—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显著抑制基于签字审计师变更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这种抑制作用的发挥需要依赖良好的内外部治理环境,因机构投资者类型而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因机构投资者稳定性或专注性而发生显著变动。此外,在控制持股比例后,机构投资者数量的抑制作用不再显著。上述结果为机构投资者治理成效提供了积极证据,也为相关部门更好地培育中长期投资者、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审计意见购买 治理环境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 审计师变更 内部控制 审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产品市场竞争与上市公司违规治理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维章 郭珊珊 +1 位作者 佟成生 薛智中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79,共9页
以2007—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违规可能性越低,且违规频率越少;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产品市场竞争存在互补效应,产品市场竞争强化了机... 以2007—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违规可能性越低,且违规频率越少;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产品市场竞争存在互补效应,产品市场竞争强化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的违规倾向与违规频率的治理效应。研究结论为完善公司治理和解决上市公司违规问题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违规倾向 违规频率 产品市场竞争 公司治理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盈余宣告的信息含量 被引量:11
20
作者 宋玉 李卓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35,共7页
本文以我国2001~2004年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利用状况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盈余宣告信息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相对较早地解读会计盈余信息,其持股比例越高... 本文以我国2001~2004年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利用状况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盈余宣告信息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相对较早地解读会计盈余信息,其持股比例越高,盈余宣告后的市场反应越小,会计盈余宣告的信息含量越低。在会计盈余宣告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高低与市场的累计超额回报正相关;而在盈余宣告后,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市场累计超额回报出现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会计盈余 信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