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构投资者分心与高管机会主义减持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光国 张淼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87,共20页
文章以投资组合中不相关行业发生的极端收益为冲击,考察机构投资者因注意力分配差异而产生的分心现象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在机构投资者因分心而弱化监督时会实施更多的机会主义减持行为。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机构投... 文章以投资组合中不相关行业发生的极端收益为冲击,考察机构投资者因注意力分配差异而产生的分心现象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在机构投资者因分心而弱化监督时会实施更多的机会主义减持行为。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通过降低股价信息含量,从而加剧了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完善的公司内外部治理环境、国有企业性质、减持成本以及高管激励能够发挥一定程度的监督作用,抑制了机构投资者分心背景下高管机会主义减持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分心效应具有较长的持续性,机构投资者自身监督水平越高,其分心程度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影响越大,高管越能够在机会主义减持中获取更大的超额收益或规避更多的财富损失。文章不仅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分心的经济后果,为研究机构投资者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监管部门强化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监管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分心 机会主义减持 有限关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分心”与大股东掏空
2
作者 李学峰 蔡新怡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3-867,共15页
基于机构投资者“有限关注”的背景,以2007~2022年沪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机构投资者在其投资组合面临外生极端收益冲击时产生的注意力分散(即“分心”)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显... 基于机构投资者“有限关注”的背景,以2007~2022年沪深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机构投资者在其投资组合面临外生极端收益冲击时产生的注意力分散(即“分心”)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显著加剧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现象;媒体关注能作为互补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缓解机构投资者“分心”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而财务困境带来的内部压力使大股东在机构投资者“分心”时更易采取掏空行为;机构投资者“分心”会降低未受关注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增大其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导致大股东掏空行为增加;机构投资者“分心”会加剧大股东掏空行为对上市公司价值的损害,但这种调节作用具有滞后性;避税程度高及信息处理成本高的企业更应防范机构投资者“分心”对大股东掏空的加剧作用。研究结论为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缓解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行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分心 大股东掏空 公司治理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分心与劳动收入份额
3
作者 张家轩 徐玉德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5年第9期93-107,共15页
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机构投资者分心指标验证机构投资者分心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降低了企业劳动... 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机构投资者分心指标验证机构投资者分心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降低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机构投资者分心弱化了对企业的监督治理和决策治理,进而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分心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存在异质性影响,相较于压力敏感型和其他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的分心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影响更明显;此外,机构投资者分心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影响在劳动者议价能力弱的企业中更明显。本文的研究拓展了机构投资者分心的经济后果和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研究,为监管部门深入理解机构投资者在企业劳动收入分配中的重要影响并制定推动收入分配公平和共同富裕等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分心 劳动收入份额 有限关注 内部薪酬差距 人力资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分心”如何影响股价同步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正彪 刘洪颖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94,共20页
本文将机构投资者持有投资组合中行业的极端收益作为导致机构投资者“分心”的外生冲击事件,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分心”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分心”会促使... 本文将机构投资者持有投资组合中行业的极端收益作为导致机构投资者“分心”的外生冲击事件,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分心”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分心”会促使股价同步性上升。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机构投资者“分心”带来的监督缺失效应,会通过降低会计信息透明度进而造成股价同步性上升。此外,监督作用更强的专注型机构投资者“分心”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更大。内外部治理环境较差容易为管理层的不当行为创造空间,增强了机构投资者“分心”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本文从机构投资者有限注意力这一视角,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对公司信息披露和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具有重要影响。这为监管部门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引导机构投资者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分心 股价同步性 外生冲击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分心”与企业超额商誉
5
作者 邱静 吕佳昕 《财会月刊》 2025年第18期69-76,共8页
在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机构投资者队伍日益壮大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如何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行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07~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机构投资者有限注意力的视角出发,考察机构投资者“... 在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机构投资者队伍日益壮大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如何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行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07~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机构投资者有限注意力的视角出发,考察机构投资者“分心”对企业超额商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会显著提高企业超额商誉。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通过弱化对企业的治理效应和信息效应提高企业超额商誉。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非监督型机构投资者,监督型机构投资者的“分心”更容易诱发企业超额商誉;完善的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如内部控制质量和产品市场竞争,均能发挥一定的替代作用,减弱机构投资者“分心”对企业超额商誉的提升作用。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角色的了解,还为监管部门如何引导机构投资者行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分心 企业超额商誉 治理效应 信息效应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绩效反馈不一致与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郑丽 房康 王媛媛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5,共13页
随着ESG理念深入人心,利益相关者愈发重视企业ESG表现,管理者为迎合利益相关者的ESG诉求可能选择降低ESG信息披露质量,造成企业外部ESG披露与内部ESG实践解耦。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以2017—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探索企业ESG解耦... 随着ESG理念深入人心,利益相关者愈发重视企业ESG表现,管理者为迎合利益相关者的ESG诉求可能选择降低ESG信息披露质量,造成企业外部ESG披露与内部ESG实践解耦。基于企业行为理论,以2017—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探索企业ESG解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历史绩效反馈顺差—行业绩效反馈落差”促进了企业ESG解耦,“历史绩效反馈落差—行业绩效反馈顺差”抑制了企业ESG解耦。机构投资者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分心”程度会强化“历史绩效反馈顺差—行业绩效反馈落差”对ESG解耦的正向影响,削弱“历史绩效反馈落差—行业绩效反馈顺差”对ESG解耦的负向影响。研究发现从双重绩效反馈不一致角度揭示企业ESG解耦的动因,补充拓展了ESG相关研究,为利益相关者识别并约束企业ESG解耦行为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绩效反馈不一致 ESG解耦 机构投资者分心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