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合著视角下的科研机构合作网络测度分析——以我国电信学科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利 宋歌 +1 位作者 袁曦临 常娥 《现代情报》 CSSCI 2014年第1期94-99,共6页
以ISI Web of Knowledge检索平台电子信息学科2006-2011年不同机构间的作者合作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机构合作网络从网络密度和中心性角度进行分析,并从我国电子信息学科领域机构间的合作呈现的特点进行分析,有... 以ISI Web of Knowledge检索平台电子信息学科2006-2011年不同机构间的作者合作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机构合作网络从网络密度和中心性角度进行分析,并从我国电子信息学科领域机构间的合作呈现的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现阶段电子信息学科领域机构间合作的整体现状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电子信息学科 机构合作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高水平论文的机构合作网络演化分析——以1978-2017年的Nature和Science合作论文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彦邦 刘莉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8-144,157,共8页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在高水平论文的机构合作网络中的中心性地位、凝聚子群的演化特征,可以为提升我国高校在高水平论文的机构合作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及加强同国内外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建议,进而促进我国高校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在高水平论文的机构合作网络中的中心性地位、凝聚子群的演化特征,可以为提升我国高校在高水平论文的机构合作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及加强同国内外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建议,进而促进我国高校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方法/过程]该研究根据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校参与的1101篇Nature和Science合作论文构建机构合作网络,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从1978-1997年、1998-2008年、2009-2012年、2013-2017年四个阶段分析了我国高校在机构合作网络中的中心性和凝聚子群的演化特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在机构合作网络中的中心地位逐渐提高,但发达国家的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机构合作网络中长期处于核心地位;我国高校同国内高水平科研院所及发达国家机构逐渐构成了更多且更大规模的凝聚子群,但凝聚子群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尚未形成凝聚子群的联动效应;凝聚子群内部的我国高校之间及与国内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研究建议我国高校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跨地域科研合作、发挥少数国内一流高校的中介作用以形成凝聚子群的联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论文 机构合作网络 NATURE SCIENCE 中心性 凝聚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组织理论研究的合作模式探究——基于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合作网络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孙秀霞 朱方伟 侯剑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先进的合作模式是理论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条件。运用知识可视化技术,对1990-2011年期间国际组织理论相关文献进行计量研究,基于对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和研究者合作网络的分析,探究研究合作行为发生的特征与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研究机构... 先进的合作模式是理论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条件。运用知识可视化技术,对1990-2011年期间国际组织理论相关文献进行计量研究,基于对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和研究者合作网络的分析,探究研究合作行为发生的特征与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研究机构地缘关系、基于研究机构属性亲近、基于研究方向关联性和基于理论创新便利性的合作模式为组织理论研究的四种主要合作类型。其中以研究方向为导向的合作研究占据主导地位,但未来发展将更倾向于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合作模式,为我国组织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理论 合作模式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 研究者合作网络 网络知识图谱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合著视角的两岸科技合作现状及演化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苗红 吕静 黄鲁成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4-70,共7页
以两岸科技合作为研究对象,重点从机构合作的角度绘制了两岸论文合著网络,并分析了20年间网络结构及空间布局的演化过程。研究发现:两岸机构间的合作程度在不断加强,台湾机构相较于大陆机构参与程度更高;两岸论文合著网络具有明显的层... 以两岸科技合作为研究对象,重点从机构合作的角度绘制了两岸论文合著网络,并分析了20年间网络结构及空间布局的演化过程。研究发现:两岸机构间的合作程度在不断加强,台湾机构相较于大陆机构参与程度更高;两岸论文合著网络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根据内外合作强度,网络可分为三类节点及两个区,此外,网络的1、2区发展存在先后差异,随着网络的不断成长,1区的成长放缓,2区在后期发展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科技合作 机构合作网络 动态演化 S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