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收型玉米品种九和玉369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玉振 许兰杰 聂占胜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8期198-200,共3页
九和玉369是河南九和通种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以N98为母本、Lmgl3为父本选育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具有抗病、抗倒、耐高温、耐干旱、稳产、高产、耐密、早熟、脱水快、易机收等优良性状。2019年通过陕西省夏玉米区机收组审定,2021年通过... 九和玉369是河南九和通种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以N98为母本、Lmgl3为父本选育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具有抗病、抗倒、耐高温、耐干旱、稳产、高产、耐密、早熟、脱水快、易机收等优良性状。2019年通过陕西省夏玉米区机收组审定,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2022年通过河南省夏玉米区引种。本文作者对九和玉369的亲本特性、选育过程、品种特性、制种技术、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玉米生产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收型玉米品种 九和玉369 选育 制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机收型玉米品种豫单9953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施立善 朱蕴晨 +2 位作者 李雨灿 尚赏 卢广远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8期47-51,共5页
本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机收型夏玉米品种豫单9953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机收型夏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设定合理种植密度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秃尖长逐... 本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机收型夏玉米品种豫单9953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机收型夏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设定合理种植密度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秃尖长逐渐增长,产量随着种植密度呈先平稳增加,再迅速上升,后平缓减少的趋势,呈现近抛物线状。机收型玉米品种豫单9953在较高密度下通过肥水调控来提高千粒重、穗行数、行粒数,从而发挥该品种的耐密性,要想挖掘其高群体效应潜力而实现稳产高产,处理A5(9.75万株/hm2)为最佳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豫单9953 种植密度 机收型 穗部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唐山地区的早熟高产机收型夏玉米新品种筛选 被引量:3
3
作者 景艳杰 马志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51-54,共4页
以郑单958为对照,通过对6个夏玉米新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主要性状和产量的观察测定可知,机玉12、蠡试232均较对照郑单958增产;蠡玉101较对照郑单958减产,但差异不显著。与对照郑单958比较,这3个品种适宜在唐山市夏播种植。
关键词 早熟高产 机收型 夏玉米 新品种 筛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收型油菜宁杂油11号种植密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尹维平 刘礼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5期63-63,67,共2页
机收型油菜宁杂油11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宁杂油11号油菜分枝位较高,适合机械收获,且丰产性、适应性及综合抗性较好,该品种在六安市裕安区乃至周边地区播种适宜密度为45万株/hm2,产量结构合理。
关键词 机收型油菜 宁杂油11号 种植密度 生育期 产量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机收型玉米新品种在阜新的推广情况
5
作者 屈立强 《现代农业》 2020年第12期86-86,共1页
文章详细介绍了在引种试验中筛选出来的三个机收型玉米新品种在阜蒙县的推广情况,以期为推广机收型玉米品种、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机收型玉米 新品种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rtex Channel Modelling for the Radio Vortex System 被引量:1
6
作者 Qibiao Zhu Tao Ji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8年第4期121-129,共9页
In this paper, a free-space vortex channel model of the radio vortex system i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ortex signals over the vortex channel. The key idea is to combine the Laguerre-Ga... In this paper, a free-space vortex channel model of the radio vortex system i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ortex signals over the vortex channel. The key idea is to combine the Laguerre-Gaussian(LG) modes in the optical field with the free-space propagation model in the radio field. The proposed free-space vortex channel model is derived from the electric field expression of the LG modes and the freespace channel transfer function of the freespace propagation model theoretically.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ould reflect the vortex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better than the currently used free-space propagat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tex channel model radiovortex FREE-SPACE laguerre-gaussian modes channel transfer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