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与X线透视辅助下徒手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希诺 刘玉增 +4 位作者 李越 苏庆军 李冬月 关立 海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6-844,共9页
目的对比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皮质骨螺钉置钉在脊柱内固定手术中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 目的对比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皮质骨螺钉置钉在脊柱内固定手术中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71例患者。将接受X线透视辅助徒手CBT螺钉置入的患者作为徒手组(n=35),接受机器人辅助CBT螺钉置入的作为机器人组(n=36)。螺钉置钉准确性和关节突侵犯情况通过术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三维重建评估。对比两组平均单枚螺钉的置钉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医务人员术中射线暴露情况。结果71例患者一共植入284枚CBT螺钉,其中140枚由徒手组完成,144枚由机器人组完成。机器人组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徒手组(92.36%vs 82.86%,P=0.015)。机器人组关节突侵犯发生率显著低于徒手组(22.22%vs 40.00%,P=0.022)。但是,单颗螺钉置钉时间机器人组显著长于徒手组[(501.92±70.08)s vs(382.54±63.21)s,P=0.000]。术中医务人员辐射暴露时间徒手组明显高于机器人组[(56.81±16.09)s vs(34.43±16.91)s,P=0.000]。结论机器人辅助植入CBT螺钉可以有效提高螺钉置入准确性并减少了上关节突的侵犯率和医务人员的辐射暴露,但会增加螺钉的置钉时间与手术时间。本中心大约在12台手术后获得了平稳的机器人辅助CBT技术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轨迹螺钉 科手术机器人 徒手 退行性腰椎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中应用机器人辅助下皮质骨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宋继鹏 林万程 +4 位作者 姚思远 张垚 易蒙 姚明涛 丁立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98-1106,共9页
目的:探讨对于腰椎管狭窄症且行单节段减压融合的患者,机器人辅助下的皮质骨螺钉(robot-assisted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RCBTS)固定与机器人辅助下的椎弓根螺钉(robot-assisted pedicle screw,RPS)固定的疗效差异。方法:本研... 目的:探讨对于腰椎管狭窄症且行单节段减压融合的患者,机器人辅助下的皮质骨螺钉(robot-assisted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RCBTS)固定与机器人辅助下的椎弓根螺钉(robot-assisted pedicle screw,RPS)固定的疗效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了2020年6月~2022年月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单节段减压融合且行机器人辅助下置钉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纳入99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67.07±4.65岁;应用皮质骨螺钉固定者41例(RCBTS组),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者58例(RPS组)。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的24h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术后3d、3个月、6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对JOA评分和VAS评分变化进行了固定效应检验;通过审查术后影像学资料,根据Gertzbein-Robbins方法对螺钉位置进行分级,计算两种术式的置钉准确率;比较两种术式围术期以及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RCBTS组患者的手术时长(134.39±22.23min vs 152.93±19.10min,P<0.001)、切口长度(64.93±3.71mm vs 78.84±3.82mm,P<0.001)、术中出血(155.61±37.15mL vs 172.41±43.22mL,P=0.001)、术后24h引流量(83.66±21.54mL vs 101.21±29.80mL,P=0.002)以及术后住院天数(4.90±1.26d vs 6.26±1.66d,P<0.001)均显著小于RPS组患者。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和VAS评分变化在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固定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时间是JOA和VAS评分变化的固定效应(P<0.001)。两组的各级别置钉率(A级:152/164 vs 211/232,P=0.538;B级:9/164 vs 15/232,P=0.688;C级:3/164 vs 6/232,P=0.619)、临床可接受率(161/164 vs 226/232,P=0.619)、置钉不良率(3/164 vs 6/232,P=0.619)以及术后并发症(仅RCBTS组一例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的发生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RPS相比,接受RCBTS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长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在术后功能恢复和腰痛改善间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皮质骨螺钉置入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 腰椎管狭窄症 单节段 减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