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手术护士培训的范围综述
1
作者 吴帅奇 王磊 +1 位作者 许丽洁 龚姝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3-1371,共9页
目的:对国内外机器人辅助手术护士的培训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建立机器人辅助手术护士培训体系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 目的:对国内外机器人辅助手术护士的培训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建立机器人辅助手术护士培训体系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的机器人辅助手术护士培训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5日,并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和信息提取。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结果显示,现有机器人辅助手术护士培训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构建方法;培训对象准入标准未统一;培训内容围绕机器人手术开展,少数培训涉及了非技术技能操作;培训方式多样,以传统讲授为主;培训时长和周期差异较大;培训师资准入标准不完善;考核方式以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为主;对培训效果的探索还较为局限。结论:现有机器人辅助手术护士培训方案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欠佳,未来应在相关教学理论基础上,结合多学科视角下的临床需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构建全面、规范的机器人辅助手术护士培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护士 培训 护理教育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复杂腹壁巨大切口疝3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向延东 信嘉轩 +1 位作者 刘毅辉 易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0-1705,共6页
腹壁切口疝是开腹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腹壁巨大切口疝的定义为腹壁缺损最大直径>12 cm或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比>20%。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开放手术和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难度和手术创伤均较大,术后并... 腹壁切口疝是开腹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腹壁巨大切口疝的定义为腹壁缺损最大直径>12 cm或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比>20%。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开放手术和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难度和手术创伤均较大,术后并发症多,治疗效果不理想。2021年5月至2023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了3例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患者,并对其进行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腹腔内补片修补术(robotic-assisted 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rIPOM)。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短,未发生切口感染及严重并发症,无再次复发。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在腹壁巨大切口疝临床应用上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巨大切口疝 机器人辅助手术 疝修补术 达芬奇机器人 补片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力学信息数字化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
3
作者 王沫楠 安贤俊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8-653,共6页
目的建立一套数字化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再现真实手术过程,并通过仿真系统与外部力反馈设备的结合实现对虚拟环境中机器人的控制和力觉反馈。方法系统的设计包括:基于生物力学理论的人体组织建模、基于有限元方法人体组织生物力学模型的... 目的建立一套数字化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再现真实手术过程,并通过仿真系统与外部力反馈设备的结合实现对虚拟环境中机器人的控制和力觉反馈。方法系统的设计包括:基于生物力学理论的人体组织建模、基于有限元方法人体组织生物力学模型的计算、外部力反馈设备的设计、控制算法设计等。通过多层次模型、系统集成等方法,实现基于生物力学信息并具有交互特性的虚拟机器人辅助骨折牵引复位手术平台。结果当主手控制系统和虚拟环境生成机通过局域网连接成功后,该系统完成了闭环信息传递过程。结论该系统可以实现对虚拟环境中手术机器人的主从控制、视觉反馈和力觉反馈。该项研究为数字化模拟外科手术相关技术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模拟手术在提高手术成功率、新医生的培训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反馈 机器人辅助手术 虚拟手术系统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远程机器人辅助袖状胃切除术首例报道
4
作者 王晓鹏 王艳 +3 位作者 马云涛 苏河 牛向东 狐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本文报道2023年12月14日完成5G远程机器人辅助袖状胃切除术1例,采用微创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MT-1000)和5G信号网络系统,双主刀模式,患者平台位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手术室,主操控台位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新区分院手术室(两者直线距离75... 本文报道2023年12月14日完成5G远程机器人辅助袖状胃切除术1例,采用微创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MT-1000)和5G信号网络系统,双主刀模式,患者平台位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手术室,主操控台位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新区分院手术室(两者直线距离75.6 km)。手术总时长120 min,其中装机时间30 min,机器人操作时间90 min。术中网络延迟(55.16±25.33)ms,丢包率0.01%~0.1%。未发生网络中断等网络不良事件,手术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网络 远程机器人手术 袖状胃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网络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改良三孔法在小儿胆总管囊肿根治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史若乂 王晓晖 +4 位作者 张书峰 王霖 高建 王双双 孙英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5-281,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三孔法机器人辅助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胆总管囊肿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月~2024年6月我科对2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行改良三孔法机器人辅助胆总管囊肿根治性切除联合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单孔多通道... 目的探讨改良三孔法机器人辅助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在小儿胆总管囊肿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月~2024年6月我科对2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行改良三孔法机器人辅助胆总管囊肿根治性切除联合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单孔多通道腹腔镜装置经脐部切口置入,右侧肋缘下和左侧肋缘下分别置入8 mm trocar用于机械臂操作。在机器人对接前预先经脐部单孔装置体外完成空肠-空肠吻合术,对接后机器人腔镜下完成囊肿切除联合肝总管空肠吻合重建等操作。结果20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术中输血。手术时间(269.8±23.3)min,机器人操作时间(123.8±11.1)min,术中出血量(8.3±3.9)ml。术后排气时间(30.8±9.8)h,5~6 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7~8 d。术前11例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患儿术后第7天10例指标降至正常,6例术前胆红素升高的患儿术后第7天4例恢复正常。20例随访3~6个月,腹部超声未见吻合口狭窄、胆管炎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三孔法机器人辅助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单孔多通道装置 改良三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陶绍霖 陈大理 +6 位作者 康珀铭 齐东东 张祖旺 刘训 罗艺 刘成军 谭群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系统用于辅助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选取40 kg实验用雄性大白猪为手术对象,采用术锐?单孔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实施左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记录并分析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国产单孔手术机器人系统用于辅助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选取40 kg实验用雄性大白猪为手术对象,采用术锐?单孔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实施左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记录并分析围术期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结果:成功使用单孔蛇形臂机器人手术系统实施左肺下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115 min,对接时间5 min,机器人腔内操作时间100 min,肺叶切除时间85 min、淋巴结清扫时间15 min、出血量约20 mL、术中无血管、肺、心包、神经等脏器结构损伤,未中转开胸。无器械腔内相互干扰、交叉打架、器械偏离视野范围情况,无器械盲目操作造成血管、肺及胸壁损伤情况,无术中器械故障发生。术中术后猪生命体征稳定,术后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术锐?单孔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实施猪肺叶切除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腔镜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肺叶切除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结肠Yang-Monti-Huixia术修复输尿管长段狭窄的初步应用
7
作者 陶天 张晓威 +5 位作者 赵扬 李品 周文权 周晓光 马立飞 周辉霞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结肠Yang-Monti-Huixia术修复输尿管长段狭窄的安全性和短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童泌尿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结肠Yang-Monti-Huixia术的3例输尿... 目的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结肠Yang-Monti-Huixia术修复输尿管长段狭窄的安全性和短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童泌尿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结肠Yang-Monti-Huixia术的3例输尿管长段狭窄患儿临床资料。3例术前均经泌尿系超声、磁共振尿路造影、利尿性肾动态显像等检查明确诊断。评估术后梗阻解除及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例患儿中, 男2例、女1例, 均为左侧输尿管狭窄, 平均年龄9.3岁。均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完成手术, 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 无一例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平均肾盂及输尿管缺损长度7.7 cm, 平均手术时间205 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33.3 mL, 术后平均引流管留置时间7 d,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 d。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 术后2个月输尿管镜探查均显示吻合口通畅, 未见黏液及结石形成;术后6个月利尿性肾动态显像提示梗阻均解除, 分肾功能改善, 疗效满意。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结肠Yang-Monti-Huixia术修复输尿管长段狭窄安全可行, 短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输尿管狭窄 结肠 尿路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肾动脉阻断策略对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林飞 王聪 +6 位作者 魏灵 郑俊 沈娟 李雪梅 封建立 孙道东 王永权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00-1805,共6页
目的比较主干阻断(main artery clamping,MAC)与选择性分支阻断(selective artery clamping,SAC)两种肾动脉阻断策略对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2月至2024年... 目的比较主干阻断(main artery clamping,MAC)与选择性分支阻断(selective artery clamping,SAC)两种肾动脉阻断策略对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2月至2024年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收治的231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eGFR<90 mL/(min·1.73 m^(2))伴肾脏损伤标志,或eGFR<60 mL/(min·1.73 m^(2))]的肾肿瘤患者。根据术中肾动脉阻断策略,将患者分为MAC组(n=129)和SAC组(n=102)。术前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模态全息三维重建技术制定个体化肾动脉阻断策略。采用酶法检测术前3 d、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的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并基于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 equation,CKD-EPI)公式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采用核素肾动态显像(99mTc-DTPA或99mTc-MAG3)评估分肾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结果术后3 d,SAC组患肾GFR下降幅度显著低于MAC组[(8.3±7.7)vs(16.0±10.2)mL/(min·1.73 m^(2)),95%CI:-10.2~-5.2,P<0.001]。Scr增量分析显示,SAC组升高幅度更低[8.2(2.5,18.7)vs 15.5(5.8,28.3)μmol/L,95%CI:-12.3~-1.8,P=0.027],eGFR下降更轻微[3.0(0.5,7.8)vs 7.5(2.0,14.3)mL/(min·1.73 m^(2)),95%CI:-6.2~-0.8,P=0.015]。术后3个月,SAC组Scr水平更低[(89.2±23.1)vs(95.3±22.1)μmol/L,95%CI:-11.9~-0.3,P=0.042],患肾GFR更高[(33.5±10.5)vs(26.1±10.9)mL/(min·1.73 m^(2)),95%CI:4.6~10.2,P<0.001]。结论对于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肿瘤患者,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中采用SAC策略较MAC能更好地保护术后肾功能,且不增加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功能不全 肾部分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血管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辅助儿童胆总管囊肿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文杰宇 谢小龙 向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5-531,共7页
目的比较全机器人辅助儿童胆总管囊肿切除术(total robot assisted surgery, TRAS)和传统机器人辅助儿童胆总管囊肿切除术(conventional robot assisted surgery, CRA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 目的比较全机器人辅助儿童胆总管囊肿切除术(total robot assisted surgery, TRAS)和传统机器人辅助儿童胆总管囊肿切除术(conventional robot assisted surgery, CRA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接受TRAS和CRAS治疗的胆总管囊肿患儿临床资料, 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控制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等混杂因素, 使手术方式成为唯一独立变量后, 对比分析接受两种手术患儿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中转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短期(术后1个月)与长期(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研究中接受TRAS患儿36例, 为TRAS组;接受CRAS患儿74例, 为CRAS组。经过PSM后, 最终两组各22例进入对比分析。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S组手术时间[(238.36±50.37)min比(179.36±31.03)min, P< 0.01]长于CRAS组, 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3.95±1.00)d比(4.73±0.94)d, P<0.01]和术后住院时间[(7.50±1.19)d比(8.55±1.95)d, P=0.038]显著短于CRAS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AS和CRAS均是治疗胆总管囊肿安全、有效的术式。相比于CRAS, TRAS可以加快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机器人手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治疗结果 手术中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在巨结肠根治术后再手术中的应用:单中心经验
10
作者 兰梦龙 曾纪晓 +3 位作者 徐晓钢 刘斐 梁子建 钟晓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2-518,共7页
目的评估巨结肠根治术后因并发症行机器人辅助再手术(robotic-assisted redo pull-through procedure, RARP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分析再手术的原因, 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4年7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 目的评估巨结肠根治术后因并发症行机器人辅助再手术(robotic-assisted redo pull-through procedure, RARP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分析再手术的原因, 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4年7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胃肠外科因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而行RARPT的16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6例;再次手术原因:便秘复发7例(获得性无神经节细胞1例、肌鞘残留2例、病变肠管残留4例), 吻合口瘘6例(直肠阴道瘘2例, 其他吻合口瘘4例), 吻合口狭窄3例。RARPT具体手术方式包括Deloyers术7例, Swenson术7例(包括同时行残留肌鞘切除2例, 吻合口瘘周围瘢痕肉芽组织清除5例), Swenson术+直肠阴道瘘修补术2例。结果中位手术时间为315(200~510)min, 出血量均小于20 mL, 术后恢复饮食时间2~7 d, 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1~3 d, 术后住院时间8~14 d, 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出现, 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住院期间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 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术后随访2~21个月, 1例曾因不完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痊愈, 1例出现小肠结肠炎, 经回流灌肠后好转, 6例存在污粪现象。结论 RARPT治疗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良好, 近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手术后并发症 手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癌手术患者术后意外低体温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牛婷 陆梁梁 +2 位作者 李佳霖 许涛 代元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297,共8页
目的探讨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发生术后意外低体温(UPH)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目的探讨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发生术后意外低体温(UPH)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UPH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UPH组和非UP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BMI、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基础体温)、手术资料(手术方式、神经阻滞类型、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人工气腹建立时间、术后体温、术后并发症、院内转归)、围手术期液体管理资料(晶体液、胶体液、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失血量、尿量)。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UPH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价模型预测UPH的效能,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共纳入患者246例,其中117例(47.6%)发生UPH。两组患者的BMI(P=0.047)、术前血浆白蛋白水平(P=0.038)、术后肺部并发症(PPC,P=0.039)、非肺部术后感染(NPPI,P=0.018)、总住院时间(P=0.001)、手术方式(P=0.042)、手术时间(P=0.038)、术中人工气腹建立时间(P=0.004)、神经阻滞类型(P=0.004)、术后体温(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术式(OR=9.369,95%CI 2.528~34.717,P=0.001)、BMI(OR=0.787,95%CI 0.687~0.902,P=0.001)、手术时间(OR=0.040,95%CI 0.009~0.183,P<0.001)、人工气腹建立时间(OR=15.608,95%CI 3.814~63.870,P<0.001)、输液速率(OR=0.808,95%CI 0.706~0.924,P=0.002)、输液总量(OR=3.431,95%CI 1.480~7.956,P=0.004)及神经阻滞类型(OR=0.240,95%CI 0.131~0.443,P<0.001)与UPH的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ROC曲线的AUC值为0.739,预测发生UPH的灵敏度为0.778,特异度为0.628。决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净收益。结论BMI低、输液速率慢、输液总量大、椎旁神经阻滞、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长、人工气腹建立时间长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发生UPH的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癌手术 手术后意外低体温 手术后并发症 麻醉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肌松方案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肩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梅笑 张敏娟 +3 位作者 庞沙沙 何珊 路志红 邢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60-2464,共5页
目的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极度头低位下,比较持续深肌松和常规肌松管理方案对患者术后肩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18~80岁、ASA分级Ⅰ~Ⅱ级,BMI 18~30 kg/m2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持续深肌松组(D组)和常规肌松组(C组)... 目的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在极度头低位下,比较持续深肌松和常规肌松管理方案对患者术后肩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18~80岁、ASA分级Ⅰ~Ⅱ级,BMI 18~30 kg/m2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持续深肌松组(D组)和常规肌松组(C组),每组50例。D组术中维持肌松于强直刺激后计数(post-tetanic count, PTC)1~2,C组术中维持四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 TOF)值1~2。手术结束时酌情给予舒更葡糖钠拮抗。首要观察指标为术后72 h内肩痛的发生情况,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中术野显露Leiden评分、外科医生要求追加肌松次数、术后肌松恢复情况、苏醒期恶心呕吐评分、PACU内及术后24、48、72 h静卧和翻身时的VAS评分、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D组术后出现肩痛的患者较C组显著降低(D组32%vs. C组56%,P <0.05);两组术后肩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中Leiden评分、外科医师要求追加肌松次数、PACU内恶心呕吐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4 h翻身时的VAS评分D组优于C组(P <0.05);其他时间点静卧及翻身时的VAS评分两组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极度头低位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持续深肌松能降低术后肩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深肌松 常规肌松 极度头低位 术后肩痛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胰腺手术:附33例报告 被引量:9
13
作者 詹茜 邓侠兴 +4 位作者 韩波 刘钦 沈柏用 彭承宏 李宏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9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胰腺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9月完成机器人辅助胰腺手术33例,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胰体尾切除术10例(其中5例保留脾脏),胰腺中段切除术7例,Beger术4例,胰腺肿瘤切除术1例。结... 目的探讨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辅助胰腺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9月完成机器人辅助胰腺手术33例,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胰体尾切除术10例(其中5例保留脾脏),胰腺中段切除术7例,Beger术4例,胰腺肿瘤切除术1例。结果 33例均在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1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457.7±39.1)min,术中出血(667.3±271.6)ml,6例术中输血;7例胰腺中段切除术手术时间(215.7±55.9)min,术中出血(192.9±109.7)ml,无术中输血;10例胰体尾切除术手术时间(159.0±81.0)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500 ml(50~1200 ml),2例术中输血;4例Beger术手术时间(298.8±33.8)min,术中出血(425.0±236.3)ml,无术中输血;1例胰腺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190 min,术中出血50 ml,无术中输血。33例术后住院(21.6±8.0)d。术后胰漏14例,吻合口出血3例,吻合口漏1例,除1例术后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出血者行二次手术治疗外,其余患者经保守治疗后顺利康复。术后病理:8例为恶性肿瘤,且切缘全部阴性;22例为良性肿瘤;3例为慢性胰腺炎。33例随访1~19个月,(13.5±5.7)月,1例导管腺癌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进行化疗,余7例恶性肿瘤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至2012年1月无病人死亡。结论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应用于胰腺外科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胰腺肿瘤 胰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功能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宁宁 王程 +1 位作者 耿霄 田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5-552,共8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早期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4月93例因膝骨关节炎接受初次单侧TKA资料,其中Mako机器人辅助TKA 46例(机器人组),传统手工TKA 47例...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早期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4月93例因膝骨关节炎接受初次单侧TKA资料,其中Mako机器人辅助TKA 46例(机器人组),传统手工TKA 47例(传统组),2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收集术后随访资料,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人工关节遗忘评分(Forgotten Joint Score,FJS)等差异。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较传统组长[(105.8±26.7)min vs.(77.0±14.9)min,P<0.001]。2组术后3天总失血量、髋-膝-踝(hip-knee-ankle,HKA)角偏差值及偏移率(HKA角>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较传统组术后3天、2周、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P<0.001、P<0.001、P=0.021),术后3天、2周、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好(P<0.001、P=0.011、P<0.001),术后6个月HSS功能评分和FJS评分高(P=0.001,P<0.001)。结论与常规TKA相比,机器人辅助TKA早期疼痛轻,活动度好,总体术后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关节炎 机器人辅助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7
15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 +7 位作者 汤绍涛 李帅 谢小龙 张海兰 白玉作 高志刚 黄格元 向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74-2080,共7页
儿童机器人手术几乎与成人外科同步,但发展较慢。自2006年Woo R首次报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后,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中国自2013年成功开展机器人辅助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以来,手术的数量以及质量均达... 儿童机器人手术几乎与成人外科同步,但发展较慢。自2006年Woo R首次报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后,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中国自2013年成功开展机器人辅助小儿胆总管囊肿手术以来,手术的数量以及质量均达到令人瞩目的水平。随着技术进步及推广,儿童机器人手术的普及率也不断提高。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疗行为,保障治疗质量,促进手术技术规范、健康发展,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小儿外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反复研讨,制定机器人辅助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中国专家共识以指导同道更好地开展此类手术。本共识重点介绍手术适应证、手术流程和操作技术,手术相关并发症在共识的最后给予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机器人辅助手术 专家共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与导航辅助治疗骨样骨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6
作者 徐海荣 李远 +4 位作者 单华超 徐启明 马珂 鱼锋 牛晓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5-800,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机器人辅助和导航辅助技术在骨样骨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两种技术辅助下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方法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首都...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机器人辅助和导航辅助技术在骨样骨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两种技术辅助下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方法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机器人辅助或导航辅助治疗的64例骨样骨瘤患者(机器人辅助组,n=25;导航辅助组,n=39)。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部位、术前病灶大小、出血量、手术时间、随访时间、术前和出院前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成功率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灶部位、术前病灶大小、术前VAS评分和随访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器人辅助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导航辅助组[(102.64±21.65)min vs(120.46±30.98)min,P=0.025]。机器人辅助组与导航辅助组出血量分别为[50(20,50)mL vs 50(20,100)mL],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两组在出院前VAS评分变化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成功率均为100%。结论机器人辅助手术在骨样骨瘤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尤其在手术时间和手术精度方面表现优越。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这两种技术的长期效果和经济性,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样骨瘤 机器人辅助手术 计算机导航技术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机器人辅助穿刺手术进针策略研究的猪肝进针力建模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银山 吴冬梅 +1 位作者 杜志江 孙立宁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8-953,共6页
为研究机器人辅助肝脏穿刺手术中的进针策略以确保手术安全,基于实验数据建立了猪肝的进针力模型。方法如下:在2个新鲜离体猪肝3个不同区域内共采集了18条进针力曲线数据,根据针尖位置及进针力特征将力曲线划分为“被膜刺破前”、“... 为研究机器人辅助肝脏穿刺手术中的进针策略以确保手术安全,基于实验数据建立了猪肝的进针力模型。方法如下:在2个新鲜离体猪肝3个不同区域内共采集了18条进针力曲线数据,根据针尖位置及进针力特征将力曲线划分为“被膜刺破前”、“进入肝脏前”和“进入肝脏后”3个阶段,然后采用已有的力模型分别进行每一阶段的进针力建模,通过对比各阶段的建模效果,确定最优的各阶段进针力模型,最后组合成完整的进针力模型。最终的进针力模型比较表明,相同个体不同区域的力模型差异较小,可以用一个力模型来表示该个体进针力特征,不同个体的进针力特征能否用一个力模型表示还需进一步验证。猪肝进针力模型的建立,可为实现机器人辅助人体肝脏穿刺手术中的进针控制和手术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穿刺手术 进针力 力建模 软组织形变 进针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达 王田苗 +1 位作者 李伟 田增民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70-74,共5页
介绍了一套自行开发的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平台系统。在阐述平台系统的总体结构基础上 ,对于医疗图像的压缩和传输、机器人命令传输协议的设计、远程图像的实时传输和播放这三个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 传输协议 手术平台系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正骨手术系统虚拟环境精确建模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冬梅 杜志江 +1 位作者 贾志恒 孙立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9-861,共3页
结合已经研制的机器人辅助正骨手术系统,研究在应用虚拟现实进行手术时,虚拟手术环境建模的实现.采用基于计算机图形和医学图像的混合建模方法对手术环境中复杂的机器人模型和患者、腿骨进行精确建模.利用建模工具Java3D和VTK开发机器... 结合已经研制的机器人辅助正骨手术系统,研究在应用虚拟现实进行手术时,虚拟手术环境建模的实现.采用基于计算机图形和医学图像的混合建模方法对手术环境中复杂的机器人模型和患者、腿骨进行精确建模.利用建模工具Java3D和VTK开发机器人辅助正骨手术系统的三维虚拟环境模型及虚拟手术仿真系统.虚拟手术环境的精确建模,为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手术培训、手术规划、手术预演和远程外科手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术环境 建模 机器人辅助正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处理在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状况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立宁 张剑 +1 位作者 富历新 杜志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9-592,共4页
在综述了目前外科和一些介入式手术的图像导航技术和成果基础上,对图像导航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来图像导航系统的可能技术组成,并展望了这些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中将达到微创化、智能化和人性化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 介入式治疗 解剖 图像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