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砂带磨削单磨粒材料去除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巩亚东 赵显力 +1 位作者 张伟健 唐本甲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5-1291,共7页
为了研究机器人砂带磨削单磨粒材料去除的影响,基于机器人砂带磨削进行了单磨粒划擦实验.研究了高温合金的机器人砂带磨削去除行为,分析了划擦长度、切除深度、堆积比随磨削速度、设定磨削深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磨削速度的增... 为了研究机器人砂带磨削单磨粒材料去除的影响,基于机器人砂带磨削进行了单磨粒划擦实验.研究了高温合金的机器人砂带磨削去除行为,分析了划擦长度、切除深度、堆积比随磨削速度、设定磨削深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磨削速度的增加,划擦长度与切除深度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当磨削速度达到10.99 m/s时会出现局部增大;堆积比在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在10.99 m/s时出现局部减小.随设定磨削深度的增加,划擦长度与切除深度都在增加,但并非线性增加;堆积比总体上呈现先减小后增加趋势.研究结果为机器人砂带磨削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砂带磨削 材料去除 单磨粒 划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带磨削机器人磨削曲面工件的工作空间及加工轨迹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东京 王伟 +2 位作者 贠超 王琦珑 郝大贤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7-676,共10页
研究了机器人砂带磨削加工技术,以克服传统磨削加工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的缺点。针对曲面工件的磨削加工任务,研究设计了3P3R构型的砂带磨削机器人;通过对该机器人运动学和工作空间的分析,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到机器人的大致可达工... 研究了机器人砂带磨削加工技术,以克服传统磨削加工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的缺点。针对曲面工件的磨削加工任务,研究设计了3P3R构型的砂带磨削机器人;通过对该机器人运动学和工作空间的分析,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到机器人的大致可达工作空间;对待加工工件表面点进行数学建模,应用蒙特卡洛法对曲面工件的磨削加工轨迹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所有待加工表面点最接近于加工时的机器人姿态。分析结果不仅判断了工件是否具有可加工性,而且仿真分析的加工轨迹为工件加工的示教编程提供引导,同时提供了一种离线编程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带磨削机器人 工作空间分析 蒙特卡洛法 曲面工件 加工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制造叶片精准复形机器人砂带分层磨削策略
3
作者 赵书东 柳智明 +3 位作者 王文玺 刘希凡 吕冲 邹莱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359-4369,共11页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再制造叶片的高质、高效和高一致性的综合修复需求,提出再制造叶片精准复形机器人砂带分层磨削策略。首先,针对再制造叶片的3种典型熔覆层研究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加工模型提取与处理。然后,对材料高效去除和高表面完整...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再制造叶片的高质、高效和高一致性的综合修复需求,提出再制造叶片精准复形机器人砂带分层磨削策略。首先,针对再制造叶片的3种典型熔覆层研究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加工模型提取与处理。然后,对材料高效去除和高表面完整性间的平衡性提出叶片熔覆层变刚度分层磨削方案,并基于此方案开发自适应浮动装置。最后,进行机器人定位精度校准,并在叶片修复样品表面、边缘及叶尖等典型部位对所提磨削策略进行实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表面、边缘及叶尖3种修补样件可分别通过点云分割和平滑拟合、曲面重构及表面扩展实现加工模型的提取和处理;开发的自适应浮动装置2种工作模式在35 N内最大控制相对误差小于2.9%;基于上述磨削策略开展修复实验,可将熔覆层余量减少至0.07 mm内,表面粗糙度Ra降低至0.4μ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砂带磨削 再制造叶片 余量提取 尺寸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