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低通滤波器的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时延估计跟踪控制
1
作者 徐河振 于潇雁 +1 位作者 张宇涵 陈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49,共8页
为解决位姿不受控情况下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系统预抓取阶段的关节跟踪控制和振动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并结合动量守恒原理进而建立漂浮基三杆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系统动力学方程。为提高柔性关节的等效刚度,引入关节柔性补偿的方法;即... 为解决位姿不受控情况下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系统预抓取阶段的关节跟踪控制和振动问题,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并结合动量守恒原理进而建立漂浮基三杆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系统动力学方程。为提高柔性关节的等效刚度,引入关节柔性补偿的方法;即根据奇异摄动理论,将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系统分解为慢变系统和快变系统。在此基础上,针对慢变系统设计以时延估计为主框架的滑模控制方法,同时与低通滤波器相结合消除滑模控制带来的系统抖振问题;针对快变系统设计线性速度差值反馈控制系统,抑制柔性关节给系统带来的柔性振动问题。通过仿真验证空间机械臂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稳定地跟踪上期望轨迹,证实该控制方案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 关节柔性补偿 时延估计 滑模变结构控制 低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状态约束下柔性关节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有限时间指令滤波鲁棒跟踪控制
2
作者 高鼎峰 顾秀涛 +1 位作者 郭毓 刘辽雪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567,共12页
针对存在外部扰动、动力学耦合及全状态约束的柔性关节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基座位置/姿态受控的柔性关节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全状态约束有限时间H∞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在带... 针对存在外部扰动、动力学耦合及全状态约束的柔性关节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问题,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基座位置/姿态受控的柔性关节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全状态约束有限时间H∞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在带有滤波误差补偿的指令滤波反步法控制框架下,结合障碍Lyapunov函数和有限时间理论,设计了一种指令滤波有限时间全状态约束控制方法,将系统状态始终限定在约束区间内的同时,保证系统的有限时间收敛性能。此外,采用H∞控制理论抑制外部扰动的影响。通过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了系统所有状态变量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原点的任意小邻域内。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 指令滤波 全状态约束 有限时间 障碍Lyapunov函数 H∞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空间机器人基于关节柔性补偿控制器与虚拟力概念的模糊全局滑模控制及振动主动抑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梁捷 陈力 梁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62-70,共9页
空间机器人系统的柔性主要体现在空间机器人的臂杆和连接各臂杆之间的铰关节;由于空间机器人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以往研究人员对同时具有柔性关节和柔性臂的系统关注不够;为此讨论了参数不确定情况下柔性关节、柔性臂空间机器人系统的动... 空间机器人系统的柔性主要体现在空间机器人的臂杆和连接各臂杆之间的铰关节;由于空间机器人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以往研究人员对同时具有柔性关节和柔性臂的系统关注不够;为此讨论了参数不确定情况下柔性关节、柔性臂空间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模拟、运动控制方案设计和以及臂、关节双重柔性振动的分阶主动抑制问题。依据线动量、角动量守恒关系并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线性扭转弹簧及假设模态法推导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此为基础;针对空间机器人实际应用中各关节铰具有较强柔性的情况,引入了关节柔性补偿控制器并结合奇异摄动技术将整个系统分解成独立时间尺度的电机力矩动力子系统和柔性臂子系统;针对电机力矩动力子系统,设计了力矩微分反馈控制器来抑制关节柔性引起的系统弹性振动;针对柔性臂子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力概念的自适应模糊全局滑模控制方案,由于运用了虚拟力的概念,从而通过仅设计一个控制输入就可达到既跟踪期望轨迹又抑制柔性臂柔性振动的控制目标。计算机数值仿真对比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柔性臂空间机器人 关节柔性补偿控制器 虚拟控制力 全局滑模控制 柔性振动分阶主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遗传算法的柔性关节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跃灵 旺玥 +1 位作者 王琪 王洪斌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6,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粒子群遗传算法的柔性关节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该算法采用动态自适应调整策略,提高了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同时引入新型遗传算法混合交叉变异机制,避免了粒子群陷入局部最优。将自适应粒子群遗传算法与标准粒...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粒子群遗传算法的柔性关节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该算法采用动态自适应调整策略,提高了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同时引入新型遗传算法混合交叉变异机制,避免了粒子群陷入局部最优。将自适应粒子群遗传算法与标准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人工蜂群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迭代60次左右完成参数辨识,各参数的辨识相对误差均降低到了1%以内。最后利用旋转柔性关节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动力学参数 参数辨识 自适应混合算法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柔性关节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柔性补偿的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的增广自适应控制及关节振动抑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志勇 陈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99-1604,共6页
研究漂浮基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操作未知载荷的关节运动控制及柔性振动抑制问题。结合系统线动量守恒关系及拉格朗日方法,建立空间机器人欠驱动形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便于其控制系统的设计,运用关节柔性补偿技术及奇异摄动理论对系统... 研究漂浮基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操作未知载荷的关节运动控制及柔性振动抑制问题。结合系统线动量守恒关系及拉格朗日方法,建立空间机器人欠驱动形式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便于其控制系统的设计,运用关节柔性补偿技术及奇异摄动理论对系统进行快、慢变子系统分解。针对快变子系统,提出力矩微分反馈控制器来抑制机械臂各关节的柔性振动;针对慢变子系统,设计基于增广法的自适应控制策略以实现系统在载荷参数未知情况下的关节运动轨迹渐近追踪。提出的控制方法由于引入柔性补偿技术,等效提高了关节刚度,可适用于具有较小关节刚度的空间机器人系统的控制;利用自适应控制器来实时补偿未知载荷参数的影响,使系统能够精确地执行所指定的关节运动任务。仿真结果校验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 柔性补偿 奇异摄动 增广法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关节-柔性臂空间机器人的神经网络自适应反演控制及双重柔性振动抑制 被引量:6
6
作者 梁捷 陈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9-466,共8页
空间机器人系统的柔性主要体现在空间机器人的臂杆和连接各臂杆之间的铰关节。由于空间机器人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以往研究人员对同时具有柔性关节和柔性臂的系统关注不够。为此探讨了参数未知柔性关节-柔性臂空间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模拟... 空间机器人系统的柔性主要体现在空间机器人的臂杆和连接各臂杆之间的铰关节。由于空间机器人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以往研究人员对同时具有柔性关节和柔性臂的系统关注不够。为此探讨了参数未知柔性关节-柔性臂空间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模拟、轨迹跟踪控制算法设计和关节、臂杆双重柔性振动的主动抑制问题。首先,采用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并结合漂浮基空间机器人固有的线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动力学特性,推导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以此为基础,考虑到空间机器人实际应用中各关节铰具有较强柔性的情况,引入一种关节柔性补偿控制器解决了传统奇异摄动法应用受关节柔性限制问题,导出了适用于控制系统算法设计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基于反演思想在慢时标子系统中设计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算法来补偿系统参数未知和柔性关节引起的转动误差,实现系统运动轨迹跟踪性能;针对快时标子系统,设计了鲁棒最优控制算法抑制因柔性关节及柔性臂引起的系统双重弹性振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柔性臂空间机器人 动力学模拟 高斯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反演控制算法 关节柔性补偿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关节机器人非线性解耦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建元 王敏 黄心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66-370,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柔性关节机器人模型的非线性解耦控制规律,并给出了全局线性化系统的变换方程.
关键词 机器人 非线性解耦 柔性关节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关节双臂空间机器人的滑模神经网络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志勇 郭益深 陈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50-2956,共7页
研究参数不确定、外部扰动影响下柔性关节双臂空间机器人的滑模神经网络控制问题。采用线性扭转弹簧等效描述关节弹性,根据系统线、角动量守恒原理及拉格朗日法,推导柔性关节双臂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奇异摄动法对柔性补偿后的... 研究参数不确定、外部扰动影响下柔性关节双臂空间机器人的滑模神经网络控制问题。采用线性扭转弹簧等效描述关节弹性,根据系统线、角动量守恒原理及拉格朗日法,推导柔性关节双臂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奇异摄动法对柔性补偿后的系统进行分解,得到两个可独立控制的子系统。为实现系统末端操作器在两种不确定性因素干扰下的轨迹精确追踪及关节振动抑制,提出一种刚性运动滑模神经网络控制、柔性运动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方案。仿真结果显示,所提方案具有较强的抗扰动及抗参数不确定能力,可使系统完成所期望的圆周运动并抑制关节的弹性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双臂空间机器人 外部扰动 末端操作器 滑模神经网络控制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柔性关节机器人的趋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旭辉 周岩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66-1370,1393,共6页
针对欠驱动机器人网络系统同步控制中过于复杂的结构及稳定性问题,在现有同步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欠驱动柔性关节机器人趋同控制算法,设计一种选择性控制器并构建其网络模型及拓扑结构,利用相关的推导,从原理上验证对控制器的可行... 针对欠驱动机器人网络系统同步控制中过于复杂的结构及稳定性问题,在现有同步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欠驱动柔性关节机器人趋同控制算法,设计一种选择性控制器并构建其网络模型及拓扑结构,利用相关的推导,从原理上验证对控制器的可行性,其能够解决通信信道存在未知时滞情况下欠驱动网络系统的趋同控制问题,不依赖于初始条件知识的储备。通过相应的空间坐标变换后,该控制器可应用于笛卡尔坐标系。通过对由10个不同单自由度柔性关节机器人组成的网络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在不同控制参数情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系统中所有机器人在8秒钟内均能达到期望的趋同状态,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对柔性关节机器人网络系统进行同步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同控制 柔性关节机器人 欠驱动系统 机器人系统 网络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自适应模糊鲁棒H_∞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丽娇 陈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3-1228,共6页
为了解决参数未知情况下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关节运动与关节柔性振动主动抑制的问题。引入一种关节柔性补偿器,以提高关节的等效刚度;之后,采用奇异摄动理论将系统分解为快、慢变子系统。为慢变子系统设计了自适应模糊H∞控制,用模糊逻... 为了解决参数未知情况下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关节运动与关节柔性振动主动抑制的问题。引入一种关节柔性补偿器,以提高关节的等效刚度;之后,采用奇异摄动理论将系统分解为快、慢变子系统。为慢变子系统设计了自适应模糊H∞控制,用模糊逻辑系统逼近系统不确定项的同时,采用H∞鲁棒控制项来克服模糊逼近遗留的误差对输出跟踪误差的影响。为快变子系统采用速度差值反馈控制律来抑制关节柔性引起的系统弹性振动。仿真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算法能够精确、稳定地控制空间机器人的关节运动的同时,主动抑制关节柔性振动;证实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 关节柔性补偿器 自适应模糊 H∞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关节和柔性臂空间机器人的L_2增益鲁棒控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丽娇 陈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48-1455,共8页
讨论了臂杆与关节均具有柔性的漂浮基空间机器人运动及其关节、臂双重振动的控制问题,利用系统动量守恒关系和拉格朗日法得到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积分流的思想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奇异摄动分解,将其分解为:通过设计速度差值反馈控制... 讨论了臂杆与关节均具有柔性的漂浮基空间机器人运动及其关节、臂双重振动的控制问题,利用系统动量守恒关系和拉格朗日法得到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积分流的思想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奇异摄动分解,将其分解为:通过设计速度差值反馈控制来抑制关节柔性振动的快变子系统,通过设计线性二次最优控制来抑制臂杆柔性振动的快变子系统,描述空间机器人关节刚性运动且使得外部干扰对系统性能输出具有L_2增益鲁棒控制的慢变子系统,以避开直接求解HJI(Hamilton-Jacobi Inequality)不等式计算量大的困难。通过系统数值仿真,表明该算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扰动 漂浮基 柔性关节柔性臂空间机器人 L2增益鲁棒控制 双重振动分级主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执行器饱和的柔性关节机器人位置反馈动态面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一 刘金琨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7,共7页
针对带有执行器饱和的柔性关节机器人系统,提出一种位置反馈动态面控制,以实现机器人连杆的角位置跟踪.在一般动态面控制的设计框架下,设计观测器重构系统未知速度状态,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学习饱和非线性特性,结合"最小参数学... 针对带有执行器饱和的柔性关节机器人系统,提出一种位置反馈动态面控制,以实现机器人连杆的角位置跟踪.在一般动态面控制的设计框架下,设计观测器重构系统未知速度状态,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学习饱和非线性特性,结合"最小参数学习"算法减轻计算负担.通过Lyapunov方法证明得出闭环系统所有信号半全局一致有界,跟踪误差可以通过调节控制器参数达到任意小.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能够克服外界干扰,有效补偿系统存在的执行器饱和,实现柔性关节机器人的准确跟踪控制.该方法避免了传统反演设计存在的"微分爆炸"现象,简化了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机器人 动态面控制 执行器饱和 神经网络 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双臂关节柔性空间机器人智能递阶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捷 秦开宇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5-1134,共10页
谐波减速器和力矩传感器等柔性元件广泛应用于空间机器人关节系统,以获取高减速比.这些柔性元件为空间机器人系统引入关节柔性,使得对其的稳定控制变得更为复杂.本文讨论研究了参数不确定双臂关节柔性空间机器人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智能递... 谐波减速器和力矩传感器等柔性元件广泛应用于空间机器人关节系统,以获取高减速比.这些柔性元件为空间机器人系统引入关节柔性,使得对其的稳定控制变得更为复杂.本文讨论研究了参数不确定双臂关节柔性空间机器人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智能递阶控制及弹性振动抑制.运用递阶系统理论、动量守恒原理及第二类拉格朗日方法推导出系统递阶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设计了基于模糊回归神经网络的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算法和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滑模控制算法.采用模糊回归神经网络(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RFNN)逼近系统的不确定部分.为避免复杂的求导计算及角加速度可测要求,利用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滑模控制来抑制柔性关节振动.由于设计控制器过程中未涉及惯常的奇异摄动双时标分解操作,该控制算法理论上具有适合任意大小关节柔性刚度的优点.系统对比仿真试验证明了智能递阶控制算法优于传统基于奇异摄动法的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臂关节柔性空间机器人 递阶动力学模型 模糊回归神经网络 有限差分法 智能递阶控制器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定时间的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阻抗控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辽雪 洪梦情 +2 位作者 顾秀涛 高俊彦 郭毓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9-386,共8页
针对存在外部干扰的一类自由飞行的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柔顺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时间收敛的阻抗控制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期望阻抗模型计算阻抗误差,进而采用反演法设计控制器,并利用非线性动态面方法对虚拟控制量进行滤波处理,... 针对存在外部干扰的一类自由飞行的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柔顺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时间收敛的阻抗控制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期望阻抗模型计算阻抗误差,进而采用反演法设计控制器,并利用非线性动态面方法对虚拟控制量进行滤波处理,在保证固定时间收敛的同时,解决了反演控制“微分项膨胀”问题。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证明闭环系统半全局固定时间一致最终有界稳定。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阻抗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柔顺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空间机器人 阻抗控制 反演法 固定时间收敛 非线性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金豺狼算法的柔性关节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洪涛 戎海龙 +1 位作者 段家振 陈小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3,共5页
为提高柔性关节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效果,首次将金豺狼优化算法(GJO)用于运动学参数辨识中,并针对GJO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高斯变异金豺狼优化算法(GMGJO)。GMGJO是在GJO的基础上,引入了高斯变异策略,增强了种群多样性和跳出局部最优能力,... 为提高柔性关节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效果,首次将金豺狼优化算法(GJO)用于运动学参数辨识中,并针对GJO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高斯变异金豺狼优化算法(GMGJO)。GMGJO是在GJO的基础上,引入了高斯变异策略,增强了种群多样性和跳出局部最优能力,3个基准测试函数验证了GMGJO在寻优精度、寻优速度和寻优稳定性上比GJO更优。利用GMGJO进行了柔性关节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的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GMGJO在收敛速度和辨识精度上较其余几种方法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机器人 运动学参数 辨识 高斯变异 金豺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设计与动力学建模分析
16
作者 叶进进 高宏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1-1532,共12页
针对传统柔性关节中弹性组件多采用单自由度的设计局限,在单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实现了两个方向的偏转运动。首先,基于伪刚体模型法推导了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的弯曲刚度,利... 针对传统柔性关节中弹性组件多采用单自由度的设计局限,在单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实现了两个方向的偏转运动。首先,基于伪刚体模型法推导了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的弯曲刚度,利用卡氏第二定理确定了弹性组件的垂直刚度;然后,根据集中参数法和能量法,对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进行了动力学建模,推导了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的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的低阶固有频率;最后,对弹性组件进行了实例设计,采用有限元分析以及实验验证了弯曲刚度、垂直刚度及低阶模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弹性组件X轴弯曲刚度的理论值、仿真值和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27%;Y轴弯曲刚度的理论值、仿真值和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1.99%;垂直刚度的理论值、仿真值和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8.33%;弹性组件一阶固有频率、二阶固有频率和三阶固有频率的理论值、仿真值和实验值三者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8.09%、7.87%、3.71%。可见,该二自由度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设计合理,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和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为机器人柔性关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簧片型弹性组件 机器人柔性关节 模态理论模型 弯曲刚度 垂直刚度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dwadia-Kalaba方法的柔性机械臂鲁棒伺服约束控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韩江 张凯 董方方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7-583,共7页
针对柔性机械臂系统的伺服约束力控制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由于柔性机械臂系统具有非线性和时变不确定性,系统采用非完整约束,其约束力由Udwadia-Kalaba动力学方程得到解析解并应用到控制中;引入了一个虚拟控制,将系统转... 针对柔性机械臂系统的伺服约束力控制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由于柔性机械臂系统具有非线性和时变不确定性,系统采用非完整约束,其约束力由Udwadia-Kalaba动力学方程得到解析解并应用到控制中;引入了一个虚拟控制,将系统转变为连杆角度子系统和关节角度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的控制输入。该控制方法包括Udwadia-Kalaba理想控制部分和鲁棒控制部分,能使连杆角度近似地跟踪给定约束,同时保证整个系统的一致有界性和一致最终有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控制 不确定系统 柔性关节机器人 一致最终有界性 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surface control-backstepping based impedance control for 5-DOF flexible joint robots 被引量:5
18
作者 熊根良 谢宗武 +3 位作者 黄剑斌 刘宏 蒋再男 孙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807-815,共9页
A new impedance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backstepping technique to actualize the anticipant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tion of end-effector and the external torques was presented. Compar... A new impedance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backstepping technique to actualize the anticipant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tion of end-effector and the external torques was presented. Compa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backstepping method that has "explosion of terms" problem, the new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technique and the backstepping. Th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DSC) technique can resolve the "explosion of terms" problem that is caused by differential coefficient calculation in the model, and the problem can bring a complexity that will cause the backstepping method hardly to be applied to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especially to the multi-joint robot. Finally,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was proved in the laboratory environment that was set up on the 5-DOF (degree of freedom) flexible joint robot. Tracking errors of DSC-backstepping impedance control that were 2.0 and 1.5 mm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backstepping impedance control which were 3.5 and 2.5 mm in directions X, Y in free space, respectively. And the anticipant Cartesian impedance behavior and compliant behavior were nchieved successfully as depicted theoret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tesian impedance control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BACKSTEPPING PPSeCo flexible joint robo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