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路径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蒋正炎 檀祝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7-52,共6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工业机器人被"中国制造2025"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相应地也催生了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的设置。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的巨大变革影响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工业机器人被"中国制造2025"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相应地也催生了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的设置。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的巨大变革影响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更要注重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应对学生个性化和未来市场的需要。融合软件仿真、虚拟技术、资源共享等信息技术优势,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一体化"教学资源开发是当前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也能更好地被高职院校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学资源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本贯通”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36
2
作者 岳秋琴 张伟 +1 位作者 谷明信 李玉龙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11-13,共3页
职业教育“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与重庆文理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联合探索“3+2分段培养,五年专本贯通”机器人技术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双方院校准确... 职业教育“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与重庆文理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联合探索“3+2分段培养,五年专本贯通”机器人技术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双方院校准确定位专业“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构建“两阶段、四模块、1+X多证书”一体化课程体系,完善转段考核选拔制度,确保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机器人技术高端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本贯通 人才培养模式 机器人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教育融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实践研究——以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俊 刘天宋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期166-166,171,共2页
将创新教育融入于《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中,本文以工业机器人典型任务的调试为例阐述了创新思维方式与工业机器人基础教学结合的设计思路。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说明了实施的整个过程。实践证明,该教学改革方法比传统教学方式更... 将创新教育融入于《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中,本文以工业机器人典型任务的调试为例阐述了创新思维方式与工业机器人基础教学结合的设计思路。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说明了实施的整个过程。实践证明,该教学改革方法比传统教学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证书制度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证融合探讨 被引量:51
4
作者 张大林 高科 李玫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37-40,共4页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作为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应研究如何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贯彻设施“1+X”证书制度。依托近两年已出台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与相应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南...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1+X”证书制度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作为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应研究如何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贯彻设施“1+X”证书制度。依托近两年已出台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与相应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南昌职业大学探索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1+X”课证融合新路径:明确“1”与“X”是相生相长的标准体系,将培养方案作为“1+X”试点纽带,系统思考课证融合环节,在此基础上列举课证融合需求导向、课时约束、学分银行建设等主要注意事项,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善实训教学条件、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实施课证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1+X”证书制度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课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侯超众 侯超群 《湖北农机化》 2019年第18期126-126,共1页
首先深入分析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其后阐述了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定位,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的内涵与课程体系搭建,希望以此实现课程的健全持续发展,提高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成效。
关键词 高职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高学群 《南方农机》 2020年第21期174-175,178,共3页
本文对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从企业概况、参与办学、资源投入、参与教学、助推企业发展、服务地方、保障体系和问题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介绍,提出了一系列五年制高职工业... 本文对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从企业概况、参与办学、资源投入、参与教学、助推企业发展、服务地方、保障体系和问题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介绍,提出了一系列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法,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 专业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线三段”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工业机器人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蒋东霖 丁子桐 陈艳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该研究调研了高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教学现状,总结了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项目教学”内涵认知偏差、课程“项目”徒有其表、教师角色定位不清、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单调等问题。为攻克上述教学问题,基于“互联网+教育”,构建以项目... 该研究调研了高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教学现状,总结了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项目教学”内涵认知偏差、课程“项目”徒有其表、教师角色定位不清、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单调等问题。为攻克上述教学问题,基于“互联网+教育”,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主,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的“两线三段”混合教学模式,并在A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中进行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试验班学生的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教学中实施“两线三段”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且符合预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业成绩、课堂参与度,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为职教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 项目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专业“四化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万云 韩亚军 吕值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71,共4页
根据目前地方高职院校新工科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化一体"教学模式,并结合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情况,分别从教学模式构成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和操作流程等要素进行探索... 根据目前地方高职院校新工科专业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化一体"教学模式,并结合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情况,分别从教学模式构成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和操作流程等要素进行探索,构建了新工科下适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四化一体"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化一体 教学模式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新工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