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动车电子标识应用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敬铅 曾云逸 +1 位作者 盖瀚夫 李伟 《移动通信》 2014年第21期27-32,共6页
以机动车电子标识应用现状的介绍为基础,引出目前系统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7X"的系统建设思路,给出了完整的9系统设计框架,并分别从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等层面对软硬件设计进行展开,... 以机动车电子标识应用现状的介绍为基础,引出目前系统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7X"的系统建设思路,给出了完整的9系统设计框架,并分别从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等层面对软硬件设计进行展开,随后指明了本系统的设计特点。全文围绕机动车电子标识应用系统设计展开,其思路和内容可以为机动车电子标识系统的实施和规模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电子标识 RFID电子车牌 EVI 双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电子标识密钥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B/T 37985-2019)国家标准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长军 王军华 +1 位作者 金涛 方万胜 《中国标准化》 2021年第5期165-171,共7页
机动车电子标识是与车辆唯一绑定的可信数字身份,承载着涉车证件的电子凭证,是智能汽车和涉车出行服务的信任根。随着全国12个省(区、市)的18个城市开展机动车电子标识应用试点,需要有一套专用的基于国密算法的密钥管理系统对机动车电... 机动车电子标识是与车辆唯一绑定的可信数字身份,承载着涉车证件的电子凭证,是智能汽车和涉车出行服务的信任根。随着全国12个省(区、市)的18个城市开展机动车电子标识应用试点,需要有一套专用的基于国密算法的密钥管理系统对机动车电子标识初始化和个性化过程中涉及的各类密钥进行有效管理,并为机动车电子标识发行管理系统提供安全、高效的密码运算服务。相应的国家标准《机动车电子标识密钥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B/T 37985-2019)已于2020年3月1日开始实施。本文根据18个城市的应用试点实践,结合此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从密码算法、系统架构、运行环境、密钥种类和用途、密钥的管理等方面对机动车电子标识密钥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标准 机动车电子标识 密钥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电子标识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数据读写及密钥应用
3
作者 施昊 蒋虎 陈昊 《现代交通技术》 2023年第6期7-12,共6页
探讨了机动车电子标识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过程中多应用主体的密钥管理和数据安全保障策略。首先分析了交通运输行业的数据应用特点和需求;然后在现有机动车电子标识密钥体系架构基础上,设计机动车电子标识存储区格式,并创新提出机动车... 探讨了机动车电子标识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过程中多应用主体的密钥管理和数据安全保障策略。首先分析了交通运输行业的数据应用特点和需求;然后在现有机动车电子标识密钥体系架构基础上,设计机动车电子标识存储区格式,并创新提出机动车电子标识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应用的密钥管理体系和数据安全保障策略;最后通过模拟高速公路多义路径识别应用场景,对新构建的电子标识安全访问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新系统能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数据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钥管理 交通运输 机动车电子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识别新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综述
4
作者 金凌 顾德军 季彦婕 《现代交通技术》 2023年第6期1-6,17,共7页
针对交通运输监管、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静态交通等领域人、车、路时空匹配的实际需求,开展了机动车电子标识和移动通信终端近场身份识别两项电子识别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了人车信息采集、读写设备开发、识读性能优化,构建了应用测试体... 针对交通运输监管、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静态交通等领域人、车、路时空匹配的实际需求,开展了机动车电子标识和移动通信终端近场身份识别两项电子识别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了人车信息采集、读写设备开发、识读性能优化,构建了应用测试体系,并在淮安快速路、南京理工大学校园等地点完成了实际测试和应用验证,实现了危险品运输车辆与客运车辆的精准监管、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数据处理和边云协同的收费数据存储、停车过程关键状态的“人车”协同识别与匹配优化,完善了人、车、路一体化交通运输服务和监管体系,为推动智慧交通应用、提高交通管理与公众出行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电子标识 身份识别终端 交通运输业 道路运输车辆监管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 静态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牌照识别与移动支付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浅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慰忠 《中国市政工程》 2018年第3期27-30,共4页
高速公路收费方式从开放式收费,到封闭式收费,再到联网收费;从人工收费,到人工半自动收费,再到现在的不停车收费,经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不停车收费通过5.8 G专用微波短程通信技术读写车辆收费数据,达到不停车收费目的。以"互联网+... 高速公路收费方式从开放式收费,到封闭式收费,再到联网收费;从人工收费,到人工半自动收费,再到现在的不停车收费,经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不停车收费通过5.8 G专用微波短程通信技术读写车辆收费数据,达到不停车收费目的。以"互联网+"的思维逻辑,分析当前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技术的不足,从而介绍基于牌照识别与移动支付技术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技术,及该技术的发展进程,并对5.8 G专用微波短程通信技术的不停车收费系统提出若干创新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停车收费 DSRC ETC 牌照识别 移动支付 LMTC 机动车电子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