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H-DEM-FEM方法的高位滑坡冲击框架建筑群损毁机制研究
1
作者 樊晓一 邓鑫 +3 位作者 刘欢 夏贵平 宋嘉麒 杨居颐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5-248,288,共15页
高位滑坡对建筑集群的冲击破坏时常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SPH-DEM-FEM)耦合的数值模型,开展了高位滑坡对框... 高位滑坡对建筑集群的冲击破坏时常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SPH-DEM-FEM)耦合的数值模型,开展了高位滑坡对框架结构建筑群的冲击过程、建筑结构破坏机理、冲击力时程与框架柱关键点应力和弯矩等动力机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PH-DEM-FEM耦合数值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碎石土滑坡中土(SPH)石(DEM)混合物的抛射弹跳、爬高绕流冲击运动过程。考虑了常规建筑垂直、平行于滑坡流向的三排建筑组合布局,位于滑坡近端的纵向排列建筑表现为连续性倾倒破坏,横向排列的建筑则呈现整体倾倒破坏;因前排建筑群对滑坡冲击能量的耗散及滑坡自身摩擦耗能,位于滑坡后端建筑表现为引流面墙体和前排柱发生局部破坏,结构保持稳定,损毁程度依次为上游无建筑缓冲耗能的建筑>有横向排列的建筑>有纵向排列的建筑;纵向、横向排列的建筑冲击力衰减幅度分别31%、21%。横向框架建筑整体倾倒的损毁机制表现为框架柱的直接剪断或节点塑形铰链失效;纵向框架建筑连续性倾倒的损毁机制表现为前排框架柱的失效引起后排框架柱轴向压力和极限弯矩增加,持续冲击荷载超过其极限弯矩致使后排框架柱发生弯曲破坏,最终结构倾倒。系统能量在动能、内能和摩擦耗能间转化,其中摩擦耗能占65.5%,结构耗能占23.6%,动能快速下降与内能急剧增加是建筑破坏的关键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PH-DEM-FEM) 高位滑坡 框架结构建筑群 损毁机制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摆墙-框架体系的抗震损伤机制控制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曲哲 叶列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50,共11页
合理有效的损伤机制控制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本文在总结现有各种抗震结构体系损伤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的损伤机制控制原理与控制效果,给出了摇摆墙刚度的确定方法,比较了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与传统... 合理有效的损伤机制控制是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本文在总结现有各种抗震结构体系损伤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的损伤机制控制原理与控制效果,给出了摇摆墙刚度的确定方法,比较了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与传统的延性框架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差别,指出了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的优越性。通过对一个典型的多层摇摆墙-框架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分析,验证了所建议的摇摆墙刚度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和摇摆墙-框架结构体系在结构损伤机制控制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抗震 损伤机制控制 摇摆墙-框架结构 摇摆墙刚度 弹塑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C柱-钢梁组合框架“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楚留声 高丹盈 赵更歧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29,34,共5页
结合SRC框架振动台试验和Pushover分析结果,针对实际SRC柱-钢梁组合框架不易出现"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抗震规范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强柱弱梁"机制控制的不协调和钢梁与SRC柱在抗震特性本... 结合SRC框架振动台试验和Pushover分析结果,针对实际SRC柱-钢梁组合框架不易出现"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抗震规范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强柱弱梁"机制控制的不协调和钢梁与SRC柱在抗震特性本身的差异两方面,论证了组合框架"强柱弱梁"破坏机制的实现在规范方面存在基础上的缺陷以及内力调整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钢梁-SRC柱组合框架"强柱弱梁"的实现宜按照极限承载力进行调整并以钢筋混凝土一级框架相应的内力调整系数进行设计的建议,指出了对SRC构件进行有限元模拟时需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柱-钢梁组合框架 强柱弱梁 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耗能梁-偏心支撑机制对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钢 张天昊 董志骞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7,共8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因支撑的部分失效导致的长耗能梁-偏心支撑机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ABAQUS建立了6层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数值模型,开展了增量动力分析与易损性分析,对比了考虑与不考虑长耗能梁-偏...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因支撑的部分失效导致的长耗能梁-偏心支撑机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ABAQUS建立了6层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数值模型,开展了增量动力分析与易损性分析,对比了考虑与不考虑长耗能梁-偏心支撑机制时结构抗倒塌性能的差异,分析了结构的损伤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长耗能梁-偏心机制改变了结构的失效过程,抑制了薄弱层的产生与发展,对结构抗震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算例结构的倒塌富余度提高20%以上;梁的抗弯刚度对长耗能梁-偏心支撑机制具有一定影响,较大的刚度将不利于该机制的形成,降低了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在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体系的设计与分析中,宜考虑长耗能梁-偏心支撑机制,否则将低估结构的抗倒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支撑钢框架 长耗能梁-偏心支撑机制 增量动力分析 倒塌富余度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策略蒸馏主仆框架的优势加权双行动者-评论家算法
5
作者 杨皓麟 刘全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94,共14页
离线强化学习(Offline RL)定义了从固定批次的数据集中学习的任务,能够规避与环境交互的风险,提高学习的效率与稳定性。其中优势加权行动者-评论家算法提出了一种将样本高效动态规划与最大似然策略更新相结合的方法,在利用大量离线数据... 离线强化学习(Offline RL)定义了从固定批次的数据集中学习的任务,能够规避与环境交互的风险,提高学习的效率与稳定性。其中优势加权行动者-评论家算法提出了一种将样本高效动态规划与最大似然策略更新相结合的方法,在利用大量离线数据的同时,快速执行在线精细化策略的调整。但是该算法使用随机经验回放机制,同时行动者-评论家模型只采用一套行动者,数据采样与回放不平衡。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策略蒸馏并进行数据经验优选回放的优势加权双行动者-评论家算法(Advantage Weighted Double Actors-Critics Based on Policy Distillation with Data Experience Optimization and Replay,DOR-PDAWAC),该算法采用偏好新经验并重复回放新旧经验的机制,利用双行动者增加探索,并运用基于策略蒸馏的主从框架,将行动者分为主行为者和从行为者,提升协作效率。将所提算法应用到通用D4RL数据集中的MuJoCo任务上进行消融实验与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其学习效率等均获得了更优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线强化学习 深度强化学习 策略蒸馏 双行动者-评论家框架 经验回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群-河道水沙分配动态博弈模型理论框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乐平 王欣 +1 位作者 江恩慧 王远见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37,42,共5页
与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和最优化方法相比,博弈论能较好地模拟不同方面的冲突,并将问题的许多特性囊括在模型当中,在缺乏数据信息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模型可能的解。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归纳,从博弈论在水资源配置模型中应用模式的分类、... 与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和最优化方法相比,博弈论能较好地模拟不同方面的冲突,并将问题的许多特性囊括在模型当中,在缺乏数据信息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模型可能的解。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归纳,从博弈论在水资源配置模型中应用模式的分类、博弈论在水资源配置模型中的应用思路及水库群-河道水沙分配动态博弈概念模型的构建等3个方面,对水库群-河道水沙分配动态博弈模型理论框架进行了探讨,指出现阶段利用博弈论解决水资源冲突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①利用博弈论系统梳理总结并构建水资源冲突协调机制理论体系;②综合考虑水沙资源特性,基于博弈论构建不同用水户水沙资源动态分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框架 动态博弈论模型 水沙资源配置 水库群-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感性”与“理性”之间:论电影“算法工业”生产的“感性工学”美学基底——以影视机械臂的“感知-计量”算法工业运行机制为参照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明浩 王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9-47,共9页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需要解答“算法工业何以美学”的问题。“感性工学”那种根据人类感性进行技术理性生产的机制/思维与电影算法工业美学所提倡的“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对话”生产的观点具有相近性。影视数字机械臂的运行机制符合一种...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需要解答“算法工业何以美学”的问题。“感性工学”那种根据人类感性进行技术理性生产的机制/思维与电影算法工业美学所提倡的“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对话”生产的观点具有相近性。影视数字机械臂的运行机制符合一种“感性/理性平衡”的电影算法工业美学原则,具有创意转译、轨迹反求、计量-循环的感性工学特质,具有“摄制-图像-运动”数据循环资产与提升工业效率的算法工业属性,但依旧需要进行“技术降维”与“人才培养匹配”等方面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算法工业美学 影视数字机械臂 感知-计量 感性工学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爆炸响应与破坏 被引量:2
8
作者 杜永峰 靳振飞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1,133,共7页
为了探究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爆炸响应与破坏模式,运用LS-DYNA软件建立一榀两层的现浇框架-剪力墙和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的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分析了不同位置处发生爆炸时两种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态响应及破坏模式... 为了探究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爆炸响应与破坏模式,运用LS-DYNA软件建立一榀两层的现浇框架-剪力墙和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的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分析了不同位置处发生爆炸时两种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态响应及破坏模式,并对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框架-剪力墙进行了抗爆性能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性差,主要原因是预制构件和坐浆层、现浇带之间存在新旧混凝土的薄弱粘结面,粘结面的界面接触在爆炸荷载下首先发生断开,然后爆炸冲击力在结构局部区域发生聚集,使得结构的变形较为集中,容易造成结构局部发生严重的脆性破坏;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爆炸冲击力在结构内能够有效地传递,而且构件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结构变形较为均匀,现浇框架-剪力墙的破坏为延性破坏;炸药在结构中不同位置发生爆炸时,爆炸冲击波直接作用的构件损坏严重,其它构件损坏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爆炸荷载 灌浆套筒 LS-DYNA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SSI效应的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佑发 金鸿慎 刘议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共11页
掉层框架结构存在严重的侧向刚度不规则和楼层承载力突变以及上接地层变形集中的问题,为改善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层屈服破坏模式,该文对其附加底部铰接的摇摆墙,以期控制结构的屈服机制,以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SSI... 掉层框架结构存在严重的侧向刚度不规则和楼层承载力突变以及上接地层变形集中的问题,为改善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层屈服破坏模式,该文对其附加底部铰接的摇摆墙,以期控制结构的屈服机制,以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SSI(Soil Structure Interaction)效应对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地基条件以及不同摇摆墙刚度比的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不同,SSI效应对结构的上接地侧接地层及其上层的影响最大,加重了山地掉层框架结构因竖向刚度不均所导致的上接地层的层屈服机制。设置摇摆墙结构在考虑SSI效应时仍发挥优良的控制上接地侧变形均匀化的效果,SSI效应随摇摆墙布置位置和摇摆墙刚度比的变化而变化。SSI效应会改变掉层框架结构的滞回耗能模式,布置摇摆墙后,考虑SSI效应的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薄弱层的滞回耗能减小,各层滞回耗能更加均匀,体现了摇摆墙控制整体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I效应 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 抗震性能 层屈服机制 整体变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环境下的蚁群-聚类自适应动态路径规划 被引量:36
10
作者 刘新宇 谭力铭 +1 位作者 杨春曦 翟持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6-857,共12页
针对用于动态环境中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的蚁群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路径累计转折角大,对环境变化适应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未知环境下的蚁群-聚类自适应动态路径规划方法。依据聚类算法对环境复杂程度的准确判别自动改变寻优半径,达到充... 针对用于动态环境中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的蚁群算法存在收敛速度慢,路径累计转折角大,对环境变化适应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未知环境下的蚁群-聚类自适应动态路径规划方法。依据聚类算法对环境复杂程度的准确判别自动改变寻优半径,达到充分利用机器人有限的计算能力,提高收敛速度的目的;通过识别对角障碍,生成虚拟障碍,确保规划的路径不穿过对角障碍;通过平滑机制对搜索的动态路径做平滑优化处理,有效降低了路径长度,减少了累计转折角。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根据障碍的复杂程度自动选择合适的搜索半径,完成路径的动态规划,体现出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较好的综合路径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聚类算法 动态路径规划 自适应半径 对角障碍 平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不同节点形式的三维钢框架-组合楼板子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鲁明 杨波 孔德阳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3,共9页
为研究三维钢框架-组合楼板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对4个采用不同节点形式的1/3缩尺组合楼板试件在移除边柱工况下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试件主梁与柱的连接形式为平齐式端板(FEP)节点、反向槽钢(RC)节点、狗骨式(RBS)节点与栓焊混合(WUFB... 为研究三维钢框架-组合楼板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对4个采用不同节点形式的1/3缩尺组合楼板试件在移除边柱工况下进行了拟静力试验。试件主梁与柱的连接形式为平齐式端板(FEP)节点、反向槽钢(RC)节点、狗骨式(RBS)节点与栓焊混合(WUFB)节点,次梁与柱及次梁与主梁的连接形式为腹板双角钢(DAC)节点或剪切板(FP)节点。通过特殊设计的6点加载系统实现位移控制下的均布荷载作用,获得了三维钢框架-组合楼板子结构加载全过程的荷载-位移曲线以及破坏模式,并分析了抗弯效应、悬链线效应及楼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对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主梁节点,采用栓焊混合连接的试件具有较高的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力,而采用反向槽钢连接的试件则具有较好的延性,采用狗骨式连接的试件具有最好的能量吸收能力;对于次梁节点,采用剪切板连接的试件呈现出明显的脆性破坏特征,而其他采用腹板双角钢连接的试件发生的是延性破坏;在边柱失效情况下,抗弯效应在抵抗连续倒塌过程中一直起主导作用,楼板的受拉薄膜效应在结构的大变形阶段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而悬链线效应贡献较小,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倒塌 框架-组合楼板子结构 节点形式 试验研究 抗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编码-解码框架下的跨站脚本检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琪芩 万良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解决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特征提取工作艰难导致对跨站脚本检测性能有限的问题,提出应用注意力机制改进编码-解码框架的方法并以此建立模型检测跨站脚本。由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并行构成编码器,既考虑输入数据上下文信息,... 为解决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特征提取工作艰难导致对跨站脚本检测性能有限的问题,提出应用注意力机制改进编码-解码框架的方法并以此建立模型检测跨站脚本。由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并行构成编码器,既考虑输入数据上下文信息,又充分提取有效特征;使用注意力机制解决传统编码-解码框架的“分心问题”;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构成解码器,使用分类器进行分类检测。在收集到的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站脚本 编码-解码框架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变温度下Mg-Al-Ca-Mn合金的变形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震东 刘宇坤 +3 位作者 国宏伟 闫炳基 丁汉林 朱国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4-179,共6页
熔炼配制了Mg-Al-Ca-Mn合金,采用单轴拉伸实验测试了合金在25~475℃温度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数据处理分析了其加工硬化率曲线,并采用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不同形变温度下合金的形变机制。研究表明,合金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在不同... 熔炼配制了Mg-Al-Ca-Mn合金,采用单轴拉伸实验测试了合金在25~475℃温度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数据处理分析了其加工硬化率曲线,并采用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不同形变温度下合金的形变机制。研究表明,合金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在不同温度下存在明显区别,且取决于其形变机制的不同。室温变形的形变机制以孪生为主,应力随应变增加而快速增加至最大值后断裂,塑性较差。425℃高温变形时主要形变机制为动态再结晶,应力在变形初期的极小应变范围内迅速达到最大值,由于动态再结晶的软化作用,应力值缓慢减小,表现出良好的变形能力。而当形变温度处于中温区(225℃)时,加工硬化阶段以孪生变形为主,随着应变的不断增加,部分区域发生动态再结晶,应力增加至最大值后缓慢减小,直到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Ca-Mn合金 应力-应变曲线 变形机制 加工硬化率 孪晶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表情模仿中的情绪感染及其生理同步
14
作者 林代春 王光亚 +1 位作者 王艳梅 崔丽弦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1,共9页
本研究基于情绪感染的模仿-反馈机制,探究真实社会互动过程中,对情绪表达者的动态表情模仿是否引发互动双方的情绪感染及生理同步机制。结果发现,与对照任务相比,模仿任务中情绪接收者、表达者的主观报告情绪状态趋于一致;互动双方的心... 本研究基于情绪感染的模仿-反馈机制,探究真实社会互动过程中,对情绪表达者的动态表情模仿是否引发互动双方的情绪感染及生理同步机制。结果发现,与对照任务相比,模仿任务中情绪接收者、表达者的主观报告情绪状态趋于一致;互动双方的心率同步性、心率变异性同步性显著高于对照任务。结果表明,情绪接收者对情绪表达者动态表情的模仿能够导致情绪感染,并引起情绪表达者、接收者之间的生理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感染 动态面部表情 生理同步 模仿-反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岩石动态抗压强度与微观机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浩宇 许金余 +2 位作者 王鹏 刘石 刘少赫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7-111,共5页
通过选取云南迪庆某地区红砂岩进行不同含水状态和不同脉冲强度下的SHPB试验和SEM试验,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研究含水岩石的动态强度特性及其破坏机制。结果表明:静态或动态单轴压缩时,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岩石的强度均降低;根据SHPB试验... 通过选取云南迪庆某地区红砂岩进行不同含水状态和不同脉冲强度下的SHPB试验和SEM试验,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研究含水岩石的动态强度特性及其破坏机制。结果表明:静态或动态单轴压缩时,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岩石的强度均降低;根据SHPB试验中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含水试样体积压缩变形明显,具有较高的峰值应变,峰后有应变软化特征,而干燥试样具有较高的峰值强度,峰后应力迅速跌落;根据各试样的动态抗压强度变化曲线,相同脉冲强度下试样的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而相同含水状态时的抗压强度随脉冲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根据SEM图像,饱水试样颗粒结构疏松而干燥试样颗粒结构致密,冲击破坏机制饱水试样以初始微裂纹破裂和矿物边界或物相边界破裂为主,破坏时的动态抗压强度较低,而干燥试样还包括矿物颗粒直接剪断破裂,因此破坏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岩石 动态抗压强度 -动力耦合作用 SHPB试验 SEM试验 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钥动态选择机制的图像加密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淑芹 刘荣月 +1 位作者 周冉冉 王文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6-64,共9页
构造了一个六维离散混沌系统,并在此混沌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伪随机数生成器。基于该伪随机数生成器提出了一种密钥动态选择机制的图像加密方案。该加密方案采用了经典的置乱-扩散加密结构。在该加密方案中,置乱序列与明文图像的像... 构造了一个六维离散混沌系统,并在此混沌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伪随机数生成器。基于该伪随机数生成器提出了一种密钥动态选择机制的图像加密方案。该加密方案采用了经典的置乱-扩散加密结构。在该加密方案中,置乱序列与明文图像的像素总和相关,而在扩散阶段的扩散密钥流是根据每个像素值动态变化的,因此算法能抵抗选择明文(密文)的攻击。解密时的密钥只是混沌系统的初始值,明文图像的像素的总和是不需要的,因此克服了"一次一密"加密方案(加密不同明文所用密钥不同)中密钥管理的难度。实验结果和安全性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密钥空间大、密文没有明显的统计特性、密文对明文和密钥非常敏感、能够抵抗差分攻击和选择明(密)文的攻击等优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超超混沌 图像加密 置乱-扩散 密钥动态选择机制 选择明文的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的波动轨迹、动态特征及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蔚 周法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5,共12页
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发展及国际收支平衡四个基本点出发,利用熵值法对1978年至今的中国经济系统稳定性进行定量考察,并将其与宏观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系统稳定性呈现明显的十年一轮的周期式波动,并与经济... 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发展及国际收支平衡四个基本点出发,利用熵值法对1978年至今的中国经济系统稳定性进行定量考察,并将其与宏观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系统稳定性呈现明显的十年一轮的周期式波动,并与经济增长呈现短期非一致性和长期波动共变性,且变动幅度明显高于经济增长。本文构建了S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稳定与增长的冲击-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内会推动经济增长,但同时会降低宏观经济稳定性。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和稳定的意义非常突出。国外需求的增加、贸易条件的改善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短期内有助于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性。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但未来的发展和转型还是要依靠内部调整,特别是要发挥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内涵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稳定 经济增长 波动轨迹 动态特征 冲击-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服务商与金融产品提供方的博弈分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明 王满仓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8,共7页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是,作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两个重要主体——互联网服务商、金融产品提供方之间的信息不一致,阻碍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如何通过优化激励机制,解决这两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成为促进互联网金融...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是,作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两个重要主体——互联网服务商、金融产品提供方之间的信息不一致,阻碍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如何通过优化激励机制,解决这两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成为促进互联网金融有序、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不同主体主导及风险偏好的角度,比较分析了互联网服务商主导和金融产品提供方主导两种条件下的最优激励机制设计。研究结论表明:无论哪一方处于主导地位,当互联网服务商为风险中性者时,宜采用固定租赁制;当互联网服务商为风险厌恶者时,则宜采用分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委托-代理 动态博弈 风险偏好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机制体系的重构—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19
作者 张超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103-104,共2页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上。而促进本地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正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之一。本文基于陕西省协作配套调查,提出了协作配套机制体系的"4-4-1...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上。而促进本地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正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选择之一。本文基于陕西省协作配套调查,提出了协作配套机制体系的"4-4-12"逻辑框架并对其运行方式进行描述。该框架表明,能够有效促进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机制体系应至少包括4个机制12个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企业 协作配套 机制体系 “4-4-12”逻辑框架 运行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全局-局部特征和注意力的图像描述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琦彬 陈平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8-225,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像描述生成文本的精度,提出一种结合全局-局部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图像描述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编码器-解码器模型上进行改进,从整体角度来看,编码器阶段使用残差网络ResNet101提取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以避免对... 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像描述生成文本的精度,提出一种结合全局-局部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图像描述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编码器-解码器模型上进行改进,从整体角度来看,编码器阶段使用残差网络ResNet101提取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以避免对象丢失或对象预测错误问题,在解码器阶段采用嵌入改进后的注意力机制的双向GRU生成文本序列。从局部角度来看,该模型提出的注意力机制是一种独立的循环结构,通过计算图像局部特征向量与语义向量之间的相似度来获取注意力权重,增强图像特征与语义信息之间的映射。在MSCOCO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在BLEU、CIDEr、METEOR等评价指标上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表明使用该模型生成的描述文本准确度高且细节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描述 注意力机制 编码器-解码器框架 全局特征 局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