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会成本法在自然环境与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熊萍 陈伟琪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201-204,共4页
机会成本是经济理论应用于管理活动最具实践意义的概念之一.在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法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方法,它从资源的稀缺性和多用性出发,帮助决策者建立资源配置比较的观念,全面地考虑各种备选方案的收益.该法既可用于估算因... 机会成本是经济理论应用于管理活动最具实践意义的概念之一.在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法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方法,它从资源的稀缺性和多用性出发,帮助决策者建立资源配置比较的观念,全面地考虑各种备选方案的收益.该法既可用于估算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又可为资源最佳利用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从机会成本的基本内涵入手,就机会成本法在环境与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应用现状作了概论,并以宁波象山港为例探讨了机会成本法在海域资源规划管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其他经济学的评价方法相比,机会成本法简单易行且有效,可为环境与资源不同利用方式的选择、为环境与经济的权衡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成本法 自然环境 资源管理 环境管理 环境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在小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估算中的应用——以安徽省秋浦河为例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乐勤 荣慧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8-163,共6页
以安徽省南部长江一级支流秋浦河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实证调查、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机会成本法估算出2009年秋浦河流上游机会成本为60 166.35万元。基于条件价值法(CVM)得出下游的最大支付意愿(WTP)为5 623.64万元。通过估算结果分... 以安徽省南部长江一级支流秋浦河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实证调查、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机会成本法估算出2009年秋浦河流上游机会成本为60 166.35万元。基于条件价值法(CVM)得出下游的最大支付意愿(WTP)为5 623.64万元。通过估算结果分析,对两种方法的利弊进行了评述。依据半市场理论、生态学的"时空有宜"律、借鉴欧美国家成功经验,结合秋浦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居民收入、支付意愿实际,提出分初始补偿与成熟补偿两个阶段进行生态补偿的观点。初始补偿标准为石台县林木直接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直接投入之差,即23 482.69万元,成熟补偿额为机会成本的全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 CVM 机会成本法 秋浦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会成本法的引洮工程水源区经济补偿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袁泉 骆进仁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4-37,41,共5页
为确保水源区雨水富集功能,梳理了水源区补偿的相关研究成果,界定了引洮工程水源区范围及其可能的补偿形式,利用GDP与COD之间存在的相关客观关系,建立回归方程,求得水源区受限的机会成本。测算出每年应该补偿的金额为101897.25万元,其... 为确保水源区雨水富集功能,梳理了水源区补偿的相关研究成果,界定了引洮工程水源区范围及其可能的补偿形式,利用GDP与COD之间存在的相关客观关系,建立回归方程,求得水源区受限的机会成本。测算出每年应该补偿的金额为101897.25万元,其中工资福利费、税收和企业利润分别为61138.35、20379.45和20379.45万元。提出建立补偿制度、确定补偿主体和确立补偿的方式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洮工程 水源区 利益相关者 机会成本法 经济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本分解法和机会成本法的影子水价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侯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0732-10733,10755,共3页
解释了影子水价的内涵,概括了计算影子水价的几种方法,用其中的成本分解法和机会成本法测算淠史杭灌区的影子水价,并将它们和现行水价做比较,结果表明,灌区是严重亏损经营的,灌区影子水价远远高于实际供水价格,在充分考虑农民可承受能... 解释了影子水价的内涵,概括了计算影子水价的几种方法,用其中的成本分解法和机会成本法测算淠史杭灌区的影子水价,并将它们和现行水价做比较,结果表明,灌区是严重亏损经营的,灌区影子水价远远高于实际供水价格,在充分考虑农民可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水价,以缓解这种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水价 影子水价 成本分解 机会成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保护工程的经济评价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燕 陈进 《水利经济》 2003年第5期46-47,共2页
通过以费用效益分析原理为基础对水环境保护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介绍了生产率法、市场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对水环境保护工程效益的货币估值方法,以期对正确进行水环境保护工程经济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水环境保护工程 经济评价 费用效益分析 生产率 市场价值 机会成本法 货币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客旅行时间价值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东坡 《华东经济管理》 2003年第4期155-156,共2页
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旅客旅行时间价值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旅客旅行时间节省所带来的效益的量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测算方法,为交通运输项目经济评价和客运量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旅行时间价值 机会成本法 支付意愿 旅客 测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被引量:62
7
作者 靳芳 张振明 +4 位作者 余新晓 饶良懿 牛健植 鲁绍伟 谢媛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53-57,共5页
为引起各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视 ,推进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采用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替代花费法、机会成本法、收益资本化法等 ,对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 ,得出祁连山每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 2 4 30亿... 为引起各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视 ,推进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采用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替代花费法、机会成本法、收益资本化法等 ,对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 ,得出祁连山每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 2 4 30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为 9 30亿元 ,保育土壤为 5 6 4亿元 ,固碳制氧为 2 6 91 39万元 ,净化空气为 7 4 1亿元 ,保护生物多样性 1 5 1亿元 ,森林景观与游憩价值 16 87 5 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评估 服务功能 资本化 机会成本法 收益 甘肃 市场价值 森林生态系统 祁连山 森林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价值货币化核算研究——九寨沟案例分析 被引量:58
8
作者 陈浮 张捷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6-303,共8页
首先分析了旅游价值的一般特征 ,指出旅游价值是一种替代价值 ,包含消费者支出和消费者剩余两部分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 ,运用支付意愿、旅行费用等方法组合对九寨沟风景区旅游价值进行了初步核算 .从旅游价值构成出发 ,采用费用支出法评... 首先分析了旅游价值的一般特征 ,指出旅游价值是一种替代价值 ,包含消费者支出和消费者剩余两部分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 ,运用支付意愿、旅行费用等方法组合对九寨沟风景区旅游价值进行了初步核算 .从旅游价值构成出发 ,采用费用支出法评估旅行费用和其它支出 ,采用机会成本法评估时间花费 ,采用旅行费用法评估消费者剩余 ,并与支付意愿法评估进行比较 .认为旅游价值具有游移性、多元性和可耗性 ,直接受旅游目标市场定位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价值 货币化核算 支付意愿 旅游费用 九寨沟 旅游资源 机会成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四种人工灌木植被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魏彦昌 苗鸿 +2 位作者 欧阳志云 陈利顶 贵立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8-162,共5页
以定西地区常见人工灌木树种柠条、沙棘、红柳、紫穗槐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提出其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通过农村社会调查和市场分析并结合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方法分别计算四种灌木的生态... 以定西地区常见人工灌木树种柠条、沙棘、红柳、紫穗槐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提出其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通过农村社会调查和市场分析并结合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法等方法分别计算四种灌木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效益分析表明,四种灌木树种生态效益大小顺序为沙棘>红柳>柠条>紫穗槐,经济效益大小顺序为紫穗槐>沙棘>红柳>柠条。从总净收益来看,四种灌木生态经济效益总和大小顺序为沙棘>紫穗槐>红柳>柠条。表明沙棘是该区优良的植被恢复灌木树种,适宜在定西地区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穗槐 沙棘 灌木树种 柠条 红柳 黄土丘陵区 生态经济效益 定西地区 机会成本法 净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低品位矿利用经济分析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阳 谢英亮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7,66,共4页
综合地运用成本收益比较法、边际分析法、沉没成本分析法和机会成本法 ,结合矿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的长期平均趋势 ,建立了矿山低品位矿利用的临界品位的经济分析模型。
关键词 矿产品 价格 成本收益比较 边际分析 沉没成本分析 机会成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估算与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梅梅 李怀恩 成波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9-363,共5页
为解决目前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认识不足、计算方法缺乏的问题,以渭河宝鸡段生态基流价值为研究对象,借鉴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应用机会成本法、分析综合法、影子工程法分别估算河道生态基流的机会价值、功能价值以及生态基流得不到保... 为解决目前对河道生态基流价值的认识不足、计算方法缺乏的问题,以渭河宝鸡段生态基流价值为研究对象,借鉴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应用机会成本法、分析综合法、影子工程法分别估算河道生态基流的机会价值、功能价值以及生态基流得不到保障时所造成的最小经济损失。结果表明:渭河宝鸡段生态基流的机会价值约为7.06亿元/a,功能价值约为11.72亿元/a,河道生态基流得不到保障时所造成的最小经济损失约为10.27亿元/a。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应对生态基流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宝鸡段 生态基流价值 机会成本法 影子工程 分析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县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保定市定兴县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鹏 刘瑶瑶 +1 位作者 王鹏飞 李世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7-755,共9页
近年来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进程举步维艰,生态补偿机制是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经济手段之一。通过对保定市定兴县2000、2008、2013和2018年4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定兴县2000—2018年土地类型的变化,计算县域生态服务功能... 近年来京津冀生态环境一体化进程举步维艰,生态补偿机制是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经济手段之一。通过对保定市定兴县2000、2008、2013和2018年4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定兴县2000—2018年土地类型的变化,计算县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发展权损失,探讨生态补偿标准的范围,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域对县域、县域对生态保护者2个层面的补偿问题,建立县域生态补偿机制。结果表明:由于土地的开发利用,定兴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8.691 7亿元降低至8.131 9亿元,发展权损失为6.727 4亿元,即定兴县的生态补偿范围为6.727 4亿~8.131 9亿元。县域生态补偿机制应把握“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权责相等”的原则,区域对县域以资金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等方式,县域政策应结合时代特点落实在各乡镇、企业、环保NGO和农牧民补偿对象上,形成“合理分配、重点关注、社会参与”的“造血型”补偿机制,从而提高京津冀生态一体化进程中县域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可操作性,促进京津冀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 土地类型 生态系统服务 机会成本法 生态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服务价值核算 被引量:9
13
作者 唐见 曹慧群 陈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9-34,42,共7页
为了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开展了大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但现有研究侧重于水源区部分小流域或库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缺少从整个水源区角度评估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服务总价值研究。基于南水北调中线... 为了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开展了大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但现有研究侧重于水源区部分小流域或库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缺少从整个水源区角度评估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服务总价值研究。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水源区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针对水源区森林、草地、耕地和水域四大类生态系统,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和机会成本法等方法评估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水源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2 429.4亿元,其中,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分别为619.9亿元和1 809.5亿元;水源地各服务功能价值量大小依次为气体调节、产品提供、土壤保持、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旅游休闲、养分循环;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大小依次为林地、耕地、水域、草地;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提供的价值量大小依次为水域、草地、林地、耕地。水域生态系统提供的单位价值比较高,水源地在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水域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价值 市场价值 影子价格 机会成本法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者视角的森林游憩价值测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文军 胡晓曦 赵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7,共4页
文章从生产者角度出发,运用边际机会成本法对森林游憩价值测算进行了研究,得出秦岭39个森林公园的游憩总价值约为216.3亿元,其中森林游憩的边际外部成本即森林本身的生态价值占总价值的74.12%,是游憩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生产者视角 森林游憩 边际机会成本法 价值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集中清洁资源化处理散养奶牛粪便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以云南大理奶牛养殖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亚茹 王娜娜 +2 位作者 耿飙 罗良国 刘红斌 《农业展望》 2017年第2期61-66,72,共7页
合理确定环保实践的生态补偿标准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和难点。以云南大理奶牛养殖为例,基于"谁污染,谁付费;谁保护,谁受偿"原则,运用机会成本法和条件价值法估算出大理散养户适度集中清洁资源化处理奶牛粪便的生态补偿... 合理确定环保实践的生态补偿标准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和难点。以云南大理奶牛养殖为例,基于"谁污染,谁付费;谁保护,谁受偿"原则,运用机会成本法和条件价值法估算出大理散养户适度集中清洁资源化处理奶牛粪便的生态补偿标准。机会成本法以政府为补偿主体,奶农为受偿客体;条件价值法奶农是补偿主体,政府或企业为受偿客体。结果表明,政府为鼓励奶农使用"清洁生产技术"的补贴标准是每年635.1元/户;受访奶农每户愿意或期望为村镇牛粪收集池的建设分担支付的成本费用介于224.0~413.2元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 条件价值 机会成本法 奶牛散养 奶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测算研究评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0-132,共3页
围绕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测算问题,文章依据研究出发点,分别外汇需求法和机会成本法,概述了国内主要研究文献。从中发现,参数赋值任意性大,计算式设计的经济依据性不足。作者以为,规范本问题研究的基础是弄清楚外汇储备的运行机制,此前... 围绕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测算问题,文章依据研究出发点,分别外汇需求法和机会成本法,概述了国内主要研究文献。从中发现,参数赋值任意性大,计算式设计的经济依据性不足。作者以为,规范本问题研究的基础是弄清楚外汇储备的运行机制,此前的定量研究可以沿着国际对比和风险控制的统计思路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合理规模 外汇需求 机会成本法 国际对比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水库上游水源涵养区水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常书铭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6-58,共3页
生态补偿的目的是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者的积极性,保证水源地的可持续发展。在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过程中,补偿标准应建立在充分考虑流域上游生态保护方所承担的机会成本以及流域下游生态受益方支付意愿的基础上,再通过政... 生态补偿的目的是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者的积极性,保证水源地的可持续发展。在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过程中,补偿标准应建立在充分考虑流域上游生态保护方所承担的机会成本以及流域下游生态受益方支付意愿的基础上,再通过政府财政状况和相关生态补偿资金进行核定。运用支付意愿法和机会成本法对汾河水库上游水源涵养区水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测算,确定了补偿标准的范围为5.0亿~14.8亿元,并根据汾河水库上游娄烦县、岚县、宁武县、静乐县的常住人口数量和植被恢复面积对补偿资金进行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区 水生态补偿 支付意愿 机会成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效应评估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俐 张敏 +1 位作者 雷岁江 董战峰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7,共8页
合理的补偿标准是有效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前提,亦是保障生态安全底线、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关键所在。文章从补偿金额、生态环境收益与公共服务收益三方面构建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以山西省为例,对2012-2018年山西省国家重点... 合理的补偿标准是有效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的前提,亦是保障生态安全底线、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关键所在。文章从补偿金额、生态环境收益与公共服务收益三方面构建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以山西省为例,对2012-2018年山西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进行双效应评估及补偿标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补偿对生态环境与公共服务的作用是正向的,但影响系数较低,缺乏效率。从标准规模看,以机会成本为基础的补偿标准远高于以财政收支缺口为基础的补偿标准。对比不同补偿标准下的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收益,以机会成本为补偿标准的方式更有利于补偿的效率提升。基于此,从补偿观念、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三方面对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补偿标准 双效应评估 成本收益 机会成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会计的计量与核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国英 徐一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3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环境会计计量工作 环境管理 环境资源 计量模式 人力资本 机会成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耕地生态保护补偿的省级差序分区及补偿标准 被引量:21
20
作者 党昱譞 孔祥斌 +3 位作者 温良友 张蚌蚌 谢臻 伦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4-263,共10页
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概念的引入为中国耕地保护提供了全新视角,然而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制度架构与方法。科学划定补偿分区、量化补偿标准是这一制度设计的关键。该研究以省域为研究单元,辨析耕地生态承载力的空间转移与生态公平的理论... 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概念的引入为中国耕地保护提供了全新视角,然而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制度架构与方法。科学划定补偿分区、量化补偿标准是这一制度设计的关键。该研究以省域为研究单元,辨析耕地生态承载力的空间转移与生态公平的理论关系,依据耕地生态承载力盈亏和耕地保有量目标是否完成构建“四象限”差序分区,运用机会成本法测算补偿标准,并进一步优化支付/获偿总额。结果表明:1)2019年中国耕地生态承载力呈“北盈南亏”、耕地保有量呈“西盈东亏”的空间分异;2)补偿差序分区呈东北—西南方向“条带状穿插”的空间形态:全额获偿区以耕地大省为主(8个省级行政区),减额获偿区主要位于中部平原和丘陵区(6个省级行政区);全额支付区大多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5个省级行政区),减额支付区集中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12个省级行政区);3)从全额支付区到全额获偿区,补偿标准均值呈“阶梯式”递减,中国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为6.13万元/hm2;4)经计算,黑龙江省获偿最多为1683亿元,浙江省支付最多为2151亿元。引入洛伦兹曲线验证,得到耕地生态保护补偿使省域间财政收入差距缩小了0.06。因此,该研究提出了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差序分区和标准量化方法,为提高耕地保护主体动力、建立国家耕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补偿 耕地保护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耕地保有量 机会成本法 洛伦兹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