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神宗实录》朱墨本辑佚简论 被引量:8
1
作者 胡昭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1期71-78,共8页
王安石和他推行的变法,是研究北宋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把这一研究推向深入,还需搜集更多史料,并对史料作全面考察。然自宋哲宗元祐以降,史官褒贬不一,在《宋神宗实录》的修纂上,尤为突出。清理其概貌,将有助于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 王安石和他推行的变法,是研究北宋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把这一研究推向深入,还需搜集更多史料,并对史料作全面考察。然自宋哲宗元祐以降,史官褒贬不一,在《宋神宗实录》的修纂上,尤为突出。清理其概貌,将有助于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神宗 朱墨本 王安石 北宋历史 宋哲宗 史料 史官 修纂 《神宗实录》 佚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朱墨时序光谱差异特征分析及分类
2
作者 李昌盛 高树辉 李开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804-2815,共12页
朱墨时序检验是法庭科学文件检验的核心内容,通过鉴别印章与打印或书写字迹的先后顺序,为文书真伪鉴定提供关键依据。现有方法存在依赖检验人员经验及适用范围受限等问题,难以满足无损、自动化及高精度鉴别需求。尽管光谱技术结合模式... 朱墨时序检验是法庭科学文件检验的核心内容,通过鉴别印章与打印或书写字迹的先后顺序,为文书真伪鉴定提供关键依据。现有方法存在依赖检验人员经验及适用范围受限等问题,难以满足无损、自动化及高精度鉴别需求。尽管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无损检验中展现出潜力,但在检验朱墨互溶情况的时序、模型准确率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种融合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成像(Vis-NIR HSI)与模式识别的无损自动鉴别方法,实验基于多孔型激光打印机与3类印油的组合样本,每组采集10000个像素光谱数据构建光谱差异数据集。首先通过系统性构建多角度光谱差异计算策略,精准量化时序特征;其次,创新性结合标准正态变量(SNV)光谱预处理技术与智能降维的区间变量迭代空间收缩(iVISSA)特征波长选择算法,通过噪声抑制及数据优化提升模型性能;进一步对比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等6种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实现高精度分类。实验表明:对数比值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光谱差异,SNV预处理和iVISSA特征波长筛选能够降低数据冗余并且显著增强了模型性能,最优模型为SVM、XGBoost和LightGBM,能够有效实现互溶型印章印油与激光打印碳粉组合朱墨时序的判定,经验证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本研究突破传统局限,展示了Vis-NIR HSI与模式识别方法深度融合检验互溶型朱墨时序的可能性,能够作为传统检验方法的辅助,对打击文书伪造犯罪具有重要的司法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成像 化学计量学 机器学习 文件检验 朱墨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文书朱墨时序检验
3
作者 李昌盛 高树辉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1-793,共13页
刑事文书检验领域中,文字墨迹与印章印文形成时序的分析是验证文书物证真伪的关键技术。该文基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Vis-NIR HSI)图谱合一优势,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研究了朱墨时序的判别问题。在光谱影像形态分析的基础上,... 刑事文书检验领域中,文字墨迹与印章印文形成时序的分析是验证文书物证真伪的关键技术。该文基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Vis-NIR HSI)图谱合一优势,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研究了朱墨时序的判别问题。在光谱影像形态分析的基础上,采集了42000个不同朱墨时序样品的高光谱数据,建立朱墨时序高光谱数据集。分别使用中值滤波、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多元散射校正和归一化方法对样本光谱进行预处理;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和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对光谱进行特征波长选择,分别建立逻辑回归(LR)等若干二分类机器学习模型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并比较了建模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基于CARS方法提取的光谱特征波长建立的CARS-1D-CNN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准确率分别达96.98%和95.54%,表明Vis-NIR HSI与1D-CNN结合能够有效识别朱墨时序。该方法与常规检验方法相互辅助、相互验证,能够提高朱墨时序检验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成像(Vis-NIR HSI) 文件检验 朱墨时序 机器学习 1D-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曼光谱鉴定书写/打印文件的朱墨时序 被引量:2
4
作者 万敬伟 陈蕾 +2 位作者 柴威 孔维刚 崔胜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01-2505,共5页
朱墨时序鉴定是司法鉴定文件检验研究与实践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朱墨时序的鉴定可证明文件真伪,推断文件物证是否与案件事实相符,从而为司法机关的侦查破案和案件判定提供法律依据。常见的检验方法有显微镜法、荧光法、文检仪法、... 朱墨时序鉴定是司法鉴定文件检验研究与实践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朱墨时序的鉴定可证明文件真伪,推断文件物证是否与案件事实相符,从而为司法机关的侦查破案和案件判定提供法律依据。常见的检验方法有显微镜法、荧光法、文检仪法、计算机软件辅助法等,其鉴定结论易受检验人员主观意识的影响,因不够客观而备受质疑。研究在制备3类签字笔和9种印油组合54个书写样本、激光打印和9种印油组合18个打印样本的基础上,运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对其进行检验。以10#百乐签字笔和1#印之秀印油为样本测试得到最佳实验条件,将制备的72个样本放入储存箱内避光保存1年,依次测定样本中先字后印、先印后字、印油和字迹4个位点的拉曼光谱,每个样本测试3次。实验结果基本不受储存环境、纸张本底等因素的干扰,无论是书写样本还是打印样本,先字后印交叉点显示出了印油的部分特征,先印后字交叉点显示出了字迹的部分特征,交叉位点的拉曼光谱图显示大部分为上层相应的字迹或印油的拉曼位移,这与20倍物镜观察的μView图显示结果相互印证。通过比对印文交叉部位的拉曼位移,进而鉴定出样本的朱墨时序。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检验方法,此新颖方法简便快捷、无损、灵敏度和准确率高,对文件的朱墨时序鉴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朱墨时序 书写/打印文件 无损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种朱墨分书本草残卷的文献学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虞舜 王家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本文从体例、文字综合考究的角度,将朱墨分书的《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残卷与有关传本作了比较研究,指出朱墨分书的残卷对甄别《本草经》佚文、确定《本草经集注》的编写凡例、研究《本草经集注》与《新修本草》及《证类本草》... 本文从体例、文字综合考究的角度,将朱墨分书的《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残卷与有关传本作了比较研究,指出朱墨分书的残卷对甄别《本草经》佚文、确定《本草经集注》的编写凡例、研究《本草经集注》与《新修本草》及《证类本草》的异同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为准确地辑复,进而研究和利用宋以前诸家重要本草开辟了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墨分书 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辑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反射荧光显微镜判定文件上的朱墨先后顺序 被引量:3
6
作者 马继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76-77,共2页
本文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使用反射荧光显微镜(用BV激光法),可以正确判定书写材料上朱墨先后顺序,而且对检材没有任何损坏的结论。
关键词 朱墨先后顺序 反射荧光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镜在打印、复印文字与印油印文交叠时序综合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晓红 马子宁 +1 位作者 吉晓瑞 孟广伊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47-451,共5页
公安文件检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在纸张上先偷盖印章印文,然后再打印、复印文字即先朱后墨制成的假文件,判断文字与印文交叠部分的形成次序是确定文件真伪的关键。本项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常见的打印、复印文字与印油印文交叠时序进行综合... 公安文件检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在纸张上先偷盖印章印文,然后再打印、复印文字即先朱后墨制成的假文件,判断文字与印文交叠部分的形成次序是确定文件真伪的关键。本项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常见的打印、复印文字与印油印文交叠时序进行综合研究,为文件朱墨时序的鉴别提供新的检验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的最佳观测电压为22 kV,根据交叠处的细部特征可以判断朱墨时序。先朱后墨,交叠处表面平整光滑,没有立体感,边界较规则,大孔洞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匀。先墨后朱,交叠处表面不平整,有立体感,边界不太规则,大孔洞数量明显增多、分布也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朱墨时序 印油印文 打印、复印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红玫瑰的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时俊锋 徐凌彦 李枝林 《现代园艺》 2008年第8期10-12,共3页
以墨红玫瑰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快繁的研究,成功建立了快速无性繁殖体系。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NAA0.1mg/L+6-BA2.0mg/L+KT1.0mg/L为最好。芽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2.5mg/L+NAA0.05 mg/L。KT对芽的增殖效果不如BA。生根培... 以墨红玫瑰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快繁的研究,成功建立了快速无性繁殖体系。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NAA0.1mg/L+6-BA2.0mg/L+KT1.0mg/L为最好。芽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2.5mg/L+NAA0.05 mg/L。KT对芽的增殖效果不如BA。生根培养基为:MS+IAA1.5 mg/L+KT 0.3mg/L生根率达94.11%,平均生根数为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红玫瑰 朱墨竞辉 组织培养 食用玫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绣襦记》版本考述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凌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82,共9页
《绣襦记》是出现于明成化、弘治年间的一部传奇作品,有较高的艺术成就。《绣襦记》的版本从文字内容上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宝晋斋本系统;另一个是明万历萧腾鸿刻本系统。后者比前者的文字内容更完整,用语更准确、更文雅,两个系统的版... 《绣襦记》是出现于明成化、弘治年间的一部传奇作品,有较高的艺术成就。《绣襦记》的版本从文字内容上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宝晋斋本系统;另一个是明万历萧腾鸿刻本系统。后者比前者的文字内容更完整,用语更准确、更文雅,两个系统的版本回目差别比较大。《绣襦记》版本的评点情况较复杂,笔者对不同版本的总批和眉批进行了比较:宝晋斋本缺少李卓吾批评本的开篇总批,但二者文中的总批完全相同;陈眉公批评本的总批与宝本、李本的总批完全不同;朱墨套印本的眉批主要套用了李本与陈本的眉批;李本与陈本的眉批相差甚大。在上述比较的基础上可推断出李卓吾批评本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其次是宝晋斋本,再次是陈眉公批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晋斋本 明万历萧腾鸿刻本 李卓吾批评本 陈眉公批评本 朱墨套印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城访书偶记 (二)广东刻本
10
作者 周连宽 《图书馆论坛》 1986年第1期5-9,共5页
广东雕版印书,始于何时,已难稽考。黄慈博所撰“广东宋元明经籍椠本纪略”(《广东文物》,前广东文物展览会编,民三十年香港中国文化协进会出版。卷九第十一至二十六页),载宋代广东刻本十七种,尚多遗漏。例如。
关键词 广东 朱墨本 刻本 徐信符 广州 南海 中国文化 三十年 纪略 图书馆学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凌濛初不是《幽闺记》的评点者——兼与赵红娟先生商榷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兴祐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9-173,共5页
本文从解读凌延喜的《拜月亭传奇跋》入手,结合凌氏家族刻书的实际情况及凌濛初评点《西厢记》《琵琶记》的体例,指出凌濛初不可能是朱墨本《幽闺记》的评点者,又通过对《南音三籁》与朱墨本《幽闺记》的比勘,并联系明代曲坛的状况,论... 本文从解读凌延喜的《拜月亭传奇跋》入手,结合凌氏家族刻书的实际情况及凌濛初评点《西厢记》《琵琶记》的体例,指出凌濛初不可能是朱墨本《幽闺记》的评点者,又通过对《南音三籁》与朱墨本《幽闺记》的比勘,并联系明代曲坛的状况,论定凌濛初不是朱墨本《幽闺记》的评点者?尤龇矫娑粤柩酉病栋菰峦ご姘稀匪粤铦鞒醯玫缴颦Z手抄本一事的真实性提出怀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濛初 评点者 先生 赵红 《琵琶记》 《西厢记》 朱墨 真实性 手抄本 传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间词与晚唐五代社会风气及文人心态 被引量:4
12
作者 欧明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40-45,共6页
花间词是晚唐五代社会享乐之风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文人感伤、悲慨、颓唐、放逸、孤独、贪乐等心态,是时代心灵的艺术记录。本文认为,花间词集中体现了时代的审美趣味。它为应歌而作,功能是娱乐、消遣,在历代传播过程中发生一些变... 花间词是晚唐五代社会享乐之风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文人感伤、悲慨、颓唐、放逸、孤独、贪乐等心态,是时代心灵的艺术记录。本文认为,花间词集中体现了时代的审美趣味。它为应歌而作,功能是娱乐、消遣,在历代传播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异。诸多特色皆可从社会风气及文人心态中寻找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晚唐五代 社会风气 文人心态 《渔歌子》 《花间集》 通俗音乐 朱墨套印本 《江城子》 审美趣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清刻套印本
13
作者 李娜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57-158,共2页
我国的雕版套印术是元代后期发明的,今见元至元五年(1340年)中兴路盗福寺所刊《金刚经注》,其正文的经与注以及卷首扉页的无闻和尚注经图,均为朱墨两色套印,这比欧洲第一部带色套印本《梅因兹圣诗篇》早一百六十年。但在元代后期和明代... 我国的雕版套印术是元代后期发明的,今见元至元五年(1340年)中兴路盗福寺所刊《金刚经注》,其正文的经与注以及卷首扉页的无闻和尚注经图,均为朱墨两色套印,这比欧洲第一部带色套印本《梅因兹圣诗篇》早一百六十年。但在元代后期和明代中期以前,我国的这一雕版套印术却并没有多大进步,直到官私刻书都空前发达的明代后期,它才得以发扬光大。明代万历、天启年间,浙江湖州望族闵齐伋和凌濛初二家,皆以校刻书籍著称于世。据统计,他们两家所刻套印书有一百四十四种,大多数为朱墨两色套印,其中亦有少数三色、四色以至五色套印者。这一时期,湖洲茅氏和苏州金陵的书坊,也刻有少量的套印书。随着通俗小说、戏曲插图的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墨 望族 彩色套印 扉页 笺谱 明代后期 浙江湖州 质量 通俗小说 雕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大图书馆馆藏线装古籍介绍
14
作者 沈继延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3-94,共2页
云南大学图书馆庋藏中外文图书120多万册,其中线装古籍七千多种,约十六余万册.下面,就馆藏线装古籍几个方面的特色,作一个简要的介绍.明刻本 馆藏古籍善本书中,明代刻本达二百余种,大部分是嘉靖、万历时期的刻本.这些明刻本中,有内府本... 云南大学图书馆庋藏中外文图书120多万册,其中线装古籍七千多种,约十六余万册.下面,就馆藏线装古籍几个方面的特色,作一个简要的介绍.明刻本 馆藏古籍善本书中,明代刻本达二百余种,大部分是嘉靖、万历时期的刻本.这些明刻本中,有内府本、国子监本、藩府本、书院本、著名坊刻本和家刻本,其中不少是历代版本学家、藏书家所称道的精品,当时有名的刻书家黄省曾、朱厚煜、吴勉学、顾春、游居敬、许自昌、吴琯、陈仁锡、马元调、胡文焕、闵齐级、毛晋等人所刻书均有收藏.其中,正统本《建宁诗选》、成化本《褒崇礼乐图》、嘉靖本《唐氏道书五种》、万历本《琴谱合壁》、《青莲舫琴雅》、《佩觹)》、《洪武正韵篆书》,崇祯本《媚幽阁文娱》、《高子遗书》以及《晋书诠要》、《酒颠补》、《姑苏杂咏》等都是孤本或罕见的珍本.朱墨套印本是明代刻书的一个特色,藏书家注重套印本的收藏,曾经成为一时风气,有的收藏竟达百种之多.但留存至今的朱墨套印本已不多见,我馆收藏的《春秋左传》、《海防图论》、《老子道德真经》等书,就是朱墨套印,甚至是多色套印的,从中可窥见我国古代印刷技术的状况,并可得到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装古籍 图书馆馆藏 地方文献 史料价值 馆藏古籍善本 《春秋左传》 古棋谱 朱墨套印本 文献价值 云南省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余”做起
15
作者 齐东野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0年第4期83-83,共1页
近因查核东汉刘协谥号追称的始末,读《三国志、魏书、王肃传》,其中云:“明帝不从使称皇,乃迫谥曰汉孝献皇帝。” 《王肃传》末曰:“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董遇是怎样一位人士?“三余”之说,同他有何干系?一... 近因查核东汉刘协谥号追称的始末,读《三国志、魏书、王肃传》,其中云:“明帝不从使称皇,乃迫谥曰汉孝献皇帝。” 《王肃传》末曰:“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董遇是怎样一位人士?“三余”之说,同他有何干系?一查裴松之的注所引《魏略》,它向我们介绍了董遇其人。《魏略》称:“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及建安初,……郡举孝廉,稍迁黄门侍郎。……黄初中,出为郡守。明帝时,入为侍中、小司农。数年,病亡。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编’。‘言读书百编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帝 魏略 王肃 《老子》 朱墨 裴松之 大司农 《左氏传》 举孝廉 侍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的小诗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拓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年第5期26-40,共15页
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和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摩罗诗力说。) 前言凡是写下评述作品的文字,自来被认为一种“冒险”的行为。特别是所评述的乃属于并非徒然从单... 今索诸中国,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乎?有和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摩罗诗力说。) 前言凡是写下评述作品的文字,自来被认为一种“冒险”的行为。特别是所评述的乃属于并非徒然从单纯或表面的摸触便可以得到真解的。鲁迅先生在生前就反对过人们对于自己的“谬托知己,舐皮论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鲁迅 作品 渊源 唐宋 新文化 政治 小诗 古典 朱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者来信
17
作者 李鑑昭 《文史哲》 1958年第1期65-65,共1页
編輯先生: “文史哲”1957年第12期登載的拙撰“关于屠寄和他的蒙兀儿史記”一文,对“屠寄在世时收藏元史版本很多,均有朱墨眉批”之語,內“朱墨”二字,誤植为珠黑,应請改正。又、近閱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論”“十四”小节里,說晚清研究... 編輯先生: “文史哲”1957年第12期登載的拙撰“关于屠寄和他的蒙兀儿史記”一文,对“屠寄在世时收藏元史版本很多,均有朱墨眉批”之語,內“朱墨”二字,誤植为珠黑,应請改正。又、近閱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論”“十四”小节里,說晚清研究元史有何秋濤之“元圣武亲征录校正”,李文田之“元秘史注”,皆以經学考証之法,移以治史;只能謂之老証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文史哲 元史 朱墨 版本 校正 史注 眉批 改正 清代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