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绣襦记》版本考述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凌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82,共9页
《绣襦记》是出现于明成化、弘治年间的一部传奇作品,有较高的艺术成就。《绣襦记》的版本从文字内容上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宝晋斋本系统;另一个是明万历萧腾鸿刻本系统。后者比前者的文字内容更完整,用语更准确、更文雅,两个系统的版... 《绣襦记》是出现于明成化、弘治年间的一部传奇作品,有较高的艺术成就。《绣襦记》的版本从文字内容上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宝晋斋本系统;另一个是明万历萧腾鸿刻本系统。后者比前者的文字内容更完整,用语更准确、更文雅,两个系统的版本回目差别比较大。《绣襦记》版本的评点情况较复杂,笔者对不同版本的总批和眉批进行了比较:宝晋斋本缺少李卓吾批评本的开篇总批,但二者文中的总批完全相同;陈眉公批评本的总批与宝本、李本的总批完全不同;朱墨套印本的眉批主要套用了李本与陈本的眉批;李本与陈本的眉批相差甚大。在上述比较的基础上可推断出李卓吾批评本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其次是宝晋斋本,再次是陈眉公批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晋斋本 明万历萧腾鸿刻本 李卓吾批评本 陈眉公批评本 朱墨套印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间词与晚唐五代社会风气及文人心态 被引量:4
2
作者 欧明俊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40-45,共6页
花间词是晚唐五代社会享乐之风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文人感伤、悲慨、颓唐、放逸、孤独、贪乐等心态,是时代心灵的艺术记录。本文认为,花间词集中体现了时代的审美趣味。它为应歌而作,功能是娱乐、消遣,在历代传播过程中发生一些变... 花间词是晚唐五代社会享乐之风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文人感伤、悲慨、颓唐、放逸、孤独、贪乐等心态,是时代心灵的艺术记录。本文认为,花间词集中体现了时代的审美趣味。它为应歌而作,功能是娱乐、消遣,在历代传播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异。诸多特色皆可从社会风气及文人心态中寻找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词 晚唐五代 社会风气 文人心态 《渔歌子》 《花间集》 通俗音乐 朱墨套印本 《江城子》 审美趣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大图书馆馆藏线装古籍介绍
3
作者 沈继延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3-94,共2页
云南大学图书馆庋藏中外文图书120多万册,其中线装古籍七千多种,约十六余万册.下面,就馆藏线装古籍几个方面的特色,作一个简要的介绍.明刻本 馆藏古籍善本书中,明代刻本达二百余种,大部分是嘉靖、万历时期的刻本.这些明刻本中,有内府本... 云南大学图书馆庋藏中外文图书120多万册,其中线装古籍七千多种,约十六余万册.下面,就馆藏线装古籍几个方面的特色,作一个简要的介绍.明刻本 馆藏古籍善本书中,明代刻本达二百余种,大部分是嘉靖、万历时期的刻本.这些明刻本中,有内府本、国子监本、藩府本、书院本、著名坊刻本和家刻本,其中不少是历代版本学家、藏书家所称道的精品,当时有名的刻书家黄省曾、朱厚煜、吴勉学、顾春、游居敬、许自昌、吴琯、陈仁锡、马元调、胡文焕、闵齐级、毛晋等人所刻书均有收藏.其中,正统本《建宁诗选》、成化本《褒崇礼乐图》、嘉靖本《唐氏道书五种》、万历本《琴谱合壁》、《青莲舫琴雅》、《佩觹)》、《洪武正韵篆书》,崇祯本《媚幽阁文娱》、《高子遗书》以及《晋书诠要》、《酒颠补》、《姑苏杂咏》等都是孤本或罕见的珍本.朱墨套印本是明代刻书的一个特色,藏书家注重套印本的收藏,曾经成为一时风气,有的收藏竟达百种之多.但留存至今的朱墨套印本已不多见,我馆收藏的《春秋左传》、《海防图论》、《老子道德真经》等书,就是朱墨套印,甚至是多色套印的,从中可窥见我国古代印刷技术的状况,并可得到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装古籍 图书馆馆藏 地方文献 史料价值 馆藏古籍善本 《春秋左传》 古棋谱 朱墨套印本 文献价值 云南省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