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韩琳 王东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7期45-49,共5页
术后肺部并发症(PPC)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18年的专家共识指出PPC是一系列具有共同病理生理机制的呼吸道疾病,包括肺不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误吸。根据加泰罗尼亚外科患者呼吸风险预测模型,PPC发生率在低危患者中为... 术后肺部并发症(PPC)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18年的专家共识指出PPC是一系列具有共同病理生理机制的呼吸道疾病,包括肺不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误吸。根据加泰罗尼亚外科患者呼吸风险预测模型,PPC发生率在低危患者中为1%~3%、中危患者中为6%~13%、高危患者中为38%~45%。PPC的发生对患者的近远期预后均有负面影响。短期内,PPC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显著提高了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再入院率;长期看,PPC伴随5年生存率降低、肿瘤复发增加和非恶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PPC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的基础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如吸烟)、手术类型和围手术期管理等。预防措施如戒烟、术前预康复和使用微创手术技术等可降低PPC发生率,但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肺部并发症 结局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影响因素及围术期肺康复训练效果研究
2
作者 阿米娜汗·吐尔尼牙孜 张阳 +3 位作者 朱翊 刘梅 常丽蓉 赵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906-910,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因素,探讨围术期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胆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围术期肺康复训练。比较2组术后肺部并发... 目的分析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因素,探讨围术期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胆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围术期肺康复训练。比较2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康复效果,分析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5.00%,9/60)低于对照组(36.67%,22/60)(P<0.05)。研究组下床活动、肛门排气、住院时间短于照组(P<0.05),研究组、对照组术后30 d再次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31例术后肺部并发症患者纳入PPCs组,89例患者纳入非PPCs组。PPCs组既往胆道手术史率、术前白蛋白(ALB)高于非PPCs组(P<0.05),PPCs组手术时间长于非PPCs组(P<0.05),PPCs组、非PPCs组年龄、性别、结石大小、结石类型、结石部位、术中使用胆镜率、合并胆肠吻合率、术中输血率、术中出血量、术前总胆红素(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组别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既往胆道手术史、手术时间长是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ALB水平高是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和既往胆道手术史、手术时间、术前ALB有关,围术期肺康复训练可降低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胆管结石 术后肺部并发症 期肺康复训练 影响因素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全程肺康复训练对预防老年肝叶切除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韩蔷 许瑞华 +3 位作者 冯金华 高敏 曾婷 凌元春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25-328,348,共5页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全程肺康复训练对预防老年肝叶切除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胆道外科行肝叶切除的老年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产生随机数字,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全程肺康复训练对预防老年肝叶切除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胆道外科行肝叶切除的老年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产生随机数字,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肺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肺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以护士为主导的围手术期全程肺康复训练计划和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PPCs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非计划再入院发生率等康复指标。结果 最终77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其中试验组39例,对照组38例。试验组PPCs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平均住院天数、术后30 d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全程肺康复训练可降低老年肝叶切除患者PPCs的发生率,促进术后快速康复,缩短术后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肺康复训练 老年患者 肝叶切除 术后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志贵 黄强 《安徽医学》 2007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目的分析引起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采取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腹部大手术的临床资料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31例,占21.2%,肺部并发症主要是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目的分析引起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采取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腹部大手术的临床资料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31例,占21.2%,肺部并发症主要是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全组无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术前并存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gists)健康状况分级高、术前肺功能异常及上腹部大手术是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并存COPD、肺功能异常及上腹部大手术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需实施上腹部大手术、年龄超过60岁或并存COPD、ASAⅢ级和Ⅳ级的高危患者,术前肺功能评估,围手术期加强监护和治疗,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 术后肺部并发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鑫 于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3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术后肺部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沐舒坦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叶俊文 黄美近 +2 位作者 蔡永华 王辉 周俊怿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3种不同剂量沐舒坦在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术后肺部并发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20例)常规剂量...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3种不同剂量沐舒坦在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术后肺部并发症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20例)常规剂量沐舒坦(30 mg/次,每天3次,连续5 d);B组(20例)中等剂量沐舒坦(90 mg/次,每天3次,连续5 d);C组(20例)较大剂量沐舒坦(300 mg/次,每天2次,连续5 d)。比较3组患者术后排痰情况、肺部并发症、术后平均使用抗生素天数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项目。结果:在咳痰容易程度及痰的性状临床控制方面,B、C组与A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并发症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中等剂量沐舒坦在预防老年患者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方面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沐舒坦 老年患者 腹腔镜 低位直肠癌 术后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老年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对策
7
作者 杨琼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0-670,共1页
关键词 高原 老年 术后肺部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与膈肌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延祥 刘朝阳 程芮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与膈肌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综合外科行肝胆外科手术的1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肺部并发症分为PPCs组(6例)和非PPCs组(10例)。应用床旁超... 目的分析老年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与膈肌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综合外科行肝胆外科手术的1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肺部并发症分为PPCs组(6例)和非PPCs组(10例)。应用床旁超声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监测患者右侧膈肌移动度(DE)。比较2组患者术前DE、术后最小DE、ΔDE、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的差异。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PCs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PPCs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术前DE及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PPCs组相比,PPCs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247.500±68.099)和(162.300±66.111)min]、术后最小DE更小[(1.071±0.202)和(1.414±0.236)cm]、ΔDE更大[(0.536±0.106)和(0.343±0.139)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及术后最小DE是影响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时间及术后最小DE预测PPC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95%CI 0.670~0.980)和0.867(95%CI 0.693~0.974),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10 min和1.19 cm,灵敏度分别为83.33%和90.00%,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83.33%。结论术后膈肌功能下降及长时间手术是影响老年肝胆外科手术患者PPCs的危险因素,可通过膈肌超声监测膈肌功能对PPCs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超声检查 膈肌移动度 肝胆外科手 术后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闫鑫 汪慧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200-201,共2页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65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65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接受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咳脓性痰、痰培养阳性及临床诊断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9.09%(3/33),低于对照组的28.13%(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肺部并发症 老年患者 骨科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外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周佳宏(综述) 李民(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36-1039,共4页
创伤是引起颈椎外伤最常见的原因,有2%~5%钝性外伤患者和5%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颈椎外伤,颈椎外伤常合并颈椎脊髓的严重损伤,可导致永久性残疾,对社会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1,2]。全球创伤性脊髓损伤发病率为每百万居民236~1298例[3],... 创伤是引起颈椎外伤最常见的原因,有2%~5%钝性外伤患者和5%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颈椎外伤,颈椎外伤常合并颈椎脊髓的严重损伤,可导致永久性残疾,对社会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1,2]。全球创伤性脊髓损伤发病率为每百万居民236~1298例[3],在这些患者中约有70%可能性会发生截瘫,有50%可能性会出现运动和感觉的完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外伤 创伤性脊髓损伤 严重损伤 术后肺部并发症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 钝性外伤 残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切除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
11
作者 倪海芳 袁晓红 +1 位作者 温鹏路 陈春阳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6期870-872,共3页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高危因素,进一步优化肺切除手术的围术期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以及2014年4年期间的择期肺切除手术患者,包括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临床数据共收集2,088例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高危因素,进一步优化肺切除手术的围术期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以及2014年4年期间的择期肺切除手术患者,包括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临床数据共收集2,088例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探究了PPCs的高危因素。结果研究最终纳入1,080例患者,143例患者(13.2%)发生PPCs。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性别、吸烟史、酒精史、ASA分级、糖尿病病史、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胸腔镜手术与PPCs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中男性(OR=2.018;95%CI:1.008~4.038,P=0.047)和术前低FEV1(OR=0.449;95%CI=0.250~0.808;P=0.008)是肺切除手术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发现术后硬膜外镇痛与PPCs的相关性(OR=1.158;95%CI=0.724~1.851;P=0.541)。结论男性和低FEV1可能是肺切除手术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肺切除前FEV1低的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改善措施。在改善的医疗环境下,硬膜外镇痛对肺部手术术后并发症的益处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 术后肺部并发症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术前雾化吸入沐舒坦预防胸外科疾病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健 殷仕宝 叶阿奇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8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用术前雾化吸入沐舒坦法预防胸外科疾病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0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80例胸外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目的探讨用术前雾化吸入沐舒坦法预防胸外科疾病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0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80例胸外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我院使用抗生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预防性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预防性治疗(所用药物和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进行预防性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效果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的几率为7.8%,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的几率为20%。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术前雾化吸入沐舒坦法预防胸外科疾病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降低胸外科疾病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几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疾病患者 术后肺部并发症 沐舒坦 预防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3
作者 屈会平 赵冰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行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将出现肺部并发症患者纳入观察组(n=19),将未出现肺部并发症患者纳入对照组(n=6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行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80例,将出现肺部并发症患者纳入观察组(n=19),将未出现肺部并发症患者纳入对照组(n=61),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与基线资料、病情特征的关系。结果: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例(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7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吸烟史、术前营养不良是影响老年患者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保护性通气是影响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70)、FEV1/FVC(<70%)、合并COPD、吸烟史、术前营养不良是影响老年胸腔镜下食道癌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保护性通气是保护性因素,应密切关注上述高危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应促使,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食道癌根治 术后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雾化吸入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57例
14
作者 马秀婷 娄静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10期27-28,共2页
胸外科大手术后的病人,由于呼吸动度及呼吸频率的改变,再加上伤口疼痛,气管和支气管内的积血或痰液阻塞,致使肺扩张受限,会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痰液黏稠不易咯出,从而引发肺部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肺不张,甚至发生急性呼吸窘... 胸外科大手术后的病人,由于呼吸动度及呼吸频率的改变,再加上伤口疼痛,气管和支气管内的积血或痰液阻塞,致使肺扩张受限,会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痰液黏稠不易咯出,从而引发肺部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肺不张,甚至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危及患者生命,从而影响康复进程。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我们在应用西药雾化吸入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超声雾化吸入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肺部并发症 中药雾化吸入 预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药超声雾化吸入 中医辨证论治 痰液阻塞 支气管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志莹 宋冰 +3 位作者 陈济明 杜秀芳 陈升汶 黄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0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PP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2例胃肠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PPC组和非PPC组,比较两组患者66个观察项目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6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PP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2例胃肠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PPC组和非PPC组,比较两组患者66个观察项目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6例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2%(206/85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31个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51)、伴存呼吸疾病(OR=2.942)、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OR=0.977)、术前抗生素使用时间(OR=1.068)、术中气管插管时间(OR=1.003)、保留鼻胃管时间(OR=1.05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OR=1.939)为发生PPC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术前伴存呼吸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术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术中气管插管时间、保留鼻胃管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的胃肠手术患者易发生肺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肺部并发症 胃肠手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毕静注舒更葡糖钠的全凭静脉麻醉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
16
作者 黄茜 夏肇敏 +4 位作者 辜晓岚 邢令熙 宋田皓 高蓉 顾连兵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71-75,共5页
目的观察术毕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的全凭静脉麻醉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接受全凭静脉麻醉下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035例,术毕将患者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根据术后使用肌松拮抗药物的不同分为舒更葡糖钠组(S组,... 目的观察术毕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的全凭静脉麻醉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接受全凭静脉麻醉下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035例,术毕将患者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根据术后使用肌松拮抗药物的不同分为舒更葡糖钠组(S组,351例)、新斯的明组(N组,339例)、空白对照组(C组,345例)。S组术毕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2 mg/kg、N组待患者出现自主呼吸时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04 mg/kg+阿托品0.02 mg/kg、C组不使用任何肌松拮抗剂。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患者拔管时间、给药后拔管时间、回病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术后24 h静态及动态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肠梗阻、切口相关并发症、ALT升高、AST升高、白蛋白降低、血肌酐升高]。结果S组患者拔管时间和回病房时间均少于C组和N组,且S组给药后拔管时间少于N组(P均<0.05)。S组和N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少于C组,且N组总住院时间少于S组(P均<0.05)。S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者及PPCs发生率均低于C组和N组,且S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不张者低于N组(P均<0.05)。S组和N组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者均低于C组,且S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者低于C组和N组(P均<0.05)。结论与术毕使用新斯的明进行肌松拮抗和不使用肌松拮抗剂的胃癌患者相比,术毕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可缩短胃癌患者的术后拔管时间、回病房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并降低PPCs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阻滞拮抗剂 舒更葡糖钠 胃癌 胃癌根治 术后恢复 术后肺部并发症 新斯的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对降低老年腹部全麻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喉罩联合肺部保护性通气降低老年腹部全麻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PPCs)的效果。方法 84例老年腹部全麻手术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为气管插管联合肺通气保护组(IP组)和喉罩联合肺部保护性通气组(LP组),每组各42例,IP组术中行气管... 目的探讨喉罩联合肺部保护性通气降低老年腹部全麻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PPCs)的效果。方法 84例老年腹部全麻手术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为气管插管联合肺通气保护组(IP组)和喉罩联合肺部保护性通气组(LP组),每组各42例,IP组术中行气管插管联合肺部保护性通气,LP组行喉罩联合肺部保护性通气,均采用静脉和吸入复合麻醉,测定两组患者插管(放置喉罩)前后2 min,拔管(喉罩)前后2 min的心率(HR)和血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表面活性蛋白A(SP-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内PPCs发生情况。结果在插管(放置喉罩)和拔管(喉罩)时点LP组平均动脉压上升值和心率上升值均明显低于IP组(P<0. 05);术后第1 d两组HMGB1、SP-A水平均高于术前(P<0. 05);术后第1 d LP组HMGB1、SP-A水平低于IP组(P<0. 05); IP组PPCs发生率(40. 48%)高于LP组(1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419,P <0. 05)。结论喉罩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可以降低老年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或拔管时强烈的心血管刺激,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减少PPC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肺保护通气 术后肺部并发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表面活性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呼气末正压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影响
18
作者 龚瑶 吴畏 +1 位作者 何崎 张莉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8-92,97,共6页
目的探讨驱动压(DP)滴定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择期在全麻下行俯卧位脊柱手术的137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EEP滴定组(V... 目的探讨驱动压(DP)滴定个体化呼气末正压(PEEP)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择期在全麻下行俯卧位脊柱手术的137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EEP滴定组(V_(T)=6 mL/kg,DP滴定PEEP,肺复张,n=46)、固定组(V_(T)=6 mL/kg,PEEP=5 cmH_(2)O,肺复张n=45)和常规组(V_(T)=8 mL/kg,无PEEP,无肺复张,n=46)。比较3组入室(T0)、插管后5 min(T1)、俯卧后5 min(T2)、手术1 h(T3)、拔管前(T4)、出室(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3组T1、T2、T3、T4呼吸力学指标;比较3组T0、T3、T4血气分析指标;比较3组T0、术后1 d(T6)、出院前(T7)炎症因子指标;比较3组术后30 d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3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纳入患者共发生PPCs 22例,其中PEEP滴定组6例、固定组5例、常规组11例。3组PPCs发生率、严重程度、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P滴定组T2、T4的PEEP水平低于T1(P<0.05)。与常规组相比,PEEP滴定组和固定组在T1、T2、T3、T4驱动压更低(P<0.01);在T3、T4动脉血CO_(2)分压较高,在T4氧合指数较高(P<0.05)。与常规组相比,PEEP滴定组C-反应蛋白在T6更低,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驱动压滴定PEEP可降低老年脊柱手术患者驱动压,减少炎症反应、改善氧合情况,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退行性病变 脊柱手 肺保护性通气 术后肺部并发症 驱动压 俯卧位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保护策略在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亚茹(综述) 张蕾(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8-833,共6页
在过去的30年中,肥胖患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是身体脂肪组织的病理性增加,与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患病率增加相关^([1])。微创手术因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和恢复快越来越受欢迎。然而,微创手术中气腹和体位变化可增... 在过去的30年中,肥胖患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是身体脂肪组织的病理性增加,与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患病率增加相关^([1])。微创手术因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和恢复快越来越受欢迎。然而,微创手术中气腹和体位变化可增加肥胖患者的肺损伤;除此之外,不恰当的机械通气也可引起肺损伤。围术期肺损伤是术后肺部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 肥胖患者 心血管疾病 术后肺部并发症 微创手 术后疼痛 肺损伤 体位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脉压差变异率指导肺切除术中液体管理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樊迪 刘晓芬 +1 位作者 李云 张野 《安徽医学》 2019年第8期852-857,共6页
目的评价以不同阈值脉压差变异率(PPV)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胸腔镜肺切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实质切除患者1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血流动力... 目的评价以不同阈值脉压差变异率(PPV)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胸腔镜肺切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实质切除患者1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血流动力学管理组(C组)57例、低PPV组(G1组)57例及高PPV组(G2组)57例。C组根据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尿量指导输液;G1组以低PPV(3%≤PPV≤6%)为目标指导输液;G2组以高PPV(10%≤PPV≤13%)为目标指导输液。比较3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液体出入量、术后1周肺部并发症(PPCs)、术后肺功能、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3组患者HR在不同时间点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效应及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在不同时间点有随时间及分组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及分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组、G2组术中各时间点MAP值较C组更稳定。3组患者的乳酸值(Lac)在不同时间点有随时间及分组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及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G1组术中各时间点Lac值更稳定,优于C组、G2组。3组患者的氧合指数(PaO2/FiO2)在不同时间点有随时间及分组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及分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组、G2组术中各时间点PaO2/FiO2值更稳定,优于C组。3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不同时间点有随分组变化的趋势,分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组、G2组术中各时间点PaCO 2更稳定,优于C组。C组、G1组、G2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率分别为35.09%、14.04%和28.07%,3组患者PPCs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5,P=0.032)。C组、G1组、G2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4.56±5.52)d、(11.42±3.83)d、(12.91±3.77)d,G1组患者住院时间与C组、G2组患者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切除术中运用GDFT时,以低PPV为目标的液体输注方案为好,能够改善氧合,降低PPCs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脉压差变异率 术后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