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21
1
作者
战海燕
周琪
+4 位作者
张析哲
孙义
梁晓东
宋健楠
陈雪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男61例,女59例,年龄65~75岁,BMI 19~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氟比洛芬酯0.5 mg...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男61例,女59例,年龄65~75岁,BMI 19~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氟比洛芬酯0.5 mg/kg组(F1组)、氟比洛芬酯1.0 mg/kg组(F2组)、氟比洛芬酯1.5 mg/kg组(F3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术前30 min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0.5 mg/kg(F1组)、1.0 mg/kg(F2组)和1.5 mg/kg(F3组),C组不予处理。分别采集术前1 d、术后1、3、5和7 d中心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6和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浓度,并于同时点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记录术后1、6、24和48 h VAS评分和术中及术后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氟比洛芬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1 d比较,四组术后1、3、5和7 d时IL-6、CXCL13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不同时点F1组、F2组和F3组IL-6、CXCL13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F2组和F3组明显低于F1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四组术后1、3、5和7 d 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不同时点F1组、F2组、F3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F2组和F3组明显高于F1组(P<0.05)。与C组比较,F2组和F3组PN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不同时点F1组、F2组和F3组VAS评分和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C组(P<0.05),F2组和F3组明显低于F1组(P<0.05),F3组明显低于F2组(P<0.05)。四组无一例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术后氟比洛芬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1.0 mg/kg或1.5 mg/kg氟比洛芬酯均可明显降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其机制与降低炎性因子IL-6和趋化因子CXCL13浓度有关。1.5 mg/kg氟比洛芬酯可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神经认知障碍
氟比洛芬酯
老年患者
炎症反应
趋化因子CXC配体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7
2
作者
黄枭
张菊霞
+2 位作者
罗婷
魏昌伟
吴安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61-865,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PND)的影响。方法不停跳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82例,男59例,女23例,年龄55~85岁,BMI 18~29 kg/m 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和TEAS组(n=40...
目的探讨术中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PND)的影响。方法不停跳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82例,男59例,女23例,年龄55~85岁,BMI 18~29 kg/m 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和TEAS组(n=40)。所有患者均行全凭静脉麻醉。术前在患者的内关穴、合谷穴、大椎穴贴上特定电极片,连接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照组电流设置为0 mA,TEAS组电流设置为患者可以忍受但不致疼痛的最大水平,电刺激持续时间为手术开始至术毕。于术前1 d(T 0)和术后7 d(T 4)时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一套组合的测试量表,根据Z-计分法评估患者是否发生PND。于T 0、术后5 min(T 1)、术后1 d(T 2)、术后3 d(T 3)时抽取静脉血5 ml,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S100β、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浓度。记录电刺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T 0时两组神经心理学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4时TEAS组MMSE和HV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EAS组PN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20.0%)vs 17例(40.5%),P<0.05]。T 0时两组血清TNF-α、IL-1、IL-6,S100β、MDA和T-AO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时TEAS组TNF-α,IL-1和MDA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 1—T 3时TEAS组IL-6和S100β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T-AO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一例电刺激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中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减少全身炎症反应,降低术后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冠状动脉搭桥手
术
术后神经认知障碍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21
1
作者
战海燕
周琪
张析哲
孙义
梁晓东
宋健楠
陈雪昭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麻醉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8-642,共5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基金(2019MS08186)。
文摘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男61例,女59例,年龄65~75岁,BMI 19~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氟比洛芬酯0.5 mg/kg组(F1组)、氟比洛芬酯1.0 mg/kg组(F2组)、氟比洛芬酯1.5 mg/kg组(F3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术前30 min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0.5 mg/kg(F1组)、1.0 mg/kg(F2组)和1.5 mg/kg(F3组),C组不予处理。分别采集术前1 d、术后1、3、5和7 d中心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6和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浓度,并于同时点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记录术后1、6、24和48 h VAS评分和术中及术后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氟比洛芬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1 d比较,四组术后1、3、5和7 d时IL-6、CXCL13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不同时点F1组、F2组和F3组IL-6、CXCL13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F2组和F3组明显低于F1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四组术后1、3、5和7 d 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不同时点F1组、F2组、F3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F2组和F3组明显高于F1组(P<0.05)。与C组比较,F2组和F3组PN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不同时点F1组、F2组和F3组VAS评分和舒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C组(P<0.05),F2组和F3组明显低于F1组(P<0.05),F3组明显低于F2组(P<0.05)。四组无一例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术后氟比洛芬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1.0 mg/kg或1.5 mg/kg氟比洛芬酯均可明显降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其机制与降低炎性因子IL-6和趋化因子CXCL13浓度有关。1.5 mg/kg氟比洛芬酯可提供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关键词
术后神经认知障碍
氟比洛芬酯
老年患者
炎症反应
趋化因子CXC配体13
Keywords
Post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Flurbiprofen
Aged
Inflammation
Chemokine CXC ligand 13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7
2
作者
黄枭
张菊霞
罗婷
魏昌伟
吴安石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61-865,共5页
基金
北京市医管局“青苗计划”(QML20190307)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7194270)。
文摘
目的探讨术中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PND)的影响。方法不停跳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82例,男59例,女23例,年龄55~85岁,BMI 18~29 kg/m 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和TEAS组(n=40)。所有患者均行全凭静脉麻醉。术前在患者的内关穴、合谷穴、大椎穴贴上特定电极片,连接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照组电流设置为0 mA,TEAS组电流设置为患者可以忍受但不致疼痛的最大水平,电刺激持续时间为手术开始至术毕。于术前1 d(T 0)和术后7 d(T 4)时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一套组合的测试量表,根据Z-计分法评估患者是否发生PND。于T 0、术后5 min(T 1)、术后1 d(T 2)、术后3 d(T 3)时抽取静脉血5 ml,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S100β、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浓度。记录电刺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T 0时两组神经心理学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4时TEAS组MMSE和HV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EAS组PN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20.0%)vs 17例(40.5%),P<0.05]。T 0时两组血清TNF-α、IL-1、IL-6,S100β、MDA和T-AO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时TEAS组TNF-α,IL-1和MDA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 1—T 3时TEAS组IL-6和S100β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T-AO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一例电刺激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中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减少全身炎症反应,降低术后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率。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冠状动脉搭桥手
术
术后神经认知障碍
炎症反应
Keywords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Post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
Inflammatory responses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战海燕
周琪
张析哲
孙义
梁晓东
宋健楠
陈雪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
黄枭
张菊霞
罗婷
魏昌伟
吴安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